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深层次推进我老秘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复制链接]
凡人凡事 发表于 2012-11-26 0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我老秘网市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一、我老秘网市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推进。近年来,我老秘网市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低保等十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2011年底,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230个,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乡村电影数字院线工程完成了2221个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了一村一场电影的目标。建成农家书屋1400多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1600多个。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从2008年开始,我老秘网市大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三年多来,财政共列支1020万元专项资金、150万元报刊资金,为文化低保村送戏1298场,送电影17433场,赠送三级党报7356份,为190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27万册,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室26个,使 613个文化低保村、50余万低收入群众以及11.6万城乡低保对象,平等地享受到了文化改革发展成果。2011年,举办了全市第六届文化馆(站)辅导员培训班和晋城市电影放映员培训班,部分县区成立了戏剧、文学、曲艺、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专业协会,强化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和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了“文化晋城、靓丽家园”的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公益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三下乡”活动、全省第七届广场文化等活动,丰富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生活。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加强对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及名人故居的保护,并将一些古建筑开辟为特色文化展示馆、民间工艺品收藏展示馆、科普苑等,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大力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二是推进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文化镇村建设,重点打造了以潞绸、刺绣、丝麻、黑陶、玻璃、陶瓷、剪纸、根雕等传统工艺美术品为中心的文化园区。三是扶持培育农村特色业余文艺团队。加大对农村民间业余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积极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扶持,涌现各类民间业余文艺团队近4000支,每年开展各类活动近1.5万次。如城区夏匠村的阳光爱乐培训基地、高平永录乡东山村农民合唱团、三甲镇姬家山村农民军乐团等,这些业余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农村文艺舞台上,已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生力军。

  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快速推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文化内涵融入企业产品的成功典范,像红萍服饰、晋氏织造、绿洲大麻、阳城陶瓷、陵川根雕等文化创意衍生产品已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尤其是皇城相府,近年来以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为载体,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文化、开展生态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在旅游文化、商业文化、影视文化、餐饮文化方面走上了一条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发展之路。目前已成为年接待中外游客超百万人次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我老秘网市农村文化建设呈现的新特点

  当前农村空心化趋势导致农村文化日益边缘化。我老秘网市的广大农村,尤其是沁水、陵川和其它县(市、区)的边远偏僻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占到了全村总人口的40%左右。一方面农村中坚层流向城市削减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后劲,造成了农村文化传统的断裂;另一方面,在城市高速发展和集聚、吸纳农村资源的过程中,城市始终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农村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文化人才不断被边缘化。

  农村文化由传统逐渐向现代转型。由于民间传统文化的逐渐萎缩,加上现代都市文化的渗透,农村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记忆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其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一些民间艺人也随着生活的压力相继转换岗位,一些经典文艺活动和艺人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民间艺术传承后继无人。调查表明,戏曲传统开始在农村出现断裂,有线广播和老式胶片电影这些文化服务方式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同时,随着农村广大家庭文化娱乐设备的日益丰富和大量农民工在城乡间的空前大流动,广大农民群众已开始模仿城市人的消费方式,农村文化出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农村文化建设由政府包办开始向自发的产业化建设转变。政府及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电影进村”等活动,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喂食”式的文化建设机制,往往是政府唱独脚戏,难以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心中的文化热情,很难培育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在公共文化活动逐步萎缩的同时,民间文化活动开始兴起,农村自办文化发展迅速,民间组织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产业化开始起步。他们以农村文化市场为导向,组建各类农村民间职业剧团、农民业余文艺队等文化组织,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村农民的文化需求,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正成为满足农村文化生活的新生力量。

  三、我老秘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但与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比如,思想观念更新不快,市民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制观念不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在日常生活习俗、行为方式、文明习惯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足。相比城市文化设施建设而言,镇、村一级的文化投入明显不足,有些乡镇、村特别是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文化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远远不能适应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乡镇撤并过程中被撤并掉的乡镇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的闲置、年久失修,有的出租、挪作他用,造成文化资源浪费,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匮乏。随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推进和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多,文化从业人员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乡镇文化站编制人数偏少,而且还存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职的现象,造成了文化站实际工作人员严重缺乏,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瓶颈。不仅如此,不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待遇偏低,业务水平不强、积极性不高,不能适应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文化投入力度不足。统筹城乡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老秘网市在县(市、区)中心文化建设上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相继建成一大批功能全、标准高、规模大的文体设施,相比而言,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深层次推进我老秘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我老秘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促进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老秘网市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滞后是农村的突出矛盾,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一是要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一体化的标准,高起点制定和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发展步骤,指导农村文化建设。二是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场所,推动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阵地的配套建设,构建县以下面向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支撑体系。三是要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工程,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着力打造新农村文化建设家园工程,力争镇镇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要把集科技、图书、阅览、健身、展览、文化培训、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民群众接触文化资源、享受文化权益的最直接载体,达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塑造农村新风貌的首要任务,要从教育内容、教育阵地、教育载体、教育方式等入手,利用多种渠道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一要注重广泛宣传普及,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各类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的合力,增进广大农民对道德规范的认知认同。二要注重农民道德风尚的形成,要紧密联系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学习中,坚持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大力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把他们的崇高思想深入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变成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三要注重吸引群众参与,只有人人都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四要注重形成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通过持续教育、持续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广大人民普遍接受、自觉遵守践行的价值标准。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农村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5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