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感恩节,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值得感激。由衷感谢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QQ群“重温经典读书会”继续分享《论语问答录》学而篇第十一章。今日夕惕若未在线,人气王红豆不惑等网友接过了与贾老交流的接力捧。老猫参加饭局刚回来,便收到贾老师的留言,赶紧将聊天记录稍作整理,与大家分享。% N3 Y" E/ @' F: A3 F
' ^8 o. F* ~( x" r" I& s贾陆英:$ V; y6 c5 f5 Y" s4 X
, ]: i' l4 G& `' i7 r3 V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讨论《论语》学而篇第十一章:& _& }; S9 h$ z0 b; M
0 {0 Q" x. p3 E$ Y% A% w$ g/ G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5 c S/ v, l. ^( Y: b
9 F+ x& b* O) k" e3 M1 O9 j; S 观其志,观其行:其,指儿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道,指父亲生前的所为,包括其思想和行事。
7 j9 h- w* o6 X' p4 m5 F
, Q6 L: J6 b& i( c3 } 孔子说:"父亲在世时,看儿子是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了,是观察他的行为。在三年之内能不改变父亲生前的所为,可以说是孝了。"% l7 t. \/ i/ y, |
( u. D6 @5 r1 C/ J& A( B2 [5 C 问:怎样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U; O! |( h4 B& l9 B, a' l
! z- b4 y8 }( {5 x 答:在古代宗族社会中,父亲在世,儿子不能独立处事,所以要观其志;父亲去世后,儿子独立处事,所以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依据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的古礼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强调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当今社会情况变了,对这一章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况且,《论语》关于孝的具体要求有多处,这只是其中之一。要全面理解,融汇贯通,抓住孔子论孝的精华和要义(参见学而篇第二章),古为今用。例如,孔子还强调要以礼事亲,不可违背于礼;“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等等。2 W& {0 y/ e; E F( a9 b7 u) ~% Q
; X& o4 { ~* m4 i+ A; V3 M. u 宋儒作注说: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他们把这一条视为孝的根本,加以绝对化,是不对的。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当今社会,更不应该这样要求,否则,不利于年轻人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 x9 `" u5 u: G8 {, x) ^* u" u4 `4 }+ q( X5 s
六耳弥虫:, K9 q- _; r& e2 C8 s4 F8 x
. ?/ \5 b- _+ z5 y' {古人守孝三年,为父母下来不是6年了吗?如果给老婆的父母也守,那不是12年了吗?大半辈子过去了
9 F. o' T+ O9 ?3 J J C& r0 B% {( T/ j* I- Z7 P
贾陆英:3 I2 }* i Q8 `' T' c
/ Q6 W$ t0 {7 \( p- Y' D H守孝三年的规定,主要是因为一个婴儿出生后,三年才得以“免于父母之怀”,因此,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以报父母之恩。此是古礼,如今只需继承孝的精神,不必拘泥于三年这个规定。
/ P, S- a: G B; z
& u9 ]$ Z2 I0 T2 r% U6 b无心随风:
8 f" p! j3 u% }4 A( v* F4 `5 j/ n' o/ K! c2 s0 j2 o
孝是仁和礼的表现,即是道德修养,又是行为规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是古人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符合稳中求进的要求,只是进是个人修养的进步
* h6 o" y! z1 X3 H) g# Q3 K
* S0 j4 M7 [* R9 q贾陆英:
4 U+ S0 m% o. Q
E% E3 `* d& D5 U% m1 }守孝期间读书养性,是非常好的选择。据有关专家考证,《论语》的初稿,就是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为他守孝期间,把所记的老师的教诲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孝是仁和礼的表现,即是道德修养,又是行为规范——赞同。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施行仁道,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孝乃为仁之本。对父母尽孝,也是礼的规定,因此尽孝要有发自内心的爱敬之情,这才是礼的根本精神。
8 A9 H8 A9 B. c7 f+ A3 I$ a; ~( r
& O; ~ q; \ t9 n韦韦:2 N8 R/ C ~3 ], q+ P- m. y0 z2 Q; }
0 v! i1 ]5 @! i0 T按照孔子讲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在他父亲生前和死后不一样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想:即这个人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各个方面都比较向善,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出自他的本心。因为处处有他父亲的压力,他不向善也没有办法;而他父亲一死,这个人就立即改变了自己,说明这个人本来就很坏,只是没有机会暴露而已;如果在他父亲死后的一段时间才改变自己,那说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他之所以变坏确有诸多的无奈。而如果他永远都不改变自己,说明他父亲的教育是成功的。孔子把一个人父亲在世与不在世作为衡量其是否孝道的界限,我们姑且不管这是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做人就应该始终如一,至于结果如何,若是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语来判定的话,也应该不会有什么例外。
4 I+ A# ^" o& a6 G) R1 o
6 I2 V$ t: M;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