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赣粤明珠 电视解说词

[复制链接]
王老实谷 发表于 2012-10-23 17: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里是赣江的发源地
+ f- r3 `9 h: P        这里是赣粤对接的第一门户; x; ?% @2 G) F  d% G! Q
        这是镶嵌在赣粤边际的明珠——全南$ z: M  j! F- ]7 x- Q
        
/ k9 B$ t5 l& Y- q4 C3 l) j4 B2 }(推出标题)    赣粤边际的明珠  全南
& ^7 E$ X( u$ K/ l$ V# Q  全南位于江西省最南端,毗邻广东,52.6%的边界与广东接壤,既是江西省融入“9+2”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前沿,又是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直接腹地,更是粤港澳通往内陆中部省份的重要通道。    2 m9 f9 [$ g( h( h: b; g$ {+ n4 v
全南不仅具独特的区位优势,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 ]% e  ?4 s! m, ]+ j( P全县总人口21万,国土总面积1520.6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91万亩,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素有“赣南木仓”之称。小叶栋林场曾是全国百强林场;为支援国家建设,1958年,由江西省军区司令员邓克明将军任首任场长的八一垦殖场在曾经的游记区青龙山组建。当年游击时激烈的枪炮声换作了胜利的军歌,化作了农垦企业轰鸣的机器声,源源不断的林木资源和农垦产品输出大山支援着国家建设。这张周总理亲笔签名“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记录着全南林业曾经的辉煌。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全县累计为国家提供统配优质木材390万立方米以上,毛竹1789万根以上
1 u3 x/ j$ y4 \" x) A; H. B9 ]但是,为了保护生态,保护赣江源头一江清水,自2001年以来,全县国有林场停止木材采伐。五年来,拒绝了近20个投资5000万以上的对环境污染大的产业项目,并关停了小印染、小冶炼、小化工等 “五小”企业141家,累计经济损失达40亿元。
3 |6 r7 a' q3 u7 n2 K) l县内稀土、萤石、钨资源丰富,其中萤石2011年保有储量列全市第二位、稀土2011年保有储量列全市第三位、钨保有储量列全市第四位。大吉山钨矿,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第一钨矿”。 据统计,建国后全县累计开采钨精矿16.5万吨以上,中重稀土0.5万吨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和国家工业经济发展。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造成水土流失、污染严重、废弃矿山较多。全县因稀土矿产资源开采导致土地损毁面积达6.9566平方公里,钨资源已逼近枯竭。对开采矿产资源破坏的土地进行治理,初步预计资金投入高达8亿元,相当于全县数年的财政收入。
7 l; T; U: I; v% h% |2 p( l+ {" `" i! K
(一组水土流失、污染和 棚舍镜头  配乐)
, i& R9 B5 E( i虽然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是英勇大义、淳朴善良的全南苏区人民始终坚守心中的信念,在党中央、国务院,历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不等不靠,奋发图强,以开明开放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魄,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建立思想大解放、项目大推进、体制大创新、开放大对接保障机制,全力实施对外合作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一流产业承接平台,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4 i9 k  H/ z9 u; m
“十一五”时期,全县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1.6%,实际引进50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年均增长23.2%,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9%。在外来项目和资金的带动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不断集聚,初步形成了矿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新材料、现代轻纺四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较快发展。2011年,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招商引资企业共上缴税收2.09亿元,同比增长24.97%,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8.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6.3%。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南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全南工业园区是江西省首批10个生态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800亩,现有入园企业120户、员工20000人。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08亿元、工业增加值12.27亿元、税金总额2.57亿元。
- W3 ]: ~8 m5 \) m然而,由于战争的创伤、自然、地理和历史等种种原因,全南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一直以来,全南经济总量小,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赣州市18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其中生产总值为全市倒数第二,财政支出自1998年以来一直处于倒数第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加快赣南苏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根据赣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三南”(龙南、全南、定南)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全南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江西省全南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决心把全南苏区建设成为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在赣南苏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区总面积约10.09平方公里,立足全南,融入泛珠三角,重点对接珠三角,按照“产业集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突出特色”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依据“示范区建设与县城建设相结合、示范区建设与培植特色产业相结合”的思路进行开发建设。其中,天龙片区约5951亩,重点承接现代服务业及机械电子产业;松山片区约3488亩,重点承接新材料产业;陂头片区约1219亩,重点承接现代轻纺产业;玉坑片区约3000亩,重点承接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乌泥坑片区约1470亩,重点承接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力争到 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6%。& t$ q' S+ t2 r; D. `7 R
蓝图绘就,当须策马扬鞭,奋蹄跨越!
* k9 K0 b3 |* x) P然而,由于全南工业基础差,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形成的瓶颈仍严重制约着全南区位、资源等优势的发挥。加上缺乏国家层面的规划引导,示范区建设所需资金、技术、人才、用地等要素支撑薄弱,全南苏区在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全南苏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着诸多依靠自身力量力不从心,难以破解的困难。% h  y% |( V; z$ J1 x
我们衷心期盼上级更多地眷顾这片土地,在规划、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予全南苏区高度关注和特殊扶持,让21万全南苏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春天。
$ J2 l: ^$ A& Q0 _# y; Z
6 Q0 ~, v% x4 n/ X" @$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