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县委书记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专题文章汇总

[复制链接]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12-11 10: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本帖最后由 广东老秘 于 2011-12-11 10:37 编辑

今年是合肥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三年攻坚决胜之年。作为科教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区,必须自觉站在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争先进位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追求,以创建达标为抓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提升我区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水平,力争为全市的争创工作多做贡献,发挥更大作用。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既要抓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更要抓文明行为培育管理。现代化大城市,不是高楼大厦的简单堆砌,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繁荣的现代服务业,更要有现代文明作为支撑。从文明城市而言,既要有城市的“骨架”和“脸面”----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整洁优美的市容市貌;更要有城市的“气质”和“内涵”---高度发达的人文素养和社会文明。在实践中,一方面,要狠抓城区面貌的改善,始终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强力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加快消除辖区脏乱差现象,坚决解决“两薄”(薄弱时段、薄弱地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文明意识的强化、文明行为的养成,这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更深内涵和更高要求。既要加大宣传教育、教化养成,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为根本,大力实施“市民素质工程”,使创建文明城市的每一项工作,都成为陶冶人、教育人、提高人的重要活动;又要严格管理、强行入轨,精心设计并推出各种有效的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城市的活力、魅力和文明程度在市民崭新的精神风貌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既要抓好全面工作,更要狠抓突出问题。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逐项对照、逐一落实,找差距、补漏洞,特别是对需要重点推进、协调和攻坚的工作,分清轻重缓急,下好先手棋、出好组合拳、打好攻坚战。另一方面,由于受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基础配套、规划制约等影响,创建工作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在所难免。如区域、部门之间的不平衡、一些硬件设施的不达标、居民文明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管理和服务不到位,一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要在分项落实、统筹推进基础上,下大功夫解决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既要有愚公移山的“苦功夫”,又要有改革创新的“巧功夫”,整合力量,合力攻坚,全力以赴从根本上加快解决。特别是要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治理力度,强化过程监管,绝不能一“批”了之、一“包”了之,更不能缺位、失位。
第三,既要依靠各级干部,更要发动人民群众。当前区域之间的发展竞争,已不仅仅是规模、实力和水平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一种环境、文化和形象的竞争。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无形资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大潮,背后涌动的就是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大潮。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文明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文明创建工作既是一种政治责任,更是本职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必须始终做到看不惯、放不下、忍不住。特别是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相互配合,群策群力,合力攻坚,确保各项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最根本的生命力是人民群众,只有群众主动全面参与,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从当前看,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还不够高,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强。因此,一定要采取实实在在的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把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融入到创建工作的每一个阶段,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快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第四,既要健全工作机制,更要严格落实责任。当前,争创工作已经进入了攻坚时段,必须以制度和责任来保证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方面,要真正发挥制度的治本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作了有益的尝试,各项制度也比较多,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体系,管用实用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继续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健全完善文明创建的工作推进、分工落实、责任倒查、督查考评、奖惩激励等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系统有序的制度体系,以长效的领导机制作保障,以长效的测评机制强动力,以长效的共建机制聚合力,以长效的管理机制打基础,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另一方面,要严格按制度、按规矩办事,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创建工作实绩纳入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工作考核和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不怕别人“眼红”;对推逶扯皮、工作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领导,要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第五,既要始终保持拼搏精神,更要提升创建工作理念。近年来,随着创建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创建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创建规律的把握更加准确。一方面,我们看到,多年来我们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走过的道路是布满坎坷、充满挑战的,如果没有一股锲而不舍、矢志不移的拼搏精神,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创建成果。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我们的党员干部是有决心、有信念的,我们的群众是有觉悟、有素质的,我们的创建工作是有基础、有优势的,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既为创建增添了光彩,也为创建注入了动力。今年,创建的难度、竞争的压力、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更加需要我们进一步提振精神状态,以执着的信念和拼搏的精神,全面做好各项创建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是仅仅为了拿牌子、争面子,而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正是坚持这样的理念,我们把文明创建工作与改善民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城市发展更具实力、更富魅力,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更为和谐,我们的创建工作才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创建成果才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满意。但是,随着文明创建的深入开展,群众的期望越来越高,满意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真正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使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认可度,切实增强幸福感,进一步增加社会和谐系数。(作者系蜀山区委书记)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12-11 1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阔步前进。这既是合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进一步提升文明素质、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创建认识不模糊、目标不动摇、工作不停步,当好全省文明创建工作的“排头兵”。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在把握大局大势中坚定创建信心和决心。对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付出了艰辛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和“大拆违”、整治“四乱”、“文明交通”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正三轮车非法营运等专项活动,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四届蝉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从基础设施看,从2006年3月开始,针对基础薄弱的情况,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我市坚持“交通先行”,强力推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大建设”。五年多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全市累计投入1122亿元,集中完成990项城建工程,与过去相比,合肥的基础设施有了一个焕然一新的面貌。从人居环境看,我们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精心做好“水文章”和“绿文章”,累计投入156.5亿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60%提高到85%以上;新增园林绿地5.6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7%提高到44.36%,森林覆盖率20%以上,增加了4个百分点。在这个冬春,我们又栽种了15.03万亩的林木,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再加上这些,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会更高。从投资发展环境看,我们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深入推进机关效能革命,使合肥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地区之一。同时,在各个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之举,为人民群众、广大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制度环境,让老百姓顺气,让企业顺气。从文化建设来看,“十一五”时期也是合肥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最大的五年。合肥大剧院、合肥美术馆、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投入之大丝毫不亚于一些工业大项目。我们还欣喜地看到,文明创建日益深入人心,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我们既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又要看到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优势,既要看到压力和挑战,也要看到同全国一流城市同台竞争,本身就是我们提高发展水平的现实机遇,从而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决心。

 前两天我市党政代表团在昆明考察滇池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工作等,很受启发、可资借鉴。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绿化意识、环保意识,关心爱护好自己家园的环境,把环境爱护好,把绿化建设好、维护好。特别是从事园林绿化和环保工作的同志,更要充分解放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能力要与时俱进。要强化环保意识,对工业、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要严格监管,责任到人,签订责任状,加大问责力度。比如,以前污水流入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污水处理能力达不到,另一方面是因为污水处理管网不健全,雨水与污水混流。但是“十一五”时期,我们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加大治污投入,实施了“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累计投入近百亿,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从2005年的45万吨提高到2010年末的98万吨。理论上讲,依我们目前的条件,污水都能收集起来。那么,现在为什么还有污水流入河流?问题就在于存在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漏接的现象。政府投入那么多资金搞治污,为什么还会出现企业偷排问题?原因就在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我们要学习借鉴昆明在治污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对于偷排污水的园区、企业,不仅要处罚企业,而且要对辖区的主要责任人进行问责。市环保局要切实负起责任,敢于碰硬,敢于严格执法,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和排污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重罚,做到理性执法,更好地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区(开发区)环保局的督促指导,发现执法不力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查到人。今年6月底前,除了老城区,城市其他地方必须实现“雨污分流”,坚决杜绝雨污管道漏接、错接、混接问题。以此为时间节点,今后再发现企业将污水排到雨水管道进入河流的,要严肃追究县区(开发区)及其环保局的责任。同时,要学习昆明滇池治理的经验,把发现的污水堵住,溯根求源,严肃追究相关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一次发现偷排污水的,给予所在县区党政一把手和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记大过处分。各县区(开发区)要层层签定治污工作责任状,实行严管重罚,把各项具体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确保达标排放。如果我们连治污工作都搞不好,又怎么去抓文明创建?更不要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了。文明创建没那么深奥,没那么复杂,简要地说,就是把你周边的环境搞好,把周边人的规矩立好。我们的干部要转变观念,不搞终身制,组织给你一个岗位,应该说是给了你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平台,干得好不好最终要靠效果来检验,我们必须要有这种理性的认识,才能把工作干好。干得不称职的,就要调整岗位。文明创建,水最关键。在污水处理上,不要再以进水质量不稳定作为借口。否则,发现这样的事,第一次写检查,第二次罚款,第三次作组织处理。对污水处理厂,必须按照合同办事,必要时我们聘请独立第三方,请社会或者外省市的环保检测队伍,我们花钱“背靠背”进行抽检。

 我向来认为,对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决不能丢,要继续发扬光大;但对于一些不好的陈规陋习,即使沿袭了5000年,也要彻底摈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老城区的一些街道两边的窨井,经常有人乱倒泔水和垃圾,对这个问题,要坚决处理。难道就不能搞个联保责任制么?第一次发现,给区委书记区长打招呼,第二次还会跟你们说,第三次再发现,至少所在的街道书记主任要撤职。如果这些都做不到,我就怀疑一些领导干部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管理水平有问题。有关部门可以让辖区城管队员重点去看窨井盖。我就不相信往窨井盖里倒泔水这个治不住,这个就要严罚重管、媒体曝光。

 第二,要进一步创新举措,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创建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市在文明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不少创新之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从集中管理到属地管理,从职能交叉管理到层级管理,从“各自为政”到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和自由裁量权的阳光行使,从市里“统管一切”到工作重心下移、管理权限下划,从“大包大揽”到尝试进行社会化服务,等等,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带来了城市管理水平的跃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体制机制还不够科学、不够完善,存在着“有利争着上,无利相互推”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改革不彻底、不到位。下一步,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更大的魄力,加快推进改革步伐,更好地为创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不断解决“管得不活”的问题。以前,有些部门汇报工作时,一说到希望加强某一方面工作,基本套路就是要求增人、增机构、增编制、增职数。领导要是不答应,就说你不重视这项工作。但“十一五”以来,市委秉持“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在进人、加机构上就是秉持从严的思路。我认为,市本级公务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现在公务员如果数量再减一些,扯皮会更少,行政成本会更低。我们拿的是人民的“俸禄”,没有理由不好好干。这次我在吉隆坡时,从新加坡过来一个企业家告诉我:新加坡开车到吉隆坡三个多小时,马来西亚汽油便宜,三块多钱一公升,而新加坡油价很贵。新加坡有些老百姓看到价差,就开车到马来西亚吃顿饭,然后加满油开回来。但这对新加坡来说,就存在税收流失的问题。新加坡有关部门看到这个漏洞,于是通过一项法令,规定新加坡人开车去马来西亚,其车子油箱里的油不能低于三分之二。有了法令,实行抽查制,抽查到就实行重罚,违法者要去坐牢,执法严格,形成人人对法律的敬畏。一个人没加,一个机构没加,效果很好。这要是放在我们这里的话,就可能要增人、增机构、增编制。客观的讲,做好各项工作,包括文明创建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增速提效。我们要借鉴合肥大剧院、合肥奥体中心等委托运营管理的模式,按照“花钱买服务”的思路,通过招投标方式,积极引进实力强信誉好的社会管理单位和中介机构参与文明创建,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当好“守夜人”,加强“过程监管”,不能一“包”了之。在这一点上,大家一定要继续摈弃封闭、狭隘、保守的观念,实行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大开放,更好地借助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文明创建工作。二是要不断解决“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如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质是通过明晰“网格化”的责任,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扁平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遇事不“踢皮球”。这一模式原本是创新之举,但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老酒”,要对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进行创新再造,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并培养和发展一批城管信息员,以科技催生城管生产力,以创新提高城管效率。三是要不断解决“都管都不管”的问题。对一些涉及多头管理的问题,要有创新的举措和办法。像我们提出的综合执法模式,既可以就某一项具体工作实行综合执法,也可以就某一具体区域建立综合执法机制。总之,创新完善文明创建工作体制机制,一定要围绕解决具体问题,多想办法,多出新招、实招和高招。现在,大家再到街道上去看看,虽然人民群众的交通意识仍很薄弱,但比过去好多了,这说明好的习惯是管出来的,必须严管。

 第三,要进一步关注细节,在强化管理中提升创建水平。一个城市的文明,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我们要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从体现城市现代文明的每个细节做起,用千千万万个闪光的“小文明”,汇聚成我们这个城市的“大文明”。一是要在继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上下功夫。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最终要看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虽然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我们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绝对不能无为而治,而是要争取“一年更比一年好”。要继续坚持教育为先,从未成年人抓起,从市民基本素养、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多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更好地树立省会意识,提升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乃至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现代思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明意识,在耳濡目染中提升文明素养。比如,我们要巩固扩大近几年“文明交通”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把“文明交通”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长期坚持下去,教育引导市民逐步摒弃交通陋习,培养文明交通行为。二是要在继续加强“过程监管”上下功夫。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缺了“过程监管”,其结果就有可能“变味”、“走样”。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绝不能搞“运动”,绝不能只“批”不管、只“包”不管,要增强数字概念、成本意识,强化“过程监管”,实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理性管理。要进一步落实包保责任制、联保责任制和干部责任追究制,把一项一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在继续弘扬法治观念上下功夫。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运用到文明创建工作中去。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比如,我们市土委会、规委会明确规定,凡上会议题,其合法合规性审查,由土委办、规委办主任负第一责任。一方面,要严格管理、严格执法,对违法违章行为实施有效处罚,决不容忍因少数人的不法利益而阻挡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我们自己在执法上不能有瑕疵,不能大而化之、简单粗放,更不能随意而为、暗箱操作。要继续推行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阳光行使自由裁量权,这项工作很有成效,提高了部门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今年要进一步完善,由5个部门扩大到40个部门;同时,还要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申辩权,进一步增加工作透明度,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既是对“官员”的法治教育过程,也是对群众的法治教育过程。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在凝聚合力中落实创建任务。文明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必须加强工作统筹,继续在全市形成“一盘棋”、“大合唱”。一是要更加强化属地管理。各县区、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上阵,敢于负责、敢于决策;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问题解决到位。乡镇、街道、村居要把创建问题排查到位,把宣传工作普及到位,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在辖区范围内,无论是哪一级单位,都要“一个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要更加强化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各级各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无缝对接的联动机制,实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盲区。区、街(乡镇)要切实承担起创建主体责任,扎实做好辖区内的文明创建工作;市直各部门要在做好自身创建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属地的协调配合;建设、市容、环保、公安、园林、交警、交通、运管等文明创建职能部门更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三县要继续加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和县城至市区通道沿线的创建工作,与全市的创建工作相呼应。三是要更加强化督查考评。要充分运用社会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组织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强化督查力度。人大、政协要继续组织代表、委员进行视察,推动工作开展。要坚决查处“推诿扯皮不作为、患得患失不作为”的人和事,坚决杜绝“让领导逼着走、让群众推着走”的现象。要进一步健全考评和奖惩机制,调动县区和有关部门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要更加强化宣传发动。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利用一切宣传阵地,运用一切宣传手段,动员和激励全市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创建,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努力把社会各界对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转化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和实际行动。要继续重视对外宣传,让更多的外地朋友了解合肥的文明创建,看到合肥的城市文明。(本文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4月6日在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题目为编者所加)
 
 楼主|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12-11 1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瑶海属合肥市的东城区,也是人口密度大、转型发展快的老城区,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责任大、任务重。我们将紧扣全市创建工作目标,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四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瑶海的文明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让发展引领创建。城市文明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城市现代化也是城市文明重要的物质支撑。作为老工业区的瑶海,在经受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后,加速推进转型、加速推进变样,现代化进程不断迈出新步伐。但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居环境比较差的状况还没有明显改变。全区亟待改造的城中村、棚户区、危旧房就达100多块、2万多亩,亟待整治的“三无小区”有180多个,亟待修建的主干道和支路网有50多条。推进创建上台阶,首先必须发展上水平。我们将立足瑶海实际,紧扣“一改一建、一转一变”这一发展重点,全力以赴推进瑶海的现代化、再城市化,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构建环境优美、功能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城区。总的目标任务是:每年改造20个左右的城中村、棚户区、危旧房,修建15条左右道路,用3-5年基本完成全区的城改任务,建立“6纵6横”的骨干路网为支撑、完善支路网为补充的现代路网体系。同时,全面推进“生态瑶海”建设,每年规划修建1-2座公园,通过绿化大会战、水环境大治理等办法,着力打造绿树成荫、碧水穿城,公园小憩之所林立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是让机制保障创建。文明创建工作不仅事关瑶海的形象、事关合肥的形象,也是提升市民素质、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创建活动必须在加强城市管理上不断创新,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坚持管长远、管根本。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化责任制。在全区设立57个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向背街小巷和居民区延伸覆盖,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推行“十大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在全区建立示范道路、示范街巷、示范生活小区、示范机关大院、示范企事业单位大院、示范农贸市场、示范物流市场、示范建筑工地、示范公厕、示范管理岗,把城市管理和示范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以点带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行城市管理徒步巡查制度。网格责任人定时徒步巡查,认真履行发现、处置、上报和核查职责,加强与责任网格内单位、居民的联系互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应急处置上求实效。按照“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投诉必理、举报必查”的要求,建立城管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城管指挥中心为平台支撑,组建4支应急中队,坚持“有案查案,无案巡查”。并针对主次干道出现的垃圾积存、车辆泼洒污染路面等突发问题,成立一支由14名市容协管员组成的城管工作应急分队,负责第一时间处置和解决突发问题。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环卫的机械化清扫率。实行“路长”责任制,在强化领导上再夯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包括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内,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均领任一条道路的路长,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参与各责任单位对责任路段的日常管理。包括长江东大街、长江东路等道路在内的18条主要干道上,都有“路长”负责,都挂牌接受监督,以此推动城市管理的“全覆盖、经常化、高标准”。健全考评机制,在督促检查上再保障。全区建立起区、街、居三级考核体系,严格考核标准,做到日有督查、月有考评,不断促进全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严格奖惩措施,实行两级奖励机制,大力表彰城市管理中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对工作不到位、考核成绩落后的给予处罚,充分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三是让群众参与创建。群众是文明创建的主体,创建活动的潜力在基层,动力在群众。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人人关心文明城市创建、人人支持文明城市创建、人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城市文明靠共建,群飞还看“领头雁”。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牢牢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根本,大力实施育人工程,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动作用。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与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使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进一步把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兴起群众性文明创建的热潮,让人民群众在实际参与中真正得到实惠、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作用,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载体,通过建设文明家庭,志愿者活动、招募义工等形式,培养群众 “争当文明市民,我带头、我参与”的公德意识。组织开展好文明交通、文明乘车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文明出行,文明言行的意识。同时,进一步做好民生工程,通过社会民生的持续改善,营造出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市民自觉参与文明创建,主动支持文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让特色驱动创建。特色是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内容。创建文明城市,要着力打造瑶海特色,彰显合肥东城的魅力和品位。我们将紧密结合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突出建筑特色,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城市的建筑设计理念,努力形成富有瑶海特色的城市名片,在空间布局、道路设计、建筑风格上符合现代化新瑶海的要求。要擦亮窗口,树立创建品牌。比如,合肥火车站广场、合肥汽车站周边,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但也是体现管理水平的地方。要创新办法,在管理上出成效、显特色、树品牌,使之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对外的闪亮窗口。进一步突出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好、开发好瑶海独有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市场化、专业化、地方化的方式,更好地传承、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弘扬瑶海的文化地域魅力。大力支持和推广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形成独特的人文优势,彰显文明城市的精神内涵。
文明创建活动,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提升城市品味,美化生活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我们相信,只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创新推动,就一定能够把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向前进。(作者系瑶海区委书记)
 
 楼主|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12-11 10: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2008年全市启动创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庐阳区将其作为提升现代化核心城区建设品质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机遇,精心部署,强力推动。尤其是在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勇担重任,不辱使命,为合肥成功跻身第三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方阵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是合肥市争创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三年,也是关键之年、决战之年。庐阳区委、区政府认真按照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精神和部署,围绕认识履责到位,力量发动到位,共创共建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督查监管到位,更加集中精力,更加加大力度,确保打赢争创工作的最后攻坚战。
一、自抬标杆,强化责任。庐阳区独特的区位因素,决定了每次创建迎检被检查的频率、地点都相对较多。因此,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作为区域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窗口意识,始终将自身创建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来考量和把握,在创建理念、工作标准上保持向先进地区看齐,确保展示代表合肥水平的文明水平。在工作推动上,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形成了各级“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领导格局和条块结合、城乡联动、共创共建的工作机制,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行责任区制度。区文明办、城管局共与沿街门店、驻区单位签订责任书13000份,辖区内责任区制度签约率达到100%。
二、搭建载体,营造氛围。坚持人是环境建设的主体,突出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全民创建的热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成功举办庐阳区第六届文化艺术节,“邻里节”、“社区艺术节”;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举办“走向文明”演出、“快乐周末”、“送戏下乡”等各类社区和文化广场文艺演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各类“迎、讲、树”活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热情被很好调动起来。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社区党团员、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及公共场所,深入社区、村镇、学校、企业,劝阻不文明行为,开展治理环境卫生、植树造林、敬老助残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并组建“庐阳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邀请省、市道德模范分赴各街道、单位宣讲,在全区形成了学习、崇尚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认真实践创建为民理念。始终把“为群众解难、让群众方便、使群众得益”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建工作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真正成为造福群众的过程。通过设立“创建热线”、网上留言等方式,广泛听取收集群众关心的创建热点、难点问题的建议,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特别是在背街小巷、城中村、三无小区改造、集贸市场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动真格,下工夫,使文明创建活动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引起群众共鸣,从而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
三、集中整治,提升水平。注重加大对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繁华地段、重要场所、建筑工地、公厕的管理力度,对流动摊点、占道停车、破旧广告、乱晾晒等突出问题进行文明劝导,严格管理。积极救助盲流乞讨人员。增加保洁人员,延长清扫保洁时间,加强清扫保洁频次,对主次干道和重要公共场所进行每日冲洗,在全省率先为淮河路步行街“特配”了一台多功能路面刷洗车。采取跟踪服务的方法,面对面地监管渣土运输车辆,及时冲洗污染路段。全面启动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对区内市容环境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和综合整治。组织各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积极开展“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清除痰迹、污痕,清扫烟头、纸屑,铲除“牛皮癣”,开展“楼道革命”,整治老旧小区,增添绿量。此外,组织多部门联合对辖区内公园、广场、主干道、商业大街、主要交通路口的乱扔乱丢、乱停乱行、吵嘴打架等不文明行为开展集中执法,严管重罚,教化养成,有效提升了全区公共环境秩序。
四、突出重点,巩固成果。一是突出加强公共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行动;加大市民教育力度,特别是高度重视做好流动人口公共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人际互助活动和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诚信建设。二是突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和“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三是突出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不断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确保市容市貌整治有序、品位提升;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力度,切实规范“五小”行业;以“创文明单位、树行业新风”活动为抓手,加强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管理;扎实开展城乡综合环境整治行动,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全力做好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活动期间的文明创建工作,充分展示首善庐阳的良好形象。
五、创新机制,保持长效。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目标考核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区、街、居三级督查体系,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实现创建工作由“一阵风”、“突击式”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按照“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管办分离、管养分离,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道路保洁、车辆保养等市场化运作水平,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管理新格局。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大城管指挥中心软硬件建设力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扩大监控指挥覆盖面,完善指挥中心功能和作用。突出抓好“两薄”时段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水平,以最佳状态迎接第三次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作者系庐阳区委书记)
 
 楼主| 广东老秘 发表于 2011-12-11 1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科学发展水平和整体文明程度重要体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包河区作为全市城区中的面积第一大区、人口第一大区,是集机场、高速、高铁、地铁、港口于一体的门户城区,也是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最前沿和主阵地,区域内拥有滨湖新区、老城区、城郊过渡区和农村区域等多种空间形态,在争创文明城市工作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强力推进“十项行动”为抓手,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攻坚克难、整体推进,全力打好争创文明城市这场硬仗。
一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争创文明城市的基础条件。要紧紧抓住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片区改造和重要节点开发,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今年,包河区大建设项目共232个,拆迁总量将达到248万平方米。当前,要继续发扬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精神,尽心尽力服务滨湖新区核心区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新的拆迁任务。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十五里河高铁站片区下剩的102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力争“两年拆出两个老城区”,同步加快片区路网和复建点建设,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卫生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总结经验、善破难题,全力加快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强对轨道交通一号线、包河大道高架、南淝河大桥、繁华大道东段、祁门路等大建设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支路网;发挥包河襟“五河”而带“一湖”的地理优势,在已完成3万亩植树造林任务的基础上,持续大力度推进绿化造林,着力打造塘西河、十五里河和巢湖亲水风景岸线,坚持不懈做大“绿文章”、做美“水文章”,不断改善区域人居环境。
二是在加强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形象上下功夫。城市文明不文明,最直观的标准就是城市环境是否整洁、城市秩序是否规范、城市形象是否靓丽。针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有碍城市观瞻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以“猛药”治“沉疴”。加强创建重点路段、薄弱时段管理,从严治理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张贴、乱搭建等顽症,消除各类卫生死角、管理盲区,特别是对滨湖新区建成区的市容管理,要始终坚持高标准、零容忍,全力打造城市管理样板区;加强违法建设巡查监控,严禁出现新的违法建设,对发现不及时、处置不到位的,按照相关规定严格问责;超前谋划好南北高架等市政重点项目周边的环境治理,深入推进以立面改造、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街景整治,着力打造一批城市管理样板街;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行环卫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的长效处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先发地区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完善网格化、精细化、长效化的城市管理机制;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在今年初下划66名城管执法队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力下沉、权责下放、重心下移”;加强城管执法队伍的交流培训,加快“数字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是在不断改善民生、推动和谐包河建设上下功夫。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和谐。要围绕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按照“提标、扩面、规范、高效”的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区今年实际承担的20项民生工程,预计各级财政投入约2亿元,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落实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充分借鉴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更加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统筹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体系,加快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滨湖新区重点加强社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老城区重点抓好老旧小区整治和治安防控,城市拓展区重点加强新兴小区、楼盘物业规范化管理和城中村治安管理,农村区域重点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矛盾调处;严格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四是在强化教育引导、提升市民素质上下功夫。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之本。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要着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1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狠抓规范养成和示范引导,依托市民学校、职工学校、村民学校等阵地,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市民”、“读书文明进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主题活动,组织广大市民学习现代城市居民必备的交通、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树新风、破陋习,以自身文明行为促进城市环境的根本好转。要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街居、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大力挖掘和宣传体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真正使争创工作成为一项让市民在广泛参与中不断改造自我、升华自我的文明实践活动。
五是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创建合力上下功夫。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坚持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将争创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街、镇和区直部门、单位,切实把测评指标转化为工作目标,把测评方法转化为工作方法,把测评体系转化为制度体系;同时,全面推行责任包干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对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方位、高密度的督查考核,确保“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真空、创建无死角”。要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把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融入到争创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每一项具体工作,真正叫响“人人都是争创主体”的口号,努力把广大市民对美好家园的向往转化为争创活动的强大动力。坚持开门创城,不断完善决策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从解决好群众烦心、关心的路边、楼边、身边的小事入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争创活动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要强化创建长效机制。加快文明创建工作制度化建设,推动创建模式从以专项整治为主向长效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城市管理从以条线部门为主向综合治理转变,逐步建立健全权责明晰、运作规范、相互配合、有效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加快完善创建投入机制,积极引进实力强信誉好的社会管理单位参与城市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作者系中共包河区委书记  )
 
 楼主| 优思美 发表于 2011-12-12 12: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欢迎访问优思美少儿影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4粉丝

19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