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湖北知音集团发展壮大的经验与启示

[复制链接]
湖北老秘 发表于 2012-5-12 15: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确立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建设文化强省,没有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不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没有一批优质文化企业支撑不行。为探寻我省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省委政研室调研组对知音集团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知音集团发展壮大并成为闻名国内外的文化产业集团的历程,其经验对我省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现实引导性。
    发展夺目
    知音集团的前身是隶属于省妇联的知音杂志社,创办于1985年1月。经过27年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知音杂志社已发展壮大成为下属10刊2报、7个子公司、2个老秘网和1所大学,涉足期刊、报纸、图书、广告、印刷、数字媒体、动漫开发、影视制作、家政服务、职业教育等多元多层次的综合型文化产业集团,总资产8.6亿元。2011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是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纳税第一大户。知音集团拥有3种月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报刊(全省10种),其中《知音》发行600多万份,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五位;《知音漫客》发行500多万份,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原创动漫期刊,是世界彩版发行量最大的动漫期刊;《新周报》发行200多万份。知音集团在同行业中创造了“五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创办半月刊、周刊,第一个即将在国内主板上市,第一个净利润过亿元,第一个开办印刷厂和创办大学,第一个拥有3种月发行量过百万份的刊物。知音集团以每天一本书的出版发行能力和上至高等学府、下至路边书报地摊都能见到《知音》的覆盖能力,三次荣获中国期刊最高奖——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2008年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2011年,知音集团已进军美、欧、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知音遍天下”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知音集团改革发展的成绩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成功有道
    知音集团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疆场上是如何历练成一匹“奇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呢?“知音始终吃的是改革饭,走的是创新路,‘以发展求生存,以实力争地位’是知音的企业精神,每一次腾飞,都伴随着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瓶颈突破。”知音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胡勋璧短短一席话,道出了该集团发展壮大的真谛。
   (一)实行市场机制,消除发展羁绊。从创办之日起,知音杂志社就一直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办刊模式,是我省最早实行市场经营机制的文化事业单位。面对期刊出版市场的巨大压力,知音杂志社在全国期刊界率先进行了适应市场的多项改革。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1992年建立主要负责人收入与杂志效益捆绑挂钩的目标责任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音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了《知音》杂志的迅猛发展,月发行量由1992年的70万份上升到1999年的430万份,增长6倍多;利润由180万元上升到6800万元,增长了30多倍。二是由“事”改“企”,实行全员聘用制。2000年知音杂志社在报刊界率先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成立知音集团,市场化运营,消除了事业体制的种种约束。知音集团建立了员工工资、奖金与工作业绩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使人事管理与市场机制无缝对接,一步到位,消除了推进发展的分配障碍。《知音》杂志月发行量由2000年的430万份增长到2010年的600万份。三是内部管理实行扁平制。2003年知音集团改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为“扁平化”管理,压缩管理层级,提高运作效率。2003年到2008年,集团年利税由7500万元逐步增长到1.38亿元。
   (二)确立办刊之魂,彰显办刊宗旨。知音集团十分重视《知音》杂志“刊魂”的塑造,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人本精神,歌颂劳动、创造、爱心、生命和人性的美好。早在《知音》杂志创刊时,就把创造鲜明的人文精神作为办刊宗旨,以“人情美、人性美”为刊魂,确立“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心灵”编辑方针,以情动人、讴歌真善美,平易近人、贴近大众生活,催人奋进、颂扬自强不息,把最真实、最新颖、最动人的真情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把平凡生活中折射出的生活哲理和人生真谛及时、充分展示给读者。如《知音》杂志近几年向读者先后推出一批纪实性人物报道:割肾救母的山东孝子田世国、含辛茹苦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大学的湖南大学生洪战辉、“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谭纪雄等。这些“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的宣传报道,无不体现了《知音》的办刊宗旨。 《知音漫客》延续《知音》的人本追求和人文理念,以“年少有梦,青春有爱”为刊魂,打造中国本土的漫画寓言体系。《知音漫客》的出版,打破了日本动漫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奠定中国动漫期刊第一品牌地位,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原创漫画周刊。2011年《知音漫客》实现净利润3000多万元。
   (三)坚持内容立命,打造优势品牌。知音集团坚持把刊物内容当作刊物竞争力、生产力和生存力的根本问题来抓,形成了“以内容支持品牌,以品牌强化内容”互促机制,《知音》杂志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一是突出“精准定位、内容体现”理念。刊物的内容决定其质量和境界。《知音》杂志坚持对人生、人性关注的定位,凭借内容丰富深刻、体现人本精神、贴近读者的形象,当年创刊号发行量达到40万份,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第三年就达到140万份,成为当时全国期刊市场成长最快、最为轰动、最知名的杂志之一,一举确立了“知音”的品牌地位。二是突出“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理念。从1987年下半年到1990年,《知音》杂志期发行量大幅下滑,一度不到50万份。知音管理层迅速提出“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质量目标,并充实编辑力量,加强编辑管理。1994年《知音》杂志重新站上月发行量100万份关口,1996年突破200万份,1998年达到320万份。三是突出“千淘万漉、吹净狂沙”理念。《新周报》每期稿件只能刊用20多篇,但每期报上来的稿件有600多篇,平均从30篇中才能选中一篇,这种高淘汰率,保证了稿件的高质量。《知音》编辑每月要联系上百个作者,筛选数十个选题,才可能发1—2篇稿件,甚至一篇也发不了,千挑万选确保了刊物质量,捍卫了“知音”品牌。《知音漫客》以读者投票排名来选取刊登作品,一时在漫画界广为流传,说“这可能是新手的福地,也可能是名家的滑铁卢”。四是突出“读者至上、阅读同步”理念。1999年《知音》杂志改为半月刊,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文章的时效性,满足了读者同步阅读的需求。改刊第一个月的发行量由320万份上升到400万份,当年底达到430万份。五是突出“篇篇是美文,期期有精品”理念。2000年到2002年,《知音》杂志发行量徘徊在400万份,他们便果断提出“篇篇是美文,期期有精品”的质量标准,并改进编辑流程,发行量开始恢复性增长,很快从430万份增长到500多万份。六是突出“原创才是核心竞争力”理念。牢固树立“原创才有版权,原创才是产业链高端,原创才拥有话语权”理念,把真实性、原创性作为竞争力来抓,签约独家作家,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把最原汁原味的作品呈现给读者。即使在当前受新媒体冲击情况下,《知音》杂志仍然保持纪实期刊第一刊的地位。
   (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集群。知音集团依托“知音”品牌优势,在巩固发展核心期刊《知音》杂志的同时,将触角逐步延伸到发行、广告、印刷、网络、影视、物业、教育等领域,形成核心期刊和相关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在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一是编辑出版《知音》系列期刊,打造发展新亮点。从1996年开始,《知音》先后创办了《知音·海外版》、《知音励志》、《知音文摘》、《知音漫客》和《新周刊》等10刊2报。《知音漫客》和《新周报》是新增的两份月发行量过百万的新成员。《知音漫客》2006年1月创刊,按照“百分之百民族原创,百分之百全真彩色,百分之百长篇连载”的高起点办刊标准,经过几年的努力,以每月超过32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原创漫画周刊,形成涵盖刊物、图书、周边产品、动画、游戏、网络、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知音动漫产业链,2010年实现产值1.2亿元、利润1500万元,成为知音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曾作出重要批示:要总结《知音漫客》的经验。《新周报》2006年9月创刊,是一份综合性文摘周报,以“与智者对话”为办刊宗旨。创办仅三年多,月发行量就突破200万份。二是发展多元产业,拉长加粗产业链条。1996年以来,集团先后创办了广告、发行、印务等三个股份制公司。知音广告公司在全国首创由广告客户出资印刷、增加广告彩插页的经营模式,被全国诸多期刊所效仿。知音发行公司在全国建立20多个分印点、24个分发点以及二级批发商数百家、终端网点上万家,形成全国期刊界最健全有效的发行网络。知音印务公司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期刊印刷基地,与造纸厂家共同研究定制的“知音专用纸”,被全国多数期刊采用,为中国期刊用纸及装帧质量的普遍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家公司成立时总注册资本只有300万元,截至2011年底,三家公司净资产已达到6000余万元。三是创新产业业态,开展战略性投资。为培养后备人才和满足“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需要,2000年,知音集团创办了“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在校生6000多名,发展势头强劲。为了深度开发利用知音特有的素材资源,该集团创办了知音影视公司。该公司以《知音》杂志刊登的谭纪雄纪实故事为基础,拍摄制作首部电影《特警英雄》,成功实现了进军影视业的第一“拍”。为促进发展成立的知音物业公司,完成了知音文化科技园、东湖传媒产业园两个项目建设,在武昌核心地段开发的高端写字楼项目即将投入使用。以上几个项目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四是“走出去”,把“知音”推向世界。大力开展境外出版发行及合作项目。2007年成立了知音加拿大出版公司,与《环球华报》合作发行时尚生活杂志《知音新女性》,等等。知音集团积极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卓有成效。
   (五)不拘一格用人,激发创造活力。知音集团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机制,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一是唯才是用。他们选人用人坚持从实际出发,不限性别,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不限户口,千方百计选拔优秀人才,培养“黄金编辑”,为我所用。村姑赵镁萍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执着追求走上写作之路。知音集团人事部门发现她的特殊品格和潜质后,特招聘她为正式职工并大胆使用,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使她迅速成长。2011年赵镁萍以突出的业绩被知音集团评为“优秀编辑”,被武汉市评为“优秀外来务工者”。2006年创建《知音漫客》后,为寻找一个合适的动漫编辑,集团老总胡勋璧多次南下广州,用诚心和高薪聘请李靖担任总编,有力促进了《知音漫客》的持续稳定发展。李靖团队成为知音集团唯才是用的典型例证。二是业绩激励。早在2003年,《知音》杂志的编辑年收入就能达到“十几万”,最少的也有“五六万”。知音集团最早在全国推出签约作者制度,买断作者版权,对一年发12篇优秀作品的作者给予20万元稿酬。不管来头,不讲关系,不讲资历,谁业绩突出,谁贡献大,谁就会得到重用,谁就会有高收入。对人才的“生产力标准”激励制度,保证了《知音》的质量品质,保证了事业的发展壮大,营造了“有为必有位,有位更有为”发展环境,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六)全力推进上市,深化改革发展。200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知音集团时,勉励知音“早改革、早主动、早发展,争取早日上市”。随着知音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知音文化产业,早日改制上市就成了当务之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知音集团已顺利完成整体改制,“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8日注册成立,上市工作正在加紧推进。该集团实行整体改制,建立股权多元、治理结构合理、经营机制灵活的股份制集团公司,彻底解决束缚知音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他们的发展思路是:突出“一个主体”——核心期刊《知音》月发行量力争实现1000万份;拓展“两份周报”——《新周报》和《第一生活》;打造“三个期刊群”——文化综合类刊群、动漫刊群、时尚刊群;做强“四个相关产业”——广告、发行、印刷及教育;快速发展“五大新兴项目”——动漫业、新媒体业、图书出版业、房地产业、家政服务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总资产规模达100亿元、年收入100亿元、利税15亿元,将知音集团打造成“双百亿”国家级航母型文化产业企业。
   宝贵启示
    知音集团发展壮大的历程,是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的历程,是乘势而为、顺势而上的历程。其发展经验为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知音集团的每一次跨越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从外部环境来看,主管部门放手让知音集团大胆闯、大胆试,为其起步腾飞打下了机制基础,注入了活力。从内部改革看,知音集团早早就深谙思路决定出路、观念突破决定发展突破的道理。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打破“铁饭碗”,不拘一格用人才,如在全国期刊界最早推出签约作者制度、首创客户自制插页广告经营形式、非时政类刊物第一家发行半月刊、敢于打破常规寻找跨越发展路径实施整体改制等等一系列举措,为知音事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务必要消除僵化过时、墨守成规的旧观念,切实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以观念的超越推动发展的跨越,以思想的领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先。
    (二)市场运营是根本。《知音》杂志以市场为导向,视读者为上帝,主动接受读者的评判和挑选,改革体制机制,提高办刊质量,满足读者需要。《知音漫客》刊用文章不由编辑决定,而是通过读者投票,让市场决定。2000年在“最好的也是最危险的瓶颈时期”,他们果断报请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2011年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进一步将知音产业推向市场。知音集团的跨越发展,是主动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果。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省的文化企业、团体,要主动迎接市场挑战的考验,敢于同外来文化产业同台竞技,不再依靠垄断资源和享受政策来发展,要强化“早改革、早主动、早发展、早上市”的意识。
    (三)坚持原创是支撑。知音集团把原创作为立刊之本、强刊之基,始终认为原创才有生命力,原创才有吸引力,原创才有竞争力。在知音集团由1刊发展到10刊2报过程中,坚持“思想一脉传承,内容原汁原味,形式原生态”理念,打造知音核心竞争力。期刊集群以《知音》杂志为依托,强化作品原创,签约买断作家,编辑出版拥有知识产权的刊物,打造知音产业核心竞争力。《知音漫客》由月刊发展为周刊,以100%原创风格,带动中国原创漫画升温,推动了本土漫画创作的繁荣。知音集团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打造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文化产品,要打造自己的原创品牌,强化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产业高地,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而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四)改革创新是源泉。知音集团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源自不断的改革创新。一是危中寻机创特色。知音集团面对自负盈亏的压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谋求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二是化危为机创优势。2000年《知音》月发行量徘徊不前,《新周报》出现仿冒品,期刊发展进入危急时期。集团决策层审时度势,突破思维定式,强化创新形成特色的理念,使发行量迅速攀升。三是乘势借机创平台。集团依托核心期刊优势,从《知音》杂志内容原创延伸到《知音漫客》百分百原创,从《知音》“人情美、人性美”的宗旨延续至《知音漫客》“年少有梦、青春有爱”的刊魂,不断打造发展新平台,不断创造领先新优势。四是抢占先机创品牌。《知音》杂志领跑中国期刊业,善于不断总结经验,勇于进取,不断拓展产业,由1刊发展到10刊2报,成功打造拥有影响力的“知音”品牌,建立涵盖文化产业多门类的传媒集团,没有创新的精神是办不到的。推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要借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咬定创新不放松,加速创新不停步,在创新中立业,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文化资源是依托。不管是说到《知音》还是看到《知音》,人们自然会想到“高山流水,知音难求”的典故。知音集团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还有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利用“知音”典故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就了文化产业,而知音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让“知音”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焕发了活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湖北丰富的文化资源,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让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企业,让文化资源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绽放耀眼光芒。
    (六)领军人物是关键。“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文化企业更需要富有创造力的领军人物。知音集团总经理、总编辑胡勋璧就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领军人物。他以过人的胆识让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成就了“知音神话”,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凝聚着知音员工一路走来,不断引领知音集团跨越前行,成为了期刊业翘楚。胡勋璧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出版名人,2000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2005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8年入选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物”。湖北文化产业要崛起,选好、选准文化企业、团体领军人物是关键。■
    调研组成员:
        梅学书 江国志 叶汉雄   刘 剑 周 明 王 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1粉丝

17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