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闻工作者,每天会从无数的社会现象中得到各种各样的消息,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决定将着眼点放到何处,笔尖落在何处。《焦点访谈》栏目是一盏能够将负面新闻消极性降到最低的航标灯,栏目组每天接到成百上千条新闻线索,负面信息所占的比例超过80%,但是这些被选择曝光于受众面前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关于哪个方面的,最终绝大多数都能够在舆论监督下得到规范和解决。这就是得当的信息处理方式将负面新闻消极性有效地降低了。 一、巧妙选材,合理剪材 新闻写作要求写作主体在相当短小的篇幅内充实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这需要极强的表现力,要让信息有一种犹如宇宙大爆炸一般的能量,然而这不是记流水账,也不是记叙文那样单纯的叙述,要有一种“和而不同”的效果。这样,就要求写作主体在选材和剪材方面有相当深厚的功底,选择好的素材再将其巧妙有序地结合起来,这有助于确定吸引读者的新闻景色——标题,最终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展现在受众面前。 (一)选择民众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问题。目前,新闻写作越来越倾向于关注民生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抓到“卖点”而且还能够真正达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选择民众关心的问题,我们要抓的首要“闪光点”是贴近民众生活的问题,而且要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新闻写作中的“闪光点”不是时时都有的,也不是处处都有的,这需要新闻主体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它。这个“闪光点”首先要具有新闻价值,它不仅要保持“新鲜”,还要能够引导社会的舆论导向、影响科学教育、起到衡量尺度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并不一定是新闻,但对于某个单独的领域来说却是新闻,所以说这个“闪光点”的把握需要有一定的深度。 (二)筛选合理有效,使剪裁更加合理。新闻背景是与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有机联系的条件和环境,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它并不是某个孤立的事实,如果将其孤立那么就会失去它本身的价值。相反地,将新闻事实放在特定的新闻背景中,我们将会获取较高的利用价值。 文学的表现手法有烘托、想象、抒情等,那么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要选择能与人物情感相融合的背景材料,并将其用文学写作的表现手法进行交融。常见的抒情手法有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两种。我们要选择能够做到情景交融、意境统一的背景材料,再用抒情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到新闻材料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达到想要表达的效果,起到强烈的感染作用。2013年1月2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广东3名村官压力大辞职:为村民办实事究竟多难》一文中,提到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凤村镇乾相村的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村文书3名村干部,因“当选后没能为村民办成什么实事”“压力太大”而向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辞职申请。作者通过对这3名村干部具体工作情况的描写,体现出我国基层干部还是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思想觉悟的,能够真正的做到体恤民情,觉得自己没有为村民谋到福利,那么就要将位置让给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志。这样做的同时也与百姓的心声相通,使新形势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准确的切入角度有利于形成正面效应 新闻的写作角度是新闻主体开启新闻写作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在写作过程中对事实的发掘与展现是新闻角度选择的重要方面。新闻主体报道有“卖点”的新闻事实,既要选择准确新颖的切入角度,又要勇于开辟新的道路,选用新的形势,再对所选的材料进行巧妙地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所成功。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会有新闻信息,这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够找到社会关注、百姓关心而又新颖的角度进行报道。笔者认为,在消极性与积极性同时存在的时候,侧重选择积极性;美与丑同时存在的时候,侧重选择美;政治性与人情味同时存在的时候,侧重选择人情味。 在生活中,群众获得外部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来实现的,如果说群众得到的负面新闻多于正面新闻,例如灾难性、破坏性、冲突性的新闻时常被集中编排报道,那么就会在群众的内心勾画出一幅灰暗的图画,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误导——我们的社会环境非常不安全。这样一来,即使所报道的新闻信息都是第一手的真实材料,可是由于消极信息过多,很容易给受众带来恐慌的情绪,甚至会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说写作主体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新闻写作的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负面新闻消极的内容合理控制,选取事件的积极方面为第一要旨,并使其最终达到正面效果。例如,遇到矿难、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等问题的报道之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黑心的雇主被刑拘、小煤窑也被强制关闭,那些破坏环境随意开采、乱砍滥伐的现象消失了,这充分体现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社会的不良现象也逐渐减少。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眼界也变得日渐开阔,思想日渐开放、精神需求丰富多样,对新闻的新颖性、形象性、现场感更加注重,这也体现了受众在接受新闻的时候会以审美趣味为首要前提。目前,受众已经不能像从前一样仅仅满足于了解真实的新闻信息,他们更关注的是审美价值,希望能够从新闻所传达的信息中得到美的感受和启发。新闻的自身素质决定了新闻的审美属性。第一,新闻能够反映自然美,从新闻载体的客观方面来说就是“真”“善”“美”和“假”“恶”“丑”,弃恶扬善是新闻的特点和优势,这里的美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自然美。第二,生动形象的内容是新闻经过“化妆”之后的美,但并没有掩盖它的本来面目,只是增加了新闻的形象性,这也是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这两种美的判断最主要的决定权还是在受众手中。新闻是写作主体拿具体的客观事物反映出来的事实信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虽然具有相当强的真实性与权威性,但这并不是机械地将事实“复制”,事实事物并不能完全成为新闻。这就要求写作主体在选材的时候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使传达的信息符合受众的“口味”,要选择受众普遍关注的、感兴趣的事实,这些事实中包含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的内容;再运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将这些形象和状态诠释出来。新闻的一个美学标志就是要让读者在写作主体通过审美的意识将自己对传播对象的认识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用生硬的语言和抽象的事物将其简单的陈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受众的审美兴趣,获得新闻的价值。社会历史的演变会使审美主体的审丑能力也随之大大提高。这样看来,审美主体对人为性负面新闻中丑陋的事实、现象和人物形象的审丑反映,能够大大地彰显人为性负面新闻的审美价值。 三、巧妙运用表达方式,消减负面影响
积极的社会环境描写,需要写作主体在这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公议威力,弘扬正义感,为百姓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作为和谐社会的“稳压器”。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并没有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现象,就是因为新闻主体将受灾的真实情况及时地报道出来,让人民对其有了明确的了解,同时更着重描写了我国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洪水的场面,扩大了正面效应,安抚了民心,使社会环境安定和谐。(作者: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李明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