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调查研究贵在求“真”求“实”

[复制链接]
三明学习网 发表于 2011-11-28 09: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所作“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提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运用党的传统优势,搞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调查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事关党的事业大局,事关决策成败,事关党对群众意愿的了解。因此,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早在1927年,毛泽东就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30年提出至今依然著名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毛泽东在1930年代所做农村调查,是他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长期农村红色根据地的重要依据。延安整风时期,党内把调查作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中间环节。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提出调查研究,对领导干部每年调查研究规定了基本要求。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十七大以来,政治局常委每年都会针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近年中央对省部、地厅和县级领导干部每年调研时间又作了具体规定;在某些重大课题方面,邀请多个部门就同一主题进行调研,防止片面性,等等。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得到继承与发展。
    调查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事物的真相。可以说,求真、求实,探寻规律,是调查研究的本质所在,是正确决策、准确了解民意的基础。但在实践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保调查研究的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客观实际,其真实情况不被局部利益部门利益所干扰,调查研究成果不依领导者个人偏好所决定。从这一视角来看,至少需要多方面建设性工作与制度支撑。
    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建立平等发表不同意见的氛围与意见表达机制,是保证反映真实状况的第一重要条件。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能够听到真话实话并不容易。一般说来,基层反映本部门本地区的进步、反映工作中的成绩与优势相对容易,领导者也愿意听,但是,一旦反映工作中的问题或曰“负面”的材料,易于引起相关部门或相关领导者的不满或“误会”。因此,只报喜不报忧,“说真话难”成为普遍现象。说到底是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只有在民主的大环境下,只有在常态化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制之下,人们才能够畅所欲言地说真话,反映真实问题而不必顾虑重重,或等到问题成堆才引起重视。
    形成科学的用人导向,鼓励基层说真话说实话。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说真话、说实话是良好的德行。但在实践中,确有部分基层干部、群众不敢说真话。有的干部担心说真话会影响到自己的发展,有的群众担心说真话会引来打击报复、办事更难等。问题的关键在于上级领导,在于选人用人机制。当上级领导对于人的使用拥有事实上的很大权力时,下级、基层干部能否对上级反映真实问题只能依赖个人素质和胆量。在特定岗位上加大群众在选人用人中的权重,既可迫使干部联系群众,又可促使其敢说真话。
    把组织考评体系与服务对象考评结合起来,迫使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深入了解群众真实意愿。调研的主体是领导干部,调研对象当以本职工作的服务对象为主,以基层群众为主。实践证明,作为服务对象,群众参与干部业绩考评,可以促使相关机构、领导者深入服务对象,深入群众,了解其需求,并将调研成果运用于工作中。换句话说,对调研成果的使用蕴含在服务对象对其工作的认可度中。实践中已经有一些地方和部门采取这种方式,只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整,以确保民意不失真。
    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到群众中调查,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现。但到基层调研,并非领导者来到基层就能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真实情况。这里一是需要平等对待群众、尊重群众。毛泽东当年在关于农村调查的序言中即说:“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说的就是态度。二是了解群众语言,以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交流。三是转变出行方式,如果前呼后拥、蜻蜓点水,接待方事前踩点、反复演练,调研成为扰民,自然不会有实际成效,不可能听到真话。四是还需要特定财政制度支撑。如果出门调研处处要地方和基层财政补贴,那么,调查研究就只能受到相关地方与基层的制约,并给地方与基层带来“负担”。
    在今天的时代,互联网民意调查、专家咨询、公众参与,都是调查研究的新形式。但无论有多少种形式,群众感情、群众立场,只能在与群众打交道中产生。因此,面对千变万化的新形势,用得上毛泽东在81年前就说过的话: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这就是群众路线——求真、求实的基本途径。作者:高新民 来源:学习时报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末日重生 发表于 2012-12-23 00: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谈谈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意义

  (一)提供决策依据

   规划、政策、措施办法、工作方案等

   (二)提供工作指导

   工作指导方针、做法、典型经验

   (三)提供作出判断的认识

   形势、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前景预测等

   (四)提供分析研究的资料

  一、关于课题选题

  (一)课题类型

   1、重大战略课题

   (长远发展,制度变革)

   2、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来自工作,指导工作)

   3、学术、科研的前沿问题

   (揭示规律,引出理论性的认识)

  (二)选题要求

   ——针对性

   ——前瞻性

   ——科学性

   ——创新性

  寻准交叉点和突破口。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大与小(以小见大)

  2、热与冷(有冷有热)

  3、实与虚(寓虚于实)

  选题贵在“准”。

  二、关于材料的收集和运用

  (一)调查

   ●综合调查与专题调查

   ●面上调查与典型调查

   ●现场调查与间接调查

   ●抽样问卷调查

   ●田野调查

   ●模拟实验

  民意调查新的方法——

   ●信函调查

   ●电话调查

  ●网络调查

   ●CATI调查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

  (二)搜集文献资料

  了解已有研究成果

  必要的理论准备

  尽可能多地掌握资料

  (三)整理统计数据

  统计分析

  问卷分析

  制表制图

  (四)运用网络资料

  网络搜索引擎

  网上图书馆、资料中心

  资料收集贵在“多”,运用贵在“精”

  材料的运用有一个比较、筛选的问题:

  1、紧扣主题

   2、把握角度

   3、注意搭配(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正反两面)

   4、选用独有的、特别的、精彩的

  三、关于综合研究

  (一)理清思路

   认识问题

  说明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价值判断先行”

  (二)提炼观点

   形成主题

  提出基本观点

  展开从属观点

  关于“基本立足点”

  (三)揭示联系,认识规律

   思想认识与实际情况

  观点与材料

  判断与对策办法

  研究贵在:“真”、“新”、“深”

  研究中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1、站在全局高度

   2、运用系统论原理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4、注意纵横向比较

   5、逆向思考和多方案备选

   6、跟踪研究、后续研究

  四、关于课题报告写作

  (一)总体设计,谋篇布局

   报告写作主要的结构方法——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纵横结合结构

  避免刻板的三段式及其变形         

  (二)组织材料,统筹安排

  围绕主题

   注意层次和角度

   虚实结合,正反结合

   详略简繁得当

  (三)运用文献和数据

  引述文献

  选用数据

  (四)锤炼语言

   把握文体要求

   讲究语法、逻辑、修辞

   少用、不用套话

   多加推敲、琢磨

  (五)制作标题

  全文标题和小标题

   标题的体例格式

   要求:概括凝炼、形象生动、醒目易记

  (六)其它

  附件、附表、附图

   前言、后记

   参考文献

  写作贵在“平实”

  分析研究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1、宣传成绩与分析问题

   2、面面俱到与集中一点(几点)

   3、平铺罗列与见解出新

   4、纵横向比较与内在结构分析

   5、现状分析与制度、政策研究

   6、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五、关于文字表述(略)

  六、关于调研成果的转化

  (一)成果的报送

   (全文和摘要)

  (二)成果的发表

   (会议发表、刊物发表、结集和出版)

  (三)成果的转化

   (计划、政策、制度、规范性文件等)

  结语:“功夫在诗外”

  拓宽视野,增强敏感性

  充实多方面的知识,提高理论修养

  多看,多写

  注意资料的积累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25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