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人人都有,各种发散的方式不同。作为领导者,一旦听到下属的牢骚话,应当冷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或自察自省,或因势利导,以求妥善解决。
) R: a" t" d5 j, a& ~1 G, O8 ~# Y* q7 U" P& `
然而许多领导并非如此,只爱听那些恭维话、好听的话,喜欢奉承赞扬,乐于评功摆好,而对那些“当面鼓、对面锣”的“牢骚话”,却反感厌烦、置之不理。我认为,不管下属发牢骚的方式方法如何,作为领导者都应该耐心听下去。群众有牢骚,就很可能有引起群众不满的问题。起码有两条:一是政治上不透明,群众有疑惑;二是沿路不畅通,大家有话无处讲。领导者如能悉心听之,凝心虑之,就能够妥善处理,取信于民。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善于从群众的意见乃至牢骚中吸取有益的东西,用以检点自己的言行,修正工作中的偏差。1941年,陕北延安打雷劈死了一个人,有个老农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要追查,毛泽东立即阻止:“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 事后,毛泽东让人调查,发现是由于征粮过多、农民负担太重才有这种气话。此后,毛泽东就组织南泥湾大开发,并亲笔写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这就是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
9 V3 [2 J `# e" B) ]0 H: \. q# {; I( e
可见,作为明智的领导者,不可一味将发牢骚看做缺点和刺头,而应该辩证地看待牢骚。如果我们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狭隘利益出发,多听几句牢骚又有何妨?让人说话,任人发牢骚,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不会垮台。黄河之湄, ~/ U4 N- Q. ~% @% Y
! `$ m' u0 f1 G3 q* A3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