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谈“三国”时期的秘书 常崇宜

[复制链接]
河南老秘 发表于 2011-8-26 07: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分裂割据,战乱频繁,群雄并起,“时势造英雄”而又“英雄促时势”的时代。三国的众多重要人物中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秘书”人物的崛起,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仅略作探讨,以求指正。

" B) }: J8 `* K7 C! |

" ?, g" _7 w4 Z0 N


  “秘书”一词在古代曾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如宫禁藏书、谶纬图篆、官署称谓、官职名称等。我国古代的官制复杂而多变,而且常常名实淆乱,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具体分析,很难简单地说谁是秘书,谁不是秘书。但如按今天学术界的共识,秘书大体上应具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近身”,二是“综合”,三是“辅助”,四是“服务”。
东汉末年桓帝时,“秘书”一词才作为官职名称使用。“后汉图书在东观,桓帝研熹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掌图籍秘书,古今文字,考合异同”(《文献通考》)。我国才第一次出现以秘书命名的官,不过类似今之图书、文史馆长。直到曹操为魏王时,设置了秘书令,其职掌是“典尚书奏事,兼掌图书秘记之事”,才具有了接近今之秘书的职能了。
三国的官制,最初沿汉而制,又是门阀操纵,异常混乱的官制。就中枢机构来说,大体处于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过渡的时期。而后来的魏、蜀、吴又各有不同的因应变革。也只能大体地说,“秘书”或“秘书性”的官职,如下:
魏国曹操时有尚书令及左右仆射,总掌朝政庶务,有的还“录(领、平)尚书事”,是事实上的宰相。下置尚书丞或左右丞,是尚书令、仆射的佐助,承掌省内之事,是省的秘书长。公元220年,曹丕自立文帝后,除尚书省外又设中书省,中书原是秦汉内宫起草诏书的秘书,曹丕的中书省成为内廷的机要秘书处,凡有机密诏书,都由中书承发。中书省下面的通事郎(后改名中书郎、中书侍郎)、黄门郎、中书通事等,都是典型的秘书。蜀、吴也分别设有中书令、仆射及中书丞、郎、令史等官员。其任务是草拟中枢文件,评议尚书奏事等,十分机要。三国沿汉制还设立有侍中寺,成为内庭秘书人员集中之地,也是在帝王身边咨询服务的秘书机构,侍中为主官,其中资深的叫祭酒。曹操还设过参丞相军事(简称参军)、别驾从事、散骑常侍等幕僚性秘书官职。刘备统治西蜀后,因自称继承汉室,不设中书,而以诸葛亮为丞相,总领军国大政。丞相府的秘书属官,有长史、主簿、各曹(类今之处科)椽属,还有军师祭酒、从事中郎、参军等,共享参谋密议、起草文书、军令等事务。东吴的丞相与尚书共为外朝政务机关,下面都有一定的秘书官员。如丞、侍郎、宣诏郎、通事舍人、左右国史等。东吴皇帝身边的侍中地位渐高,诸葛恪当侍中可以“内掌机枢,外领朝政”,还有中书典校,官职不高,权势因人而异,可以很大。
三国时地方官的秘书,主要有别驾、治中、长史、主簿、司马、廷椽、录事史、祭酒、阁下书佐等等,也要具体人具体分析,下层基层秘书有的已属于吏而不一定是官了。

8 E8 J; {+ W* i; ?" e2 T: L

5 J$ e/ Z# x% F


  三国时期的著名秘书人物是很多的,从这些秘书的事迹与不同命运中,可以获取许多秘书工作规律性的启示。这里只能就比较专职的几位大秘书略作简述:
1?郾刘放(?-250年)与孙资(?-251年)。曹操爱才,吸纳二人任秘书郎等职,后被升为秘书左右丞。曹丕称帝后,刘任中书监,孙任中书令(即先前的秘书监令)。二人参与中枢决策,也历经宦场风险。《三国志》卷十说:“放善为书檄,三祖(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诏命有所诏谕,多放所为”。后来司马氏擅权期间,仍任过中书监、令,可称“四朝秘书元老”。当初设立监和令,二人又资力相当,本也含有让两大“秘书长”互相牵制之意。而两人能辅助四朝,相安无大事,说明有“顾全大局”的精神和精明稳慎的秘书素质。在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就是今天世界各国的高级秘书官员,也鲜有能为几个国王、总统服务的。他们二人的秘书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总结。
2?郾王粲与陈琳。“建安七子”大多做过秘书,如应曾被曹操征召为丞相椽属,阮曾任祭酒等,而从秘书角度看,最著名的应是王粲(177-217年)与陈琳(?-217年)。王粲祖上就做过几任秘书,他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官侍中。文气很大与曹植并称为“曹王”。王强闻博记,下围棋后能一子不错完整复盘,其实这是棋艺水平问题而不是什么记忆力的问题。陈琳原做袁绍手下的秘书(记室令史),起草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痛斥曹操残害忠良、败坏朝纲,并臭骂曹操的父亲是私生子,后来为曹操俘获爱才不杀,但责备说:“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陈琳后任曹的文字秘书(祭酒等),传说曹操得了感冒头痛,就要看陈琳写的公文,一看即愈。
3?郾弥衡(173-198年)与杨修(175-219)。这是两个失败而被杀头的秘书人才。弥衡性高傲物,被曹操召为鼓吏,弥借鼓辱曹,京剧《打鼓骂曹》就演的这段故事。后被送给刘表,又转送给江夏太守黄祖做小秘书,终于被杀。杨修才思敏捷,任曹操的主簿,本来当的好好的,但不甘寂寞,卷入为曹植谋划太子的阴谋中,又自眩聪明缺乏保密观念,终被杀。他们的教训是:一、秘书必须忠于主子,而不是他人;二、秘书不可陷入领导集团的分歧与争权夺利中;

% h+ P+ U# F: s/ v( A

 

N0 L0 L+ |2 x2 B2 [7 P- R/ F* z

三、秘书工作具有潜隐性,不能不甘寂寞。
  此外,当过秘书的人还很多。郭嘉(170-207)初投袁绍,认识到袁好谋无决,难于成事,改投曹操做司空军师祭酒。官渡之战前分析了曹有十条胜利原因,袁有十条必败之理,可说是一个参谋型的大秘书。庞统(179-214),初归刘备时任军师中郎将,也是参谋型大秘书。廖化(?一264),即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称先锋”的廖化,初在关羽手下做过主薄,后来弃文习武。蒋琬(?-246)曾任诸葛亮的丞相长史,是亮死后的继承人,做到大将军、录尚书事。费(?-253),初任蜀汉黄门侍郎,后继蒋琬执政。这三人都是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擎天人物”。东吴的诸葛瑾(174一241年,诸葛亮的哥哥)、张昭(156-236,著名的主张投靠曹操的领袖),也都是大秘书出来的。
还有个黄皓不能不提几句,初为黄门臣,后任中常侍等,得蜀后主信任,腐败朝政,排斥姜维,促进了蜀的灭亡。黄皓属于宦官型秘书,这种秘书古今中外都有过。宦官型秘书如果遇上昏君,就可能演变成“宦官秘书专政”,有导致亡国的危险。

5 c% o) k; g. a$ @+ W5 R


, O$ e" M7 W" v( s% i


  在探索三国时期的秘书时,还必须指出,秘书是个十分锻炼人才的岗位。三国时代的几个重要主角,如曹操、司马懿、诸葛亮、陆逊等,虽然因为已有历史定位,不必硬称他们为秘书,然而他们却都是秘书出身或者作过秘书的人物。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拜议郎”。这个拜议郎是一种秘书性的官职,后来曹操发觉朝政颓败“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曹操的这段秘书生涯很短,并且没有什么建树,但却使他在年轻的时候第一次踏入皇朝中枢的门坎,得以从全局的角度了解与观察国家情况。这对其后来的成长,不能说没有一定影响。
司马懿,初曾任曹操的主簿,是典型的秘书职务。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之前大体上是一介书生,只能说具有“秀才型秘书”的基础。出山以后,首先和庞统一道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属于参谋型秘书。后刘备即帝位才当上了丞相。在中国历史上,丞相这个官职是具有多维性的,有的是握有实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把手”,有的是吃闲饭的荣誉职务,还有不少丞相是被杀了头的。汉代开始“君相之争”就很厉害,成为秘书史上的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此处不去详论。诸葛亮在刘备健在,亲掌大权的情况下,由于主臣关系较好,参谋建议之职责很大,拍板决策的权力还是很有限的。也就是说,他对于刘备来说,在刘备生前基本上是一个“智囊”、“高参”秘书长的角色。
陆逊,《三国志·陆逊传》载:“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显然也是标准的秘书出身。史书由于正统观念,对陆逊的作用估计不足,其实“火烧连营”彻底改变了三国的战略关系,对三国的“久分必合”影响深远。

8 _ L) `( E! L9 G

  这四个人都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直接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见诸史册的秘书或秘书出身的人物,还可以举出华歆、钟繇、荀攸、陈群、邓艾、董允、马良等许多人。三国的秘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19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