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中宣部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具体部署,要求要着力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加强设施阵地和工作队伍建设,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这是中宣部适应经济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基层基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常态。作为一个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基层工作加强年”的政策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争取新作为。 一、新常态下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环境 宣传工作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始终与党的事业同行同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象、领域、环境较之以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新的时代阶段性特征。 一是思想意识环境复杂多变。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全面改革的深化,基层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有的信仰缺失,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有的道德失范,原则性摇摆、是非观淡薄、正义感退化,“扶”与“不扶”的选择普遍存在,好人好事甚至受到讥讽,等等。 二是信心技术环境日新月异。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传播载体日渐多样,新的媒体形态更加多元。传统媒体在基层的受众面越来越小,新兴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负面情绪在网上集聚和宣泄,发帖无底线、跟帖不文明、谣言受热捧;基层网宣机构不健全、人手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网络监管手段缺失,网上舆情搜集工作主要靠人工进行。 三是舆论斗争环境尖锐复杂。意识形态渗透攻击呈现向基层延伸的态势,与敌对势力争夺群众基础的斗争趋于激烈,经济改革、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被恶意炒作,信访对象、失业人员等一些特殊群体被蓄意利用,一些偶然个案被无限引申,基层的一些具体事件被意识形态化的趋势明显,对此一些基层干部应对经验不足,导致非理性情绪蔓延扩散,损害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新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四是文化建设环境亟待优化。在“GDP挂帅”意识的影响下,一些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增多;政府送的文化与群众要的文化存在脱节现象,一些基层文化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没有真正“用起来”、“转起来”;缺乏面向基层、群众爱看的优秀文化作品,庸俗、低俗、媚俗文化现象在基层屡禁不止;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单一,文化人才缺乏,民间文化艺人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对这些环境的变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创新性,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和精神文化条件。 二、新常态下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的新任务 基层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最前沿,是工作网络的神经末梢,是最能让群众感知文化建设成果的终端。要按照“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的统一部署,常规工作抓重点、关键工作求突破,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 一是大力推进党的理论“下基层”。宣传工作靠“两论”起家,理论武装摆在首位,既要武装党员,又要教育人民。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等方式,在抓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面向基层群众的理论宣讲上,却普遍存在感染力不强、群众不爱看不爱听等突出问题,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没有真正下到基层。基层的理论武装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在宣讲队伍方面,既要有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业队伍,也要组建一支由基层宣讲达人组成的身边宣讲队伍,他们能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能把党的理论通俗易懂地讲清楚,能在平时与群众的交流过程中就把党的理论“不知不觉”宣讲出去,只有受众愿意听、能听进的才是最好的理论宣讲。在宣讲方式方面,既要有集中统一组织的宣讲活动,也要充分利用文化墙、农民文化乐园、道德讲堂等载体阵地,灵活运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生动活泼方式,广泛借用地方戏曲等群众乐于接受的艺术手段,不断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吸引力。在宣讲内容方面,既要有根据上级要求开展的宣讲活动,也要结合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宣讲,群众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同时融入党的有关理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紧密结合基层实际“讲故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首要职责。做好基层宣传工作,关键要把讲好故事作为一项基本功,着力解决“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的问题。在“讲什么”上,要上下兼顾、以小见大,既传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国梦等“大故事”,又讲身边贯彻落实的先进典型、以个人梦想为中国梦出力的代表人物等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彰显大道理。在“怎么讲”上,要创新方式、生动鲜活,“只有发自内心,才能深入人心”,深化“走转改”、倡导“短实新”,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喜欢听的话,使宣传更接地气、更有底气。在“谁来讲”上,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推进,尤其要重视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运用,最大限度壮大网上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