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Z. l6 R3 }5 [* Z6 J% t$ T: u6 z# @- y3 \( w3 t! j
5. 工作总结包括经验和教训。这是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它是对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和概括,把认识提高到理性高度的过程。这部分是整个总结的核心所在,此总结有没有价值,就看这部分写的怎么样了。如能够把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总结到位,那么,他的价值就会很大了。如在战争年代,每次战役结束,都要开会总结,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以利再战。这样的总结就很重要,对于推动下一战役的胜利往往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写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本总结的效果。 % _$ E/ f7 T9 P( W, @0 E0 A ----摘自李英刚在众秘夜思第51集时的发言, H; o, Z8 B: D$ T% `) R
; P2 D) n+ X+ z3 D& N+ B1 K* J+ j1 ~* v4 d3 m/ B% [. T8 o6 w
6. 我们平时修改材料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哪里有问题都能看个大概,但要是想修改好,就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多思考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写不合适,是缺少什么,还是表述不到位,或者过于啰嗦等等。像这篇文章一级标题都没有。可以说这是一大段材料,而不是一篇材料。文稿缺少标题,就好像一个人五官连在一起一样,分不清到底是谁。 6 N+ T8 n# ~: ?7 X ----摘自山东端方在众秘夜思第50集的讲稿 " b p4 z% ~* z* K9 e" X! i$ k " u$ H, i: k! r2 y& W ' t" G6 ]* R5 w 7. 一是坚持依法治市,法治成为科学决策的“指南”。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成为规范权力的“笼子”。三是坚持严格司法,法治成为公平正义的“准绳”。四是坚持以法惠民,法治成为社会和谐的“规矩”。五是坚持全民守法,法治成为良好环境的“基石”。 这是一篇依法治国的学习体会文章的标题。借鉴是必须的。不能做简单的拿来主义。悟性天成,关键还是要认真研读经典材料。不能简单的收藏,有时也要象小学生一样背记,在头脑中消化、转化、升华。否则,我们就是一个打字员、档案管理员而已。: M! G1 }5 M. S8 l
----摘自行来思往在众秘夜思第49集的发言( U& r/ a; N- \+ ]8 w; }' I
% @0 u& k) D# H+ W; B& }% Y3 n 4 L$ C% w j. p' e' J 8. 诗歌是非常讲究“意境”的。 “意境”包涵着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境”,就是作品中的活灵活现的生活画面;一是“意”,也就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示现”修辞手法就是绘“境”创“意”的一个妙法。比如追想式——将过去的图景描绘得历历在目,借往昔之“境”表今日之“意”。比如,晚唐杰出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极为出色地运用了“追想示现”,将1000多年前已被“楚人一炬、化为焦土”的“阿房宫”再现于读者眼前:“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这让人如临其境的画面,与诗人指出“后人”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历史覆辙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震撼人心的艺术“境界”。杜牧对“阿房宫”的“示现”石破天惊,令人慨叹不已!赋中所写的“景”和作者的“情”浑然一体,意境深远,具有感人的力量! $ y- i0 P' q* }7 m! P- O ----摘自华夏南平发表的文章《情与景融意和境合 ——赏析诗中的“示现”手法》; l( O9 m, E: R! G6 z
! r X8 Q7 S+ J% T3 s' f. \6 V" s 9. 大多数人开始学习古体诗词创作,大都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喜欢什么体式就模仿什么体式,喜欢什么风格就模仿什么风格,喜欢哪位诗人就模仿那位诗人,模仿时间长了,就会慢慢产生出自我。这就像练习书法一样,总有一个看帖、摩贴、临帖过程,才会慢慢悟出真谛,获得神韵,写出一手好字。我在初中开始学习古体诗词时,也是模仿创作。例如,我读宋代无名氏《《鹧鸪天》词:“山色晴岚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牙。堤上柳,未藏鸦,寻芳趁步到山家。陇头几树红梅落,红杏枝头未着花。”当时,我被其描写的初春意境深深感动。特别是“堤上柳,未藏鸦”词句,是我在家乡经常看到而自己没有体会到的初春美好意象。所以,我以后的模仿作品里,不断出现过“河边草,始吐芽”“院中桃,已着花”等模仿词句。& @/ u( E3 ^! o5 d
---摘自王一端老师发表的文章《由浅入深进诗海》( S5 e# {& ~* z! P7 T9 t
: P! b% J6 ~4 J$ I3 \- F3 u# G
上期回顾: 1 N5 `0 B9 L: a" O6 c U' i& R1 {) _/ a* T 老秘周记(2014年11月2日-11月8日):探讨作文之道 共建养心之所( B6 N0 F/ K/ [$ U, \8 J
6 U H7 j% g+ |/ R6 G- Y$ J8 ^! m. B - A* z {$ |/ y4 E; n9 \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