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xxx镇农村“空壳化”

[复制链接]
沙漠孤狼 发表于 2013-9-16 20: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xx镇位于xx县东南部,全镇地域面积195.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万亩,共辖21 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个镇办林场,166个村民小组,3796户,14962人,其中农业14079人,是古丈县地域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乡镇,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近几年来,在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潮流中,全镇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求得创收与发展及有条件的家庭为了子女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纷纷外出,妇女、儿童、老人渐渐成为了农村的主居人群,21行政村不同程度出现“空壳化”现象,直接对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此,全镇根据需要,对21行政村的 “空壳化”现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产生“空壳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 基本情况
(一)“空壳化”现状
根据全镇对21个行政村的所掌握的资料和统计调查,发现 我镇农村“空壳化”现象比较严重,在外出人员及留守人员都具有一定特征,而且土地撂荒现象也比较严重,产业开发难度大。
1.外出人员比例较高且人员构成特征明显。根据对21个行政村的统计调查显示,全镇农村人口14079人,其中外出人员5001人,达36.7%,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崩山、沾潭、白竹、长冲、xxx、鲁家6个村超过50%,最高达64.2%。而在外出人员构成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52%,女性48%;年龄结构中,18岁以下占11.5%,18-60岁高达83%,60岁以上仅为5.4%;学历层次上,高中、中专及以上的占26.2%,初中及以下为73.8%;由此可见,中青年劳动力及农村为数不多的文化素质较高人成为外出人员的主体。
2.外出以务工经商为主导且时间长、地域远。在调查外出类型上,经商的高达81.6%,读书占11.7%,其它的仅为6.7%;常年外出的占55.6%,半年外出的占44.4%;外出地域上州内的仅占28.6%,州外的达71.4%。从而可以得知,外出人员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务工经商,而且他们多数常年外出,外出地域上也比较远。
3.留守老人儿童数量大且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留守在的老人、儿童占留守在家人口比例的43.3%,占全镇总人口的27.9%,从现阶段全镇人口结构情况来看,全镇80%以上的老人、儿童都留在了家中。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全镇的耕地总面积16818亩,撂荒耕地面积达2584亩,撂荒率达16%;撂荒率超20%的村有7个,撂荒最严重的长冲村耕地总面积1058亩,撂荒了518亩,撂荒率高达48.9%,土地荒芜现象较重。
4. 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且产业开发难度大。在我们走访调查中发现,思想较开放、能动脑子致富的群众基本外出,留守在家的群众大多习惯于墨守成规,“养牛只为犁地,种地偏重粮”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发展一些高产出、高回报的产业放不开手脚,拉不开架势,总认为农业只能吃饱饭而不能挣大钱,尤其是对产业开发信心不足,产生抵制情绪;甚至部分群众总是挖空心思怎么样获得上级物质扶贫,而不脚踏实地的干实事。且各村自我发展能力普遍较弱,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从而产业开发、科技推广、基础设施等相对滞后,因灾因病返贫问题比较突出,扶贫效果不明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地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一是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偏低,尤其是我镇偏远的山村,农民的教育状况更不容乐观。而文化程度稍稍高的人基本已外出,留守在家中更是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的群众,他们小农经济意识比较严重,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比较陈旧,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发展新产业的意识不强,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产增收。二是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劳动力缺乏。我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4000人以上,绝大多数是各村的主要劳动力,虽然外出务工能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却使得一些上级扶持的产业开发项目因欠缺劳动力而难以实施,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如:今年我镇整合各项扶贫资金,强力推进烟叶产业开发,许多家庭都有意向,但因缺劳动力不得不退出产业开发行列。
2.留守老人、儿童等社会问题严重。在调查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数量相当大,对于这些留守儿童而言,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爷爷奶奶是负责监护人,也忙于家务,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造成了他们在生活、学习、性格、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留守在家老人,家庭劳动力缺乏,家庭中的大部分劳动基本都有老人承担。甚至,部分经济状况较差、负担较重的家庭,外出打工的子女并没有给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以至于部分老人还要靠自己劳动来维持生计。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逐渐衰弱,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逐年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在我们的调查中普遍发现一个问题,留守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很差,很大部分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和慢性病,自己料理生活困难,生病无人照料严重。
3.农村学生上学难。由于大量人员的外出及村小合并,我镇学校只有九年制学校1所,xx、xxx中心完小2所,学生上本来就存在一系列问题。同时加之我地域面积广且分散,距离镇九年制学校超过40公里的村就有7个,直接造成了部分农村学生上学难,从而出现爷爷在家干农活,奶奶在镇上照顾孩子衣食起居的“陪读”现象;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则直接将小孩送到教学质量较好县城读书,使很多学生在年龄很小时便要住校或者租房独立生活;甚至使部分家长支持孩子继续读书的热情大减,他们认为读书不一定有出息,就不如不读书,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辍学。
4.社会管理难度大。由于我镇是合并乡镇,地域面积大,村多人散,在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时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有差,部分区域群众意见大,管理难度较大。而随着外出的人越来越多,农村“空壳化”程度不断加重,农村家族化、宗族化倾向日益严重,村委治理乏力,镇政府对村组的管理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在少数村中“村民自治”名存实亡并被“操纵在少数人手中”,他们的权力既得不到应有的监督,更缺乏相应的制约,村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受到一定限制和盘剥,国家利好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权益,在“半路”就遭到了“缩水”和“劫持”,农村低保等在成了部分村组干部想给谁给谁的“一块人情肥肉”。
5.抵御社会风险能力降低。由于青壮年的大量外出,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多数村寨“家庭空巢化”、遇到突发性或社会治安问题,无法有效组织人员进行及时防范和应对。如现在发生一起森林到村里基本上找不到能救火的人。
二 主要原因探析
1.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滞后。我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直接影响了全镇农业生产、产品外运外销,降低了到群众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同时,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我镇经济基础薄弱,产业为传统种植业,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虽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整合各种有利政策强力发展茶叶和烟叶,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群众思想保守,仍尚未成为主导产业。
2.劳务输出为当前农村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我镇有耕地面积1.68万亩,人均耕地约1.2亩,但耕地大部分在半山腰上或山冲里,劳动强度和劳作成本非常大,而且土地十分贫瘠,缺乏基本农田水利灌溉,种植作物也较单一,收入一年就几千元,根本无法养家糊口。而外出务工,每月收入至少2000元,稍有些技术的人每月3000元以上,一年收入2到3万,有些甚至4到5万,这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有无外出务工人员已俨然成为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3.部分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发生转变。在城市的“向心力”日益增强的情况,现在年轻人中,尤其80、90后,他们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但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也较高,对物质和精神享受有一定要求,他们不再像父辈们老老实实地待在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岗位上,不再省吃俭用攒钱往家里寄,更不会挣够钱回家盖房娶媳妇,他们希望在城里买房,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这一定程度造成了大量农村年轻人外出。
4.政府涉农服务职能弱化。我镇在2005年行政区域调整由三个政府调整为一个政府,政府服务职能相对减弱,满足不了广大老百姓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需求,原来有三个党委政府机构领导、服务广大百姓,现在只有一个党委政府机构领导、服务广大百姓,核心力量的减少不利于发展;原政府所在地的学校、医院、涉农服务机构变成村一级所在地,这些机构无法按乡镇一级的政策性配置,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也无法满足她们生活心理上的待遇和需求,不安心工作,四处寻机调离,导致教育、医疗卫生和涉农技术服务事业倒退,逼迫老百姓舍近求远上学救医。同时,由于公共服务体系减弱,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水利建设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始下滑,农民根本感受不到国家政策的优越和实惠,出现大量的田地荒弃,大量的木材被盗伐、盗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发展;道路交通因线长面广、资金不足,通行能力日逐下降不利于发展。
三 主要对策及建议
1.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务农收入低是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把发展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根本点。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发展烟叶、茶叶及特色养殖业。二是我镇为产业后进村,请求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力争2-3年,将茶叶和烟叶建设成为全镇主导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安心当农民。
2.积极推进工业化。一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一批优质企业入驻。二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以项目推进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      
3.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一是充分发挥镇直机关所在地及原草潭、xxx乡直机关所在地区的集聚增效、枢纽联络、辐射带动作用,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二是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投资力度,依托苗家特色文化、名人家乡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名人家乡老寨一日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使农民逐步向小城镇集聚。
4.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建议上级单位一是重点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在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提高村公路的通达能力,并尽可能完成偏远小组的公路拉通;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农户的饮水困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基础建设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一次建设,永久受益。
5.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要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业补贴、粮油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诸如制定一系列发展茶叶、烟叶、养殖等富民产业的政府扶持、贷款贴息政策,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支持等多个方面积极支持其创业。对重点扶持的创业对象,建立健全定期联系走访制度,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6.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现有的国家农村社保政策基础上,我们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是把农村弱势群体及孤寡老人纳入农村低保范畴,并逐年提高低保标准,继续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力争合作医疗对农民全覆盖。扩大农村敬老院的规模,尽力让孤寡老人、五保户、弱智户全纳入,切实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制度,通过提高财政对农作物和能繁母猪等保费补贴比例的同时,地方政府对地方特色品种,诸如烟叶、茶叶、生猪、油菜、退耕还林防火、火灾等自然灾害保险,从而防范各种风险损失,从而增强农村抵御风险的能力。
7.增强政府涉农服务职能。xxx镇三乡合一,政府运行成本大,管理难度大,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保留原政府所在地乡镇机关的乡级配置并给予扶持。重点是学校、医院、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建设,提高涉农服务职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