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信访,很多人会联想起群众扯横幅,围堵市政府,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也有人会联想起一岗双责,包案制,问责等等。曾经和一个同事聊起这方面的内容,他说在法治十分健全和没有法制的社会中,是最好管理的,因为在法治健全的社会,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可以根据法律条文规定去解决,而在没有法制的社会里,权力的拥有者,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这就是法治和人治的优越性所在,恰恰是在法制不是十分健全的时候,如何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寻求一把大家都认可的尺度,成为考量每一个矛盾化解者能力的一个分水岭。也曾经听过一个社会学专家说过,我们的法制可以不健全,但是我们的道德不能不健全,如何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设一条相对公平的桥梁,成为信访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毕竟,每一次息访后带来的不是决策者的反思,而是如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 本来不想写这些东西,后来考虑到初次接触基层工作的同事可能觉得陌生,而整天处理信访问题的同事也不愿意下班后再去重新思考这些烦人的问题,所以,可能刚刚接触这些工作不久的人来写比较合适,因为还没有被定势思维所同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x6 P& ~# ~/ _
一、老信访工作者那几招。 4 A- s K7 y( K7 B1 t
前期的排查信访源和不稳定因素,中期的稳控工作,后期的非常手段。 (一)排查工作主要由村支书和包村人员协同,将一些遗留问题涉及人员进行梳理,比如企业改制后人员,涉法涉诉人员、援巴援越人员,退伍军人,恶意材夜思、缠访户等等,总是有这么一群人在现行的分配制度下感觉到不公平的存在,而在排查过程中,每一个不稳定因素都将被列入稳控对象,毕竟发现问题却没有排查到的责任更大。 (二)中期的稳控工作则包括上门调解,在调解中心现场调解,通过其亲戚朋友劝解等方式,晓以利弊,各个击破。当然,这些工作一般来说,都是收效甚微的,因为信访部门只是一个收件、批转、督促、反馈的机构,并不是权力机构。 (三)最后说一下非常手段。一是收缴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材夜思者根本无法出远门,临时身份证也是不允许办理的;二是安插眼线,随时报告群体动向,材夜思者的每一次失败十之八九都源于此,叛徒,无处不在,为了一己私利而拿群体的利益去交换,形成了眼线们生存的土壤,他们和材夜思组织者们牢牢地把握着信访件的动态;三是发挥办事处的协调作用,一旦发现风吹草动,马上协调,这点非常关键;四是办学习班,在非常时期针对一些恶意材夜思,扰乱社会秩序的人,依据相关政策依据采取的非常手段,非常有效,但一般情况不允许。
3 \- e. L9 Y0 Y& \4 {
二、信访的一些类型。 一是确实因为当地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群众或集体的利益遭受损失,加之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措施不当,使得一些很微小的事件升级为一个群体性事件,从而使政府陷入公共危机,你可以理解成体制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成蝴蝶效应的一个偶然性突变,总之,事情确确实实闹大了,非常棘手,本来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不得不将多部门召集起来,成立工作组去联合办公; 二是一些很意外的事件,比如张三全家都在X省工作和生活,突然一场车祸让张三妻子丧失劳动能力,肇事司机没有赔偿能力,而相关规定的救助范围恰恰不包含上述内容,张三在妻子需要救助,本人在没有经济能力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可能挽救整个家庭的一条渠道--材夜思,那么上级信访部门就会要求张三的户口所在地Y省前去接访,人接回来了,Y省去和X省协调吗?太难,根本没有可能,但张三又屡次材夜思,Y省在被扣分扣得受不了的情况下,不得已自己掏钱去解决问题,成为了这个意外事件的冤大头,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也许是因为目前的户籍制度不够人性化所致,但,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 三是所谓的专业户,这些人包括当事人,也包括平时喜欢出谋划策、钻政策漏洞的闲人,这些人喜欢在一些特殊时期表现的特别活跃,反映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比如说征地问题,拆迁问题,也许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他们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他们可以抓住执法过程中的漏洞,也就是说,当有法可依并且有利于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讲法;当法律和政策不允许的时候,他们会讲可比性,换言之,就是你为什么不拆其他的违建户,偏偏拆我的?为什么拆我的比拆其他的人多?你可以认为他们说歪理,但由于在执法过程中牵扯到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些又摆不到台面上来,于是他们抓住了这个弱点,和政府讨价还价,你给我点钱,给我点地,给我弄个低保,我就不材夜思,要不我就越级材夜思,让你扣分,让政府的负责人被问责,我听说过有人专门在其中出谋划策,然后和当事人在补偿金额上按比例分成,也许金额不多,但是一旦形成产业了,加之有些精通法律和政策的公职人员参与其中时,政府就显得比较被动了,怎么办?论坛里的夜书记给我们的回答也许是可行的,那就是先满足他们的无理诉求,事态平息后再追究责任,最后吃亏的是政府和当事人,而在其中出谋划策的不相干人则渔翁得利。 . m7 A$ ^6 i! k. |
三、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信访呢? 写了那么多一是对过往的所见所闻做一个梳理,同时也是给一些即将成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感性认识,信访问题的解决无非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在锻炼沟通能力的同时又可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相信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之前,我的一些体会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2 C6 m" z3 b% x2 V* a% M- K! V: } B; M) S3 F. V, E2 V2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