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文稿在政府机关工作中经常被使用,但是汇报文稿在许多书本中都没有涉及,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的秘书在为领导写汇报稿时,路数不明,条理不清,经常犯一些常规性的错误,在这里我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供老秘网各位同仁参考。 0 E' |' c1 M! @' I f5 V9 c
& Z0 |6 }" @! C: c, i1 T- t7 B
汇报文稿的结构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入语和本地的基本概况;第二部分是主体,主要介绍上级领导或外地领导来检查、学习的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及成绩;第三部分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 X) p5 ~: N
一般的汇报文稿通常都要简单介绍本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因为这是上级领导、外地领导来检查、学习的,有的秘书常会这样写:“我老秘网县辖21个镇,一个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这句话乍看没有毛病,但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就会产生歧义,因为这样说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我老秘网县辖21个镇,一个经济开发区,除此以外,还直辖300个行政村(居)。另一种理解是:我老秘网县辖21个镇,一个经济开发区,共有300个行政村(居)”。 9 t$ n7 F1 N# v9 T# g “文章合为时而作,为事而著”。一般的汇报稿中不大涉及到对某项活动的认识和意义,但有的汇报稿中必须要有。例如某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各项工作基本到位,后来省里领导专家下来验收时,这个县的领导在汇报中未涉及到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结果省里领导专家认为创建生态示范区的汇报文稿立意不高,结构不好。省里领导专家认为,通过这个县的领导汇报,可以看出这个县的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如果连一个县的领导对这项工作都认识不清,就可以看出他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可以反映这项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率也不够。 {; B% q6 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