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复制链接]
围城 发表于 2016-8-30 16: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 u7 I8 G& s3 |/ _& g: H7 h* C & j0 F9 H# r& ?1 r6 ^3 m
% F" n3 l( t4 I- b, h, O# C2 q7 y! I 2 x) I6 w. ~% v7 h
 一、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的意义
" f" W0 R* O- W1 S1 w & s4 h2 n3 K: ?* i, K* ~9 V3 ^/ ?: ^; I
首先,我认为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对于大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帮助。平常我们经常说,新闻写作是“七分看问题三分写稿件”。比方说,写公司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稿件,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要搞这个活动。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了:为大力弘扬矿业青年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志愿服务能力。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够按照撰写新闻稿件的习惯去想,这件事为什么要做,是因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才要做,怎么样做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果,这种思维习惯养成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够增强。
- L$ D" t+ H- s" M/ G% P, Z$ ]1 Q3 m3 ~5 Z6 [0 U7 _4 [. A' M* {6 ^' m
  其次,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真实、及时、有效地反映工作成果。不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干工作,确实也做出了很多成绩,这些成绩如果能够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出来,可能会得到很理想的效果。平时,某某报纸或电视报道了某某单位或个人的事迹后,我们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我们做得好呢!这很可能不是一句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的是他们的工作做得比较被报道的要好,甚至是好很多。因此,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时代里,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出去,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N. R& v p {8 H5 e: p+ ` 0 r5 C+ A! ]) p% x3 I) `
  第三,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平时我们在单位里,早上上班时遇到个人,女的遇到男的,说一句“XXX,你今天看起来好精神啊”、男的看到女的,来一句“啊呀,XXX,你今天又比昨天漂亮了、年轻了”。虽然人还是那个人,脸还是那张脸,而且还只有越来越老的可能。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种“去年二十今年十八”的赞美,因为符合人心向善的逻辑规律,往往能够让大家都感到心情愉悦。而正面的新闻报道也同样有这样的功效。无论是被报道的人和单位,还是撰写新闻的人,都会有成就感在心头油然而生,无形中就有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有些社会效应大的典型报道,这方面的效应尤其明显。
; H+ k/ O4 A! s1 l/ U/ O% x0 a( E 7 Z, A: Y. ~" z; _4 [
第四,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会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形成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撰写新闻稿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有一定体现的。我不是说能写新闻稿件的都是比别人能力强的,而是指撰写新闻稿件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w& T5 X$ T5 G; z ' Y6 e1 G7 r) Y- R8 V
从上述的四个方面看,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还是值得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撰写新闻稿件的。但是,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也不是不想搞报道,只是条件不充分,和专业的新闻记者没法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专业的新闻记者是有他的优势,比如时间、精力上比较集中,掌握了熟悉的技巧等等,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即两个知情。
s2 e% v. M* h) N" C8 X; c" ] ) t0 E4 ]2 O$ ~/ q
  二、一线员工撰写新闻稿件的优势
7 i- ?; K3 A; s0 c* X * }8 D$ t" g/ D5 t+ v* `% K
  一是对工作重点、难点的知情。
" M. ^; L% q9 a! z0 ^6 G - A3 Z/ P( V9 }
  在对工作的重点、难点的准确掌握上,一线员工所具有优势是行政新闻报道员难以比拟的。二是对拟写对象的知情。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写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人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工作是自己一滴滴汗水干出来的,写起来是信手拈来,驾驭自如。
' U o* f0 i2 m% q/ _: c7 x7 b 2 J( o7 |, T" x& Y
  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这两个优势,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就肯定不是难事。这就是所谓的“春江水暖鸭先知”。
9 ~" Q1 i# j: e+ Q9 x, {0 I, N/ n8 c8 b% x! K1 M" s D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 c. O' T5 V3 \ 8 u6 ]) C' _7 @) O
  (一)新闻的定义
# \! |, e7 n1 d0 \$ ~7 O ) I% l5 g6 V* M) x; c
  掌握新闻稿件基本要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家的选题能力,即让大家能够独立判断出什么样的工作或事件能够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
% ?9 c6 U& E( u: l' X. {/ A ; d& K2 h7 Z. g [4 t
  首先,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新闻定义的争鸣伴随着新闻学的研究,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路程。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170多种定义。
6 `, V4 I) V- O 1 o# L, u- Y+ o3 L
  无论中外古今,公众认知、理解的新闻就是某种见闻。如果我们以属加种差的形式来给新闻这一概念下定义的话,见闻就是新闻的属概念。找到了属概念,使用内涵定义法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差,给出不同的定义,如从性质、发生原因、种属关系、功用等方面就可以列出下面一组基本定义。
0 _6 k% M9 k9 l- G2 j! _ C7 }- f 6 Q1 T9 `8 f- [2 J! c- o
  1.性质定义:新闻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性质定义反映的是新闻的基本特性,即新近、新鲜、新奇,用一个字来概括即“新”。
0 @/ I) {- `' Z* a r5 k ! u$ R/ f0 k( X! ^, t6 ]
  2.发生定义:新闻是通过对新近、新鲜、新奇事物的感知而获得的见闻。发生定义是立足于新闻产生的方式来给新闻下定义的。这种方式就是人的感知形式。
1 M1 V' h+ \- x1 R& e ' u! H3 \7 ]+ F* D+ G. H$ b5 X
  3.关系定义:新闻与过时、陈腐、平淡的旧闻相对,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关系定义突出的是新闻与旧闻的关系,要表明的是前者和后者同归“见闻”一“属”,是同属中的两个不同“种”类。
$ V! y Q& i8 v8 R( H7 y 0 R1 r3 ?" i0 e5 p8 E3 N6 i
  4.功用定义:新闻是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见闻。功用定义所表述的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社会功用,而不是作为某种特定工具的特殊功用。
) N/ ^) {2 _" F: W/ X, B$ U 9 }) A+ w- i$ s: K* n; Q% J, @. E
  可以说,上述一组基本定义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能够正确地定位新闻的外延与内涵。
- K3 {- `) f& C- @- n, j3 r! i$ [8 U, V
  (二)新闻稿件应具备的几个基本要素
. H7 L2 S# ?, N# l' b. t2 ~ 7 a: H. L7 l0 v; g+ _$ b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事件具有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特征。
+ b& P7 k6 ^7 K" p5 W3 d( |; ~ / W, [" f2 J9 }! k! m. E
  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把新闻性理解成工作中的创新性,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让大家感到眼前一亮的。比如说,人口计生委搞了一个性科学教育基地,这对于性观念保守的中国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具有很强创新特征的工作。围绕这样的一个选题做文章,就非常符合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读者好奇的特征。
3 B7 N# K2 d1 H% |( l ) H4 G% @/ R' b2 H5 ~7 q) J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二: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
# w( Z) [% s8 ]" A# J % H0 t5 w/ Q+ @8 v0 |( g, g, r
  典型报道对于非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是我们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掌握的。因此,对新闻的典型性特征,我就稍详细点讲。
& X- w$ E1 x% }: M( ?) M! `) ~( _( Z8 y) U* S
  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新闻稿件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中国人口报等我们所要面对主要媒体的重要刊载内容。这类稿件大约占上述报纸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前段时间我和我们刘凤婷处长给咱们石景山区写的“让爱与阳光同在”一稿,就属于典型报道。2006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咱们石景山区和全市、全国的其它地方比,比他们搞得好,咱们就是典型,写咱们怎么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的稿件,就属典型报道。因此,对典型报道可以简单作这样的理解:即典型报道就是百里挑一树典型。
# K3 @0 h# C0 F- ?* ?/ t * d3 H9 u+ m5 m; v) M) A- c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如刚才我们说的关爱流动女孩行动,我们做的工作是全国都在做的,但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有特色,做得有成效,因此,我们石景山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
7 J: a: ]9 m8 z2 k: P8 W( Y8 k8 Y9 c' G0 ~, [( W2 u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出一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来,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想要做到的,但是真正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十分地不容易,因此,谁做到了,谁就有可能就是典型。
! F# Q \$ U+ G' ^& R( g% M 1 S1 g9 G& {8 y [- }6 m- z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比如,当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都在学习中央的新“决定”,哪个单位哪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有创新,有成效,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较短时间内的典型。
; _5 e% v+ d9 h8 q- G % F; ?! Z4 ]( e! E2 F2 D
  把上述的一些典型的工作或事迹报道出去,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典型报道。
0 ^ \9 w1 f/ Z) ?7 b 7 c) p; V9 T- J! d1 o
  典型报道的一个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就是把一般的好人好事或者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任务当做新闻事件来报道。
( |6 Y$ E; c% ?1 C 2 T% a* v( Q w" A0 F% D
  比如某某某帮某老人解决了一个什么困难之类的。这种事迹是否是新闻,必须要看是否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此类事件是否与当前的宣传主题有较强的关联;二是当事人做这件事是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比如,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播出了多位普通百姓学雷锋做好事的新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与建立和谐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有着密切联系。
: g5 o# t: D% v y7 ^ * F( W# u6 K3 f) ? W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三:新闻事件具有指导性特征。
3 X4 r7 _1 [4 d$ \ + C) B* z( o; k* H3 K( v6 c: _2 p
  与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特征相比,新闻事件的指导性特征既需要具有典型性特征,还要具有可推广、借鉴的特征。也就是说,指导性特征是建立在典型性特征之上,并高于典型性特征。
. h7 b- j, E c* ~2 i$ g* [! ~3 ~ x, k' A, m' _% C( A2 C
  具有这一特征的稿件是党报党刊用稿率最多的,大约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中国人口报的头版、二版,更是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在北青、北晚、法晚等以发行量为办报目标的报纸,这类稿件就只占不到百分之二十,而且这部分稿件还都是政府指令性稿件,不登不行。如果让报纸自行选择,他们可能一篇都不登。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围绕事件的新闻性与焦点性来做。因此,下面我们就接着说一说
! v3 B p1 F. i' v) q. q/ V 9 P* |, f% y5 a5 ?, M" a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四:新闻事件具有焦点性特征。
' @0 u4 T+ ?3 A! o( {( E$ i) v2 t; M- q" V+ O
  任何优秀的新闻稿件,都肯定有焦点性特征的存在。焦点性特征明显的稿件,是所有新闻媒体所追寻的稿件。
% u9 z: }; l- W7 E8 @$ Q ~ 0 R: B2 m1 c" Y1 b+ O' Y
  比如说,两会中的《物权法》通过审议,很多报刊都用了专版、专刊来报道,就是因为它是大众眼里的焦点事件。还有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常精典的事件,充分说明了新闻事件焦点性特征的重要性,那就是在中央颁布新决定后,各级人口计生组织都利用当地新闻媒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闻宣传工作,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应邀来采访的记者对新决定的主要内容并不关心,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生育指标有没有放宽,富人超生有什么特殊处罚措施,等等。这种看似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出现,却是新闻的焦点性特征的强烈表现。因此,如果我们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能够敏锐地抓住新闻事件的焦点性特征,把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事件及时地报道出来,就一定能撰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
{' w! p- A/ ?; x. U+ J1 X4 ?( |- A+ m
  上述四个要素可以独立存在,即只要拥有其中一个要素,就是一篇完整意义的新闻稿件;也可以二个要素或三四个要素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要素越多,新闻稿件的价值就越高。
4 ~9 e4 ^; m# K / r# [6 W/ T/ {6 _+ ]& g' v
  (三)新闻稿件的基本分类
; Y2 I/ M8 n' w4 M( U9 G2 M; T/ u- ^ i" g

  1、消息         4 W" ~ w7 Z$ J5 q- `" n2、通讯      6 [( [2 u2 L. d& h$ Y6 g, K- t- M$ Z   3、评论

8 [# H7 h% e' y. s5 t' a# K' ~9 I, n0 q
  第一,消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 g) M) N! ], ]# { ; Y6 Z0 _9 e4 E, T% \" F2 m5 O- _
  消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 g: k0 a" ~; X( @8 G7 O 5 ~! G" |# v& \, \
  1.消息的特点
1 W5 e) n( v3 \* s- A ! d7 L A8 k: k! _( W! J2 S6 E9 k
  (1)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8 d; c& {; |& s: }8 L- c- f* B5 S+ t - }5 ?+ V" h" B. v: I/ f' f: t
  (2)一般地说,消息具备“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亦称“五个W”)。
6 O& z% S' a/ j& V, y/ \4 u( a F8 b 2 ]5 |2 [& G! D' f8 G2 m( t5 b+ J
  (3)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
- g5 r/ T+ U) S/ w( p: W* P/ B $ p5 @, d, Z2 D \: L" A
  2.消息的写作要点
5 N% u; T5 ^3 u3 Q) ~2 _6 A 9 l |! s: z* b4 Q$ \. z$ c
  第一,内容要新鲜。要在选择题材中下功夫,从比较中发现什么才是新的事实、新的成就、新的经验、新的见解、新的问题。作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了解全局性的情况,要占有资料,要做有心人。写消息,力求具有一定的思想,以便能给人以启迪。有些事情,尽管事实不是那么新鲜,但有意义,那就要选择新的角度加以报道。
% |( G$ s! c) Z2 o# J% r- I! D2 c 0 @6 n( H0 b& c: e# O2 n* W
  第二,事实要准确。采写消息,一定要把事实弄清楚,并且核对无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之所在。
# }3 d0 p7 y* q" p0 \ d, B " a3 a7 Y! f+ L2 {
  第三,采访要快,写作要快,讲究时效性。无数事实表明,在当今世界,同一重要事件,不要说迟发一天半天,就是迟发几小时、几分钟,我们的消息便会在竞争中失利,在舆论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反之,我们讲究消息的时效性,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 f. e7 d6 c8 D& M5 b7 I5 C# h+ {) K" a0 s8 H
  第四,篇幅要短,容量要大,也就是说,要提高消息的“含金量”。消息写作提倡“短些,短些,再短些”,但也不能短到空洞无物的地步,而应力求短而有丰满内容,短而实。
& L7 d- O4 p; U6 P+ X W- U4 D) ^- I) k5 f
  第五,要写得通俗、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 Y; D; i, V& k% |8 [+ p* R 1 v% p2 H/ K6 g5 ~# C9 o
  第六,反复锤炼语言,多一字不如少一字。消息以语言简洁为上乘,要珍惜每个字,推敲每句话,力求字字句句载着尽可能多的信息。要用凝炼、传神、明白如话的文字,去点拨新闻事实,让读者品味、领略消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
- l& \ X0 B3 b' ~ ~9 D$ k! X2 V5 z( L
  3.常见消息类型实例分析
4 ~" T2 z6 N8 K: V1 J5 p - S! S' K6 n/ K4 \* q
  (1)简明新闻
- R0 H1 P7 w7 Q; m% S% K + g, i0 n: X+ P+ {% @+ |" j& K( E
  这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也叫简讯、短讯或快讯。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一般不交代背景,也不写详细内容,篇幅很小。
- R% O+ c' i' ]: @5 G # b0 S# |1 V" }6 \
  〈实例〉:石景山代表队在全市关爱女孩行动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
7 @2 ]* V. s. m9 ~9 T8 A , X, D- g+ G) x- ~* M
  (2)动态消息 所谓动态消息,就是指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的简短的新闻报道。这种动态新闻比较单一,只反映一个动态。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新鲜活泼。
3 ^# j) C% G6 r) N$ e% Z# p 6 z) k* {, |9 I# b4 K
  〈实例〉:石景山区XXX乡镇不断创新计生服务机制
! m9 v; ~( G" f- t6 V, _. g " c- m3 o. h# t" g- q
  (3)综合消息
9 C8 K. p C3 P; L# N6 @& z6 M% q, _3 z* [. `. p* H& l
  所谓综合消息,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报道,而是由许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较大范围,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它既有面的情况概括,又有典型材料作说明,做到点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于宣传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印象。
1 E, L2 l" f4 w1 a ) f' G- t& \) y. N5 Y, C4 c
  〈实例〉:小康路上唱响计生歌——苇沙河镇将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经济、计生两手抓
% X$ D3 G v+ R* S5 |' K9 e2 W3 p( H. E& ^+ G, b$ }
  (4)经验消息
! Q) J3 S5 ^ Q+ N+ @$ ` ; w4 |& F' l% K# Y) P% ]; ?
  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它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
6 i- y9 Y- D- H4 D: z7 P; Z# V$ h7 E: j% c% M; R
  〈实例〉: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姜圩路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维权平台
- w* ]% x3 Q1 Q! N( g- P4 q% ^+ _0 I' Q" O' D, L/ o
  第二,通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 o. W# A3 {: M& y# T7 N: {) j9 ^5 j0 L6 {1 N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包括故事、特写、工作综述、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等。
9 L, t( R1 q. C4 c4 v6 w/ z2 ]9 u) w+ ]) }" L7 H
  (一)通讯的主要特点
6 b% [! f: f# _) T1 m; E. V- q ) R# |. h( `- ?$ j4 A/ T: s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 v0 b2 s. I- Q* e! `4 S) Y) p8 I: L. E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 K/ u, F2 |: W9 F $ A( V6 a" @2 b6 a0 m
  (二)通讯的分类
& R2 d: i/ Y! @$ z6 ^+ A7 A$ H, F; i4 C: A) M3 T/ u( @8 V3 Q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 D5 G: s1 |, q1 } % |2 S% b0 w. s. e& s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9 ?5 l3 y- H( g 3 m5 k" N0 ^9 o3 Z, S( S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 z, i; X5 j2 e* y T; G7 A( h# ?+ r+ n- ]$ H' C
   (三)通讯的写作要点
7 x: v4 Y/ s/ U) a- w5 |# v" } * x' Q; ?. [9 ]* \' j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对通讯来说十分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典型呢?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 D% j3 X# O7 n# t+ | * o& g/ s: ~8 }) R+ e6 b* J8 @
  2、写好细节。写好细节是通汛写作的重要任务。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有音容笑貌,有内心活动;写事要具体形象,有原委,有情节。
- M. D- M6 L' y' z7 A- u) l ' u- M+ Z1 r) [; Z
  3、安排好结构。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时间发展的顺序、情节展开的顺序、作者认识事物的顺序成为行文的线索。在采用这种结构时,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横式结构,是指用?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这种结构概括面广,要注意不同空间的变换,恰当地安排通讯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空间变换的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纵横结合式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式,要以时空的变化组织结构。
& m! Y, d0 @2 T7 ] 4 e4 k# R/ _- L8 Y* p

  通讯的结构形态较多,很难像消息那样找出一些有既成的模式。但是有通讯结构中三个要件却是值得重视的:标题、开头、结尾。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 A" q/ U2 V" i) O% m。就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0 C2 S9 r9 W1 c0 i; @3 P( M" `/ t6 a+ {4 j

  通讯的故事性与细节性特点鲜明,因此,什么样的事件或人物适合选择通讯这一体裁来表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看:一是人物或事件能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二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能够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 M$ d u/ Q8 r) n, t4 R; M' x, F三是人物或事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是否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四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G6 Z6 g4 q9 V . T B% ^) I) x: F5 o0 I3 J! }
  第三,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 D5 x+ _1 z0 k0 s0 U% b, q. { 4 n" `2 C) S/ r, N1 k; p; \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7 I9 i; R7 Z! ? * ~. H4 H) ?" |' }! i, O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
: \) }! R' X/ o( T( B # p. ?7 g+ _1 `! o0 H6 i3 I
  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 l$ x5 L% V+ E' G 7 g! f) \$ Q: N7 W
  1.针对性。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便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评述对象的社会评论,针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往往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或某种思想倾向,有的放矢的发议论、谈看法。
! w7 v3 `- }# {/ M # |' M1 L$ ]) i- @
  2.时效性。社会评论是要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思想动态的分析解剖,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因此,及时地发现有代表性的社会动向和思想苗头,抓住时机,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在考试时,考生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到材料所隐含的社会现象,并进行分析解剖,给出正确是非判断,就可以了。
# j8 f, d* f, `. ~0 ?8 i& m/ F" b2 D6 ? z- y8 u
  3.单一性。单一性的特点是由针对性与时效性所决定的,即在评述社会现象时,目标比较单纯,重点尤为突出。社会评论通常是“一事一议”、“一理一评”,针对一件事、一种情况或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
' c9 x6 p) v% A4 \ 4 U* M9 B5 ]3 T! G" @7 ^) g% R
  4.大众性。社会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在论述方式上也要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就要求社会评论一方面要使思想内容与读者接近,评论大家当前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写作形式上要尽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做到为大众所喜爱。
. p% h& @: T/ W- } i6 u6 I ! `( o. y! p9 K+ s* o4 e( _ h! r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9 B8 f9 Z% c5 x0 F 7 d E! {1 M( R# d5 _, m: t0 l) t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就新闻的导语写作,即“虎头”部分向大家汇报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 p9 S/ {% O. z7 i5 q5 o7 r/ h* a4 ]7 n, R7 G. u# Y' g. e
  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 V& I! l* ~! l1 w 1 @9 [5 S, ^* j+ X, N. d! @0 c7 z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 ~, a7 v6 B9 `0 h6 F4 b% { $ ^, x% H$ s k: h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 n d% }, T2 d( ~# @) |& s" o# k1 A; C) e0 P$ r) b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 H4 o3 h6 c) [- L1 S( l$ m% H- S% |4 t9 V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 a. t" e. k, d( Y% c( F % Z6 z+ U1 E" W, _( U% s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 |( q" |/ F9 m, o% e* n * n1 `9 Q1 A( @: `0 ~3 z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 q6 J' e" {; _. w: t : ~. f: h! n( y0 J z3 d
  5.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 x2 `! R4 ?# `) f( X$ }9 s9 O4 y 6 n$ u0 G. z2 {$ ~, f0 M' i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4 Z! B/ Q3 t w8 v) ^# b- `; \. T( L, A' j
  6.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 e# @8 n* o# I+ `; w* x: V3 I* V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3 {/ X* f! p4 O6 E& W . |3 y/ E S# U( d$ c& f; Y
  7.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 D8 f/ Z3 U3 g% ~5 |$ i% v4 N, G" j) u9 Q. l4 b u {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1 A! d) L% q7 ]) t, m8 O d; }) D' B2 T* e, l3 r: F
  8.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 I: E! m2 ~+ x. g+ M 8 e) i% _. b- H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6 n8 o, c2 c; K# P. j, p# w+ R ( m# ~3 Z+ g+ J0 j4 x F7 z9 ?7 j
  9.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9 R n3 m+ x3 B 1 k: p! }7 r$ h) g, r1 z9 g% `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
$ C0 V6 q& n& A5 ~2 V0 | l2 t& B+ O( R' \; S; q) `
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 c! N0 X+ C7 Z$ D: {) H+ R# [2 P9 D+ n8 n# P( ~1 ]1 {5 k4 Q0 J% H
  10.欲擒故纵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欲擒故纵”。
. O0 H/ R, u- M# p5 _6 W% h$ J, C , N0 r) S2 a" M6 {+ R4 O0 f! @5 ~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 P+ C+ x* q, ` 3 }1 w$ s+ l- @& Q
  11.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 `- d' z! m4 t' o! Y1 h $ P; \2 ~0 C0 U% u2 I+ r6 Y* c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 ^2 D3 a3 W1 t/ t" Q! v3 o( m# M+ Z. B- Y; L) i1 r
  12.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6 B6 @+ [, p+ B) H6 z7 _2 x2 `" m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 q: Q* j$ j2 [7 F }4 g: d) c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 R) ~+ x2 ~7 F0 h 3 m. D% @; ~! v2 [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6 S5 W4 l! s8 a: M. n# g7 |; v' u8 T
  一、标题
- @2 E7 f4 [ c, Q8 [/ H1 \) b - U# z# i# @, y$ p; H; ^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6 r/ v5 P: L8 f3 y" P; _: v& R ( |' C, f, r# D# B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6 h8 U3 O) r% }1 T o5 n7 N% s3 L) F* A7 ]3 v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例如:
! B, B+ o% J, U6 |; e9 B0 g3 ~- S " b& S3 u5 ~2 p2 e1 J
  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
$ q. V/ ^* d: v& F: {. E% q$ [0 K' |# Y0 |; d* e8 @6 b
  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
4 x1 C% G! K1 Y6 Y 1 x# D% Q/ v g7 H) R0 M2 u, k
  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
- E! C3 M$ o6 A4 E1 Y! R % I/ ^; K1 I3 |! a6 @9 v; ]; l3 m3 h7 `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例如:
! _) y9 X/ k/ C4 H a3 r - C1 q) m6 q# r; L/ g6 Y
  枪声骂声传媒声 声声应和 股价汇价石油价 价价波动
' S; t$ X! U3 M5 ?; o& u ! k8 J! F9 Q2 a, i5 h
  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
# Z7 k: R$ X. U1 h " H8 n2 F8 O7 C2 @$ P
  再如:
1 L+ r: h% n, [3 Y3 J . L- s* a& Z' Q7 t% `8 g; Z
  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
L; ]* Z: ?7 p; P T. k1 d1 u6 c4 {3 x. }
  ――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
' U* H. \9 e* I2 r, e! C* C , b9 T0 e* k8 q9 H) e- Y# [. f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
9 S$ R* A: {. z7 S* O# y) r6 ]2 J$ K
  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
: l9 U& H5 d/ ^ # S3 S1 w8 u! b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 n; y* S& T" k 4 L- o/ {0 M* I7 W
  1.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 ?0 Q5 I6 J: f9 S 7 Q6 A! E5 V1 v7 Q8 A3 f2 `8 }
  2.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 |7 O) O0 I( Z: N ' {. G! e) R) f2 b8 ?
  3.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 H# q4 c5 @* x5 X4 p# d+ E 8 q# r; J4 D6 v# [4 L3 V
  二、导语
6 U) @ _0 N: F+ d& v; u9 R- I % }! H. g: j. }! u4 p0 q4 h5 o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 b: n7 g4 R( D' v" K5 ~ 8 {& Z7 b' t8 n7 q+ X; J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
. G' Y T e# i & Z' h6 [- s5 J% X" e. N6 B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0 _) f/ H" H! I/ v 6 X( R+ g* P3 z# U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 Y) |& ~- n" ^4 p: e" f / G# W3 i+ f d$ _$ k) L+ Y) T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如:
8 f6 O+ w: ~; d7 p1 ] 9 f& ?- E) {5 z# g
  12月22日,作为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主要的两场主题研讨活动之一的专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300名来自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举办单位、会展服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倾听8位业内资深专家的演讲,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 G! b7 b8 j0 L% y0 v3 c6 x* T' B K* O5 t2 d; y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推动会展企业和城市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 w' q4 _. r q. h$ A4 }* v + u8 ?$ Y1 {3 a, [) h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
( {+ x' D; L' L+ e! [* s8 c0 n * ?9 A5 F. z p+ U) Q
  棕黄色颇具古典意味的橡木酒桶,灰白的欧式风情的酒堡,浅绿的充满梦幻色彩的葡萄园--这是河北省昌黎县耿庄村农民耿学刚新建的耿氏酒堡产品标签上的图案。……
% B0 m" p9 Y( d4 z \ k( E3 d* _2 }' ^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酒类行规为一农民改写》)
3 s0 g0 B8 F( U4 \) ` 0 C6 _+ f7 B/ i( ~- ~4 ~2 i+ R" O/ B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如:
/ ]5 _# L* A# s3 w' P ; O' B4 R- D1 e% K/ D4 F2 G
  200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
* X2 \; Z7 E' C9 w3 Z4 J# V: V$ X7 H * i( d8 x+ s9 V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欧盟 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
9 r2 i8 N) `. W" w 5 [. W* w; ]6 v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如:
8 I2 g& \( B$ r, ~6 ?' k+ O! k; e+ [3 k5 q
  辞旧迎新之际,随着勉(县)宁(强)高速公路提前通车,陕西省成为西北第一、西部第二个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的省份。
n' D2 W: Y6 P9 d" \- { b* d; X! P6 I, T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陕西千里高速铺坦途》)
& Z+ R; U9 ^9 k0 Z+ h0 r + } F7 o8 f2 G* Q$ j( p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
. U! m$ l0 y t; r9 x3 l7 k ( F6 F0 b/ D k8 B* ~1 x& e
  经济大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努力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7 G, n, C7 |4 |, x i6 v M3 L' @! O# |5 ~/ m) K$ {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广东六个“更加注重”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 V# X' B: r- E5 k ) o7 b( ^7 J% ?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
3 f4 g% f$ G2 i/ ] 7 \4 ?$ D, C" [/ }% O
,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如
0 o& h1 Q, v( |. Y. {2 N0 w' `: H* v4 F& a `8 b1 O2 a7 e0 r+ A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一首首曾伴随和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今晚在北京音乐厅再度响起,依旧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 h" n7 D, {: i5 ?. E5 N ' g0 Y4 s |& W9 ]: J
  (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7日)
5 e& W1 y/ q% g4 Y: W% q. L4 X/ w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5 v) z4 T8 K* T- z# K5 G( I Z& k2 M- X5 R: g
  1.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近,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 I+ r* d* W: P1 ]+ m/ D) D; | * s' d3 |' v. x/ y. `8 P% P7 M1 M
  2.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 B! E! |# d8 q5 x ( @! Y+ e7 N' k2 E2 K$ [
  3.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 Z5 B3 w7 x ? D. `2 l5 [7 D : p7 S9 c8 C; R8 }7 a* q! T
  4.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3 B# N$ P) k' m4 h : R( _! G1 O }% R) }
  5.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 N- Y- c$ Z/ f5 M # f' b7 S0 t3 J8 g
  三、主体
( |( s" {3 o w7 h( H ' ~5 w# A6 p" [4 l! R0 |* F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 ~9 E; T& g% P $ C0 n: Z8 d' P3 Y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9 F( e& m: X ]7 H5 B3 @( l. D$ u r( Y; s4 K6 R- x+ u @; D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 x$ E( \# S% M. x* s, k! _( o- O& S* A/ m( d: G1 {
  1.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如例文《引滦工程昨日全线试通水》一文,以时间为序,从上午“10时整”写到“晚8时”为止。
: I4 d9 m2 v U9 V5 k& [8 { 7 l K* q- Y# X z" K1 w9 ?
  2..逻辑结构。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如例文《欧洲央行为何听任欧元升值》一文,以逻辑为序,从美元贬值、欧元升值的原因,写到如何防止该事态继续扩大的方法。
, x- r) y3 [: S" t+ i, ? 3 K7 C* Y j' n* \7 r; C0 V$ `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对主体的写作,要
" P+ m6 H0 l8 P: v / N/ n, x4 I9 P. k/ `* o, `2 s
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8 s d! R) M1 w, ] 9 J0 M- }# ?: e- C' z8 Y
  四、背景
7 D8 H1 @: L6 \8 v! V. @6 Q( `; n % L& N$ t) ?3 @. I* Z3 r
  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7 ^% j# P2 o* a9 t& E ?2 ?" J {1 G6 Z0 f8 u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背景材料可以一次性交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 a( M- h: p0 _4 m' ~% Y g7 x" {6 U6 o
  常用的背景材料有三种:
1 W$ _/ j' F* Z8 c6 ~ ' h7 r- u" M7 H" a0 t
  1.对比性材料。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例如《商办工业异军突起》这篇新闻的导语中写到:“昔日以设施简陋、前店后厂的小作坊形象出现的商办工业,如今年总产值达1200多亿元,其中商办食品工业占全国整个食品工业产值的第一位……”这里“昔日……”就是一条对比性背景材料,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也就谈不上“异军突起”。
[& X& t- I2 [* f c! D0 k8 x s+ o |2 L0 \' M
  2.说明性材料。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例如一篇报道山东省栖霞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新闻中这样写到:“栖霞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岭背3650个,总面积306.7万亩;山滩、水面、村庄占209万亩,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是较好的。但是过去片面抓粮食,多种经营停滞不前。县委为领导农民尽快致富,确定在继续抓好粮田生产的同时,向山滩水面进军,发展多种经营。”这段背景材料重在说明栖霞县的地理条件、生产基础及领导的决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栖霞县的生产经验。
7 @6 b, x" ?* p" _ `- F2 X6 j( ?; g4 E
  3.注释性材料。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例如《商洛订单劳务让民工放心》这篇新闻的开头写到:“12月13日,陕西商洛市40名合同制民工从商洛起程,踏上南下打工的旅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40名民工对往哪里去,干什么,挣多少钱心里早已有了底,因为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替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合同。民工们称这叫‘订单’劳务。”在这段文字中,注释了什么叫“订单劳务”,方便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正确理解。
' y2 r d5 v+ ? / y- s/ c" Q% J- c& o; R3 j
  五、结尾
: b# K1 {5 ^& j: P ' N. Y3 n( R! y7 r6 D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 [8 p& o- j; T* M. y( b+ C 2 H9 I/ p* C% W" ~" _: r& ?
  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 [8 h2 ^! T/ k# s# [8 B 8 Q; G( l1 B; E) x k$ d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f+ G' Q+ P- {9 E " {) [, B! U1 D3 ?3 g
  1.小结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如:
6 ^: v6 ]! @/ |: z ! v) e4 \4 X7 |' l" O+ g
  总之,大众了解货币市场基金还需要一个过程,基金管理公司和监管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本身作用等方面的原因,货币市场基金的出台虽会对我国的居民储蓄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出现“储蓄大搬家”的情况。
8 T3 V a3 b6 X9 }; w : x, N! E) ?4 ~1 @ h6 ?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担心储蓄搬家 我看大可不必!》)
$ c4 q0 J& R! L# s% m & e6 e J" D! [, E
  2.启发式。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如:
. _/ X% U+ g6 L* y7 P" {! ^ 9 M9 o2 j# N) Q% B$ Z
  看着厂区内堆积如山的麦草和滚滚流淌的黑水,人们不禁要问:卫运河何日能变清?
! N1 g) h1 q! L9 P8 a% W) P 9 E- B, {$ p8 {4 K: @
  (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20日《卫运河水何日清》)
6 a$ t- c* e: X: e; M; F & x9 c/ d5 f3 x, \. _4 i* Z2 U
  3.激励式。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如:
; H2 ?) {) s/ o) X1 [/ q* S . n2 V( P- K: i: N6 }6 \
  百年轮回,沧桑巨变。奔腾的珠江水见证了这120年的岁月,春花秋实的白云山聆听了电信人的笑声。广州电信正以其独有的魅力日趋走向成熟,以更强的实力、更新的面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华南现代通信中心,实现几代电信人的梦想!
0 Y. h8 n3 G: M0 m, d# T& A% \& P! Z 7 |3 H: M. n: Z+ a2 ?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世纪寻梦》)
( Y3 P1 ]3 c% M* \5 d7 v2 f4 g. e, R8 v+ v- M
  4.意义式。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如:
l$ L/ r: k% ?- Z. k ` ; D2 |3 L; Q3 P5 W {; ?8 H9 ]. t/ i
  访问是短暂的,但友谊是长存的。中国有一句古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这次,温家宝总理的美国之行,促进了中美友好,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推动了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3 ]2 |- y6 d |7 i% P. x+ ?8 d! Y8 B& |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加强合作 互利双赢》)
: F d8 m8 {3 o$ I, Z! a2 I7 q8 X3 o' f, D' g
  5.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如:
4 U- k: t" ]- N/ ~/ I 5 p, C" F% a; u$ B9 H7 D8 s+ g) B
  据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已经将上市日程安排在明年初,还有不少保险公司将目标定在国内的A股市场。通过更为透明和规范的动作,中国保险业必将进入更快速的良性发展。
8 J- Y: g3 d" K/ ~ " S; X+ \- U* O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国际风云测试我保险业虚实》)
4 A7 c! e7 r% J- |. T0 Z6 G2 [/ s+ v$ i5 m; e
  6.号召式。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意见,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如:
( D, _. {5 E' I6 ] 0 g% W( N4 u9 G# S: a
  他(温家宝)说: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精彩评论8

正序浏览
西窗 发表于 2016-12-28 1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他(温家宝)说: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
 
hjw198524 发表于 2017-11-28 1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新闻虽小却是最难写的文体,值得学习
 
隔水问樵 发表于 2017-12-8 1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讲的还是很到位很全面,切合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纳班罗比 发表于 2018-5-11 15: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形式上要尽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做到为大众所喜爱
 
白鲨唐 发表于 2019-1-28 1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中需要写新闻的机会多 学习一下
 
aslei 发表于 2021-3-24 11: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温家宝)说: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
 
qingchaght 发表于 2021-4-7 17: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在论述方式上也要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就要求社会评论一方面要使思想内容与读者接近,评论大家当前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写作形式上要尽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做到为大众所喜爱。
 
hanbingklq 发表于 2021-5-17 14: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讯的故事性与细节性特点鲜明,因此,什么样的事件或人物适合选择通讯这一体裁来表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看:一是人物或事件能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二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能够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F! z* T' x9 k' _. O* q 三是人物或事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是否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四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9粉丝

11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