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深入推进“法治三明”建设的思考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3-9-17 1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法制观念淡化,法律权威偏弱,法律服务滞后等各种影响和制约法治建设进程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时不我待。本文试就深入推进“法治三明”建设作些思考。
    一、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实质内涵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任何人或任何组织都没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要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关键是做到严格依法办事,让法律真正深入人心,成为规范人们权利义务的工具。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表明,法治已经成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维护稳定的主要手段。树立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以及公务员要模范带头,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这是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保证。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各项制度建设,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此外,要着力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避免执法活动的随意性。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以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一是健全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对行政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二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加大对被征地农民、城市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工程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以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教育和管理。三是健全完善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结合三明实际,要深入推进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社会管理大服务、大调解、大防控体系。深化领导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带案下访、约访专访、律师参与接访等制度。四是着力加强社会诚信和生态保护法治建设。要大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创建活动,着力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依法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严格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生产企业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管机制,努力营造诚实信用的社会氛围。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围绕建设美丽三明,加快实施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严格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依法查办危害能源和生态渎职犯罪案件,依法制裁破坏生态等资源和污染生态环境渎职违法犯罪行为。
    三、拓展法律服务的领域,致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依法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服务工作,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二是依法规范各类中介机构及其服务市场,强化政府对各类市场的有效监督,建立健全并落实商品流通市场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活动,依法查处各种不正当竞争;三是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推进技术进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服务机制;四是依法规范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培育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执法体制,规范体育市场,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权益。开展依法治校活动,增强广大师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政法机关要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为项目建设、园区建设、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公正执法水平
    要以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执法司法职权配置,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完善执法司法工作机制,公开办案办事流程,落实执法司法责任。进一步完善执法司法工作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执法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以基层执法一线和热点岗位为重点,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执行工作。要健全完善执法业绩档案与案件质量评查制度,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工作,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大力推进政法各部门信息化平台建设,及时了解掌握维稳重大信息情报。进一步落实办案公开制度,拓展警务、检务、审务公开范围。建立健全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作用,加强对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执行等重要环节及人、财、物等重点岗位权力行使的监督检查。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通过“道德讲堂”、事迹报告、技能竞赛、挂村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fubai体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办案、执法司法不作为、执法司法不公、不文明等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五、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在原有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等“六进”基础上,积极开展法律进景区、法律进网点、法律进公共场所活动。建立普法教育奖励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参与普法教育的热情。要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完善村(居)民主决策、管理、监督制度,落实农村基层党建“168”工作机制,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措施的落实。此外,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设一批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广场、街区、景观带、主题公园、展馆(宣传中心),逐步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如明溪县建立多功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每年可为5000余名学生提供法制培训机会。永安市法院创设法治文化展厅,全方位展示法院文化建设成果,先后培育了司法拥军、女子巡回法庭、生态审判、司法公开等一批荣获国家级表彰的司法品牌。
    六、加强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保障法治建设的顺利推进
    把法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把法治建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保证足额拨付到位,为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要加强对“法治三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工作,提高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规格,明确法治建设成员单位职责,形成推进“法治三明”建设的工作合力。此外,根据需要成立若干专门协调机构,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生态法治建设、法治文化建设等专门协调机构,分别由有关部门牵头协调组织实施。各牵头协调机构,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年终考核由各专门协调机构提出考核意见,由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实地检查验收,对法治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并视情参照综治和文明检查的办法给予通报批评直至一票否决。市、县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科学制定实施意见和考评办法,围绕法治建设相关内容,分别提出考核评分标准和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将法治建设与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相结合,把法治建设纳入当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文明单位创建和年度绩效“三项”考核范畴,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要确定若干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为试点和示范单位,以点带面,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水平。●李 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