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于 丹:读透别人的书 养好自己的心

[复制链接]
秘书工作室 发表于 2014-8-18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关于阅读,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依赖机缘和悟性的个人行为。读书不一定非要拔到多高,它应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不读书就像少喝了一杯茶,或者上床前没有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难受,这种读书才是脱离了急功近利,才是回到了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

阅读是在滋养了生命以后,真正把它变为行动去做事

今天的阅读,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获取知识而阅读,需要用头脑;另外一种是为生命而阅读,需要用心灵。用头脑的阅读,是“有用”的阅读,因为它可以考文凭,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技巧。而用心灵的阅读,我把它称为“无用”的阅读,最后读出来的那种境界,有点像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说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也就是说,读书读到最后,仰望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如果这样的人生都不快乐,还要追求什么呢?

读书如果能够让我们心生欢喜,面对这个不甚美好的世界,能让我们有一种力量去改变它,那看似无用的阅读,也许是真正用来养心的。我想,读透别人的书,最后是为了读懂自己的心。我们只有懂得了自己的一颗心,再去看世相人心,自己的智慧才会更透彻。

我接受过一家媒体采访,他们问了我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你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他们告诉我,这个问题他们已经问过很多人,很多人说越长大越不相信这个世界了。我的回答是,我小时候深信不疑,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读书,一方面带来生命的自信,另一方面会让自己的心更多地去看去理解别人的角度。

星云大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12岁的时候跟着妈妈从扬州出发去南京寻找父亲,走到宜兴的时候,恰巧有机缘,遇到师父问他愿不愿意出家,他就决定出家。第一次去寺里见住持的时候,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他想了想就拍着胸脯讲:“是我自己愿意出家。”结果这样一句豪言壮语,招来住持劈头盖脸的一顿藤条,说:“你自己想要出家就出家?没有师父领你,你出得了吗?”星云大师想了一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结果住持又打了他一顿,说:“师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你没有主见吗?”第三次再被问,星云大师想了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结果面对这么一个完满的答案,住持拿起藤条又打了他一顿。打完以后继续问:“谁让你出家的?”一个12岁的孩子,打也被打蒙了,就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没想到住持说:“这回可以了。”放下了藤条为他剃度。

这个故事,我在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讲过。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也有他们的艰难。人要怎么进入社会呢?我们一开始只读书,就会读出自己的角度,自己总觉得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宏图伟愿去建功立业,去承担世事,这一定是对的。但是却开始不断被修理,被左打一顿、右打一顿,反正单一的角度都不对。

那么到了第二重境界就会想,我有这个角度别人有那个角度,我兼顾一点,这个时候就成熟一些。但这个时候还挨打,人心就会出现不平衡,就会愤世嫉俗,就会怨天尤人,就会以偏概全。如果只读书不读心,就会觉得世相人心都是我的对头。但这个时候,如果从读书走到读心,其实就走向了第三重境界:读懂自己的心,读懂世人的心,就会觉得世界永远比我想象的复杂,但我不能因为挨打而停止做我该做的事。那么他就会很勇敢也很坦然地对世界说:你打我就是了,我继续做我自己的事。人真正有了这种坦荡和无私,就是不挨打的开始。

这个故事也让我思考,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养好这颗心,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坦然行走,并且去完成自己的承担,我想这就是阅读真正的意义。阅读不是象牙塔里个人化的小情小调,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滋养了生命以后,真正把它变为行动去做事。

读清楚了中国人一路上的精华思想,它一定会给我们走向未来提供一份力量

什么是真正好的阅读呢?就是不断开悟的阅读。这个“悟”字写得也很有意思,是“见我心”。小时候总是为世界上的那些惊奇、美丽去感动、去欢呼,长大了以后又为它的丑陋、冷漠去愤慨、去咒骂。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力量去平衡,人就会越长大越迷惑。

中国文化里的儒、释、道,其实核心价值是相通的。中国儒家讲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而立”,外在的行为很多可以确立标准了,但40岁才求诸内心,智者不惑,开始从外在的社会标准,走向内心的权衡。迷惑的“惑”字写得也蛮有意思,上面是一个“或”,下面是一颗“心”。这几十年间社会的变化太快了,我们从原来没有太多选择,到现在拥有越来越大自由、越来越多选择,当客观世界“或”此“或”彼,太多的选择都压在我们的一颗心上,这颗心终于左右不定了,迷惑就产生了。

所以如果到了40岁,人还是没有内心抉择的标准和平衡的力量,又怎么面对世相呢?到50岁“知天命”,就是从内心的标准又重新走向宇宙自然,了解天地万物的原则以及跟自己之间的平衡。60岁终于“耳顺”,就是在听到任何刺耳的语言时都会理解别人的角度,会包容体谅。耳顺是心顺的前提,到了70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内在的、个人生命的标准,“不逾矩”是外在的社会规范,真正的内外合一才叫作“顺”。

道家也一样,庄子的《逍遥游》里有一段话:“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就是说即使全社会都在夸奖你、赞美你,你如果觉得事情可以到此为止了,也不会向前多走一步、多做一点。反过来,当全社会都在非难你、指责你,如果你的内心有定力、有选择的标准,你也不会感到沮丧。只有达到了外部世界跟自己内心的均衡,人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

近年来,国际上流行很多概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等等。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都曾经用自己的方式讲过。比如《礼记》上面讲的“地载万物,天垂象”,大地承载着万物的生长,但是不要忘记天空的那些星象、那些潜在的规则跟它是对应的。接下来是 “取财于地,取法于天”,人可以从大地上取得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财物,大地愿意供养儿女子孙,但同时不能忘的是“取法于天”,我们只有遵从苍天的法则,才不会坐吃山空,才不会破坏了未来的持续发展。人的感情则叫做“尊天而亲地”,人要尊敬苍天、亲近大地,“尊天”就尊重了秩序,“亲地”就有了保护之情。

面对当前各式各样的理念,中国人有自己的语言去和世界的语言对接。什么叫作“温故而知新”?当读清楚了中国人一路上的精华思想,把所有的哲学理念融会贯通,它一定会给我们走向未来提供一份力量。

即使我们今天破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如果少了一颗心的话,我们还是回不来

要多看看我们中国人的这颗“心”,看看我们的中国字,回到我们的“竖心旁”和“心字底”。西方人多用头脑思维,但中国人是“心”“田”里的事,叫有所“思”。“心相为想”,心里如果牵挂美好的事物,想起自己家的小孩子,想起春天的花开,那种心思流露出来时,脸上就会带着笑。如果总在想着你的仇人,想着报复,脸上流露出来的也不会是什么好看的表情。

“慈悲”也都从心。如果我们对别人的苦难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悯,“非心为悲”,痛得一颗心都碎了,那是真的悲伤。如果没有慈悲之心,只是拿钱去做事,那算不了善心。所以中国人讲“感恩”,“因心”而起才是“恩”情,要用心思在里面。而一旦做错了事情,我们会“忏悔”,我们有“惭愧”,都是竖心旁,也就是说,人心里对自己会有反省和校正。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就是“懒惰”。“懒”在中国人看来不是肢体的事情,而是心里懒,一个人如果说“我就是懒得上班”,他的岗位一定没有给他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一个人如果说“回家就懒得收拾,就懒得跟家人讲话”,一定是心里出了问题。谈恋爱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懒人呢?

在越来越注重头脑算计的时代,如果我们肯回到一颗心,少一些计较,多一些真心,用心去投入,不去做那么多、那么细的目标设定,也许我们往前坦然地走,反而会更从容一些。

有一些中文是不太好译成英文的,比如说“肝肠寸断”“肺腑之言”“打腹稿”“一肚子学问”……这都是我们中国人这颗心在支撑。在解剖学上来讲人的生理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对于心灵的那种信任,一定不把它只当做一个器官,而是当作我们生命中本初信念的发源点。

即使我们今天破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如果少了一颗心的话,我们还是回不来。刚才说到儒、释、道,其实这几家哲学的源头有一个共同的交集,就是一颗心。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去反省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要问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如果转换成今天的语境就是:我们的职业角色上有没有守住忠诚?我们的伦理角色上有没有守住信用?我们的自我角色上是不是有一种学习和提升?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职业角色、伦理角色和自我角色平衡好,前提是你有颗心问问自己,而不是等着别人来指摘。

而道家呢,庄子有一个观点叫做“乘物以游心”。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穿越物质世界,最后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叫作“游心”,达到心游万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逍遥游,这个起点还是一颗心。

中国的儒也罢,释也罢,道也罢,如果真正看到了中国人本初造字的这个依托、这一颗心,我们就找到了关键。今天这个世界还不够好,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它?如果一时改变不了世界,就从改变自己开始。我是做老师的人,我对我一届届的学生都会讲:把自己的心养好,我们才有信念,才有态度,也才有力量,去让社会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的基础单元,每一颗心都是我们可以抓住的依据。当一切的阅读和修养归于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就同时拥有了整个世界。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3粉丝

36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