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提升干部执行力三十六计(10-18计)

[复制链接]
田东秘书 发表于 2013-1-7 0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第十计 扬长避短

  关键词:

  培强优势,克服软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经典案例:

  ■苏州和无锡的“错位发展观”。

  核心提示:

  有专家分析,两座相邻的城市,一旦接近到城区对接、资源共享的地步,则意味着城市之间的支柱产业需要实现错位发展。错位发展的含义在于充分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扬长避短,敢于取舍,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第十一计 博采众长

  关键词:

  世界经验本土化,外地经验当地化。

  经典案例:

  ■上海在实施每一项重大举措时,总是先向最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学习。

  ■无锡、苏州、常州等中心城市在借鉴上海经验时也不是简单地囫囵吞枣,而是趋利避害,在上海这棵大树下创造性地“种好碧螺春”。

  核心提示:

  领导干部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未来发展,始终保持“学各地所长、补己之短,取全国之经、创本地之新”的良好心态。瞪大眼睛,瞄准最强的,盯住最优的,寻找最佳的,少走弯路,免走错路。有远见的领导人在借鉴外地经验时,注重的不是那些具体的做法,而是这些做法与当时的条件、环境间的内在联系,探其所衷,洞其所以,这样才能用共性的规律打造自己的特色,形成匠心独运的城市风格、地域特色和发展模式。

  第十二计 合纵连横

  关键词:

  破除“楚河汉界”,摒弃“诸侯经济”,谋求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多方共赢。

  经典案例:

  ■长三角:“谁能更好地接轨上海,谁就能率先崛起”。

  ■浙江省:“主动接轨,全面融入,发挥优势,实现共赢”。

  ■江苏省:“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

  核心提示:

  城市与城市之间是一种“竞和”关系,谁善于打“区域牌”,谁钟情于“组合拳”,谁致力于“全家福”,谁将分享“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好处。谁习惯于“各自为政”,谁热衷于“独善其身”,谁固守“自拉自唱”,谁将在“百舸争流”中陷于被动。

  第十三计 产业聚集

  关键词:

  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也是产业聚集地。没有产业的隆起,就没有城市的崛起。

  经典案例:

  ■“东莞一塞车,全球电脑业就受阻。”

  ■“如果昆山IT企业感冒,国际IT市场就要打喷嚏。”

  核心提示:

  遵循全球化思考、当地化行动的战略原则,把城市的优势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发展特定的企业群、产业群,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并注意适度多元化。城市政府要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把着力点放在提供最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上,制定外企生根、民企升级的政策体系,营造创新氛围,加快市场化进程。

  第十四计 园区隆起

  关键词:

  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经典案例:

  ■从深圳、浦东的崛起,到天津滨海新区的横空出世,以此为标志,中国经济的“三极鼎立”之势已成定局。代表这三极的是城市,而托起这三极的却是园区。

  核心提示:

  一座有竞争力的城市不能没有强劲发展的园区。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经济园区以一种制度化的安排为纽带,以创新型的政策为保证,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其主要功能: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示范区。

  第十五计 民营崛起

  关键词:

  城市发展的源泉在民力,活力在民营,潜力在民资,希望在民间。

  经典案例:

  ■中国民营大本营——温州,从“生存命题”到“发展命题”的跨越。

  核心提示:

  作为规则制定者、监督者、公共利益维护者,政府要放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准入限制,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同时,政府还必须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者。一方面,要努力培育市场、创造市场需求,让民间资本有利可图;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经典案例:

  ■浙江“腾笼换鸟”三方略:“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

  核心提示:

  “腾笼换鸟”如同“凤凰涅

  、浴火重生”,认识越早,决心越大,代价越小。“腾笼换鸟”需要“一石三鸟”:新体制牵动,新机制驱动,新产业拉动。最重要的是“倒逼机制”。城市的经营管理者是否有“逼迫”感,在于其见识的“早”与“迟”;而“腾笼换鸟”成功与否,在于投资强度、产出密度、效益高度和环保水平是不是有一个显著提升。■ 王志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2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