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到毛泽东1917年8月致黎锦熙的信:“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激起了我对曾国藩的兴趣。找来《曾国藩家书》和易孟醇的《曾国藩传》读了读,对曾国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站在历史的进程和执政的立场来看,曾国藩堪称道德文章的化身,难怪后人评价:千年绝学归曾姓,百年师表属文正。曾国藩许多优秀品质值得今天的共产党人去学习。
6 @* R }5 H8 b0 d3 N$ I2 f5 }5 C2 l) `7 K) D
学曾国藩敬畏之心。曾国藩崇尚“修敬”,有著名的“修敬四德”,即敬神、敬刑、敬民、敬位。敬神就是认为人的一生由天定,如他认为打仗七分天意,三分人力;敬刑就是对法律的敬畏,对刑罚的敬畏;敬民就是对百姓的敬畏,他要求部下“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敬位就是对自己拥有的权有所敬畏,对自己的官位有所敬畏。我想今天我们共产党人除“敬神”不提倡的话,其他三敬都值得提倡。正因为心存敬畏之心,所以曾国藩强调“修行四知”,即知进知退,知存知亡。如曾国藩对待权力就是能进能退,曾与好友刘蓉约定,哪一天功成名就之后,就“归去来兮”,回到山水田园里去。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是晚清最强大的军队,他在与太平军交战,攻克安庆前夕,已将胜利后解散湘军的方案准备好了,尽管他功成无法身退,但曾国藩为了让朝廷放心,自解兵权。
( U! q$ ]" s) G& b( |+ t( x# O" t9 R7 k* E
- H" U/ `+ v* \: } 学曾国藩知人善用。晚清重臣中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沈葆桢等都是曾国藩提拔起来的,曾国藩去世,李鸿章挽曾国藩: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泰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安内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可见李鸿章念念不忘曾国藩授业提携之恩。曾国藩周围拥有一批精英,他的幕府中,有一批才高八斗的学人,如薛福成、李善兰、徐寿、容闳、吴汝纶、华蘅芳等等,这些人在后来的洋务运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唐绍仪、詹天佑、唐国安等栋梁之才;安排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筹建翻译馆、印书处,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为中国近代化起到了启蒙作用,应该说是功德无量。同时曾国藩依靠他周围的精英,创办了安庆军械所,制造枪炮,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开启了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先河。
9 k9 m& O Z8 R" ]+ r0 A5 y! U, [, L+ T4 U
学曾国藩清正廉洁。曾国藩出山带兵时发誓:不靠当官发财。他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彻底。作为湘军的最高统帅,曾国藩年俸5400两白银,带兵12年,支出的军费3500余万两,对这些军费拥有绝对支配权,只要他稍有贪念,积累百万资财实在太轻松,可曾国藩没有因此发财致富,他每年寄回家中的银两200两左右,比他当清苦的京官时还少。他一生俭朴,布袍鞋袜,均夫人所做。曾国藩将自己的合法收入基本上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湘军军队开支,二是用于地方公益事务。曾国藩身处乱世,战祸连连,他经常将自己的钱捐给战区的灾民,捐给地方修桥铺路,他说:“余生平以起屋、买田为仕宦之恶习,誓不为之。” \9 e6 Q$ l7 q- E4 c
6 X8 G g6 n3 a0 d; Y5 Y 学曾国藩治家有方。曾国藩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早睡、早起、早吃饭、早办事,待人接物讲究一个“诚”字。对家人要求也十分严格,他在南京总督任内,要求夫人、媳妇绩麻纺纱,下厨做饭,早起晚睡,要求子女边读书边种地,不许坐轿唤丫。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他在家信中解释为何不多寄钱给家人:“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正因为曾国藩治家有方,教子有方,他的子女中没有一个是“坑爹”的,曾氏后人人才辈出,如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数学家,曾宝荪是教育家,曾约农是著名的矿物学家、教育家等等。0 L% B: S7 S' I- n* S
( U* I& C4 _6 }/ |
一代封建官僚曾国藩都能做到存敬畏之心、知人善用、清正廉洁、治家有方,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没有理由做不到,若我们干部都能做到这四点,干部在人民中的形象自然会良好,干群关系自然会融洽。□陈邦元- t/ o |: i; q3 I8 q
' u6 N K# y( U5 P, w+ d8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