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公文写作:用“别人的话”表达“别人的思想”

  [复制链接]
秘书工作室 发表于 2014-12-20 08: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 [7 Q- [' W3 b
 % J+ x/ v$ v& R; J `

9 V, ~! o3 j+ J6 e1 {

  编者按 

& |" ^7 \- F" E( X( P& u

+ j4 E; d0 J$ n" \" a7 Y

  好公文什么样,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零一种标准。有人说,公文写作就是用“别人的话”表达“别人的思想”,所以难。那么,怎样才能起草好公文呢?本文作者为大家作了别出心裁的阐述。(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4年第11期,原题目为《公文写作的“信、达、雅”》)

6 X" t0 G* U+ t# }. A+ l; }

  

( G7 s7 i/ {; B3 ]

5 A# Y% |) {6 K8 i4 u* |$ q. z0 {, y

  

, E( ~8 k+ O- \# z D0 y

  

, a/ X ?4 ~! x* a" Z7 g

  现在机关的许多年轻同志都不愿、不敢、不会写公文,有的宁可组织十次活动也不愿意写一篇稿子,有的宁可出差一个星期也不愿意整一份材料。这主要因为公文写作确实是机关公务中比较难的。有人说,公文写作就是用“别人的话”表达“别人的思想”,所以难;有人说,会议开完了,领导讲完了,但语言距离形成文字还很远,所以难;还有人说,写公文有太多的学问,不是通过看几本教材或听别人讲讲课就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所以难。

9 }* m3 F# F0 B; J2 J9 B$ F S8 d

  

1 S9 E `' _( u+ ]! P4 K4 V

  

) J) b4 X0 j% `: w/ R

  

* V" ~7 n4 _; G) F- K: h4 } k8 ^

  那么,怎样才能起草好公文呢?写文章自古就有“文无定法”之说,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零一种标准。清末思想家严复曾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借用这一提法,笔者认为,公文写作也必须做到“信、达、雅”。

" w6 K9 J7 i& k8 y5 r" i% ?. I1 l. b

  

5 ^" }& {7 `9 _) b

  

5 h" O& r0 I" K Y' E8 }

公文的“信”,是指准确贴切

: X- u% T$ Y4 r/ Q

  

3 Z! S. ^8 d4 B# H9 @; L: Q

  

* H+ C: ^) {+ L% i7 a& F9 h

  这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中的事实数据、措辞用语、立意感觉都必须是准确和贴切的。

# f; L$ B6 N4 D% n3 ^2 _$ f$ y

  

' o4 x. b. ]' w1 i

  

+ @7 l: R2 {1 l

  

& m( j9 K8 {# u$ R/ O6 U

  一要做到事实准确。这既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经常做不到的。因为公文中事实不准确,一般不是写作技巧问题,往往是工作作风问题。

1 q( c5 ]# Q" d; A% m$ {4 j. W

  

* z& P; T+ T5 a, A

  

( d4 g$ x) A0 k2 [6 D

  二要做到语言准确。公文中解释概念、阐发观点、作出结论的时候,必须反复琢磨和推敲。唐代诗人贾岛关于“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抗美援朝的是“支援军”还是“志愿军”,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一个字、一个词的变化往往决定了理念、性质、本质的变化,来不得丝毫马虎。

. A, s. c% j! }" Y# @/ s" y8 o

  

/ `2 Q3 u# ^) V d

  

7 Z3 m. y9 W0 s! F3 K, q: N

  三要做到感觉准确。公文必须符合发表人的身份以及发表的时间和场合。上级对下级的公文,可有指示语气;下级对上级的公文,宜用请示句式;大领导有大视野,小领导有小“切口”;动员讲话可以讲道理为主,汇报情况应以抓落实为主;站着讲的稿子要有气势,坐着讲的稿子要有深度;受众条件艰苦时语气要动情,受众情绪低落时语气要坚定。如果不符合身份、不符合场合,就是说了过头话,就容易闹笑话。

, I+ o0 F/ \2 `" j$ `

  

8 R+ Z6 b; R+ K" X

  

* Y1 S. M; O- S/ L' L, t, B

公文的“达”,是指清晰简练

( f* X. w: O( I0 t7 F

  

. m2 Q; }; ?, q& K$ x

  

! P: X4 q5 Y# D! g0 s- t* c

  公文是要让别人看的,如果表达不清楚、不简练,就是在折磨大家的神经、浪费大家的时间。

- M. Q) F' I$ D3 H

  

% Z- U2 u7 c K5 T

  

. Z- q+ {8 F9 c8 U- Q

  

5 B; o$ K; j+ W9 J, K; @+ b

  一是观点要清晰。就是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一流的公文深入浅出,思想深刻,而且人人都能看得懂;二流的公文深入深出,只有专家看得懂;三流的公文浅入浅出,人人都觉得平淡无味;末流的公文浅入深出,只有自己看得懂。深入浅出地表述观点,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具象化。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是观点深入浅出的典范。

( W: K! ~* |- ^9 M/ a$ _& E

  

" ~4 f! B, Q3 L: a, d

  

5 K5 ]- S: y% Q6 f( @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p# b2 @9 e" l9 Z/ f6 l+ C+ A; N) o

  

7 f% G- W3 n. R

  公文写作的“信、达、雅”,讲的都是技巧和方法。真正要写出优秀的公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舍本逐末,这个“本”就是秘书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在起草公文的过程中,必须对领导和机关的工作部署有深入的领会,对有关工作的意义有全面的把握,对工作推进的思路、措施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有准确的认识。离开这些,再多的技巧和方法也只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说到底,只有想明白,才能说明白,才能干明白;说到底,公文写作的能力是从学习思考中来,从调查研究中来,从工作实践中来。  (作者:景临,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 H# J. Z" F) X1 n+ l. m

  

I7 p! r x+ r# M2 ?. b

  

标签:公文写作
 

精彩评论27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4-12-21 12: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公文很大程度是为他人作嫁衣,当然也间接体现裁缝的水平。信达雅,知易行难,共同努力。
 
山水性情 发表于 2014-12-22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写作之难,难在破题。破好题,起承转合,一番功夫,就是佳作。写应用文,也是如此。
 
天天向上加油 发表于 2014-12-22 15: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 k) U* m# C. l3 k $ D; V6 P. J% u1 _! V6 d/ M8 U
  公文写作的“信、达、雅”,讲的都是技巧和方法。真正要写出优秀的公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舍本逐末,这个“本”就是秘书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
 
梁台旧人 发表于 2014-12-22 16: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处于“末流的公文浅入深出,只有自己看得懂。"这个阶段,即便是这样,也不是太明白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
 
余之舰 发表于 2014-12-22 16: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流的公文深入浅出,思想深刻,而且人人都能看得懂;二流的公文深入深出,只有专家看得懂;三流的公文浅入浅出,人人都觉得平淡无味;末流的公文浅入深出,只有自己看得懂。
 
素水微澜 发表于 2014-12-22 18: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秉公办事、如何诚信待人、如何超然远利、如何淡泊于名、如何和谐处世。
 
岩石头 发表于 2014-12-22 22: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浅出的前提是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系统的理论知识,非一日之功
 
tianzhijiaozi 发表于 2014-12-23 11: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还是不太明白,要是能举一些具体事例就更好了。
 
rensenzaigebo 发表于 2014-12-23 15: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和见解,值得学习考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3粉丝

36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