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秘书最大的难处是什么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秘书们最大的难处既不是捉刀办事,也不是代笔论剑,而是三个字:没自由!
/ F4 r9 S- [) { 记得有位自由斗士曾经说过“不自由,毋宁死”这样的话,这话肯定是正确的,自由太重要了。谁要老是当秘书,总有一天会把他憋死。所以多数秘书干到一定年限是要转岗的,找一个自由自在的地儿,去过他自主经营的日子。谁要是不转岗地干到底,那肯定是太乙神功练得好,否则是绝对撑不下去的。
6 h7 Y) P' a9 A& X6 R1 H
}, V; `" z4 K9 { j5 \# t0 v 15年前,我们倒是见过一位真正的“老秘”。他一辈子当秘书,而且一辈子只跟一位首长,从年轻一直跟到年过花甲。这位秘书皓首白发,神态从容,一看就知道是功底深厚、定力很足的人。他的首长官很大,但首长和他在一起,我们发现他们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当时我们就很佩服,这样的老秘真的不是凡人!
: L6 m8 X6 V, l5 ^# E
% E* o' r; Z; | 可以这么说,谁跟上哪位领导同志当秘书,谁就像跟那位领导签上了“卖身契”,当上了“高级长工”。既当了“长工”,那就要长而又长地做工,基本上没有了你向往的自由。别说是上班时间,就是8小时之外,你要想随意和朋友们聊个天儿,碰个杯儿,嗑个瓜子儿,看个电影儿什么的,那都是妄想。原因是领导忙,所以秘书就更忙。别说秘书没自由,领导也是没自由。' q5 b! u! r) z- N& `5 R
9 Z' `& d+ T2 w+ Z; Y8 l 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领导干部,每天要应对许多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工作,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不一定做得好但一定是做不完的事情,365天连轴转,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我们看多数领导干部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旦启动他就休想停下来。同时他们又像马力挺足的救火车,东奔西突、风驰电掣地到处解决此起彼伏的问题。如果能腾出时间,他们就会下去调研,省到县、县到乡、乡到村,甚至一竿子到底,直接进村入户,考察民情,了解民意。一个中等大小的省,有十几二十个市、百把个县、千把个乡、万把个村,领导干部都会去循环视察,周而复始,除非退休,否则不会终止。
9 T8 m5 b0 T& P+ j7 C
" R( w% Y6 C F/ ^ W0 v9 x* y 再就是没完没了的会议。纵向看,上级开他们的会,他们开下级的会。横向看,每个行业、每个部门都开会。为了开会,事前还得开准备会,年初开布置工作的会,年中开检查工作的会,年末开总结工作的会。每年从上到下还得开将近个把月的“人大”和“政协”会。, K% X" d8 n. N! i9 L3 j2 D- m8 v
" C2 k/ J& n& f3 D; ]1 v* h
且不说还有许许多多意料不到的人和事,也要占用领导干部的精力和时间。你要问领导干部忙到什么程度,我们这些老秘可是亲眼所见,如果用安徽人戚继光的两句诗来形容,那是再恰当不过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可能是这位戚将军打仗打惯了,才有如此感慨。我们今天领导人的工作,也就跟打仗差不了多少。6 D% ^9 S& s! z2 n
' z8 ^. o, E" q" ]
一般说来,领导所做的工作,秘书们都要参与,而且是准备在前,陪同在中,收容在后。领导没出场之前,秘书们都得去踩踩点、走走台,看看周全不周全,座位错不错,喇叭响不响,甚至连“奏国歌”的音乐也要提前听一遍。活动结束了,领导甩手就走,秘书们还得收拾善后,写稿子,作报道,还得忙活大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秘书们所耗的时间比领导同志还要多。7 U% B2 R5 F3 u" Y; v6 ^9 H; W
# z7 [. n y8 o 而且领导又从来不休假。我当老秘多少年了,没见过哪位领导干部休过假,所以我们也没休过假。大部分双休日都耗在工作上,“带薪休假”是个美丽的童话。别人逢年过节可以消闲消闲,而领导干部还要抓安全生产,慰问在岗职工,看望老同志,比不放假还忙。不用说,秘书们也就越是放假,越是忙得团团转。' |% B* `. F/ Z2 Q, b: g
\2 K. B) F" C, p8 q, }6 {
一般来说,我们从当起秘书,就家庭生活而言,“苦难”就开始了。初当秘书的,一般都比较年轻,上有高堂,下有妻儿,自己是家庭的顶梁柱,正是效力的重要时期。但自当秘书之后,家庭的基本生活规律就被打乱了。一些能做到的事做不到了,一些好做的变得难做了,一些简单的变复杂了,一些能理解的变成误解了,一些本当可以受表扬的,结果变成不断地作检讨了。总之,话不好说,人不好做,面子不好挣了。在家里,对父母妻儿不能尽孝尽爱尽力,在兄弟姐妹面前也觉得欠账太多,愧疚难当。
$ D7 [$ X0 g, v8 W( r! X. s
7 k( }3 M' C5 l( y- S: P 秘书们最感到对不起的,当然是自己的妻子。谁要是走上秘书这条道,谁的妻子就像军嫂那样,独立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我本人从当秘书开始,每天上班不少于12小时,有时还加班到深夜。不论春夏秋冬,也不止十年八年,所有的家务活都是妻子默默地做,夏天累到中暑,冬天冻得发颤,没叫过一声苦,没说过一次累。除了做家务、看孩子,还得和我们一样工作、加班,实际上是长期承受着超重的负担,而这种负担往往是我们男人所承受不了的。
; B9 e+ v3 H" m( a8 Z k5 }' C, W: j8 z2 `% q
随着年龄的增长,秘书们的愧疚之情越来越深。有时候我也尽量挤出时间来帮助做做家务,打打下手,涮涮锅、洗洗碗什么的。但是妻子看见了总是拦住不让做,并且说:“这是我们女人做的事,你们男子汉以工作为重,不要围着锅台转吧!”多少年了,她几乎没有改变这个观念,奉献了几十年,直叫我这个大男人感到亏欠她一辈子,也得益于她一辈子。
5 W8 @ N- B/ P2 n9 K) E9 ~/ V8 E' O9 U* @" L j8 f! W
由此我想到了晏子车夫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史记•管晏列传》里有记载,我把大概的意思“演义”一下:
5 V; i5 H$ {$ [. R
2 T7 k" [+ x. P, a 晏婴在齐国当宰相的时候,有一次乘车出去办事,正好路过车夫的家门口。碰巧的是,车夫的妻子正从门里对大街上看着,一下子就看见了这辆漂亮的车,四匹马拉着,丈夫端坐在车夫的位置上,头顶上还有一把大盖伞给他遮着太阳。她看见丈夫趾高气扬,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威风极了。. y( X: X; u& [ k+ X
+ y) _ e0 y/ i7 I6 I( I5 I% h5 j
过了一会,丈夫下班回家了,看见妻子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不免纳闷起来。
2 G3 C1 N; l5 M, t! \1 Y# E. U" a& n$ B
妻子见状,对丈夫说:老公,我要离开你了,而且可能不再回来了。) e9 k2 B+ \* Y2 o% Y6 b+ F
) m6 b9 ?! p/ p! d$ F1 J( [
丈夫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呀,老婆,什么原因啊?
. ?) n* h, A5 i9 \; w, G" [$ w6 D) V! O0 K* u) q5 U0 a3 |* V
妻子回答:我今天看见你驾车的样子了。% L5 N& U0 D3 x) C( ~) ~: W, ~* W
, J( q: M0 K: _& p& A 丈夫不解:那又怎样呢?$ L! T4 n# V& a) ?
9 ]8 P. ^3 l& i# m/ ~7 e" J8 A
妻子开导似的说:你想啊,那晏子大人不过身高六尺,但贵为宰相。虽然当了大官,名扬天下了,但他出门坐车毫不趾高气扬,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可见他的志向意念很深很高啊!而你呢,我的夫君,你身高八尺,所做的事也就是车夫而已。但是看你的样子,摆的谱比宰相还大,自满自足,有这个必要吗?
9 [6 K# ~9 `% Z& c
. L% c0 b6 j( v/ j6 X) z( c7 ` 妻子的话深深刺痛了车夫,但他仔细一想,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他觉得不能辜负妻子的好意,下决心改掉自己的毛病。0 N3 U5 o1 h j7 v- X
" p6 j9 J7 g" O5 P8 Y
以后,车夫逐渐变得深沉而平和起来,再也不见了四处张扬的样子,工作也做得很好,好像变了一个人。晏子看在眼里,感到好生奇怪,问车夫怎么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车夫老老实实地把事情经过向宰相作了汇报。晏子大为感慨,一方面认为车夫的妻子虽然是一女流之辈,但却能深明大义、内助贤良;另一方面觉得车夫能够虚心听取意见而且勇于改过,知道是个有用之人。后来晏子推荐他入朝为官,当了齐国的大夫,使朝廷又多了一个贤臣。% }( l3 c0 _! J: H! l5 s$ I& z* e
4 w8 q& q7 m* U4 q
环顾周围,我觉得老秘们的妻子十之八九都是这种贤内助,有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好领导,培养不出一个好秘书;没有一个好妻子,也当不成一个好秘书。文/方兆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