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让很多文人默客都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的。从这四大名著也会各有各的管理智慧。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不仅要在表面层和制度层进行操作,更需要在文化层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仔细品位历史名著,结合管理实际,可以发现管理是如此之简单,又是如此之难,如果将复杂的管理简单化?如何回归管理的原点与本位?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 `4 g9 ^. z3 c$ e6 u& j! B& c1 f2 k! w8 I: Z4 l' V1 n
一、《三国演义》与管理 6 I1 {$ {& a- f0 K
* F! M" x5 r. P& o《水煮三国》将许多的典故与管理有效结合,笔者从人的方面来进行简单分析,对于管理, ! w) k9 f2 o( H6 S
) [& F3 c: d+ V. W+ I. Z“管”的要么是人,要么是物,“理”的目的是优化和理顺,其中,对人的分析非常重要,如如果问《三国演义》里的哪个人物,有些说吕布,因为三英战吕布,吕布一个人单挑刘关张三人,实乃英雄,但吕布这个人,好色薄情,先是认贼作父,后又弑父夺色,不是英雄,实乃小人;有人说刘备,宽厚仁慈,厚德载物,但刘备这个人,小事优柔,大事武断,平时遇事只知放声大哭,关羽被杀后,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终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伏笔;有人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为国,但诸葛亮的忠,只是愚忠,明知道阿斗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却仍然要扶,在其百年之后,蜀国的灭亡也就不可避免,可悲可叹。那么,谁重要呢?对于《三国演义》里的任何一位人物,由于历史局限性,都是有缺点的,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的分析需要的是结合情景与环境,结合心理与现状,在当今的环境下,管理需要的是既做人,又做事,需要的是既有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战略与细节同行。 9 @9 @. U-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