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趁势而上 积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复制链接]
衡阳秘书 发表于 2012-8-21 06: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当前,合肥正处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黄金机遇期”,省、市党代会也对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顺应当今时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共享资源、文化惠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十二五”时期,将提高文化民生水平列为重要的目标任务之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实惠。加大城乡文化投入,加快基层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县、市、区和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达标工程,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鼓励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对社会开放。深入开展“一社一品”和“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保障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实现文化权益均衡化;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兴办国家政策允许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的运行机制。“十二五”时期,将建成合肥文化地标——滨湖电视观光塔、市中心图书馆、市博物馆和市少儿图书馆新馆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展览)馆、多功能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利用闲置房屋和场地,建设百所能够满足农村青少年科学、文化、艺术发展需求的“乡村少年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力争基层文化建设管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转变方式、培育体系,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印刷发行、广播影视、工艺品制造、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数字动漫、广告会展、娱乐休闲等8大产业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高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运营质量。通过内引外联、文旅结合、科技相融等途径,引导优质资源向文化集中,形成文化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局面,积极扶持一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努力把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合肥文广演艺集团等建设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以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学研合作基地、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立足合肥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做大做强动漫产业。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建成一批主题突出、产业链完整、聚集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以现有街区特色为基础,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街区;发挥合肥地域特色,利用现有科教资源,培育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一批文化生产、交易、服务平台。

挖掘历史、打造特色,充分展现“大湖名城”魅力。共性的文化消费要有个性彰显。就合肥而言,徽文化、庐州文化、巢湖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等都可以信手拈来。要让消费者看到具有强烈合肥特色的文化产品,就必须深入挖掘、整理合肥历史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一批介绍合肥历史文脉和文化遗存、反映民间历史文化资源的系列图书。开展历史文化遗址和历代代表性建筑、街区、雕塑、碑刻以及工业文明遗产等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及其保护情况的普查,制定相应保护、利用措施。在深度发掘合肥的历史文脉,展现“历史文化之魂”的同时,立足正在进行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展现“现代文明之美”,依托省会及区划调整优势,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增添“大湖名城”的魅力,树立合肥文化包容、开放、大气的崭新形象。深化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涵,加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节庆、纪念日、农闲等时机,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引导企业兴建文化阵地,组建文化团队,积极繁荣企业文化。继续开展农村文化活动,通过文化直通车、流动图书馆等形式,向农村、偏远地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挖掘和创新具有合肥特色的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各类文化产品,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交流合作,充分展现合肥文化魅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开展庐剧振兴与创新行动。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整合社会资源,集聚社会力量,加强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积极实施“引进来”工程,创造条件,引进和承揽全国性的文化活动,邀请省内外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团体及专家学者来肥演出、比赛和讲学,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开明开放、求是创新,建立高效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落实好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壮大文化产业的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提升经营层次,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实现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维护合法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稽查机制,形成市有综合执法大队、县(市)有执法队、乡(镇)有协管员的城乡一体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合理流动的机制,增强执法队伍的活力。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城乡一体监控系统,促进城乡网吧市场朝着规范化经营管理方向发展,鼓励网吧通过连锁整合做大做强。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维护出版物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作 者: 王 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4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