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学习啦 于 2012-7-27 13:16 编辑 # `7 N7 {9 b R+ R; \
! H3 r4 g! L! G2 I" v
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讲稿 (2012年7月25日) 主讲:韩伯成 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为十八大胜利召开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纲领,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总书记的讲话,内容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既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又包括内政外交国防、更包括治党治国治军。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结合的高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发展图景进行规划。这既是党的十八大的基调,也向全党同志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拉开了人们期盼已久的迎接党的十八大的亮丽序幕。 深刻把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根据本人近三十年时政理论热点问题的教学实践,重点就要深刻理解总书记讲话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具体来说,就要着重把握“一、二、三、四”: 一、高举“一面旗帜” 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是讲话的主题。讲话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列车驶向远方的坚实轨道,是中国航船驶向成功彼岸的可靠航线。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推动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深刻社会变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鲜明提出并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属于谁的根本问题,深刻提出并回答了怎样防止和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迫切问题,系统提出并研究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领域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正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复杂格局、严峻挑战、深层矛盾,深入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巨大潜力,积极探索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证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涵、新的风采、新的魅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境界、达到新高度。 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路,逆转就要失败;这条道路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路,逆转就是倒退;这条道路是充满光明前景的路,逆转就丧失动力。学习讲话,就要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二、注重“两个抓紧” 注重“两个抓紧”就是抓紧工作,抓紧落实。 讲话强调,我们必须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首先必须是一个勇于担当、始终负责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了新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创造了“中国奇迹”。今天,党和人民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交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没有理由退缩,尽管前方可能荆棘弥补、困难重重、挑战多多,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各级党委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将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党负责、为民尽责,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如期或提前实现。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抓紧工作,抓紧落实”,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前提下的,也就是说必须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离开这一点,将会偏离方向、远离目标,很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带来历史性的倒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依靠薪火传承,需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切忌“新官不理旧账”以及搞“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换届后的新任领导干部的一种提醒、一种告诫。无论是十八大前还是十八大后,全党同志都要有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和继承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推动小康社会各项目标的快落实、早达标。 三、坚持“三个更加” 坚持“三个更加”,就是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 讲话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 N x: C" J: l* d' t2 e9 m% y “更加坚定的决心”是前提。近十年来,我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具有无比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距离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事实上,发展不能只看速度的快慢、规模的大小、一时的得失。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等同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除了要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外,还要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等多项指标,否则只能是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急功近利的发展。如果发展方式不转变,发展不科学,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最终走进“死胡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要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战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进行到底。
1 D+ S/ q9 r" { “更加有力的举措”是关键。回顾十年来科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各种关系,全面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就要更加注重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深入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正确处理好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社会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水平。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坚持改革开放、注重改善民生的工作中,出台更为有力、更加有效的举措,既用好市场调节这只“无形之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恰当运用政府引导这只“有形之手”,对关系经济发展全局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依法有序地促进经济稳健运行和快速发展。
" Z. k& U- V, G/ B% ^$ I A! E9 x) Y5 b# D! u
“更加完善的制度”是保障。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纵观十年发展之路,可以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需要从顶层进行设计、用制度来落实。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为科学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要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考评制度,加强对一个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情况、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状况等考核,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引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克服追名逐利、心浮气躁的思想和作风,使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干部的政绩,不但能够经受住现实的检验,也能够经受住科学的检验和子孙后代的检验。3 J2 M( I/ S8 t+ j6 @
四、做到“四个必须”
) Z8 I- F9 N# H! k
H. W7 p9 m M1 G5 L 总之,总书记强调“四个必须”为未来发展定下了总方向,我们期待在既定方向的指引下,在各级干部认真推动工作和落实中,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富强。(主讲韩伯成教授系河南电视台中原大讲堂与河南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的时政理论主讲、全省科学理论进基层优秀宣讲队员、全省优秀宣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