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加快推进文化繁荣发展”论坛发言摘要

[复制链接]
论道 发表于 2012-10-30 09: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三明文化繁荣发展,10月18日,政协三明市委员会举办了主题为 “加快推进三明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五届三明政协论坛。本届论坛共收到各县 (市、区)政协、市直有关部门 (单位)、广大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交的论文78篇,经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市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对11篇优秀论文进行表彰。有9位获奖作者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本届政协论坛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我老秘网市的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本期 《理论与实践》版特刊登获奖优秀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创新思路推动发展

三明市委政研室 林集斌
  一、在打响品牌上求突破。三明文化积淀深厚,集聚了“闽人源”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并且形成了一批知名度较高品牌。要借助红色摇篮和全球客家人根祖脉所在地的影响力,全力打响两大品牌:三明革命老区苏区品牌和世界客家寻根朝圣祖地品牌。
  二、在传承保护上求拓展。一是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加强客家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和挖掘整理,有效保护梅林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尤溪桂峰村、清流赖坊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开发利用。二是坚持开放与融合相结合,开展明台宗亲文化交流活动,开发利用明台同根同源文化资源,密切明台地缘、亲缘、文缘关系。三是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加强革命历史题材、地方特色题材文化创作,围绕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推出一批有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
  三、在公共服务上求为民。一是着力文化便民,加强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办好文化惠民工程,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文化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二是着力文化乐民,坚持精品与普及同步,高雅与通俗兼顾,大力推进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大众文化,积极培育“激情广场大家唱”等文化平台,实现文化活动经常化、多样化。三是着力文化惠民,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将优秀的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四、在产业发展上求提升。一是发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印刷出版、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产业。二是搭建产业平台,推动三明城市文化广场、世界客家祖地文化园等园区建设,提升“一县一园区”发展水平。三是打造发展亮点,培植永安古琴和竹笛、将乐“三绝”、明溪“三宝”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批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四是实施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三明动漫研发制作中心、客家文化出版交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打造三大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三明市政协委员 叶青萍
  一、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产业聚集发展平台。一是深化文化领域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流动,坚持引进外地人才与用好本地人才“两条腿”走路,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二是推进园区建设与培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并举,打破区域、所有制限制,加快强势龙头企业培育,并实行差异化优惠政策。三是建设有形园区与打造“隐形”园区并重,加快分类实施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根据行业关联度组建若干个集团化的文化产业经营实体,鼓励参与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传统产业与新兴行业的互动和融合,打造“隐形”园区,提升产业园区的辐射力。
  二、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产业发展调控平台。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与结构升级,规范政府文化投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扶持、推动、调控作用,通过集中有限资金加大对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关键节点的扶持,培育和打造文化领域领军企业,拉动产业快速发展与结构升级,加速具有三明特色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土地文化、抗战文化、古人类文化的传播。
  三、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构筑项目孵化平台。
文化产品创新,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创新需求对接模式、创新发展激励机制,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库,创立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设立政府文化发展创新奖,营造激励企业和民众不断创新的浓厚氛围。


文化三明:一种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

三明市委党校 汪震国
  1、加快推进三明文化认同。在文化也是推动生产力的新的理解下,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更有远见卓识地对三明现有的城市文化进行归纳与提炼,总结出既体现三明文化特色又好懂易记的三明文化新口号,以加快推进全体市民对三明城市文化的认同。打造和实施文化三明发展战略既可以体现政府的文化自觉性,更可以体现政府对文化认同的深刻领会。
  2、积极打造三明文化品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产品品牌,一批文化服务品牌,一批文化节会品牌,使之成为三明城市文化建设的新亮点。建造一批与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配套,具有三明地方特色的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文化名人工程”,将一流人才、一流技术聚集到三明来打造文化品牌。要积极争取举办一些有三明特色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文化活动。
  3、丰富发展三明文化个性。要大力继承、丰富、弘扬三明优秀传统文化,使文化成为三明城市的第一品牌。
  4、大力发展三明文化产业。要抓紧制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降低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文化企业改革,使之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要争取建立文化科技创意产业指导机制。
  5、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应解决好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持续推进文化体制创新。二是借鉴三明歌舞团改革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三项制度改革。
  6、努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要加快建设三明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演艺中心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向所有市民免费开放所有的文化体育设施,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力度。要针对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采取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联网服务等方式,落实文化惠民的措施。要创作一批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三明韵味的精品力作,组织一些既形式多样又有三明特征的文化活动。

发挥三明区域文化力作用 推动旅游产业加快

 三明市委党校 包绍亮
  一要着力提升区域文化的和合力,推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要发挥闽学文化“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等三贤的故里皆在我老秘网市,特别是朱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仅次于孔子的古代圣哲的人文资源优势,以闽学文化作为整合三明区域文化资源的旗帜,做大做优主轴城市滨河休闲带、打造大宋(闽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市区“娱乐消费核心区”、加快组建大型旅游企业,推动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二要着力提升区域文化的创新力,推动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要借鉴宋城股份以“旅游+演艺”为核心竞争力的经验,打造和推出一台大型室内或实景地旅游演艺节目。要把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的多种资源集聚起来,把演艺、休闲、设计、纪念品、餐饮、观光、健身等多种行业集聚起来,形成具有很强吸附能力和集聚服务能力的产业集聚区,以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要着力提升区域文化的认同力,推动旅游文化大品牌的打造。要加快大宋理学文化项目集群和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的石壁客家祖地等项目集群的策划建设,努力将闽学先贤出生地和客家祖地打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要抓紧对大田土堡群的保护和深层次研究工作,争取将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扩展和延伸项目,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要着力提升区域文化的交流力,推动旅游产品市场的开发。要加大联合促销的力度,逐步推行“部门搭台、企业联动,统筹宣传、整合推介”的旅游产品营销一体化模式,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配合,互通信息,客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出主题线路产品。要加大事件旅游开发力度,充分发挥三明地方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三明文化名人和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制作和各类节庆活动策划运作力度,以事件举办为核心吸引力推动市场开发。要加强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海峡旅游市场的开发。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论道 发表于 2012-10-30 09: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激发创作活力 多出文艺精品

  宁化县政协委员 连允东
  (一)营造氛围,树立自觉。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帮助其树立文化自觉,使“创作”成为作者自觉行为。要开展建设文化强县大讨论活动,千方百计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变“要我创作”为“我要创作”。
  (二)建立机制,激励创作。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政府对优秀文化创作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县里设立宁化县文艺基金,制定优秀文化作品奖励办法,建立奖励长效机制。二是依托县各文艺协会建立各类专业性文艺作品评选机制,促进文化创作推陈出新。三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开展文化创作交流活动。四是扶持重点创作,打造特色文化。有计划安排一批重点作者创作一批反映宁化客家祖地、苏区特殊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
  (三)搭建平台,展示才华。主要搭建好以下五个平台:一是文艺竞技平台。二是文化展示平台。三是群众性文艺活动平台。四是现代文化媒介平台。继续办好《宁化文艺》杂志等文艺平台。五是文艺活动综合平台。
  (四)加大投入,培养新人。一是各级政府要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逐年加大对文艺事业的投入,财政拨出一定资金设立文艺新人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举办各类讲习班、培训班、研讨班等。二是要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提升素质,潜心创作。文艺工作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素质,潜心创作。1、加强学习,增强责任。2、深入生活,走出书斋。3、平心静气,潜心创作。

加强三明文化及其产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民盟三明市委会 刘兆明
  “十二五”期间,各地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助推文化及其支柱性产业的发展。
  一、我老秘网市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三大亮点。(一)当前的文化亮点上看,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两块国家级的“金字招牌”,即我老秘网市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祥地之一;永安市洪田村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第二是文明城等三明十大名片。第三是万寿岩等三明十大人气名片。
  (二)历史文化亮点上看,主要有5处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它们正在发挥重要的支撑与辐射作用。(三)特色文化亮点上看,主要有客家等八大特色文化,它们正在影响和促进着三明的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
  二、五点建议。(一)要正确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民生的关系,要对我老秘网市文化及其产业的“三大亮点”进行充分挖掘;要发动、倡导有实力的企业家、各类各级商会,共同组建文化民生基金;要努力整合、精选我老秘网市优秀的系列当地民俗文化项目,使之成为重大活动、重大节庆的内容之一。(二)文化产业项目是培育我老秘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可以优先考虑在与八大特色文化密切相关之地建立各类文化艺术教育、考察、体验基地,邀请全国各地的书画家、艺术家来开展与当地的各类风俗文化活动相关的绘画、写生、创作、展示活动,并力争使之进入游客的观光项目,以丰富我老秘网市的特色旅游内容。(三)完善中国小吃旅游文化节,升级海峡两岸客家擂茶文化交流会。(四)三明生态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绿都”,森林覆盖率高达75.7%。当前,以森林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休闲文化旅游正成为旅游业的热点之一。建议我老秘网市的文化、旅游、规划部门进行深入的调研与推进。(五)培育百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园,继续打好包括明台、长三角、珠三角、山海合作的交流合作牌,带动我老秘网市相关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楼主| 论道 发表于 2012-10-30 09: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关于扩大我老秘网市文化消费需求的思考

  三明市政协委员 张瓅瑛
  近年来,我老秘网市文化消费在文化产业逆势上扬的发展带动下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同时,也要看到我老秘网市文化消费还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形式比较单一。大多属于基本文化消费类型,处在初级阶段,发展型、享受型文化消费需求较少。
  二是文化产业受传统体制制约。
我老秘网市现有文化事业单位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它们缺乏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并无开发文化产品的专项风险投入,这是造成地方文化产业投入不足的主要因素。
  三是文化消费市场发育较弱,文化消费产品供应不足,质量不高。
2011年我老秘网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总消费性支出的12.73%,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四是文化产业人才相当紧缺。致使文化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是加强文化消费引导,转变文化消费观念。要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开发新的文化消费项目,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提升文化消费品位,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刺激文化消费升温。
  二是构建体系,优化布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宁化客家祖地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重点推动三明特色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园区布局;制定实施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和计划,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格局的层次与水平。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市场、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和文化服务市场建设,既要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也要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同时还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四是打造文化消费品牌,吸纳更多的消费群体。一方面,要打造优质的文化消费平台。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吸引各地文艺人才进行创作生产,充分挖掘我老秘网市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我老秘网市中央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的文化品牌,创作更多优秀文艺精品和优秀作品。

深刻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三明文学创

 三明市政协常委 林域生
  一、从思想上提高,充分认识文学作品在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三明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众多有形和无形的优秀文化遗产可说是待字闺中,大多并没有为外界所熟识,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没有让这些文化和文学创作有机地联姻。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用文学作品来包装独特的文化当是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力求突出个异性的今天一个重要的选择。
  二、在政策主导下,使文学创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拟定实际的奖励措施,引导本土作家将笔触深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对于本土文化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从创作、出版、传播等方面进行有力地扶持,给作家的创作免除后顾之忧。
  三、重点扶持,打造文学精品。要推动三明文学的精品创作,首先应推动三明本土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对重大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政府应“加强对创作生产的规划引导”,而这规划和引导一是从政策上,首先选定一些重点的创作题材,在经过充分地论证后确定创作者,与作家签定创作合同;二是将精品创作纳入市场经济运作的方式,在经济上给创作者充分的保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作家的创作动力,让作家潜心创作。去年由我创作诞生的第一部本土作家反映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长篇小说《永安笋商》,就是政府引导作家创作的一个典范。
  四、政府主导下的文学作品价值延伸。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政策,对于反映宣传本土历史文化题材的文学精品,促进其与影视传媒的联姻,给引进的影视制作企业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力求社会效果最大化。相关部门若能有计划地将打造文学精品与影视传媒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兴盛,必定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楼主| 论道 发表于 2012-10-30 09: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金融支持三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三明市政协常委胡东生
  (一)理顺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体制,为银行资金介入创造条件。一是建议成立市、县(市、区)两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充分发挥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三是进一步规范文化创意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二)培育合格融资主体,创新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信贷管理制度。一是培育合格融资主体;二是制定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建议监管部门比照小微企业的贷款激励机制进行倾斜;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
  (三)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促进银企合作。一是要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建立协调推进机制;二是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融资平台;三是加大商业保险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力度。
  (四)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建立健全贷款支持的配套机制。一是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二是发挥财政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为文化创意项目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和担保代偿形成损失补偿等。三是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五)创新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一是以版权价值开发为核心推动信贷产品创新;二是拓展知识产权、收费权、电影(视)制作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方式;三是对于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文化创意企业发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贷款。四是为文化创意产业搭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六)完善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中介服务体系。一是抓紧制定和完善规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流转、托管和变现的管理办法;二是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权公开流转市场;三是搭建文化创意产业信用管理体系。
  (七)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直接融资。一是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上市融资;二是支持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三是鼓励风险投资基金、**股权基金等进入文化创意资产权益投资领域。

关于我老秘网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粗浅思考

 三明市政协委员 丁雪芹
  经过调研,我老秘网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五个优势:
  一、学院优势:三明学院海峡动漫学院,福建省目前唯一的动漫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二、剧团优势:有泰宁梅林戏剧团;永安大腔戏剧团;沙县肩膀戏剧团;有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三明市歌舞团。
  三、园区优势:我们有福建省“十二五”产业规划项目、省级文化示范基地的“红印山1号动漫产业园”,有颇具规模、日趋完善的客家文化产业园“月亮湾”等等。
  四、企业优势:我老秘网市已有一批优秀企业落实并重点实施了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如:福建省瑞森家居有限公司生产的无框画已出口欧盟市场。
  五、品牌优势: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非遗项目31项、市级非遗项目54项。
  因此,对我老秘网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以下五点建议:一、思想先行,规划先行。二、突出重点,突出特色。三、打造龙头,打造园区。四、培育市场,拓展市场。五、聚集人才,用好人才。
  我们要以三明现有的优秀文化企业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核心资源,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资产整合,尽快培育和组建一批有影响、有品牌、有规模、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应着力为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和交易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应当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要新增长点,提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楼主| 论道 发表于 2012-10-30 09: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实做好文旅结合文章

  将乐县政协委员 周佛胜
  一、科学编制规划,大力开发文旅结合发展项目。坚持规划先行,紧密结合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大力推进文旅结合项目的实施,把丰富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各县(市、区)重点工程的各个方面,从景区建筑、公园规划、乃至城市提升改造等规划设计与建设中,体现出各县(市、区)的旅游特色和县城个性,力求做到竣工一个项目,形成一道景观,并为文旅结合的后续发展留足空间。
  二、突出结合重点,积极打造和培育文旅结合新业态。
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洞穴养生、生态怡情等适宜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业态。在不同景区或县城区推出活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供游客参与体验。融入我老秘网市客家文化、民俗文化元素,加强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与食用品的创意研发。同时,要注重高端礼品的开发与包装,提升我老秘网市旅游商品结构水平。
  三、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打造一流文旅结合新产品。组织市内专业文艺团体或有实力的文化传媒公司进行演艺作品的创作和制作,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文旅结合演艺精品。旅游资源富集的县(市、区)应集中建设一条集特色工艺品、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旅游文化街,使其成为当地文旅结合的特色业态集聚区。
  四、保护文化生态,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切实加强对重要文化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严禁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建设,确保我老秘网市文化生态和旅游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