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改进新闻报道是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一,其内容包括了领导活动要按照“三位一体”的原则,即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来决定是否报道,并进一步提出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的具体要求。应该说,中央作出这一决策之后,新闻报道确实出现了新气象,社会公众也切身感觉到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清新之风、正气之风、亲民之风扑面而来。但是在基层,受传统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灌输式的、单向度的宣传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治,改进新闻报道的空间还很大。
1 q* E2 N9 A% @, m “固化”现象一:刻意包装,强势输出。毫无疑问,在传媒政治时代,公共形象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是可以通过技术包装、艺术加工而“制作”,可以通过有一定强度的宣传攻势,促成公众对于公共人物的认知、认同和推崇。现实中,有不少领导者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塑造形象就是高曝光率,就是占领新闻的重要时段、重要版面,用自己的声音压过别人的声音,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没有噪音,就可以高枕无忧,就是牢固地掌握了舆论阵地。不少领导者成了电视明星、媒体主角,天天亮相,时时露面,常常有“长篇大论”,个别领导甚至相互攀比在电视上亮相的次数、镜头的长短,见报稿件篇幅的大小、位置的高低。如果确实是工作需要,无可厚非,而问题恰恰是,这些领导讲话或文章大话累牍、套话连篇、空话成堆,既没有新闻价值,又没有感召力,很容易使社会公众产生审美疲劳,滋生逆反心理。事实上,真正、真实的领导形象不是靠“刻意包装”或“强势输出”而来的,而是要靠其作为,也就是他对于历史、对时代、对人类的贡献来衡量、来评价。那种片面追求“电台有声、报纸有名、电视有影”,只是舍本逐末、追求形式的做法,结果得不偿失,它不仅浪费宝贵的传播资源,同时也会拉大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对干部公共形象形成巨大的侵蚀。
+ b" D z& E; I" R, G0 i “固化”现象二:形象传播格式化、脸谱化。格式化、脸谱化往往排斥个性与差异,一旦固化,领导形象就如同一个模式拷贝出来的。如在公众心目中,领导形象往往与沉稳、不苟言语、严肃、威严相联,而个别领导比较外向,可能被认为是不太成熟,不够稳重。这种“集体映像”被新闻媒体不断复制、强化,会形成对领导形象“屏蔽的成见”。一些关于政务活动的新闻报道中,甚至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和话语体系。诸如: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等等。还有一些新闻报道所传播的内容集中于领导者的公务性和事务性工作,一味强调突出领导公务形象而少有普通人生活角色的展现,缺少“人情味”和生活气息。长此以往,会让社会公众感到领导形象的僵硬和乏味。
4 ? `1 Y8 B3 [( j “固化”现象三:典型宣传“高大全”。在干部形象塑造上,常用的思维定式是典型宣传,即把干部中的先进典型作为党和政府的杰出代表,而且尽量要宣传到家喻户晓。先进典型们的品德与境界确实是时代的精神财富,弘扬了社会正气,也为广大的干部和群众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和标杆。但是在这些先进典型的新闻报道中,一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被过于美化、夸大、拔高的现象,也就是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突出贡献和先进事迹往往被渲染成“高大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所拥有的生活情感和人性弱点的剖析,因此在公众心中很难引起强烈的共鸣,产生持久的感召力。其后果是,“高大全”式的新闻宣传不仅缺乏真实感,也会使社会公众觉得高不可攀而无法学,也无从学起。8 H) E$ q- z, \' i# ^3 F* w
“固化”现象四:作秀形象。“秀”一般具有正面的价值与意义。在媒介化社会,现代领导有时就得像演员,要秀出自己的才干、自己的魅力和风采。而“作秀”是负面的,因为它与公共利益相悖,是为了“制造”、“炮制”新闻,是别有用心的自我炒作,表现为刻意的“包装”、“做作”、“造作”。诸如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其实都是一些官员政治作秀,不顾群众需求和利益,只是谋求个人(或小团体)前程的台阶和道具而已。“作秀”往往被掩盖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之下,同样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面对一些明显的或主观故意的“作秀”行为,新闻媒体不揭露、不曝光,而是参与其中,甚至乐在其中,就会失去社会守望者、监督者的功能与作用。作为领导者,在媒体面前作秀,有意制造轰动性新闻,则违背了“善用媒体”的初衷,会造成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和公共部门的信任危机,最终还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者:张志海 来源:学习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