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 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I$ K- g& r2 H7 I% F3 W
2 S& B4 V; A4 c F人生在世,一个是作人、一个是做事,怎样才能将人作好、将事做好
$ B W% K% Z( z. H; ~7 L0 |% w. a- H0 t" w# d; O' O: ^
每个人都希望做一番大事业,都希望出人头地,可是“得意者十之一二,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在这个纷纭扰攘、接触频繁的社会,如何将事做好,不但做得好,而且做得圆满;这当中有很深的道理。<) U/ E( G5 U/ n3 ^9 E/ K% F
' ^6 O4 M6 w# S4 J P在目前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复杂,人与事的接触更频繁,人、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令人有“荣华瞬息间”的感觉。又由于资讯发达、交通快捷,所谓“天涯若比邻”,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了一点事情,很快就传遍各地;所以必须审慎考量作人做事的准则。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这念心。在世间法来讲,心要正、心要开阔、要有包容的涵养,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e2 B! o9 [# E W! J6 w
% H: y; @6 S" A* S首先要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作人,就要作好人、作善人,再进一步,作一个正正当当的人;更上一层,作堂堂正正的人,就是作正人;在佛法上来说,更要作大人。做事,就要做好事、做善事、做正正当当的事、乃至于做大事;要知道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每个人作人做事的原则,就是他个人的人格表征。</ O7 \6 p% ?1 S1 s! n
3 g9 Z# j) ~6 n ]" L" G
好人、善人,好事、善事,会因为区域、环境、风俗、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和认定。在社会上,这些判别原本就是属于比较的、相对的。甚至于同样的人或事,东、西方社会还会有相反的看法,或是因为立场不同、时间不同,也会有相反的观点。在过去认为是好事,现在未必就认为是好事;现在认为是好事,将来未必就是好事;你认为是好事,他未必认为是对的。举个例子来讲,譬如魏征是唐太宗时的谏议大夫,是一位贤良耿直的人。但是,一些小人却上了很多奏疏给唐太宗,毁谤、诬告、想陷害魏征,说魏征是个欺世盗名的人。有一天,唐太宗特别召见魏征说:“你作人没有私心,做事很负责任,一心为了国家,我是相信你的贤能;可是为什么还有人说你不好,这是什么道理呢?”魏征回答:“春雨如膏,农夫喜之,而行人恶其淋漓;秋月似镜,佳人喜之,而盗贼恶其光辉。”意思是说:春天的雨水,使农作物发芽、成长,农夫心里很欢喜,认为雨水就是甘霖。但是,下雨使地面到处泥泞,行人的鞋子沾满泥浆,行人就讨厌下雨。秋天,明月如镜子一般明亮,佳人才子月下吟诗作对,赞赏秋月美好。可是,盗贼因为藏身不易,不能偷窃,反而讨厌明月的光亮。所以,这雨水和明月,究竟是好?是不好?又如,以前民间有所谓的侠盗,明明在做强盗的事,被偷、被抢的人告到官府,官府到处追缉;他却认为自己很好,是在劫富济贫,替天行道。<3 `6 v8 Q/ V, Z2 ^
, ^# f: ~) w& \; n- U1 r. w* c: O现在的社会也是如此,企业界的老板给员工调整薪水,调得满意的人就认为老板很好,调得很公平。对薪水不满意的人就认为老板不公平。政治界也是这样,有人赞叹,有人毁谤。无论是世间法、出世法,都有这种现象。释迦牟尼佛成就了佛道,有人赞叹他,也有人毁谤他、反对他。世间上的事就是如此,作好人,未必所有的人都赞叹;做坏人,也不一定大家都讨厌。修菩萨行也是一件难事,譬如:观音菩萨、妈祖或是土地公…,警察祈求菩萨帮忙尽速破案,小偷也求菩萨慈悲加被,不要被警察抓到。菩萨行真是不容易的。< q6 S" n$ f0 d0 S6 J6 T# R$ b' I u5 ^: I
5 m; C) Y% B3 y这个社会是相对的,遇到事情,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什么做法?须视情况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很久以前在大陆,土匪来了要逃命,遇到江河,就得赶快找船逃到对岸,船上有行脚僧、有道士、有军人、商人、老百姓…挤满一船。大家都催着快开船,船夫也急,结果在浅滩上压死了好几只青蛙,有人看见了就说:“你这个开船的,这么不小心,压死了好几只青蛙,你这是杀生…”船上的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起来。这时,土匪也追到了。这个人还执拗的问船上的老和尚:“师父,船夫把青蛙压死,犯了杀生罪,对不对?”另一个人说:“你不搭船,船夫就不需要开船,是谁犯杀生罪?”于是老和尚回答:“这些都是多嘴多舌的错,如果不说,船早就离岸,就没有事了。”<
# T$ ?3 }5 ^6 a3 c5 A" h: u/ m" [: G9 A- a4 e7 B+ X
世间的灾祸很多都是从多嘴多说中产生的,儒家讲“祸从口出”,佛法上说“众生口业如山”,十善、十恶当中,口业就占了十分之四。<& z: G1 l# n( v/ h5 c1 ]7 ^( I g [
! f& A2 p/ i9 l/ {
佛法是圆融的,处理事情要看轻重缓急,更要看当时的情形,做适当的考量,当做的就要直下承担。一般人心中总是患得患失,做事又拿捏不稳,怕人家说闲话;既不敢做,做了又不敢担当。<% \' J! n$ i) I6 G: k F
' N7 Z; X+ F* t0 y1 C4 v
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就应该朝正确的方向去做。至少,要做到作好人、好事,作善人、善事;再进一步是正人、正事;最后是作大人、做大事。先要把这种观念建立起来。为什么?因为人有三世因果,三世,不是指投胎三次,也不是指三个世纪,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未来世,也许是今世的未来,也许是后世的未来,后后世的未来。自己造作的所有一切善业、恶业是如影随形,即使现世没有呈现,后世还是自己受报。<2 j6 `7 s s& a" |0 p
: [- u9 I9 @9 K! L' j" }
在佛陀的时代,弗加沙王因为读了十二因缘,反覆思惟就契悟了,觉得自己应该修行。于是将国事传给太子,就去出家了。佛陀知道弗加沙因为业力的缘故,第二天将被牛触死。于是,佛就为弗加沙演说微妙的法义,弗加沙摄心入定就证到阿那含果。第二天,弗加沙被一只母牛触死了,死后转生到天界。那只触死人的牛的主人因为骇怕,就把牛卖了。买了这只牛的人牵着牛去喝水,又被这只牛从后面触死。买主的儿子很生气,就把牛杀了,牛肉拿到市场卖。有一位买了牛头的人,在回家的路上把牛头挂在树枝上,他坐在树下休息片刻。不巧的是,树枝断掉,牛头掉下来,牛角正刺中这个人,他立刻死了。<6 t4 S2 [, I6 G5 N
" \5 l2 N$ ?$ I+ O
于是有人就去请问佛,是什么缘故?一只牛在短短的时间内让三个人丧命?<
: j. y) x* B x5 Y( J& J4 h( U
$ K" K' I/ f, X$ F' C! g% ^佛回答:“罪报是有原因的,不能用今生的事来解释。在过去世,有三个商人,旅途中寄住在一位老妇人家里。他们看见老妇人孤苦无依,就打算房租和伙食费都赖帐不付,而且一齐说已经付过了。老妇人无论怎么举证,这三个人就是说已经付过了。老妇人很气愤的说:‘我已经这么穷,你们居然还欺诈我!我发誓!来生若和你们相遇,一定要杀死你们才甘心!’那时的老妇就是今世的牛;那三个商人就是被牛触死的三个人。”<6 T% j1 c) b+ {; I/ ~ j0 j, h
$ F; N& C# X A- Q: I6 g 因为有三世因果,所以,作人要时时保持善念、正念,不要有贪心、瞋心、痴心,做事也是一样的。起恶念、做恶事,果报就在三涂恶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做善事、做正事、做了大事,将来的果报就是在净土,或是在天上、或是在人道、或是为圣为贤,名留千古。<
; e, N" j4 S5 S7 H+ C7 Y
$ G( ~0 A5 j7 f从世间法来看,在历史上,世人所崇拜的圣君贤相、忠臣孝子、科学家、哲学家,到现在仍然受大众尊敬,甚至塑雕像来礼拜、歌颂、赞扬,乃至于他的后代,也受到尊敬。相反地,一些贪官污吏、作奸犯科、大奸大恶之徒,不但是现世就要受法律的制裁,恶名昭彰,家人也都抬不起头,虽然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但却是遗臭万年,子子孙孙都被牵累,将来还要受恶报。儒家也说:“积善之家必昌;昌未至,是有余殃,殃去则昌。积不善之家必殃;殃未至,是有余昌,昌去则殃。”道家也讲:“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佛法上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的道理的确是世间、出世间的真理。<
' U. J; G0 r1 Z6 S% s0 d: @9 H5 X% A) `! G* [1 N
很多人以为人就这一生,死了就结束了,其实不然。<( C7 X0 I! x1 m& u
1 o6 `6 Z) h- B/ [0 C# S
在唐朝,有位知玄法师,俗姓陈,四川眉州人。从小就喜欢看佛菩萨像,他五岁时,祖父叫他作一首咏花诗,他很快就吟诵出来:“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祖父一听,就知道这孩子将来会出家。他七岁听讲《涅槃经》,就觉得很契机,后来十一岁出家,十三岁被丞相请去在大慈寺升座说法,来听法的大众有上万人。在一般人来看,他年龄很小,但是从智慧上来看他却是如同大人一般。唐宣宗时,知玄法师被皇帝请去讲经,又赐他紫袈裟。知玄法师历经唐宣宗、懿宗、僖宗三位皇帝的礼遇。皇帝因为听知玄法师讲《法华经》,而悟入法华宗旨:于是皇帝亲自书文:“悟者,一刹那;不悟,恒沙劫。悟者真乘,了然成佛之义。今特赐‘悟达’二字为号。虽曰强名,用表朕意。”所以后人都称知玄法师为悟达国师。有一次,皇帝送国师一座名贵的沉香椅,法师一时生起了贡高我慢心,不多时,在他的膝盖上长了一个人面疮,非常痛。人面疮的眉目口齿具备,用饮食喂这个疮,还会像人一样吞食。召遍名医都医治无效,在绝望之余,悟达国师忽然想起从前一位僧人曾告诉他,他将来会有难,如果不能解决时就到西蜀彭州去找他。于是悟达国师就启程往西蜀找到当年的僧人。僧人派了一位童子带他去岩下的清泉旁准备用水洗疮,这时膝盖上的人面疮居然开口讲话,说出十世之前所结的怨仇。<. U$ d+ s D/ c4 A: g1 W7 ~ C; `( @
0 J3 v( B* W+ Q& z原来,在西汉文帝时,袁盎是谏言官。到了景帝时,与晁错结冤。后来晁错主张削除诸侯的封地,而演成七国之乱。为了抚平诸侯的愤怒,袁盎建议斩晁错以平息诸乱,晁错于是被诛。袁盎死后,十世都是戒律精严的高僧,晁错完全没有机会报仇;这一世,因为国师起了一点点贡高我慢的心而损到德行,冤业立刻乘机而入。由于迦诺迦尊者以三昧水来化解,两个人就此解怨释结,这也就是佛法上“三昧水忏”的由来。<
# s+ Z+ x: m. N0 U2 Z' v4 W1 f% G
: K( q( C8 K$ ^: p由这件事来看,人不是一死就完毕了。在作人、处事时结了冤仇,以后总是彼此看不顺眼,生生世世成了敌对的,别人跟你唱反调,你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俗话说:“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路,海阔天空。”心地要宽广,才能广结善缘。佛法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不去造恶因,就不会有恶果,这三世因果是的的确确的。<% K$ v% j V/ g* H0 T; V3 j
" X7 J p$ d) s; J9 x* ?: A( X U前面提到要作正正当当的人、正正当当的事,乃至于作大人、做大事;正事就是不违背法律、不违背道德,乃至于因公忘私,只为公、不为私;或是只为别人、不为自己,这就是大人。在佛法里讲,“众生欢喜,诸佛欢喜”,要想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庇佑,就先要以慈悲心去关怀照顾大众,这样子就真正是作正人、做正事,就是真正的菩萨。<6 Z7 T( q* h6 s1 v1 o* \; J
" o; v7 O3 h8 U0 {以前 国父孙中山先生也讲: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这就证明,大事不一定就是当大官。真正能够做大事,就能够作大人。佛法中讲的大人有菩萨、声闻、罗汉,佛是大大人,大人中的大人。世间上也有世间上的大人,过去认为大人是官大人,现在不一定是认为如此。心量广大,就是大人;做事情是为大众而不是为自己,只为公而不为私,这就是大人。佛经中有一部《八大人觉经》,如果能够依据这八个方法、八个道理去了解、实践,就是大人;在儒家而言是君子,在佛法来讲就是大人。<
4 ]2 l. p' ]* ^. R/ u
; V# R+ p) A0 p真的彻底明白这些道理,在行为上必定能够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是有些道理还没有了解透彻,不能通达。怎么说呢?如果是彻头彻尾的明白,立刻就能够做得到;所谓“真知”,是真的知道,真知就是要去“实践”。以前王阳明先生也说“知行合一”,知、行是一致的,知的最高境界,就一定要去实行;行到最高境界,就是真知。这些都是作人做事的大纲和原则。<2 J% ^+ P7 |5 r) J p
8 T! r0 O Q1 U. U% N9 z
政府提倡心灵改革,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有人反对,在报纸上发表:“心灵改革,是心灵上的控制,是法西斯主义,是新生活运动。”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心灵改革的真正含意是什么?心灵改革就是从心理上革除自己不好的习惯。在佛法来讲,修布施可以把贪心的念头转过来;修慈悲、忍辱,可以转掉瞋心的习气;用打坐修定的方法使心灵净化,增长智慧。心灵改革无论是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一件善事、功德。可是硬要钻牛角尖、往坏处想,认为没有自由、不民主,是心灵控制,就成了邪知邪见。作人要有原则,要往好的方面想,不要往坏的方面想,这就是正知正见。在佛法上,正知正见是非常重要的。<
# [% m" T3 ? j7 @) Y8 i& V) K9 ^* f! ^
什么是正知正见呢?如何做才能使作人、处事圆满,进而作大人、做大事?这里提供大众四个原则,做为通达人与事的桥梁。这四个原则是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影响,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台湾如此,大陆也如此;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依据这四个原则去作人、做事,无论是士、农、工、商、学、兵,无论是世间、出世间,只要掌握这四个原则,这一生一定有所成就,研究学问的,学业有所成就;做事业的,事业有所成就;修行的,道业有所成就。这四个原则是:“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2 }' h8 W% X) t) y. ]2 B
6 ~0 o) `, O, a/ t a0 O3 @ : ^8 x! ^) U; c
" F* I8 i8 K8 N6 a; V, a对上以敬
7 w' r9 p2 [$ }+ e% {, p1 w# ?/ _ |“敬”,是恭敬、尊重、礼遇。敬的相反就是我慢,我慢重就成为倨傲、骄慢、轻视。我慢少一点就有不敬重、不重视的潜在意识。用恭敬心可以去除我慢的习气。* q2 S0 f l% e* A5 @
就世间法而论:对于居上位者要有恭敬心。譬如,公司主管、政府首长;学校的校长、老师;家庭中较自己年长者;乃至于社会贤达,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都要尊敬他们。以佛法来讲,就是因果,儒家也是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对人尊敬,别人也会尊敬我们。用尊敬心、恭敬心,来除去自己心中我慢这个大障碍。( W0 W2 ~2 N" ~ a* G
一般人不容易察觉到自己有我慢的毛病,总是自认高人一等;明明比别人差,却认为和别人一样;和别人一样,却认为自己比较强;时常有优越感,不承认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 O2 C! K \. V+ ^* r+ @
在社会上做事,有了我慢心,就会影响到言语、举手投足、瞬目扬眉,容易流露出自大的个性,人缘就不是很好,人缘不好,事业想要成就恐怕就困难些;或是自觉怀才不遇,像一只大鸟栖在小树上,很委屈,就想换工作。有了这些毛病,事业不容易成就。主管也不敢用你,一来怕你流动性太高,不愿交付你长久性和重要性的工作,用你等于没用;二来怕你造反,就不会提拔你。居上位的人有我慢心,则留不住优秀的人才。儒家说:“惟贤、惟德可以服人”,骄傲自大,人必远之。
* N% c- v, \' P* z+ ^修行上有了慢心,道业就不能成就。因为慢心会障蔽自己的智慧,见不到真相。有我慢习气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恃心和自负,有些人会形之于身口,即使未形之于外,潜藏在识心当中,都是大障碍;内执于“我”,外执“我所”,总觉得他人不如我;“我”善解第一义谛、善说法要......,凡我所有、所会,皆比他人高、上,于自性中起了动相。更严重的是增上慢,对于教理或修行境地尚未彻悟,还有无始无明未破,却起了高傲自大的心,自认已证,亡失本性,而入到偏邪;乃至于对于良师益友生不敬心,也不尊师重道;这个时候若不知道回头,在自心当中已经有了邪知邪见,入了魔道自己还不晓得,这个魔也就是心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恭敬心的习惯。
8 l. j, i* y2 @& v& V/ D9 C 佛法讲,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业障,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业障;消一分业障,就能增长一分福德和智慧,消十分业障,就能增长十分福德和智慧,今生马上就能有这个善报,不用等到来世。
. n* ]: S% i; l' ?; q' }1 m0 Z觉照到自己有慢心,就赶快忏悔。我们禅宗有个公案,在宋朝,有位高峰妙禅师,他为了对治自己的昏沈,于是在峭壁上的妙高台打坐,妙高台很小,只有一个人的位置那么大,如果昏沈、打瞌睡,很容易就从峭壁上摔下来。起初很有效,日子久了,高峰妙禅师又开始昏沉。有一天打坐时竟然睡着了,一不留神,人就栽了下去。掉到半山腰时,忽然觉得有双手接住他,又把他送到妙高台上。禅师就问:“是谁?”空中有个声音回答:“我是护法韦陀!”禅师一听,哦!连韦陀菩萨都来护持我,就有一丝丝的我慢心生起来了。于是问:“世间像我这样用功的人有多少?”韦陀护法回答:“像你这样的人比恒河沙还多。你现在起了我慢心,我二十世不再护持你。”禅师听了很惭愧,也很难过,立刻自己至诚忏悔,心想:“如今韦陀菩萨已不再护我了,但是我不能因为他不护持就不修行啊。为了出离生死,纵然是摔死,我也不下座。”就又开始精进用功。不久,又不自觉的昏沉,又摔了下去,在半空中惊醒过来,心想,“这次是必死无疑。”在快落到地面时,又被一双手接住,把他捧送回座。禅师又问:“是谁?”空中有个声音回答:“护法韦陀!”“你不是说二十世不再护我的吗?”“因为你真诚忏悔的一念心,已经超过二十世!”禅师听了,豁然开悟。原来,就在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的当下一念!这一念心是超过二十世,也超过无量劫。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用功就在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站得住、站得长的那念心上用功。(注:站,保持之意)
$ J0 A( t+ n/ } q0 ]8 q 从高峰妙禅师这个公案,我们知道修行只要有少许我慢,护法菩萨就不来护持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上要常常检讨、反省,警惕自己。
2 t) _8 _1 k7 \6 \) W) x2 K佛经上讲,有一位常不轻菩萨,这位菩萨无论是见到出家众、在家众都是恭敬、礼拜、赞叹,说:“我深深的尊敬您,不敢有丝毫的轻慢心。您是在行菩萨道,将来能成就无上菩提!”有些人听了会生气,就用石头、瓦片、木杖丢过去打他。可是常不轻菩萨依然是很恭敬的对待大众,即使是远远的看见四众,也是恭敬的礼拜,大家就称他为“常不轻”。常不轻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身。所以,恭敬心是成就道业的助道因缘。) D% s2 u- D% b
世间的恭敬心,例如对父母、长者、上司、政府官员要尊敬。在出世法方面,对佛法僧三宝--佛像、佛经、僧众,也要有恭敬心。僧宝有菩萨僧,例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乃至于十方诸大菩萨都是菩萨僧;圣贤僧如声闻僧、缘觉僧,目连尊者、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乃至于现在出家的清净福田僧,都是僧宝。
9 Y- K' x* |. u) ? Q' ]( B有人会问,现在的出家众大多是凡夫,为什么还要恭敬他们?虽然是凡夫,但是在凡夫当中还是有各种不同的差别,出家和在家是截然不同的。
: R* L3 e2 T. j6 V0 H第一、在家众从早到晚,不外乎是名利财色、事业、物质享受…等等,始终是为个人、为家庭、为私人事业在忙忙碌碌、计较、打算,这当中所用的心是私心较重。俗话里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它助长自私心,是祸乱之源,也是团体、社会、国家发展的阻力和障碍,是不正确的。有私心,就有我执;有我执,就有贪;贪不到或不如意,瞋心就来了,跟着就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做法;身、口、意三业不清净。7 r3 A$ _, f6 z l: h
出家众虽然还是凡夫僧,但是他们从早到晚不是为个人的家庭、事业,他们放下小我的情爱,以慈悲心的大爱及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不分亲疏彼此,不计较名利得失,建设道场、弘扬佛法、为大众阐述人生的真理,身、口、意三业清净,心量广大。+ F/ q; x5 S, p6 j( H
第二、出家众舍弃世俗的享受、爱好,将世间的家庭、儿女、财色、地位......,通通放下,在世间法来说是牺牲,是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但在出世间法而言,就不是牺牲;这些本来就是梦幻泡影,是无常之相,是一时拥有,是生灭法,因缘尽了就没有了,只留下情识、业种,以至于生死轮回不休。出家众虽然是凡夫僧相,但是,一方面于四威仪不违、不犯,以无为心为社会大众来贡献心力。另一方面,在日常精进用功、努力不懈,希望早成道业,好来度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是把众生放在前面。9 q w2 \6 M; P0 r
第三、出家众一年四季,不分寒暑、不分距离远近,从朝至暮,都是为大众、为社会发心。众生在家庭、社会、事业,有了苦恼、忧愁、或是被病苦逼迫,出家众真正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在帮助众生,让众生心有所依靠,心能够得到安定。
8 g% o2 F2 l0 v( n* n$ z5 @$ E第四、出家众将佛法慈悲、平等的精神推广到社会各个层面,使大众明白善恶因果、人生的真理、实相,让每个人认识自己,能够安心、定心、净心,真正是在做净化社会的工作。一年四季这么辛劳,虽然是没有薪水,还是尽力去做,而且做得没有怨言,心情是平和的。社会上的人,上班虽然有薪水,有些人还是不满意。从这些角度来看,出家众是值得恭敬的。
- s5 Q3 W9 P8 K( ]+ u+ L: N: s“恭敬心”无论是世间法、出世法都很需要。居士来到道场,对佛、法、僧三宝很恭敬,这种恭敬心养成了,进一步带到家庭、社会,自然而然对任何人都能恭敬;如果对任何人都有恭敬心,家庭就能够和谐,社会自然就能够安定,人与人之间也能减少很多的烦恼和磨擦。这些道理大家都了解,但有时候却忽略了。如果能够常常省察自己的行为,做到这些,作人一定会有成就;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助缘,减少障碍,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在日常生活上,要注意自己的心念和行为,要常常存有恭敬他人的诚意,养成习惯了,自然就能做到“对上以敬”。
c3 p8 b; B$ Q$ x% o6 s' h
1 N8 r5 ^3 I y
# w0 `; `4 I. M
: e2 r5 l6 ]$ g: h1 C ( d+ ?# q W) |; ?/ J8 L/ w
) }7 V5 k2 N T6 W }; a0 I7 E" ~对下以慈
4 Y- P6 Q6 R' Q“慈”能去除自已的瞋恚心。佛法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是无论与自己有因缘或没有因缘的人,都无条件的以慈悲心去对待,就如同儒家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是更进一步,讲冤亲平等、物我平等。不管他是我的仇人、或是冤家,我都不计较,以关爱自己子女的心去关爱他人的子女,以孝顺自己父母的心去孝顺他人的父母;对任何人都一样,不分亲疏,平等一如,这就是冤亲平等。& I4 x: v" N; s" ]
不但是对一切人一律平等,对动物也一样以慈悲心去关心。不但是对人、对动物,更进一步,对一草一木都要爱护。
/ n5 g" {; m2 c佛经上记载,有一位出家比丘在外行脚,经过山林,遇到强盗,把他身上的衣物一扫而光,又用山上的草和树藤把他的双手、双脚捆绑起来。这位比丘基于大慈悲心,动也不敢动,他怕自己一动,会把草和树藤弄断。后来大家就称他为“草系比丘”。
& h- u% T* ]% `6 S把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运用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而且推广到社会各阶层,这个社会一定是祥和的。如果儿童从小就培养这种大慈悲心,到了青少年,就不会打架、滋事。8 @+ b3 G% P V6 E
慈悲心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去养成。首先,要做到不杀生。检讨看看自己能做到几分?不杀人,一定做得到;不杀动物,可能就不简单了。不杀猪、不杀鸡,不杀大的动物容易做到,不杀小动物,可能就难了。譬如,擦桌子,上面的虫子、蚂蚁,一不注意,就被弄死了;在厨房里煮饭或整理厨房,说不定一下就打死一只蟑螂。自己反省一下,马上就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慈悲心。擦桌子时,看到桌上有只蚂蚁,可以用手敲一敲,请它赶快离开,跟它讲几句话,它自然就走了。要知道,这些动物在心灵上也是能感通的,我们的心无远弗届,心很慈悲,就能够感通动物。4 Y7 A9 W' s6 P% _" A, ]6 w9 h
隋朝时代,昙询禅师有一天在山中行走,遇到两只老虎在争斗,禅师站在两只老虎当中开示:“彼此同住在山里,各走各的,不要再斗!”于是两只老虎很听话的各自走开了。又如,在赵州言下大悟的严阳尊者,他身边经常有一虎一蛇跟随,它们受了尊者的感化都知道不伤害人类。' m' h7 Z$ C# K: H: P) k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佛法讲三世因果是确实的,对于堕在畜生道的生灵要同情它、尊重它、爱护他,怎么忍心再伤害它呢?山上有位居士住在德国,他的小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每天早上上学经过鸽子广场,鸽子在吃地上的食物,这个小孩因为顽皮,就用脚去踢鸽子和鸽子的食物,有一天中午放学回来睡午觉,刚躺上床,就梦见很多鸽子来说:“我们以前也是人,这世做鸽子已经够可怜了,我们每天吃早餐你还踢我们,你吃饭的时候别人踢你,你的感觉好吗?请你以后不要再侵害我们。”这个小孩就把整个经过讲给居士听。现在这个小孩非常爱护所有的动物,他说他不要将来堕到畜生道被别人欺负。
! L3 {2 M# }4 n第二,要救生。不但不杀生,还要救生。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表现。看到动物受伤害,去帮助他,这就是救生。动物和人一样也是有佛性、有思想的,只是人类不了解它的思想,就认为动物是愚笨的。古今中外研究动物学的学者专家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多详尽的报导,无论国内外都发现了很多动物救人的例子。在国外,有只金丝雀为了救摔伤在屋子里的老妇人,飞到老妇人的侄女家,来回的飞,一直等到老妇人的侄女弄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于是开车到老妇人家,发现老妇人流血过多,昏迷不醒,立刻急救才保住了一条命,可是这只小雀却精疲力竭的死了。就连这只小雀也懂得慈悲救人,怎么能轻乎它们的佛性呢?- d5 |; f6 b* I
放生也是救生,买来放生是救生的一种,但是现在的因缘你去买来放生,间接的让一些人去刻意捕捉也不对,因为在特别为了买放而捕捉当中,也会伤害到生灵,甚至于不正确的放生不但影响生态,而且造成生灵的速死,这还是杀生,有因果的;如果从口边放生,就是大慈悲心了,口边放生就是不吃一切有生命的动物的肉,也就是吃素。
1 j$ K/ p3 ]6 u! r3 c& |& x现在一般人也吃素,但不是基于慈悲,而是认为动物的肉里含有太多抗生素、荷尔蒙、生长激素、细菌、病毒,怕吃了容易致癌,或是血管硬化,得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基于这种因素吃素也可以,但是心量不够广大,虽然是吃素,但是所得的福报较少,甚至没有福报,什么原因呢?因为是为自己的利益才吃素。
: u9 s9 p# p7 A佛知道人的习气很重,吃肉成了习惯,一时要一个人吃素,可能不容易,所以开个方便,可以吃三净肉。所谓三净肉,第一,自己不杀,也不唆使别人杀。第二,不见杀。有很多家庭主妇到市场,看到鱼、鸡、鸭......等,刚刚才杀,认为很新鲜,就赶快买,这就招罪过了。为什么?不但没有见死不放,还认为很新鲜,去买来吃,这那有慈悲心?第三,不为己杀。例如到亲友家,他们为了招待你而杀鸡、杀鱼,吃了也是招罪过。因为你不去,它们就不会死!这正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时候,要劝亲友,不要杀,让他们也培养慈悲为怀的观念。' B |9 i- J4 [+ k
虽然,开个方便吃三净肉,但是要渐渐少吃,乃至于不吃。你不吃肉了,卖肉的就少杀了。买的人少,甚至没人买,他自然就不杀,或是改换行业。日常生活中,不伤害一切有生命的万物,心中就会很安然、和谐、光明。动物看到你会感受到你内心的光明、和谐,就不怕你,也不会害你。
! F9 B* e+ K8 `; b* z在唐朝有位不空法师,有次经过北邙山,山上有条巨蟒,非常大,上山的樵夫曾经看到过很多次。不空法师见到它,为它授三皈五戒,并且告诉这条蛇:“你因为瞋心太重,今生才会受蟒蛇身的果报,如果不真心悔过,去掉瞋心,将来生生世世永不得脱离。你若至诚信受,那么,此身必当即时舍离!”蟒蛇听了,若有所悟,摇摇身体,作礼而去。不久,上山的樵夫见大蛇死在溪涧中,已经舍报超脱了。
+ c2 q5 ], O4 O9 f佛经上讲,罗汉可以降龙伏虎,是什么道理?因为罗汉已经降伏了贪心、瞋心、痴心,以慈悲心看待一切生灵,所以一切动物看到他也就不会有恐惧心,反而有欢喜心。<br/><br/> 佛法不离世间法,修行学佛、作人处世,有深有浅,要想达到善人、正人、大人,也是有层次上的差别,应该尽力朝圣人的方向去努力。
" I0 o4 T. l0 L5 y+ r儒家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在佛法来看,就是因果的道理;什么样的因心就有什么样的果报。古德说:“相由心生”,有慈悲心的人,面容看起来就令人觉得很温和、很欢喜,大家都乐于与他亲近。相反的,没有慈悲心、瞋心大的人,面容看起来就令人害怕,甚至不敢接近。
1 J8 G( {( y2 f; s. U( M+ d& I佛法中有一则公案: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和舍利弗一起到外面行脚,看到天上一只老鹰追赶着一只鸽子,这只鸽子被老鹰追得走投无路,突然看到佛陀在下面,就停在释迦牟尼佛的身影当中,感觉到很安全、很自在。鸽子受到佛的光明、慈悲保护,老鹰在天上找了半天都找不到。这是因为慈心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 e% S% ^( o+ ~% g0 V. |* H
这时,佛就跟舍利弗讲:“舍利弗,你看这鸽子被老鹰追逐,现在躲到如来的影子上,觉得很安全,如果躲到你的影子上,可能这鸽子就会发抖。”舍利弗尊者有些怀疑,真正是如此吗?于是就走过去,使自己的身影罩在鸽子身上;这时,鸽子就开始害怕发抖了。舍利弗觉得很奇怪,自己已经证到罗汉果,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邪见都降伏了,为什么鸽子在如来的影子上,就感觉得很安稳、自在,在我的影子上就会发抖?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你虽然证到罗汉果,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没有这些业障、烦恼。可是你还有无明没有破,只是把粗的瞋心断了,细的瞋心还是存在的。”一般人不但粗的瞋心没有降伏,而且还时时刻刻增长。
9 T; h4 l5 `. H& \2 D: W瞋心是很危险的,譬如一个人到山林里去,会害怕毒蛇、猛兽:因为人有瞋心,毒蛇猛兽也有瞋心,瞋心和瞋心相应,就会发生事情、发生危险了。人的瞋心重将来会堕入畜生道为蛇,所以蛇的瞋心也重,这是因果的关系。2 x2 i0 T' x6 z8 Z4 s- y
在汉朝的时代,有一位译经的高僧安世高,曾经两世是安息国(今伊朗)王子,他从小就聪敏、孝顺、好学,通医方异术,会听鸟语,虽然是小孩子,就知道世间无常的道理,自己在家学佛持戒。他父亲死后由他继承王位,不久自己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了。后来游方弘化到中国,将梵文的经典译成汉文,前后共译了三十九部经;《八大人觉经》就是安世高所译。
0 N+ a9 M( i' V安世高有宿命通,他的前世也是出家人,有一位道友瞋心很重,安世高常劝他要以慈悲心降伏自己的瞋恨心,否则命终后会堕入三涂。到了安世高这一世,这位前世的道友在庐山附近的共亭湖成为大蟒神,来往的船只如果不拜祭神庙,它就兴风作浪使船沉没。安世高来到这里,特地为它说法念咒,请它现身真正的忏悔,大蟒蛇果然是巨长,它听了安世高的开示,蟒首不断的叩头,泪如雨下,然后就隐身而去。后来村人在沼泽中见到这条死蟒,头尾长达数里,它已经舍掉蟒蛇报身了,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蛇村。
% e1 u* s3 B" ~3 y# @" H瞋心是很不好的,想把瞋心除掉,就要有大慈悲心,否则,很难除去。而且,瞋心一起,自己的身体先受害。脾气太大,可能一下子就会休克,或是中风。什么原因?瞋心属火,火烧功德林,瞋火一烧,细胞都被毁坏了。很多人不了解,常说:“你再对我不客气,我就要发脾气了!”其实,你发脾气,与别人有什么关系?只是跟自己过不去而已。一发脾气,气得面红耳赤,身体就受损伤。如果脾气太大,对上级主管不客气,容易冒犯长上,况且脾气这么大,谁敢聘用你?同事看到你脾气这么大,谁敢和你共事?于是就召感众叛亲离的果报。如果懂得佛法、人生的道里,心就能平静,和任何人也容易相处;心平气和,身体就会健康,也能够与大众和合相处,人生的旅程才会顺心如意。所以要慢慢薰习,使慈心广大,实在是既自利又利他。( t1 q5 h* F; t' n6 X4 J0 o
一般人认为台湾不安定、有灾难,就想赶快移民;其实移民到那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战火的灾害、火灾都是由于瞋心所感招。佛法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指每一个人的心念,依报是指环境。一般人不了解,遇到灾害,就怪东怪西。火灾固然是人为的,但还是因为瞋恨造成。试想,全世界那里没有瞋心?瞋心有多大,灾害就有多大,所以逃到任何地方,都逃不了火灾,逃不了仇恨造成的灾难。
, A, o$ T* C, v9 [( W* N自己检讨心中有没有贪心?贪心属水,想吃,吃不到,口水就流出来了。贪色、贪财、贪名、贪利,都是贪,贪不到就怨恨、生气,瞋火就烧起来,又去动坏念头,想办法,做一些愚痴的事;一下子就被贪、瞋、痴三毒给害了,智慧也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戒贪。有贪心,就招感水灾。台湾有水灾,世界各地也都有水灾,为什么呢?都有贪心,往那里逃都逃避不了。) ?% r' G' I- h" D9 G6 U: y1 {
世界上有台风、龙卷风,为什么有?因为每个人都有痴心,有痴心一定招感风灾。因为内心和外面的境界是一体的,不了解的人,认为心是心、境是境,逃境安心,始终不是彻底解决之道。* H9 w6 C. v9 h
要想外面的境界很太平、很安定、很清净,先要从心当中来转,《维摩诘经》讲:“心净则佛土净”。心清净了,这个地方就是净土,不必另外去找净土;心是平和、平等,这个世界就和平了。如果不从心上去转,无论逃到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所谓“在劫难逃”就是如此。$ o$ S& `1 j3 O0 r9 G
历史上有一个“在劫难逃”的记载,明朝末年,流寇张献忠杀人八百万,张献忠的部队攻破四川,到处杀人放火,四川人一听到张献忠来了,就没命的逃,但逃到那里才能躲过这一劫呢?有一个人心想:干脆逃到山林里去,张献忠的部队是在平地上行军,不可能跑到山林里。于是这个人就躲到山林里,看到一棵半截的梧桐树,这梧桐树是中空的,藏在里面应该很安全,于是就藏到这半截梧桐树里面。8 l. L' T; m" Q
万万没想到,张献忠的部队为了要赶时间,打算抄捷径,就改走山林,刚好走到梧桐树旁休息,张献忠吩咐部下赶快趁休息的时候,把刀磨利。大家纷纷找石头磨刀,张献忠也在磨,这刀磨得很利,就想找个东西来试刀,东看西瞧,看到旁边这一棵梧桐树,就砍它一刀;张献忠力大无穷,一刀就连树带人给砍断,头都滚了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在劫难逃”,不管逃到那里去,都逃不掉的。9 y9 {5 z9 ]! d' S( b
避免灾难的方法,要从这念心去努力,时时刻刻自己检讨反省,不要有贪心、瞋心、痴心,就能逃过劫难。这些道理明白了,就要修慈悲观,转掉自己贪、瞋、痴的习气。慈悲心就是菩萨的境界,有了慈悲心,就能和菩萨的法界相感通。更进一步,时时刻刻都要有善念,进而保持正念,念念都清楚明白,念念都能作主,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如来的境界。
$ L# _6 H2 t+ O- p% z6 e佛法讲开悟了,修行就很好修,四两拨千斤;没有开悟,好像是千斤重担一样,一直想着如何求佛?如何成道?希望佛祖帮我摩顶、放光、授记,始终是在妄想当中。开悟的人知道,心清净了就是佛;心悟了,就是道;时时刻刻迥光返照,保持当下这念清净心、不动心、觉悟的心、作主的心。起了贪心、瞋心、痴心,马上检讨反省,照见自己的烦恼,转个念,改过,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 J9 A' Z0 q. j+ ?对下以慈,对一切众生都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世间法,身体会健康,人生的旅途会顺利。做到了大慈悲心,就是菩萨,世间法就是佛法。 T. ~& T* [$ w, @& G
% t9 \, S, V) o1 f% e# v! L
4 ~3 x- ?, b. k5 T' L
) J5 J1 B/ F' I; S
7 @# v. [4 G: M- B# j. o8 h! t( z
# O- o% X0 S: z对人以和
* [0 Z W* i; G) t n“和”可以除去粗暴心,化解暴戾之气。个性要和善,对人要和悦、和蔼;相处要和气、和睦,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做起事来就会众缘“和合”,容易成功。" I# n; l8 ^6 [' Y9 M# n
家庭“和合”,家和万事兴;做事业的“和合”,和气生财;团体“和合”才有发展、才能茁壮;社会“和合”,和衷共济才能祥瑞;国家“和合”,就能富强安康;道场“和合”,佛法就能兴盛。所以,“和”是很重要的。
/ l3 Y! B" C$ ~' M3 d3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意见不同、观点迥异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如何在不同当中以大众的利益为优先考量、放下一己之私,去找出共识,这就是在修菩萨行,这就要有包容心与忍耐力。佛法上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的确是如此,“一切法”就是指万事万物,世间上的事要忍,忍才能和合;修行人更要用忍,忍心不说、忍意不动,乃至于无生法忍,道业才能成就。
5 g8 }+ l# _# ]7 H0 F \“和”也就是无诤,无诤也是修行、也是作主。对于事情,因为角度不同,各持己见,争论的结果,自己起了瞋心、起了烦恼还没有觉察到,以为自已很有道理,还去讲给别人听,找人评理,制造更多的是非与不安。在世间法,因为不和,结了恶缘,以后就产生成见,因为不和合,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在佛法上,对修行是个大障碍。日常生活当中,行住坐卧,动静闲忙,要时时观照到自已的起心动念,“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平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习气磨掉多少?是不是时时保持正念?
: [9 U) }0 M% i1 G释迦牟尼佛为僧团制定了“六和敬”的制度,六和敬做到了,自己道业就能成就,道场才能兴隆。目前在台湾这个社会,处于弹丸之地,更要和合;和合才能团结,团结才有力量。以前有个譬喻,一根筷子、二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合在一起就不容易折断了。又譬如瞎子和瘸子,两个人都残缺不全,可是因为他们肯合作;瞎子腿好,背着瘸子:瘸子眼好,可以指路。所以,无论是家庭、团体、社会、国家,世间法、出世间法,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合是极其重要、不可以忽视的。; N9 @5 I, {. W/ B1 b
& H! ?" c8 A) D/ Q3 \
9 B2 Q0 x" U1 e1 X" D9 s
! @ Z+ |9 g2 E' q" ~4 Q) Q对事以真5 d, }8 p* N$ v" b4 @, P+ `* w
“真”就是实在、不虚假。用真诚的心可以去除虚伪。对人真诚,别人才会信赖,才能有真实的友情,人际关系才不致虚假。大部分的人都爱面子,多多少少都有些虚伪心,消除虚伪心就要用真诚不二的这念心。对事以真,把事情做得很好,这是做事的大原则。
3 j1 Y# q/ ]7 U% D7 l" g研究学问的人对于自己的学业要真,才能真正的了解道理,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肚子里确实有东西”。做学问不是沽名钓誉,也不是靠做学问来弄个一官半职。过去有些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研究学问的目的在升官发财,这个心念已经不正确了,那就不是真。做一个学问家,要研究真正的道理,不抄袭别人的作品,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理想,要努力以赴,才能有所成就。
6 n8 N) l" O5 P/ D对于事情要认真负责,自己应该做的事绝不推诿,而且要尽力去完成。本来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做完,你半天就做完了,多余的时间就多做一些,这就是一种布施。不迟到、不早退,而且还多做几分钟;不要小看多做几分钟,今天多做几分钟,明天多做几分钟,加起来就很多了。善法是从小、从微聚集起来的。
5 ?3 P8 k" J1 R: v' v6 S8 @如果作人、做事都很实在,平时很认真、很负责,主管一定知道你的为人处事,将来好的事情自然就轮到你身上。如果平时就投机取巧,好贪小便宜,那么将来好的事情可能就轮不到你身上。
% \. `" @. c+ z! k* j9 c公家的电话,若不是公事,绝不随意打电话聊天,不假公济私。电话费虽然不多,可是对于自己的人格、修行影响很大,乃至于一枝铅笔、一张信纸,都不随便妄取,做到了就是无量的福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一定要做个大善事才有功德,而认为小小的善事没有什么。什么叫大善事?以佛法而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一命是件大功德,这一生有多少机会可以救人一命?这种大功德做不到,就要在日常生活上一点一滴来积功累德。所谓“公事门中好修行”,慢慢集合起来,由小善就变成大善。在佛经里面讲,就是要广集福慧资粮。所以,福报是由小的善法点点滴滴累积而来,能够广集福慧资粮,自然能感召光明如意的人生。大众都能够广集福慧资粮,就能感召光明祥和的社会。
8 t+ Q, \- z" [佛法讲善缘与福报,一个人如果没有福报就不容易有助缘;没有福德因缘,就不容易成功。一般人说“人算不如天算”,人算得再好,到最后还是会有无常变化,就是因为平时福德累积不够。如果福德具足,不用去求福报,福报也会自然现前;福德不够,即使侥幸得到利益,不久也会失去。
% o- K9 `9 ]- V( ~6 Q- @3 b, {; @ F历史上有一则公案;宋朝的范仲淹以前很穷,饭也没得吃,房子也没得住,于是住在寺庙当中。后来由于他的用功及广修福德,考上进士,当了宰相。当时有一位穷秀才,范仲淹的朋友就向范仲淹推荐说:“你平常都在做善事、做好事,有一位穷秀才很有学问,可是三餐饭都吃不饱,你可不可以帮帮他的忙?”范仲淹说:“好啊!你找他来。”范仲淹和这穷秀才一谈,发现真正是个人才,可惜在落魄当中,就对秀才说:“我可以帮你的忙,改善你的生活,但是要用正当的方法去赚取。”2 |: i' Q4 O7 }; V7 \$ G$ c$ d8 Y' A
当时有一座唐朝留下来的寺庙叫荐福寺,荐福寺中有一个石碑,刻的是王羲之写的字。王羲之是位书法家,为了纪念荐福寺落成,就写了一篇碑文。范仲淹讲:“我现在把碑文拓印出来,这个版本就交给你,全国就只这么一个版本,给你发行,版权是你的,以后发行的钱财都是你的。”范仲淹就找了一些朋友,准备把荐福寺的石碑文拓印下来,交给这位穷秀才。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到了晚上,刮大风、下大雨、打雷、闪电,雷电把荐福寺的石碑给打得粉碎。7 C& K+ T0 B2 [: n9 q" W3 g
这显示穷秀才的福德因缘不具足,无法享用到富贵的福报。每个人的福报一点一滴皆有前因,不应该得或是不是正当途径得到的,反而得不偿失;不但得不偿失,可能还造业。了解这个道理之后,知道平时做事情,就是在修福报;做事情认真负责,就是福报;不但认真负责,还要多做,那就是福上再加福。
! L' b# P m/ C2 h% g% L8 g V修行人更要“真”,对自已的道业要认真用功,不是虚应故事,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正要了生死。真正做得到,要生就生,要死就死,完全由自己作主。在历代祖师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 c: t4 F' z# O! ~- c4 p* v$ [
曹洞宗良价禅师在他六十岁那年,叫一位沙弥到云居山看道膺禅师。沙弥就问:“见面时,说什么呢?”良价禅师告诉沙弥:“你就说:‘师父云岩之路,行将断绝。’但是,你要站远一点讲,以防他打你。”沙弥就照着师父的话去做。果然,话一讲完,道膺禅师的禅杖就打过来了。
- t4 }( S9 s1 {0 ?有一天,良价禅师吩咐侍者:“赶快给我剃发!”剃好发,禅师又吩咐:“赶快准备热水,我要沐浴更衣。”沐浴好了,披上袈裟,对全寺僧众说:“快点鸣钟击鼓!我要入灭。”于是敲钟打鼓,禅师说:“各位!我要告辞了,我先走,各位随后来!”说完,结跏跌坐,双目一闭,就入灭了。, r: Y: o$ }5 \8 o2 c: h q) ?
全寺僧众见禅师真的入灭了,难过得忍不住哭了很长时间。忽然,禅师睁开双眼说:“出家人,‘心不附物’才是真修行人,劳生惜死,悲哀何益?你们这么愚痴,赶快办一个‘愚痴大会斋’来警惕自己!”于是全寺就真的举办‘愚痴大会斋’。办完七天后,良价禅师用完午斋,吩咐僧众:“我入灭时,须要安静。”说完回到方丈室,端坐而化。
! L' X; [, L# h禅师的生死,是依俗谛示现。佛法说,诸法本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断、不常,既然如此,那里来的生死?涅槃也是没有的事。得道的圣人来去自在,并不是显异惑众,是为了方便度化而已。让大众看了发菩提心、发精进用功的道心,增长信心;知道这一生当中确确实实的用功,达到正念、正定,就可以生死自在。
$ P' v3 _4 k) U. G8 b, u* y功夫用不上的时候,要检讨反省,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看看自己修了多少?要修戒、修定、修慧,省察自己受的戒,行持了多少?看看自己有没有定?有没有慧?检讨自己在贪、瞋、痴三毒当中,是不是还存有少许的念头?是不是还有少许的习气?习气是不好的,有习气就有执着、就有无明。
% E; y3 Y3 U; t! }% f/ z$ P! w从前,金璧峰禅师很喜欢一个钵,当他知道无常小鬼要来讨命时,就打坐入定去了。小鬼到处找不到他,就找来土地神,土地神告诉小鬼,金壁峰喜欢那个钵,你去拿钵,就自然找得到他了。果然,金壁峰被小鬼逮到。金璧峰当下大悟,于是向阎王请假七天。自己把那个钵给砸碎,精进用功。七天后,小鬼再来,这回钵也没了,是真的找不到了。金璧峰留下了一个偈子:“阎王拿我金壁峰,犹如铁链锁虚空;铁链锁得虚空住,方可拿我金壁峰。”
0 i( @ P: |, A, D虚空无边际,那能锁得住?法身也是无边际的,自性、真如,也是无边际的;这念心无始无终,也是无边际的;所以智慧神通也就无量无边。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法身遍一切处,无所不在,随众生愿而有感有应,大权示现,也是为了度众生,给众生指引一条修行的路,脱离生死苦海。
% O" Q) D) m* }在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世阿育王时代,阿育王学佛之前非常残暴,造了一个地方,门上写着“人间地狱”。海比丘为了度化阿育王,就来到“人间地狱”,狱卒正要请他下油锅时,海比丘请求宽限十天。于是海比丘就在油锅边静坐用功。十天后,狱卒将他推下油锅,海比丘神色自若,不惊不惧,火烫的油锅顿时成为清凉之水,一朵莲花浮在水面,海比丘端坐于莲花上。因为海比丘这样的示现,促使阿育王拆掉了人间地狱,皈依佛法,放弃以兵力统一国土,施以仁政,并且致力于佛教的传播。在后半生有“正法阿育王”之称,造了八万四千佛塔。
! P, v3 P/ N" G1 M/ x1 B西元一八九八年,法国人皮佩,在尼泊尔国南边的反普拉瓦发掘古坟,里面有阿育王时代的舍利塔,上面刻有那个时代的文字,内容是说:这是佛陀的舍利塔,是释迦族所供奉。佛陀的舍利分为八个国家供养。出土的舍利塔上所记载的事,与经上所叙述的一样。被发掘的舍利塔中的舍利,由英国政府赠送给暹罗国王,国王又分一部份赠与斯里兰卡、缅甸及日本等国。从种种被发现的事上,我们知道佛经上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事、真实的道理。只是众生妄想、分别、执着,被所知障盖覆;使这念本心、本有的智慧不能显现光华;好比无价之宝被石头所包覆,没人发掘,一旦外面的石头被磨掉,宝石的光彩就发挥出来,照天照地。: o8 |* ]2 \- V4 D. R( n" j
$ A& `1 T# a3 _ D8 f5 H
1 ?/ \; _4 f/ p# E+ U8 j* d! u2 ^( }/ w
用恭敬心,去掉我慢;用慈悲心,去掉瞋恚;用谦卑、忍辱、和合的心,去掉粗暴;用真诚不伪的心,去掉虚伪不实。无论是作人、做事,从这四方面来用功、学习,朝这四个方向努力,这一生不论是学问、事业、道业,一定有成就。在佛法来讲,是真正可以达到自利又能利他的菩萨行;在世间法来讲,绝对可以作贤人,再进一步,更可以作圣人。: z0 Q; Y1 ^5 H# s, C
所以,要成为好人、正人、大人;就要将“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这四项原则站稳了,就一定能够成就。希望大众都能共同本着这四项原则,作善人、作正人、作大人。5 h% {. b$ |" t Q( l! d
) U$ U4 ]. ~& X( C.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