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里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头,今天砍一半,明天砍一半的一半,每天这么砍下去,万世万代没有竭尽之时。寥寥数语,道出两个“无限”——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无限。这个命题引起后世的无限遐思。 “一尺之棰”有限,“日取其半”则无限,这包含着有限与无限辩证统一的道理: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恩格斯曾说:“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是事情就是这样”。 有趣的是,人类立足“有限”,却一直相信“无限”,追求永恒与永远。当人类领悟到从“有限”所获知的实在有限时,就会求助于“无限”,生出追求与探索的勇气。没有这样的勇气,则今时今日,当人类仰望太空时,便只能发出啧啧惊叹,而不能了解那浩渺星空中蕴含着的无尽奥妙与宝藏,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乃至改变人类的活动轨迹。 以“有限”追求“无限”,这让我们想起《庄子》中的另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们喜欢用这句话勉励后辈谦虚勤学。然而,这“励志语”其实紧接着一句“丧气话”:“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疲累不堪。如果从个体的角度看,这话没有错,再高明的智者,逝去之后,他的所学所思所著,统统对生物学意义的“他”再无意义;然而从人类的角度看,则他留存的思维线索、求真意识、质疑精神……已汇入人类智识之海,许多“有限”,终于成就与壮大了“无限”。这样的“有涯随无涯”,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生”——苟活惧死者孜孜以求而从未到达的境界。 2014年第2期《月读》作者:于城
9 ~# u; |7 A" N( s&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