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嘉宾文论] 如何掌握写作技巧

  [复制链接]
隋福军 发表于 2016-2-16 1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隋福军

所谓写作技巧,就是写作诀窍、写作妙法。掌握了写作技巧,就能快速灵活地进行写作。当然这种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掌握的,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精炼、总结、提高。归结起来,就是:多看、勤写、巧问、善积、复改。

一、多看,就是要多读范文

过去我刚学习写作的时候,听一位教员讲课,他提问学员读过几篇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范文,在场的学员没有一个回答利落, 因为参加学习的同志,大多数都是单位里的干事, 或是刚调入机关的新手,看过和读过的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也不过就是单位的历年总结和所在单位的调查报告,范围很小,深度较浅,根本称不上是范文。结果那位教员却说,他读过三百多篇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当时我们一听就感到惊讶,所以人家在台上讲课就运用自如,头头是道。拿过来一堆调查材料一看,很快就能编写出文章的写作结构图,说出写作的基本路子。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每个段落中如何衔接,前后如何照应,开头、结尾和中间如何编排,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分几部分起草,每个部分的大标题和小标题的拟定,以及每个观点插接什么样的例子能够说明问题,讲得明明白白,就像一张清晰的施工图。有一次,我邀请他和我们一起搞调研,到我们下属单位进行调查, 写一份经验性总结报告,他对我们提供的线索非常感兴趣,就跟我们一起调研, 一起研究材料, 一起选题目, 一起研究 “施工图” ,从中学到不少有益的东西。一周内,我们分头起草了三份经验性调研报告,报到总部后,均被采用,有的还刊登在简报上,真是受益匪浅。那么,究竟怎样看?我的体会是 : 要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多看一些大文章。无论是报纸上的整版大块文章,还是报刊杂志上的长篇大论,都要细细阅读,不要望而生畏。要沉住气,耐着性子看。如果不这样,就把握不住上面的精神,把握不了形势,就缺乏政治上的敏锐性。要看那些所谓“干巴巴”的理性文章,诸如社论、评论、权威人士论坛、讲话等。这类文章虽然抽象概括、可读性差、难以引起兴趣,但这类文章逻辑性强,富有哲理,必须静下心来细嚼慢咽,仔细阅读。不要看报看题,看书看皮。保证一天看上一两篇,常年坚持,看问题的角度、思维的档次就会提高。要看紧贴中心的动态文章,把握工作的中心,并预测下一步工作重点动向。这样,写文章就不会离谱。

二、勤写,就是经常练习写作

不论什么样的文种都要学着练写,写一遍就会有所收获,写的次数多,也就自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奥妙。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可以根据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专门写一些相关的文章。比如说,你负责单位年度工作总结的起草,你就得多练习工作总结的写法,既写情况性总结,也写经验性总结,回过头换一个角度一改就成了工作汇报,拿到年度总结大会上由领导宣读就成了工作报告,单纯讲情况和问题就是讲评工作。如果在后一部分加上今后的工作要求和打算,那就是部署工作。如果把了解的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归纳出几条经验(特

点)和启示,或者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或建议,那就是一篇调研报告。只要我们搞清楚行文的基本规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写出各式各样的文章。换个角度就不一样,换个角度就是另一番景象。但无论怎样转换,都离不开最初的基础材料,我们搞写作的是为领导代笔,必须考虑全面。文章写得好坏,关键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上看问题, 看你组合的怎样?这就好比盖房子,同样的材料,有的人建得美观漂亮,有的就相反,就有差距。写作也是一样,同样的材料,有的组合出来的文章就非常好看,非常美丽,有的就差些。什么原因,显然是缺乏技巧。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掌握写作技巧。当然,这种技巧的掌握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提高,方能获得。我的体会是:动笔写作非常重要, 再有学问的人也离不开写作实践。有个学者介绍他成名诀窍时,只说了两个字:“多写。  依我看, 写是作者的基本功。首先, 要敢于写。万事开头难,敢写就不难。其次,要不停地写。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笔常握在手”。停笔时间一长就会觉得生疏。要及时写,马上就写,趁热打铁,立马动笔,一放一拖就凉“气” 了,冲动少了灵感也就没有了。第三,要逼着自己写。“不压不出油, 不逼不出货。  好文章是逼出来的、 压出来的。要逼着自己坐下来, 把笔拿出来, 把第一行写出来,时间一长,就习惯了,习惯就会成为自然,不写手就发痒。

三、巧问,就是巧妙的采访

采访就是调查了解,调查研究。我们写文章总不能做“无米之炊”吧,如果没有材料你拿什么“盖房子”?所以说,我们要经常下去采访,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挖掘材料,寻找“矿石”。然后,把我们挖掘出来的“矿石”进行过筛精选,把最管用最有价值的留下。采访有技巧,要有备而来。绝不是下去胡访乱问,要有基本的采访思路,起码要预先起草个采访提纲,做到有目的的采访,有的放矢,心中有数。著名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每次外出采访都是“有备而来”,经她采访的各国政要,都称她勇敢无畏,言辞尖锐,从没被击垮,胆识赢

得了全球同行的敬佩。她在谈到采访技巧时说,每次采访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要阅读大量有关被采访者的资料,要做笔记和研究心得。她认为,不论被访问者的权势多么显赫,访问者应该与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访问过程中掌握主动权。采访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采访者是谁,而不是取决于被访问者是谁。只有这样,才能采到真金。采访要有时间观念。既不要耽误被采访者的时间,也不要浪费采访者的时间,节奏要快,干脆利落。有一年,我去烟台养马岛采访原烟台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李德沂,来回路程80多公里,我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把他的主要情况了解清楚了。回来就写,一气呵成写了《不恋官位当猪倌》的长篇通讯,发到报社,即被采用。李德沂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好接触,但是我有绝招,三言两语,就把我所需要的东西掏了出来。原因是采访之前,我想了很多办法,到了他那里,我就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在工地上,他拿着铁锨在干活,胶泥沾满了全身,也弄了我一裤子,我也没在乎。见面,含蓄几句,我就说:“我是乳山人,在市经贸委工作,过去我也是搞纪检工作的,在机关早就知道你的一些情况,早就想来看看你……”你别看,这招还挺灵。他说:“谢谢!”就打开了话匣子,把我所需要的东西倒了出来。

四、善积,就是善于积累管用的资料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技巧如何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85

正序浏览
hy1383 发表于 2016-2-17 08: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我就说:“我是乳山人,在市经贸委工作,过去我也是搞纪检工作的,在机关早就知道你的一些情况,早就想来看看你……”你别看,这招还挺灵。
 
chandler21 发表于 2016-2-17 15: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轻轻松松是学不好写作的~还的是 学习 实践 总结 过程
 
谢谢你 发表于 2016-2-17 22: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写的很好,谢谢!学习学习!
 
天山剑客 发表于 2016-2-28 12: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能多一些应用于实践的好经验。
 
乱云飞渡 发表于 2016-2-29 08: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有道理,学习一下。
 
兵位帅谋 发表于 2016-2-29 08: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谢谢!”就打开了话匣子,把我所需要的东西倒了出来。
 
深深 发表于 2016-3-3 1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积,就是善于积累管用的资料
 
Halo 发表于 2016-3-4 09: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不难,贵在多看、勤写,熟能生巧
 
chenyong198857 发表于 2016-3-4 1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值得阅读,它给初学者很好的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1粉丝

5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