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行政学院参访团赴台考察报告

[复制链接]
浙江老秘 发表于 2011-9-21 07: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内容提要:浙江行政学院参访团于2011年5月中旬赴台考察。参访团随时留意台湾社会的民情民意,对台湾的族群问题、民生问题、政党选举问题、社会管理问题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参访团通过对南台科技大学、台湾地方行政研习中心等单位的考察,对台湾私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台湾公务员培训模式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民情民意  办学理念  公务员培训  考察  台湾



2011年5月中旬,浙江行政学院参访团共七人,在杨维玲副院长带领下赴台考察。在台期间,拜会了南台科技大学、地方行政研习中心等多家单位,重点对台湾私立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公务员培训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深入了解。此外,参访团随时留意台湾社会的民情民意,较为直观地收集到普通民众的一些基本诉求。



一、参访团对台湾社会民情民意的体验



赴台期间,参访团有许多和普通台湾民众接触的机会,包括司机、小贩、职员、教师、老兵等等。通过与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交流,参访团成员对台湾的族群问题、民生问题、政党选举问题、社会管理问题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



首先,就台湾人口来说,到2010年4月底,共有2300万人。这些人口分为4大族群,主要是:原住民、河洛人、客家人与外省人。前面三个族群,又叫本省人,意思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约占总人口的86%。外省人则指的是1912年——1949年从大陆迁居到台湾的人,包括他们的后代,约占总人口的14%。其中,外省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是随国民政府逃亡到台湾的人员,据一些学术研究机构或者媒体报道说是120万人,但这个数字不含军队。外省人是影响台湾近代发展的重要力量,从1945年终结日治,到1986年解严、开放党禁的40年间,长期扮演政权主导、资源支配的角色。不过,所谓的外省统治精英以及资本家,其实只占台湾外省人的少数,外省族群绝大多数为军公教、眷属以及逃难百姓,其中不乏被迫充军的青年兵。台湾的第一代外省人,大多已七、八十岁,对祖国大陆有很深的乡土情结。民进党上台后,用“外来(省)政权”一词区分统独路线及标识“国家”认同,并在选战中把“外省人”等同“统治阶级”、等同“不爱台湾”,人为制造“族群分裂”。这使得第二代和第三代外省人充满怨言,感到极度无聊和不舒服。



其次,就台湾的民生而言,早在蒋经国时代,台湾经济发展已进入亚洲四小龙之首。然而,经过2000至2008年陈水扁执政的8年,岛内经济大幅下滑,成为亚洲四小龙之末。目前,台湾民众的年平均所得,不到2万美元。台湾法定最低月工资不得低于17280台币(3600人民币),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月收入在18000台币到35000台币之间,也就是4000到7000元人民币。其中,大学生的就业起步价是5000元人民币左右。台湾公务员的收入较高,据台湾“主计处”2007年做的一份调查显示,2006年公务员平均月工资为63167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46万元左右。这说明,台湾居民人均收入与大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另一方面,台湾与民生相关的物价普遍高于大陆。例如,超市中5公斤一袋的大米,约47元人民币;干香菇600克约81元人民币;腰花一副,约30元人民币;猪心一颗,约12.8元人民币;单门冰箱,约3955元人民币;42寸液晶彩电18581元人民币。因此,对于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养育两个及两个以上孩子),要过上体面的生活,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第三,就台湾的民主政治而言,不是“多”或“少”的问题,而是民主必须优化的问题。2000年,李登辉力挺连战参选“总统”,以宋楚瑜为副手,遭到宋楚瑜的强烈反对。选举由于连、宋分裂导致选票分散,国民党落败。2003年2月,连、宋搭档角逐2004年总统大选,民调领先陈、吕搭档5—10%。3月19日发生的枪击案,使连、宋两人的优势瞬间瓦解。2008年3月22日,马英九、萧万长在“大选”中获胜,国民党再次执政。2012年,台湾将迎来新一轮的“大选”。在以往的选举中,蓝绿双方都会激烈对抗攻击,用当地人的话说是“刀刀见骨”,其中民进党更屡屡以大陆话题干扰选举。但是,目前台湾民众对这种伎俩已经感到厌烦。一方面,基层选举逐步演变为政治“嘉年华”,成为百姓的一种集体娱乐。在花莲,参访团见到乡一级选举,参选人摆了许多桌请人吃饭;宴会上帮忙的人直言,还能赌博,赌谁能选上。另一方面,许多百姓不再单纯认为国民党好,还是民进党好。参访团搭乘的几辆出租车的司机明确表态:“谁让我赚到钱,就选谁。”甚至公务人员也“西瓜偎大边”,蓝营上台就转蓝,绿营上台就转绿。



第四,台湾的社会管理的成绩较为明显,成功实现了垃圾分类、控烟、“捷运”建设等目标。其中,台湾民众自觉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城市间便利通畅的捷运系统,给参访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垃圾分类为例,30年前的台湾,也存在企业乱排污、百姓乱扔垃圾、蚊蝇肆虐等恶劣现象。为此,地方政府成立环保署,建立环保警察队伍,用强制力来推动环保工作。同时,公众媒体也开始广泛的环保宣传,让人们知道不少传染病像登革热、日本脑炎等都与污染有关。在外力的强制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下,台湾民众开始树立环保意识。自1995年起,台湾全面实施垃圾强制分类,1996年与1993年未实施垃圾强制分类时相比,每月垃圾清运量减少80419吨,减量率达16.46%,资源回收量增加84652吨,增加率为72.94%,厨余回收量提升至30299吨,增加率为121.49%。1996年台湾垃圾回收率已高达38.70%,超越美、英等先进国家。再来说说台湾的“捷运”系统,据台湾“教育部”的《国语辞典》,“大众捷运系统”释为“利用地面、地下或高架设施,不受其他地面交通干扰,使用专用动力车辆行驶于专用路线,并以密集班次、大量快速输送都市及邻近地区旅客的公共运输系统。”台湾最初使用“捷运”一词的单位为台北捷运。由于其成功解决了都市交通问题,“捷运”一语逐渐流行,并应用在许多新建交通设施。例如将巴士快速交通系统(BRT)译为“公共汽车捷运”。铁路部分,拥有专用路权的轻轨运输称为“轻轨捷运”。而营运传统铁路的台湾铁路管理局也使用“捷运化”一词,用于推动城区之间的增班、增站、提速等改善计划。由此可见,台湾的“捷运”是一个包含公交、轻轨、地铁等在内的庞大的公共交通体系。台湾当局在公共交通上的大规模投入,较好解决了民众在城区内及城区间的交通出行问题。即使在早、晚高峰时间段,参访团也未在台北遭遇交通拥堵赴的问题。当然,台湾在社会管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参访期间遇到的一件重大事件,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台湾昱伸公司被查出将塑化剂DEHP当作配方生产起云剂长达30年,原料供应遍及全台。截至6月6日,受事件牵连的厂商已经达到278家,可能受污染产品为938项。与此同时,台湾也面临环保与经济的两难抉择。目前,岛内已有石化、科学园区等3个大项目因环保问题同时搁浅,涉及金额以万亿元(新台币)计,使台湾当局推行的台商“鲑鱼返乡计划”受到严重影响。



二、参访团对台湾私立大学办学理念的感悟



赴台期间,参访团成员拜访了位于台南县的南台科技大学,与校方就具体办学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南台科技大学简称南台科大,英文校名为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STUT。南台科技大学的前身为成立于1969年的私立南台工业技艺专科学校,后来在台湾四十所公私立技术学院中,率先升格为科技大学。



台南科大属于私立学校,因此设有校董事会,董事长为统一企业集团总裁高清愿。台南科大的主要经费来自学生学杂费和董事会的资金筹措,还有一部分是校友捐助及台湾教育部门的补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台南科大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立大学。其创建的初衷就是为桑梓培养企业所需的熟练技术人员,即体现回报社会的企业家精神。



台南科大的教师大部分是聘用普通高校的专门教师兼职,剩余部分从社会招募,自行招募的教师要经过教育工会的考核、同意。私立高校教师待遇略低于普通高校教师,但退休后,或者学校倒闭后,能得到社会有效的保障。



台南科大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社会、企业的需求。学生在校期间,有相当多的时间去企业实习。例如酒店服务专业、动漫专业等等,能够做到毕业即胜任工作岗位。



目前,台湾所有高校都面临“少子化”的问题,生源短缺,尤其是私立大学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也使得私立大学想方设法改良专业设置、加强师资建设,以不断改善自身的生存发展状态。今年,台湾165所大学中的134所院校开始招收大陆学生,其中公立48所、私立86所。招收大陆学生的总数为2141名,其中1488名为本科生,其余653人为硕士、博士生。招生工作由台湾“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简称陆联会)进行协调,南台科技大学为陆联会的牵头学校。南台科技大学共计划招收大陆学生52人,电机工程系、资讯管理系等20个系所共招收45名本科生,电机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5个系所共招收7名硕士研究生。具体费用上,工学院一学年的学费大概是2.5万元人民币,商管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约2.2万元人民币。4人间宿舍一学年(8个月)的费用大概是5600元人民币。生活费每个月大概5000台币,约合人民币1000多元。另外,学生平安保险费、网络通讯费、电脑实习费等其他费用加在一起大概为四五百元人民币。



2011年,大陆高考人数达到933万,相比3年前人数减少117万。一方面,是“少子化”现象在大陆的重演;另一方面是部分考生认为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选择弃学,或者赴境外求学。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陆的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高等院校,应该从南台科大的发展状况中汲取经验,不断增强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并审慎看待“扩招”、“教育产业化”等带来的后果。



三、参访团对台湾公务员培训模式的了解情况



赴台期间,参访团成员还拜访了台湾地方行政研习中心,对公务员培训模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



台湾现行的人事制度,主要来自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思想,即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部分,考试权同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并立,以超然地位独立行使。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便依五权制度设置考试院。考试院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主管全国人事行政。1929年,颁布施行了《考试法》及《公务人员任用条例》,明确规定公务人员实行公开竞争的考试选拔,基本形成了简荐委任制的考试制度。此后,国民党政府逐渐吸收西方文官制度的长处,对人事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有三次比较重大的改革:第一次是1944年,公布了公务人员任用法、俸给法、考绩法,其特点是以宪法所定“考试用人”为中心。第二次是1969年,宣布实施职位分类制度,形成简荐委任与职位分类两制并行局面。第三次是1986年,重新修改颁布了《公务人员考试法》、《公务人员任用法》、《公务人员考绩法》以及《公务人员俸给法》,其特点是将简荐委任与职位分类两制取长补短,融为一体,也可称为“官职并立制”。尽管在此期间台湾当局不断出台新规定和措施,特别是2000年政权轮替后,新政府提出了所谓“政府改造”运动或通过“修宪”的方式,弱化“考试院”、“监察院”的职能,但这一制度并未改变和废止。



目前,台湾公务人员分为简任、荐任、委任三等,均须具有法定的任用资格,即考试及格、铨叙合格和考绩升等。当机关公职有空缺时,考试机关一般就职位提供若干考试及格者名单,供用人单位选用。被选定的初任人员,先予以试用,试用成绩合格者,予以实授。试用成绩不及格者,即停止试用。对公务人员的升等,则由用人单位先派代理,再送铨叙机关审定,审定合格后,方可正式任命。2005年10月17日,台湾考试院颁布《公务人员考绩法施行细则》。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是实行依官等职等考绩,以有官等职等的人员为考绩对象,并以同官等人员作为考绩的比较范围;二是考核主要分为平时考核、年终考核和专案考核三种,把平时考核、专案考绩和年终考绩有机联成一体,以平时考核、专案考绩作为年终考绩的依据;三是把考核和考绩的结果与奖惩直接相联系,规定在同官等内之职等晋升或免职,以考绩为依据。



在公务员培训方面,台湾的公务人力发展中心负责中高级公务人员的培训,而地方行政研习中心则承担台湾地方23个市县公务人员的培训任务。通常来说,地方行政研习中心的培训时间较短,仅数天而已。因此,这种培训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性的、专业化的培训,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能够解决问题。在教学手段上,往往采取小班制,以中心研习、实地学习、巡回学习、数字化学习以及阅读学习等方式,注重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其中,地方行政研习中心的“E”教学模式和模块化课程设置,给参访团人员留下深刻印象。所谓的“E”教学模式,就是使公务员能够“工”、“学”兼顾,上网学习培训课程。同时,这部分课程是向全社会开放的,为NGO、企业培训管理人员提供便利。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提升了地方行政研习中心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使用这些网络课程的单位在“E”论坛上不断留下改进的意见、提供新鲜的案例,有利于地方行政研习中心不断完善相关课程的设计。但是,“E”教学模式对公务员培训本身而言,也有一定局限性。因为网络培训的成效,完全依赖公务员的学习自觉性,无从督导考核。为此,地方行政研习中心甚至不得不采取“大乐透”抽奖的方式来奖励按时完成网络自学的公务员。所谓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是指地方行政研习中心将现有课程划分为若干单元,根据培训者的学历程度、工作属性并结合培训单位的需求、意愿进行搭配组合,形成有较强针对性的课程安排。



从总体上来说,地方行政研习中心的培训方式,在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上是值得大陆行政学院借鉴的。但是,台湾与大陆在政治架构上存在巨大差别。台湾实现了所谓政治与行政的分野,地方行政研习中心可以将与政党有关的培训单列在公务员培训之外。大陆则采取党管干部的原则,执政党与政府高度重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在公务员培训过程中走单纯的实用主义路线,而将政党执政理念摒弃于课程设置之外的。



(参访团成员杨维玲、蔡人进、何圣东、许藜、张小妹、杨长锐、王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23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