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离娄上》曰:“徒法不足以自行。”即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反腐倡廉仅靠法令是不行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中曾重点分析了当时为什么会“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即政府防止犯罪的法令越多,人们犯罪的数量也越多;政府打击犯法的措施越多,人们犯法的手段也越高明;政府越是反fubai,fubai越猖獗。中纪委王岐山书记强调,要把坚决惩治fubai、遏制蔓延势头作为工作目标。并指出,惩是为了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反腐倡廉,需要他律与自律的共同推进,徒法不足以自行。
“相濡以道德,相忘于法治”,反腐倡廉须道德源头教化。道德自律是软约束,而法律制裁是硬约束,道德与法律都属于人们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外在的道德,道德是内在的法律;法律是强制执行的道德,道德是自觉执行的法律;法律是起码的道德,道德是高尚的法律。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董仲舒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fubai问题,必须以“正人心”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并从最上层做起,层层向下,影响整个社会。其曰:“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宰相姚崇丧子,请假数日,政事积压,同朝宰相卢怀慎一时处理不了,感到愧疚,便向唐玄宗作检讨。然而,唐玄宗并无怪罪之意,他笑着对卢怀慎说:“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意思是说,管理朝政主要是姚崇的事,而卢怀慎是他树立的道德榜样,让其在位的意义在于引领社会风气。卢怀慎居官多年,正直无私,廉洁自律,生活俭约,所用器物、衣服没有金玉锦绣之华丽,所得薪饷大都接济给困难的人,家无积蓄,妻儿常年受穷,其官声极佳、影响很大,他手下的官吏亦不敢奢侈挥霍,更不敢中饱私囊。再如明朝万历皇帝用海瑞来引领社会风气,做道德楷模,虽然海瑞屡次触犯万历皇帝,贬了又升,几起几落,因为万历皇帝知道,海瑞是一个离不开的清官,由他“坐镇雅俗”,引领世风,对抗仕途贪渎习气极为重要。古今中外,无论哪个社会,都需要“坐镇雅俗”的道德楷模,能够开风气之先,净化党风、政风和民风。
“畏己知”“嗜鱼拒鱼”,反腐倡廉须自律。“畏己知”始见于清,作为反腐倡廉名训为历史推崇沿用。誉称“千古一廉”的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离职时,僚属为避人耳目,便在深更半夜用小舟为其馈赠金银首饰等大批礼品,叶存仁见状,既不想私藏暗吞,可送礼者是自己昔日的旧僚下属,又不想生推硬挡,便灵机一动,挥诗巧妙拒绝。其诗文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初潭集 廉勤相》中的《公仪休嗜鱼》记载: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子谏曰:“嗜鱼不受,何也?”公仪休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畏己知”“嗜鱼拒鱼”都是一种自律境界,“畏人知”“不免于相”是外部约束的他律。《礼记》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畏己知”“嗜鱼拒鱼”是一种慎独意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畏己知”“嗜鱼拒鱼”亦是一种忧患意识。正如唐代诗人杜荀鹤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需要领导干部要有“叶存仁畏己知”“公仪休嗜鱼拒鱼”这样的自律境界。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反腐倡廉需廉政文化土壤。《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载:“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喻指反腐倡廉的文化土壤很重要,关键在于建设培育。廉政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软性的不是刚性的,是民主的不是专制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攻其力不如攻其心。廉政文化具有社会引导的功能,对人们的思想认识起到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引导作用。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铲除fubai的土壤;要强化廉政文化载体,增加廉政文化含量;要重视廉政文化制度建设,不搞“教而不诛”或“诛而不教”,不断建立和完善先进廉政文化;要强化“文化反腐”氛围,形成对fubai文化零容忍的舆论态势。《官箴》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培育廉政文化土壤让倡廉有形,润物无声。
“自宜按律,以儆效尤”,反腐倡廉须保持高压态势。清代李绿园《歧路灯》:“自宜按律究办;以儆效尤。”要强化惩治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反腐机制和社会氛围。要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对fubai行为的惩治力度,使行政权力的运作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不让fubai分子“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而要让fubai分子“痛苦折磨一辈子”。把坚决惩治fubai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同吃、拿、卡、要、报等一切消极fubai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斗争。严格按照十八大报告中要求的“始终保持惩治fubai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fubai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通过严惩使fubai分子心生惧意,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反腐倡廉须民主监督。延安时期毛泽东赞赏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甲申对”;1945年与黄炎培的“窑洞对”,黄炎培问毛泽东: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中共诸君”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吗?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两次对谈一个主题,即如何防治fubai,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300多年前的甲申年是非常典型的“周期率”。之所以李自成农民军亡得这样快,一个重要问题就是fubai而丧失斗志。在党中央由西柏坡到北京城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赶考对”。“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三个“对谈”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启示我们反腐倡廉要坚持“两个务必”、民主监督,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魔咒”。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反腐倡廉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邓小平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能否有一套严格而又较为完善的法规法制体系,这是防治fubai现象,在反fubai斗争中有无强制性对策的问题。反fubai要标本兼治,法制是保证,应通过法制建设,铲除fubai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要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反对fubai,进一步推进各项与权力运行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用制度来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建设,提高制度刚性约束的有效性。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德以劝善,法以诛恶。反腐倡廉,徒法不能以自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纪委梁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