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加强我老秘网市涉台文物建设保护的思考

[复制链接]
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12-6-11 16: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涉台文物是指历史上反映大陆和台湾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交往,以及体现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亲缘关系,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和一些纪念性的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这是联系海峡两岸同胞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我老秘网市与台湾有着历史渊源,保存着丰富的涉台文物古迹,虽经岁月风雨,仍得以存留,成了明台之间“人同根、神同祖、文同源”的历史见证,目前共有120处涉台文物古迹点被列为涉台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主要与以下几类文化类型相关:

    一是史前文化。明台的地缘关系最深刻地体现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上,万寿岩旧石器遗址,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万寿岩遗址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18万年,也远比目前发现的距今3万年前的台湾最早的开发者“左镇人”提早了许多。我们知道,昙石山文化与台湾高雄的凤鼻头文化内涵相似、年代相近,因此对研究闽台古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988年至1989年,清流狐狸洞古人类化石的发掘,证实了福建在2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被誉为闽人始祖。2005年7月,考古人员在明溪南山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特别是从遗迹中出土的某些陶器表纹饰特征分析,也与台湾高雄的凤鼻头文化相似,这为研究闽台史前文化起源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是客家文化。宁化石碧与台湾一脉相传,台湾至少有60个常见姓氏中的600多万人与石壁客家有关,其中300余万是客家人,由此可见明台血脉相连,手足相亲,有着至亲的血缘关系。而明台的“文缘深”也颇明显,台湾的第二大方言是客家话,以及民间习俗、信仰、戏曲、艺术等都是从福建传承过去的,尤其是客家文化在台湾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分布在桃园、新竹、苗栗、台中、高雄等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约450万,他们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性格气质等方面都与三明客家人有相似之处,在岁时节俗、婚娶喜庆、丧葬习俗、饮食习俗等方面都保留和传承了客家祖地的传统,这些都足以说明明台客家文化一脉相承,文缘深厚,我老秘网市各地存有大量的客家文物。

    三是抗战文化。永安是抗战时期福建省临时省会,保存了众多的抗战历史文化遗址。抗战时期,福建省政府由福州迁到永安,陆续随迁的行政机关、大中专学校、文化团体、研究机构等单位有100多个,永安城区人口由原来的1万人一下子增加到3万多人。一部分单位设在城区,一部分单位疏散到附近乡村,时过60多年后,这些抗战历史文化遗址,目前还比较完整的保留下来的有:省政府办公地(现永安文庙),中山公园(现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晏公街(当年的老街道,一些出版社所在地),改进出版社(虾蛤村),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台湾省筹建处(文龙村土堡),省政府主席陈仪、刘建绪公馆(吉山春谷斋,现春谷山庄),省教育厅(吉山刘氏宗祠),省立(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现吉山酒厂),省立永安中学(吉山“东方月”),省防疫大队(吉山“萃园”)等40余处,大部分集中在吉山村。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项斯文(陈仪的外孙)2005年到永安参观后说:“只有永安才保留了这么多的抗战遗址。”

    四是宗亲文化。我老秘网市的姓氏与台湾密切的联系,开展宗亲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同根同祖同脉的认同。泰宁的历史名人邹应龙,在台湾有数十万后裔,有关民间组织较多,影响也较大。泰宁邹应龙文化研究会与台湾邹氏后裔组织联系交流日益加强。台湾魏氏与清流魏氏都是唐代名相魏征的后裔,台湾魏氏后裔人数众多,两地宗亲组织正在积极联系。比较有影响的宗亲还有宁化的巫氏、永安贡川的陈氏、将氏的杨氏等等。大田县魁城村连氏龙井大宗祠”,已有750年历史,台湾部分连氏与魁城连氏一脉相承,世界各地的连氏宗亲都在逐渐认同连氏的根在大田魁城。2010年9月8日上午,台湾的22名萧氏同胞,受台湾副领导人萧万长委托,到大田县黄城岬萧氏林埔大宗祠,与全省各地萧氏宗亲一起,举行萧氏始祖入闽1086周年祭祖庆典暨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林埔大宗祠揭碑仪式。  

    但是,我老秘网市涉台文物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涉台文物或因年久失修濒临损毁,有些修复十分简易,一些重要的文献资料和生产生活用具在消失,抢救保护任务繁重,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文物事业经费偏少,专业人员不足,研究水平不高等原因,对涉台文物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展示和传播远远不够。

    如何进一步加强涉台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仍然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课题。当前应考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充分发挥涉台文物在海西建设中推动三明先行的特殊作用。以全国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启动为契机,涉台文物保护为载体,策划并启动有影响的项目,在增进两岸文化认同上走在前头,在塑造对台文化交流精品上先行一步,在开展品牌项目入岛交流上先试先行,增强三明文化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把三明建设成为对台交流的重要工作基地。为此,应增加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力度,推动涉台文物保护工作全面拓展。应理顺文物管理体制,强化文物保护的政府行为,加强文物管理部门力量,多渠道筹集文物维修经费,积极争取国家及省里的支持,以及安排市财政的配套资金,分轻重缓急投入涉台文物的保护维修和生态环境整治。涉台文物分布较集中的县(市)也应安排好文物保护经费。同时,注重民间涉台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发动当地群众捐款集资,并积极吸引和利用台资投入文物的开发与利用。

    2、注重整体规划,突出保护重点。要做好重要涉台文物的整体保护规划,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参与城市和村镇规划建设的审查工作,确保文物保护规划与之相衔接。依法尽快为已公布的涉台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竖立保护标志、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管理等“四有”。对那些没有界定起止范围的涉台文物应及时上报,明确必要的保护范围,妥善处理涉台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文物进行维修时,要严格遵守文物修缮原则,按程序申报,杜绝文物建筑在维修中造成建设性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历史作证、让文物达意、让事实说话。有计划地邀请两岸相关领域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就涉台文物古迹的认定及保护等问题进行交流。

    3、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利用中促进保护。增强品牌意识,把保护与开发同发展明台关系联系起来,带动涉台文物古迹的开发与利用,培育两岸文化交流新的生长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文物产业的发展,可运用动漫、电影、剪纸及戏剧创作等形式宣传我老秘网市涉台文物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注重历史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在我老秘网市旅游路线中增加涉台文物古迹为参观景点,在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中增加参观涉台文物古迹的内容,使两岸同胞对台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4、加强研究宣传,不断扩大涉台文物的影响。建立文化遗产研究展示宣传机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建立涉台文物古迹保护交流基地,编印涉台碑刻文献资料集,有计划地邀请两岸有关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专家召开研讨会,开辟研究专栏,就涉台文物古迹的认定及明台文物古迹对接等议题开展双向交流,加强明台族谱对接成果展及有关博物馆建设,积极探索更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亲和力的展示方式。积极组织涉台文物赴台展览,制作相关书刊、画册、光碟,扩大宣传实效,营造浓厚氛围,使涉台文物在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文/叶劲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