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平凡书写辉煌 ——记中办秘书局老秘书工作者田真同志 李文娟
: }' Z$ F0 v6 T& m/ J 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秘书科学论坛会上,一位鹤发老人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从西柏坡走上秘书生涯,从事秘书工作近半个世纪的真切体会和感受。他的发言博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也使我对这位河北籍的秘书前辈产生由衷的敬仰与钦佩。他就是原中办秘书局副局级调研员、76岁的田真同志。
4 u; l7 O4 m" F" o 趁会议间歇,我采访了这位秘书前辈。1931年,田真同志出生于河北省农村一个普通的小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追求进步,向往革命,15岁在衡水滏运中学上初中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田真在华北联大政治学院读书时,中共中央秘书处(后改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到冀中报社和华北联大等单位挑选速记学员,他幸运地被选中,成为15个招选学员中的一名。从此,17岁的田真,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来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开始了自己的秘书生涯,也决定了他为党的秘书事业奋斗一生的光荣使命。
8 ]' u4 \/ S& F
回忆起当年在西柏坡做秘书工作的情景,田真老人充满幸福与留恋。当时他们经过3个月的紧张培训后,便开始实习做速记工作。速记员的主要任务是为党中央和书记处的领导服务,包括一些重要会议做记录,整理有关领导讲话或发言材料。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只能耳听手记,每次会议领导讲话或大会发言,速记员都要全神贯注地听,领导的每句话都要用简单的字符快速记载下来,会后,再认真整理誊写,送当时的中央秘书处长曾三同志审阅后呈报有关领导。工作十分紧张,生活却很简朴,睡的是大通铺,吃的大锅饭,偶尔大家把各自的津贴凑起来,买几个芝麻烧饼或加几个菜,撮一顿,心里非常高兴。特别是想到自己能为党中央服务,每个人都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 S& G8 i4 \. f# k: C
在党中央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田真深深感到老一辈革命家对秘书工作的严格要求和高度重视。那时候,毛主席不仅亲自起草讲话稿,认真修改文字、标点,而且经常对文秘工作作出批示,要求认真校对,严格审核。1953年,中央批转毛主席亲自修改签发的关于卫生工作的一份文件,文件的批语是毛主席亲自用铅笔拟写的。这份文件经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传阅后,经办部门为了保持毛主席手稿的整洁,便将毛主席的批语重打了一份,将原稿留下,以打字稿为准,连同附件一起送到秘书处印发。田真即根据打字稿进行编号、校核并最后把关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过了一段时间,毛主席发现文件中的“付诸施行”印成了“讨论施行”,便打来电话查问究竟。经仔细查询,原来是打字员将文件手稿中的“付诸”错打印成了“讨论”。两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为此,毛主席特给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写信说,第一页上“讨论施行”是“付诸施行”之误,印错了,请发一更正的通知。又说,嗣后,一定要校对清楚,不要再错。这件事虽然不是田真的责任,却使他深受震动,从而更加体会到,秘书工作无小事,做为秘书必须精心细心,决不可粗枝大叶。1954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田真同志一直在中办秘书局从事文书处理工作,后任文电处长。那时的文电处是一个综合机构,集文字处理、值班接待、打字、收发文件、信息督查于一室,工作量大,也非常锻炼人。曾经有段时间,他负责为中央政治局书记处摘编“文件提要”工作,就是每天将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全国各省市报送的文件、材料筛选、提炼出重要的大事、要事,综合编写出2—3页的“提要”,上报中央常委有关领导。这项工作不仅要求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还要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各部门及各地的情况,也正因为此,田真在兢兢业业、刻苦勤奋的工作中,文字综合能力迅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8 M8 r! x0 ~+ T. a9 [8 t1 C( w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田真同志曾借调到彭真同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书记)处任秘书。彭真同志工作认真,酷爱学习,对秘书要求也十分严格,有时侯,还常常问及或谈起一些工作以外的话题。有一次,彭真同志突然问田真“静静的顿河”这本书是谁写的?大致内容、情节是什么?恰好,田真看过这部书,就简单地向彭真同志介绍了书的作者及内容概要,彭真同志听了以后很满意,并且表扬说:“田真同志,你的知识面还挺广的嘛!”从那以后,田真同志更加注意广学博览,见缝插针地学习,拓宽知识面,了解国内外大事要事,从而养成了知学善思的良好习惯。
! f8 |. x( E" l0 `: b. j 在繁忙而漫长的工作实践中,特别在担任文电处长以后,田真深深体会到,做秘书工作不仅需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有的时候,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灵活机动,特事特办。而这种能力不是从书本上学到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有一次,田真值夜班时,接到西南某县爆发洪水的电话,事情紧急,刻不容缓。他果断地拿起电话先行处理,而后,又按照程序报告中央有关领导,为抗洪抢险赢得了时间。事后,他想,如果先层层请示,再去行动,很可能贻误时机,给工作造成巨大损失。
' O# }5 W' T$ b* u& g# r2 P
田真同志从参加工作到离休,一直从事秘书工作,算起来有40多年时间。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情专于一,靠的是一种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他牢记领导的教诲,不问名利、不计得失、甘当无名英雄。他和来自沈阳市的妻子是在工作中相识相爱并结为伴侣的。他们的婚后生活紧张而又和谐。后来,妻子调外单位工作,忙的时候,常常是几个月见不上一面。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田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常年在机关值夜班,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偶尔回家时,经常不见面的儿子管他叫“叔叔”。多年来,所有的家务事都是妻子一人承担,使他得以专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如今,他和老伴都退休了,但他却退而不休,应一些部门和同志之邀,讲课、写文章。他的老伴既是家庭服务员,又是他的书记员和得力的助手,田真老人退下来后写的近300万字的专著、文章,都是老伴替他抄写,并提出修改意见的,最后,他说,我非常感谢党和同志们对我的培养、关心和帮助,使我从一个不懂事的青年学生成长为在党中央领导身边工作的一个秘书工作者。谈到此,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2 q$ R2 d2 T; B% M$ |. Z
访谈结束,我与田真老人握别,并目送他渐渐远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是一名如此普通而又善良的秘书老前辈,没有显赫的职位,没有耀眼的功名,甚至没有优越的住房和可观的收入,然而他用近半个世纪的坚韧与平凡,书写着对党的秘书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可贵贡献,我深感,这种平凡彰显出一种伟大,闪耀着一片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