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文章、新闻作品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当前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如何写出具有一定水准的新闻宣传报道,跳出“老套路、老框框”,真正改进文风,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倾听群众意见、表达群众意愿,成为一名职工群众认可的基层通讯员,应朝怎样的方向前行? 让我们重新思索。
( H7 c6 w0 Y8 d; Q* L) t3 ]/ k4 G* d8 k5 R+ A
言而有物。善于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用更鲜活的事例展示十八大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用更生动的报道呈现十八大精神在基层落实的时代新风,力避“长空假”,践行“短实新”,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宣传报道就会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写新闻报道时,要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多采访人、多从不同侧面、不同渠道占有素材;不但要“身入”,还要“心入”,见微知著,顺藤摸瓜,用灵敏“新闻鼻”,更深层次去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去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眼”。采访如同挖井,挖得深,清甜井水自然流出。新闻是应当有温度的,这个温度,只有融入才能感知,只有感同才能传达。采访不是问询,写作不堆砌,需要的是心与物、心与心的“同频共振”。通讯员身心“同入”,才能对物最大还原,对事感同身受,才能让环境开口说话,才能让被采访对象敞开心扉。# C. V, s( Z/ v% k
$ q; U, J6 q9 K' Z) _5 _+ F' V
言而有味。职工群众是真正的语言大师,新闻报道更好看、更吸引人,要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多用群众语言。职工群众语言为什么生动?因为那是他们多少年生活的积淀,凝结着他们对生活、对世事、对人生的深刻认知,也凝结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群众的语言,既体现了群众的智慧和幽默,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走转改”活动中,文风为之一变。究其原因,也就是深入到了基层和群众中。只有深入,新闻才会生动。群众语言多了,空话套话自然就少了;多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文风自然就清新了。- F: A8 v6 r! O/ i, t
X, |' I/ ?5 K# n言而出新。基层永远是新闻的富矿,数不完的新鲜事,道不尽的新变化,目不暇给的新名词,不胜枚举的新问题……信手拈来,都是上佳的新闻素材。然而这些新鲜的素材,。# W: f( U6 A* l+ U& R5 {9 }
8 u4 H' O- `/ w8 A9 J$ I; z4 L
由于新闻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讲求一定的文采,因此,写新闻报道时不仅要谋篇布局,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又要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我们不难从许多名记笔下看到,无论是写典型人物、施工现场或是重大事件,都是因其言而有物、言而有味或言而出新、言而有精,或语言华美或朴实,道理深刻或浅显易懂而启迪我们的心智,感染我们的心灵。如此,只有用心力与修养调动出来的语言写就的作品,才能使读者受到心灵的震撼,这也是我的一点肤浅认识。作者:朱锡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