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特点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4-6-16 0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变革,因而充满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准确把握改革的历史特点,对于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性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特点。现代化与现代性密切相关。现代化是现代性的实现方式和展开过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培育和塑造充满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性,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改革是从政策调整开始的。由于我们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我国社会面貌才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为改革的制度转向奠定了基础。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单纯的政策调整已经不能满足实践的新要求,必须从政策调整转变为制度创新。政策背后是制度,新的政策一旦受到旧制度束缚,制度变革就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说到底需要制度支持。和政策相比,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我们是否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制度。邓小平早在1992年就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实现邓小平当年的这一战略构想恰逢其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尊重客观规律,把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度化。要敢于割除旧体制的弊端,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形成富有现代性内涵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依靠现代化的人来建设,依靠现代化的人来实施。因此,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制度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现代化。

整体性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人类社会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离开其他要素而孤立存在。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表明,社会生活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牵连、相互掣肘。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决定了改革的整体性。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单向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在改革的初始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采取循序渐进、实验先行、不断探索、逐步推广的方法。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渐扩展到城市;从沿海开始,逐渐扩展到内地;从局部开始,逐渐扩展到全国;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法,不仅使我们很快启动了改革,而且避免了激进式改革所带来的震动,实现了社会的平稳发展,为整体性改革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单项突破的渐进式改革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改革说到底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对象的不同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每一个领域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其他领域的改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发展,单项突破式的改革效益在递减,局部领域的改革因其他领域的制约不可能得到深化。这就是我国的改革所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着眼于改革的整体性,积极主动,顺势而为,不失时机地把改革从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如果错失良机,不但影响改革的推进,甚至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也会因此得而复失。当然,我们强调改革的整体性,不是否认改革的重点。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有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在各个领域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才能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

深刻性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的深刻性就在于,这是一次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本质则是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我们必须透过思想关系,深入研究利益关系。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观念变革转向利益关系的调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否认,改革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但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利益关系调整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在改革的起步阶段,摆脱贫困是人们的普遍利益诉求,我们的改革就是在这种诉求中启动的。改革几乎能为所有的人带来利益,这是一种普惠性的改革。改革的阻力不在利益关系方面,而在思想观念方面。一些人不愿改革,主要是担心改革会“葬送社会主义”,害怕改革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面对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我们不搞争论,大胆探索,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在行动中统一思想,最终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禁锢,开辟了一条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现在的改革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由于我国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总体上说是历史的进步,但其中也蕴藏着需要反思的新问题。由于改革的不到位,我们的体制还不健全,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公平竞争和不公平竞争两种因素并存。进而在利益群体分化中,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并存,利益分化和利益固化并存,利益关系复杂化和利益矛盾尖锐化并存。因此,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利益固化和思想僵化是孪生兄弟。解放思想的首要任务,就是超越狭隘利益的局限性。面对利益关系的调整,我们必须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只要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就要坚定不移地改。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公正性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当然,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只能是在部分先富的基础上,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部分先富转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普遍贫穷。为了摆脱贫困,消灭贫穷,我们实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部分先富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今天,我们关注改革的公正性,并不是质疑部分先富政策的正确,而是要对部分先富的现象给予公平追问,进而走向共同富裕。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既不能走普遍贫穷的老路,也不能走两极分化的邪路,而是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在扩大,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平竞争,也有不公平竞争;既有市场经济的因素,也有非市场经济的因素。尽管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不成熟,体制和制度上的弊端还存在。这些弊端为不正当利益提供了温床。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要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靠政府作用的更好发挥,靠体制的健全和制度的完善。这一切都依赖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秉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公正性原则,用公平正义这个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作者:边立新
  (本文系中央党校2014年度校级科研重点项目“唯物史观与全面深化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XZD201401)
标签: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