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2-5-1 06: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当前,我们正处于这样的节点,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更积极、更理性、更客观地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不断地完善自身社会政治体制,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使中国的发展在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西方国家发展道路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世界历史进程,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观念上实现新的突破,进而推动改革实现新的突破。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实现了突破,什么时候就能够比较快速健康地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突破,是对“两个凡是”的突破,这种突破顺利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顺利实现了拨乱反正,成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突破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禁锢,积极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前,我们又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能否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能否在民主发展等问题上有勇气和智慧实现突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否顺利发展,中华民族能否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全党、全社会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必须“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政治意识形态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有制关系、分配方式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经济基础的这些变化,必然要求政治上层建筑的完善与发展与之相适应。积极推进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既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客观要求。
    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对改革的目标、路径、阶段、条件、困难和前景等有清醒的认识和总体规划与设计。改革开放之初,从总体上讲,我们对自身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分析还不深入,对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的了解还不全面,所以,我们在改革策略上,始终坚持实践的原则,试验性地不断探索,承认有限理性,“摸着石头过河”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而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了正反面的很多的经验教训,有了很好的人才积累和思想库,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各国发展模式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晰,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和能力以战略的思维来设计和规划未来的改革与发展,系统地明确目标、方向、领域、重点、体制机制等等。不能再“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做好总体设计和规划,必须坚持:在目标上,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在动力上,“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在重点和顺序上,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主体方面,必须“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客观上要求我们坚持“增量改革”的路径,在既有的政治与法律框架内,积极推动“民主”与“法治”从文本走向实践,使民主运转起来。从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在宪法和法律文本中,党和国家建构了最为完善的公民权利保护规定,明确了最为清晰的政府权力边界,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立法、行政、司法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然而,在实践中,宪法法律的精神并未得到深入贯彻,公民权利并未得到充分保护,政府权力并未得到有效约束。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政党等制度的实践运作依然残留传统政治的痕迹,随意性强,规则意识不足。整体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真正使人大行使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改变政协赋予民众荣誉表征的定位,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过程;鼓励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权力,规避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促进社会组织、普通民众在国家、市场之间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在实践中落实法律文本,激活制度文本,我们有着广阔的空间。
    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视野,学习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具有几千年封建政治传统的中国建设民主、法治,没有任何先例可循。要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发达的民主,我们只有认真、系统学习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经济领域,我们已经借鉴了公司制、股份制这些曾经被看成是资本主义专属的东西,并有效地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不会照搬照抄西方的具体模式,但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不是西方的专属,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当然需要民主法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积极稳妥地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是基本共识,但在推进政治体制问题上,还需警惕几种错误认识与僵化观念。第一,“政治体制改革会带来动荡、破坏稳定,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事实上,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稳定,是表面的、缺乏活力的稳定,真正保持稳定需要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才能有效地消除冲突,实现真正的稳定。在观念上,我们仍须破除“妖魔化”民主的倾向。第二,“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毕其功于一役。”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凭空想象一个终极的目标。第三,“政治体制改革有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就能够顺利推进。”顶层设计不是整齐划一,不是一刀切。顶层设计,依然需要基层的试点实践和探索。顶层设计政治体制改革,在尊重多样性、复杂性现实的基础上,也为基层改革的深度推进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基层走出“下改上不改,最后改回来”的尴尬境地。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取决于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在应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但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我们要始终牢记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清醒认识当前人民群众“主动联系”我们的现实,时刻准备未来人民群众“不再联系”我们的挑战。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客观、理性和宽容的态度,而非极端的、情绪化的诉求,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空喊口号。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够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在新的高度上谋划改革的方略,实现改革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增强忧患意识比仅仅歌功颂德更有利于长期执政。作者:陈家刚 来源:学习时报
标签:设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