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发展文化产业重在创新创意

[复制链接]
夜归人 发表于 2011-11-21 08: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特别是为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坚持文化创新创意是至关重要的途径。
    文化创新创意是发展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创造的历史。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社会的秩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都是文化作用的结果。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大杠杆”、社会进步的“火车头”。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美国学者莱斯利黨怀特说:“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创造能力。”一方面,文化是隐藏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背后的一种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在不同文明和文化的较量中,较高级文明之所以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的先进。当一个时代一旦成为历史,它留给后人的就只有两个字:文化。因为,一切物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为尘土,唯有精神文化的创造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显示出永恒的光辉。正如李白诗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也可以说,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贡献大小,最突出的坐标,不是财富,更不是武力,而是文化,是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不朽的精神文化创造成果。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但我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尤其是文化产业原创能力偏弱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 11%,而在国内动漫企业生产的影视动画片中,为其他国家“来料加工”生产的超过 50%以上。原创不足、品牌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衡量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实力,不仅仅要看文化产品的总量,更应看文化产品的质量。只有创造出能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先进文化,才能走活文化产业这盘棋;只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创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产出和利润;只有不断推出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情感真挚的精品力作,才能造就文化产业的辉煌。如果粗制滥造、缺乏创新创意、跟风模仿,文化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停滞不前。因此,应该把鼓励创新创意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干劲,创造出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是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   
    内容与创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今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谁掌握了文化产业的关键因素,谁就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因此,以下几点我们的干部应有清醒认识。
    1.文化创新创意是开发人类创造力、解放文化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有效手段。文化创新创意,强调把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有效刺激内需,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具有崭新功能的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这种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成为许多国家经济起飞的强力驱动器。
    2.文化创新创意是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自主创新进程的重要力量。提倡创新精神、鼓励自主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自主创新进程,尽早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尽量减少对外经济的依存度。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引擎,来推动产业的创新;可以通过创意的融入,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实现差异化竞争,塑造出有特色的品牌,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可以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文化创意,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以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可以在营销中融入文化创意,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
    3.文化创新创意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从长远看,文化创新创意能够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能,给每个有创造力的人提供发挥才能、创造财富的机会,推进我国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创新创意精神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是新时代的呼唤与需求   
    大力培育创新创意精神。创新创意精神是一种勇于探索、不断超越的精神,更是一种坚定执著的信念,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每一次创新创意都是一种艰苦的跋涉,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具有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准备,随时愿意付出艰辛的努力,进行不懈的探索。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到鲁迅、曹禺,这些大师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创新创意的经典,无一不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前人的超越。正是这种创新创意,这种不重复过去、不重复他人、不重复自己的探索激情,才使得大师成为大师,经典成为经典。实践反复证明,成功永远不会垂青那些贪图安逸、固步自封的人。
    大力提高思维创新能力。文化产业是具有原创性、具备明显知识经济特征和高度文化含量的一种产业。创新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关键,创意以个体的才能、智慧、想象、创造为外在表现,是人的主观思维创新的结果。无论是新科技的运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包装,文化产品的设计与营销,还是文化企业运作方式的转换等,都需要人作为主体的思维创新能力,需要从思想上具备敢为人先的突破精神和冒险意识,需要我们不断冲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束缚,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善于创新,打造出文化的精品力作。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总是能够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新的消费形式,并以前所未有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支撑新的经济增长。根据有关研究,从目前开始的 5—10年时间,由于数字技术走向成熟,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第三个长波周期的上升阶段。近来经济危机过程,正是数字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的过程,正好推动本轮技术发展周期从创新走向应用。为此,我们应该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迎接新的经济周期。
    大力提高制度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文化领域的制度创新。实现对旧有体制机制的突破,就应该不断提高制度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力量。提高制度创新能力,就是要大胆、积极、稳妥地推动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现代文化市场培育、文化产品流通组织、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文化产品进出口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工作取得进展、实现突破;就是要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能,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创意的管理格局;就是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文化成果评价体系,加快建立科学完备的国家荣誉制度,实现对文化工作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有效引导。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7: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文化产业:呼唤文化原创力..

热播电视剧不停翻拍,热门电影“回炉”电视剧……如今,一个题材多品种“套拍”和“扎堆”,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风潮。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充分暴露了文化产业内容链条的不足、原创力匮乏。
  文化产业是一门“内容为王”的产业,如果没有大量优秀的原创作品做支撑,没有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创造,就等于没有灵魂。以电影为例,近年中国每年都有数百部电影诞生,但其中大部分“尸沉大海”。尽管中国电影在市场票房、创作类型格局、技术运用上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对好莱坞技术的盲目膜拜,题材雷同,内容缺乏新意。

  这其实反射出了文化原创力的不足。最新公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动画片年产量已突破26万分钟。然而,我国却仍然不是动画强国。究其根本,很多动画电影只是一味跟风模仿好莱坞和日本,丢弃了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到的人物形象塑造。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3年出品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就堪称一次有浓厚的原创色彩的中国传统故事新编的尝试。但是,在几十年之后,中国很多动画片在内容上并没有与时俱进,依旧在用陈旧的方式讲述陈旧的主题。

  原创力不足带来的负面作用,显而易见。由于文化管理体制、文艺创作生产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文化原创力还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文化经济效益。一方面,像《抉择》、《雍正皇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征》、《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样能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真正的原创精品还不够多。另一方面,即便是优秀的原创文化作品也不一定在国内市场产生好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能够很好地统一起来。

  内容的原创或创意,犹如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一样,需要长期、大量、高风险的研发投入,它的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为商业模式清晰的产业链提供动能。文化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特征,尽管原创文化产品的初始研发投入成本高,但复制、生产、传播、衍生开发等后续的价值延伸增值的成本却很低。因此产业链越长,原创文化作品的无形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就越充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自然越强。

    一部原创长篇小说《雍正皇帝》,印行50多万套,给长江文艺出版社带来2000多万元的码洋、数百万元的利润;一部原创电影《生死抉择》,投资500多万元,给上海电影制片厂带来1.2亿元的全国总票房、4000万元以上的利润。这些成功的原创文化产品案例也说明,植根本土文化土壤、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同时又有自身原创内涵的文化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这些特质,对当前我国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自身难题而言,尤显迫切。当前,我国很多文化企业规模偏小,同质化经营问题严重,产业链整合能力较低。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更加需要增强市场化能力,构建以原创性为根基、以内容为核心资源的文化产业链模式。

  当前,要建立以原创内容带动文化产业价值链循环增值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尚需重视以下三点。

  其一,建立鼓励创新、保护原创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化内容的原创力和独特创意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公共外部性,个别企业的文化原创所带来的创新价值会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会让追随者及后来者搭上创新的顺风车。因此,政策和制度需要对于企业的原创给予一定的激励性补偿或税收优惠措施,同时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要积极完善和落实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充分保护文化原创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保护企业对于文化原创内容研发的投入积极性。

  其二,增强企业聚合文化资源、培育原创资源的信心与能力。企业要建立内容为王的经营模式,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长期的积累,需要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化原创型人才及相关的技术创新人才,这是一种长期的高风险投入。这种先进的文化企业经营模式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文化企业的战略眼光,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增强文化内容原创者在文化交易中的议价能力,让创作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

  其三,发挥社会资本在文化原创和资源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现在的文化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往往只是文化产业链环节中的一个特定角色。规模较大的往往是一些掌握出版、发行、播出等媒体渠道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它们往往不需要进行内容研发的风险性投入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因此文化原创动力不足。目前,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已获政策支持,如果能进一步逐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促进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文化内容研发环节与制作、生产、传播及衍生开发的环节有效链接,对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和较强文化原创力的大型文化企业,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7: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安排,我委邀请三名人大代表,会同市委文产办、市政府办、文广新局、旅游局、体育局、广电总台、宿迁日报社等部门,于4月中下旬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实地察看了我老秘网市部分文化产业典型项目,听取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召开县(区)人大、市直有关单位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以“文化宿迁”建设为统揽,加速推进文化大市建设。作为文化强市建设“六大工程”之一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四大任务,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印刷复制、休闲娱乐、网络游戏、广播影视、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工艺美术、数字动漫等行业在内的综合性文化产业体系。

截止2011年底,我老秘网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1894个,从业人员  27014人。在文化产业单位中,文化制造业企业429个(规模以上97个),文化批发零售业企业447个(限额以上20个),其他文化服务业企业836个,文化行政事业单位179个(含乡镇文化站),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单位3个。据初步统计,2011年,我老秘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1.8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3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占比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在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文化制造业实现21.09亿元,同比增长121.1 %,占66.3%,占比同比提高了0.12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实现 1.44亿元,增长 12.6%,占4.5%;其他文化服务业实现8.9亿元,增长36%,占29.2%。

(一)建立机制,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为了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对我老秘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了安排和部署。2011年11月,我老秘网市召开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出台了《中共宿迁市委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印发了《宿迁市文化强市建设59个项目的通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文化产业发展年”为抓手,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市、县(区)联动,均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地、各部门的优质资源,分工负责、协调一致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各县(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出台相应制度、文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沭阳县将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纳入全县招商引资考核体系。泗阳县、宿城区先后出台《“十二五”特色文化培育规划》、《“十二五”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等。

(二)强化扶持,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文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文化体育投入累计达7.2亿元,年均增长15.8%。建成104个乡镇文化站、1330个农家书屋、1个市级和5个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以及104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点。全市有线电视进村率达100%、入户率达65%。市博物馆、雪枫纪念馆、创业文化展示馆等87个公共文化场馆建成开放,30个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投入使用。二是设立专项资金。近两年来,市、县(区)均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3600万元。2012年,市本级600万元,沭阳200万元,泗阳300万元,泗洪300万元,宿豫300万元,宿城100万元。主要用于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资助、贴息和奖励等,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示范文化园区、龙头文化企业发展。三是积极向上争取省级文化引导资金扶持。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11个项目获得1400万元省级文化引导资金补助。四是建立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各县(区)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研究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考核等政策性文件。沭阳县专门制定了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泗阳县编制《现代服务业项目手册》,及时发布文化产业需求信息。宿豫区开展政府文学艺术奖、项羽文化金鼎奖等评选活动,对优秀特色文化项目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

(三)突出重点,以项目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的发展体现在项目的落实。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托各地丰富的有利资源,大力推动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网络动漫、工艺美术品生产和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项目快速发展。泗洪县大力推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并带动相关衍生文化产业发展。沭阳县多次开展文化产业集中招商活动,充分发挥重点项目、重点投资的拉动作用,新建了南湖公园、花博馆、图书馆、三未电器集团等文化产业项目。广博工业园、京东科技信息园等特大项目在宿豫区成功落户。全市各地“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扩建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共106个,总投资约496.78亿元,其中投资规模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0个,投资额493.88亿元,占总投资额99.41%。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体量偏小。文化产业刚刚起步,缺少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文化大项目和引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骨干文化企业。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低于徐州3.9个百分点、盐城1.9个百分点、淮安0.9个百分点、连云港0.1个百分点。2011年,在全市文化产业58个行业中,增加值超亿元的行业只有5个,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产业整体素质不强,文化产业园区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水平不高,辐射力较弱。

(二)文化精品人才匮乏。缺乏拿得出、打得响的文化品牌和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人物、文化实体、文化团队;艺术生产创作、文化产业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全市文化从业人员仅为全省的3.1%,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仅为全省的1.9%。

(三)机制体制还不完善。目前,我老秘网市的文化产业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主抓,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政府机构,只是按照职责分工各自开展工作,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协调机制。虽然我老秘网市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财税、土地、投入、融资等方面明显不足。有些文化产业政策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未能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规模。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招商引资、培大育强,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骨干企业。要强化项目带动,以文化强市建设59个工作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打造具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带动力强的产业“旗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要加快项王故里景区、乾隆行宫景区、“1897”历史街区、运河文化城景区等旅游文化项目建设进度。通过大项目的实施,加快构建富有宿迁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不同层次的文化艺术教育,依托市属院校和职业学校培养文化创意、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技能型人才。大力实施“中青年领军”培养计划,加快建立“304050”梯队文化骨干构架。创新文化人才引进机制,参照企业引进高级人才的办法,把紧缺的经营性和创意性人才纳入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鼓励文化企业以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兼职、签约服务等形式,引进或使用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加快机制体制创新。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协调配合机制。各级政府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创新文化主体管理模式,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优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运行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强和改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使用,促进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以政策扶持为重点,加快制定财税、投资、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政策,适当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企业更多地应用高新技术,综合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努力培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渠道融资,切实解决文化产业融资的难题。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文化企业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同时通过工商、财税、土地等政策的制定,吸引并带动广泛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实力。加强与金融机构协调,探索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资信评估体系,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切实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五)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完善文化市场主体和产品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行政许可和执法行为,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全面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共建文化强市的浓厚氛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11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