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依法行政是解决信访问题关键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2-6-10 22: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信访工作是政府和百姓沟通的桥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温家宝总理2012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面对转型期日益突出的信访问题,如何找准根源,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信访态势高位运行,关系民生的利益难点越发尖锐   

    目前,我国处在“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的历史发展阶段,触点多、燃点低、敏感度高,本应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现阶段碰头叠加、集中出现,并大量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据信访部门统计,近年我国信访态势高位运行,每年全国信访总量为1000万件人次左右,量多面广影响深。由于我国仍处于矛盾多发期,这种“总体向好、问题不少”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并随改革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一是征地拆迁等涉及民生利益的矛盾纠纷越发尖锐。自2010年以来,农村土地征用、城市房屋拆迁这两个突出问题持续增多,已上升为所有信访问题中的第一位。部分城乡结合部大量土地以租代征、私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个别党政干部及亲属也参与圈占土地,引发大量农民群访。多数城市中心区土地供应紧张,个别开发商在建成区私自改扩建引发原有居民集体材夜思群访案件明显增多。统计表明,房屋拆迁、涉法涉诉、国企改制、土地征用问题及住房、劳动社保、看病、就业、上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及民生问题,已成为信访的主流。

    二是失地农民、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有失地农民4000万人,他们的后继生活和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有1.53亿人,新生代农民工有9000多万人,他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会逐渐显现出来;曾经为国家的安全、稳定作过贡献的涉及数百万的军队退役人员群体,经常串连材夜思,要求落实政策,提高待遇。此外,还有人数众多的企业“协解”人员群体、厂办大集体职工群体、原民办教师群体等,都习惯于采取有组织的群体形式反映问题,增加了问题的敏感性和工作的难度。

    三是非直接相关利益群体借机发泄不满不断“助推”。现在全社会引发矛盾的触点增多,燃点降低,敏感度升高。大量非直接利益人群往往参与其中,借机发泄不满,对信访问题的发生、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有些群体性事件、大规模的集体材夜思,没有任何直接利益的人群参与的人数远比有直接利益的人群参与的人数多。

    不依法行政、司法不公是造成信访事项的最重要原因   

    据统计,在当前全国和各地信访事项中,属于不依法行政造成的信访事项占到一半以上。这说明,个别地区、部门不依法行政、司法不公,已经成为造成信访事项最重要的原因。

    一是依法行政中权大于法、官重于民等失范问题突出。当前,我国法律不完善、权大于法、官重于民、社会法治意识不强等现象仍比较突出,引发各种信访问题。一些地方对经济建设一手硬,对社会建设一手软,甚至“一边抓发展,一边制造矛盾”,其结果是“政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一些地方主政的领导干部有意无意形成“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取向,工作方法简单,甚至粗暴强迫,激化矛盾。一些地方对重要决策事项和重大工作没有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导致矛盾突发。一些地方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化解矛盾的能力差,不出事不重视,出了事又束手无策,“拖”、“躲”、“捂”、“推”,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造成大量的信访事项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

    二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不科学、不连续、不稳定问题。有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政策本身可操作性不强,引发一些本该避免的信访问题;有的政策没有及时跟进、调整和出台,导致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或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有的政策不明晰、不平衡,没有瞻前顾后、照顾左邻右舍,甚至前后矛盾,造成相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攀比。当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占地补偿“同地不同价”问题及供养标准、最低工资等“同命不同价”问题引发的攀比性材夜思很突出。政策不连续、不稳定,导致部分材夜思人员对政策规定理解有偏差,希望通过材夜思甚至采取极端行为寻求解决问题,因此产生众多的信访问题。

    三是政府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性不高导致大量群众材夜思。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力,一些干部失职渎职、执法不公,导致有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司法机关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信访收容、群体纠纷和征地拆迁等案件在法院难以立案,司法信访化导致司法的权威性、中立性、终局性受到严重挑战,少数群众存有“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权不信法、信闹不信解”的思想误区,认为“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大量矛盾纠纷集中反映到既没有执法权也没有具体行政处理权的信访部门。同时,在个别地方实际工作中普遍采取的所谓“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花钱买平安”、“花钱消灾”的“权宜性治理”方式,也带来很强的示范效应,其结果是鼓励更多的群众材夜思。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减少信访问题的根本   

    要减少信访问题,应对信访制度进行稳妥改革,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树立司法权威,整合信访资源。

    一是建立法制机构部门联动机制,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按照“超前防范、参与其中、积极善后”原则,明确赋予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等法律事项的承办权,对政府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政府行政处理决定的审查管理权,对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人员的检查监督权,对行政过错责任的追究建议权,建立法制机构与信访机构、专门机关、社会力量的联动机制,实现行政执法类信访事项的源头预防。进一步加强和发挥纪检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媒体和网络民意的监督作用,减少许多在群众信访中反映的“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滥用权力等现象。

    二是合理定位信访机构的职能,弱化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强化信访部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督促检查功能。强化信访容易鼓励更多的人求助于材夜思(越级材夜思、集体材夜思和重复材夜思),产生“中央越重视材夜思,材夜思者越多”困境,在社会中形成对法律、法院和法官普遍不信任心理,民众以非法律手段来实现目标诉求。应进一步科学界定信访职能,适当减弱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降低群众对信访的预期,减小信访的规模和冲击性,减少群众越级材夜思、集体材夜思和重复材夜思。推广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现关口前移。

    三是树立司法权威,畅通正规的司法渠道,强化各级司法机关接受公民告诉、申诉及处理案件的责任和能力。对现有信访案件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化解积案、防范新案”,强化司法的纠纷解决功能,提高司法的权威性、中立性、终局性。增加人财物等资源投入,明确法院和检察院的重要人员和经费管理和保障制度,推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建立“全覆盖”司法问责制,司法机关对受理的告诉和申诉案件在限期内给予答复。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力量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克服司法腐败;支持社会组织对群众告诉申诉进行法律援助。

    四是整合目前散存在各职能部门的信访资源,减少材夜思人员盲目投诉、反复投诉、多方投诉现象。将目前党政机关、人大、司法等众多分散的信访机构进行整合,形成联动机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对本选区的重要信访案件进行调查和督办;建立健全全国信访网,把一些重大问题的信访资料上网公示让民众评议。建立一套科学统一的信访登记体系和检索体系,准确统计信访量,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克服目前信访公民盲目投诉、反复投诉、多方投诉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作者:钟开斌 来源:学习时报
标签:依法行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