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有感于习主席的“去中国化,很悲哀”

[复制链接]
dh0579 发表于 2014-9-17 16: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有感于习主席“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在谈话中指出了“去中国化”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顺便捎带出来的,也不是随口说说,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命题!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无独有偶,11日下午,万米高空,前往塔吉克斯坦的专机起飞后,习近平主席就来到后舱看望工作人员,同大家一一握手。一位记者说:“习大大好!您前天在北师大说语文不能‘去中国化’,反响很热烈。”习近平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作为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能从中品啧出什么味儿来?少时,因家境贫寒,村庄没有学校,几位乡邻靠轮流“搭伙”(当然,生产队给工分),聘请一位念过私塾的单身“老师”,带着近10名一、二年级的学生,采取二年级教一年级的方式进行授课。课程也只有语文和算术。语文只有认字和背诵,当然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算术则是用柳条制作的短棒进行加减。最令人难忘的,当数语文。虽然当时只能凭老师的读音来背诵,囫囵吞枣,甚至无法默写(当时很多字认不识),但40多年过去了,我仍能全文背诵,对文中蕴含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处世哲学,立志内省的心性修养,尚礼重孝的道德伦理,始终难以忘怀。真后悔,那时没能再多背一些古文。所以,我不由得想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自称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不希望让后世子孙沦落到去日本看盛唐文化,去韩国看端午文化和去台湾香港看诗词文化的地步!
“去中国化”,丢掉的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丢掉的是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相反地,渗透的将是殖民文化。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当下,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西方势力已经在中国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正在加紧渗透,其中文化阵地自然是他们最想渗透的领土,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和属于自己的思想,那等于就没有了灵魂,最终是任其摆布。他们深知,要想让中国变颜色,用武力是不可能征服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思想和文化上进行灌输,这也是西方国家一贯的做法。所以,让中国年轻的一代和下一代脱离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然后灌输西方的文化和思想,这也是中国课本为什么一方面去中国化,一方面增加现代作家和西方作家文章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的中国人唯西方思想、政治、文化、民主是举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不少中小学放弃了对学生课内课外古代诗文的阅读背诵的数量要求和识字量的要求,有的小学毕业生甚至背不出5首古诗,就连何为文房四宝、基本笔法有哪些,甚至连最基础的执笔姿势都没有掌握,还美其名曰:“今后都用电脑,写不写好字无所谓”。与此同时,中国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却对西方节日颇感兴趣,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同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当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庸俗的外来词汇当时尚,将聚会称“派对”,购物叫“血拼”,音乐叫Music。什么“吐槽”、“卖萌”、“拉风”、“屌丝”、“宅男”、“欧巴桑”、“料理”、“哇塞”、“费思”、“马杀鸡”、“贴士”、“酷毙”等语汇不一而足,破坏了汉字的组词规范,割断了汉语的血脉。更有甚者,一些主持人以串联词中夹杂几个英文单词为自豪,却没有意识到那才是破坏汉字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动摇中华文明的根基。近日,网络爆料:400字大学生简历竟然有24个错别字,被应聘单位直接“枪毙”!这真是中国人的悲哀!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习主席对去掉古典诗词和散文,认为是“去中国化”,并且“很不赞成”,感觉“很悲哀”,足见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热爱情感,又有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焦虑与期待。有专家认为,孩子1-15岁是背诵和记忆的最佳年龄段。更有智者疾呼:从小学到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也是我们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知晓中国历史的苦难与辉煌、具备良好的道德和情操、树立远大理想的最重要阶段,作为中国人,就必须一代代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期,每期都吸引了诸多国人甚至外国人的眼球,不仅可以从中体味出每一位参赛选手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迷恋和痴情,更能够领略到选手们浓浓的国学情结和丰厚的国学底蕴。
0 X$ ~  N( W% H8 n, i3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7粉丝

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