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福建三明市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复制链接]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11-5-3 14: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司法行政工作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促进三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正确了解与掌握我市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准对策,对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进一步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一、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取得的成效
  ㈠从切实抓好法律服务工作出发,立足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一是针对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切实抓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创新。去年,全市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86家,通过提供对策和建议,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提高了政府主导社会管理的能力。二是针对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的要求,切实抓好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工作创新。去年,全市律师办案7007件;公证机构在全省率先完成体制改革,办证12248件;司法鉴定机构办案3091件,为我市司法系统和行政执法部门定纷止争、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针对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社会组织管理的要求,切实抓好律师、公证等行业协会工作创新。 
  ㈡从切实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出发,立足于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一是针对《人民调解法》的要求,切实抓好民调工作机制创新。去年,我市各级民调组织规范流程和协议书制作,不断提高规范性和公信力,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6049件,成功调处15637件。二是针对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要求,切实抓好“三级联动”创新。制定并落实《三明市社会矛盾化解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在巩固发展乡村民调组织的同时,大力加强医患、库区移民、国土、交通、边界联防联调等行业性、专业性民调组织建设。三是针对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要求,切实抓好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去年,我局服从“五大战役”大局,认真做好拆迁相关工作,在徐碧新城梅园国际大酒店周边地块6个单位中首家搬迁完毕;我局与市中院联合制定《关于加强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相互衔接工作的意见》,共有26件民调协议通过法院司法确认。 
  ㈢从切实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出发,立足于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一是针对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的要求,切实抓好安矫政策创新。去年,认真贯彻执行市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在全市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了安矫管理及其创新。二是针对建立安矫工作机制的要求,切实抓好安矫机制创新。三是针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的要求,切实抓好安矫人员帮扶工作创新。去年,三元、梅列、永安三个社矫试点单位1107名矫正对象无一脱管、漏管。全市6539名释解人员安置率达97.23%,重新犯罪率为1.04%。 
  ㈣从切实抓好服务民生工作出发,立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一是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切实抓好服务民生工作创新。组织法律服务系统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保等问题。二是针对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切实抓好法律援助工作创新。去年全市办理法援案件1602件,其中2件被评为全省“2010年度十佳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市法援中心组建了由38名社会律师加入的法援志愿团,还被全国妇联和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协调组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㈤从切实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出发,立足于增强社会的法治意识。一是针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切实抓好普治工作创新。去年我市普法工作居全省第三,已申报参评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城市;永安市被全国普法办授予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沙县古县村、尤溪县联南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二是针对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的要求,切实抓好弘扬法治文化创新。针对综治“1+N联动”模式要求,实施“法制教育进家庭”“八个一”活动,达全市总户数的80%以上。永安千米法制宣传街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健全、制度最完善的法制宣传一条街。
  ㈥从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出发,立足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一是针对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要求,切实抓好司法所建设创新。去年,省上下达我市57个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任务已完成52个,其余建设项目今年上半年完工。二是针对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要求,切实抓好综治工作创新。实施“168”党建工作机制,实行乡镇(街道)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人员集中办公,进一步深化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综合治理,我市综治工作连续两年考评居全省第一,为“平安三明”建设和争创全国综治“长安杯”作出贡献。
  二、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律服务业难于做大做强,不能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仍需更新服务发展观念,积极介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才能突破法律服务业自身发展瓶颈;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观念,才能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市、县两级亟须选拔司法行政系统业务型干部,加大法援经费投入,建设足够的业务用房,才能整合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公证、“148”咨询中心资源,设立法律服务综合服务大厅,实现国家司法考试三明考区报名场所建设标准化,做到咨询、服务、援助、矛盾纠纷调处“一站式服务”,形成“绿色通道”。 
  二是“三调联动”机制难于有效运作,未能有效构建大维稳格局。目前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民调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社矫工作尚未全部启动,安帮工作未做到“无缝衔接”,难于构建以民调、社矫和安帮为主要内容的大维稳格局。调解优先原则有待贯彻,调解质量有待提高。安矫工作仍然存在部门协调不到位、帮扶措施难落实、对象动向难掌握、众多人员难管理等问题。
  三是普法宣传难于齐抓共管,未能适应建设法治城市的需要。我市“六五”普法要从过去的“依法维权”、“普及法律常识”和“依法治市”,适时转变到“定分止争”、“弘扬法治精神”和“建设法治城市”。但目前各部门、各单位本身主动普法意识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如何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努力把普治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实践。依法行政的理念在基层尤需加强。部分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的理念不强,很大程度上存有官本位、权本位的思想。普法多数只限于举办培训班、上街进行法律咨询、发放宣传单等,普法形式应该加以改进。
  四是司法行政民心工程难于高效实施,未能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把人民群众民生工作作为切入点、着力点。如何整合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司法鉴定、公证、“148”咨询中心资源,把法援建成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何继续加强与法院、工会、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发挥好法援工作站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援工作的质量、数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司法行政本身难于强基固本,未能很好地推进司法行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更加注重基层基础、更加注重与时俱进、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我市虽已掀起司法所建设热潮,但市司法局已拆迁,许多县司法局建设任务繁重。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对提升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但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理顺,司法行政被认为业务性不强,司法行政官的任职条件、任用方式和程序不明,司法行政系统业务型领导干部缺乏,已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对策建议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市县两级要树立公、检、法、司四轮驱动理念,创新司法行政领导干部选任机制;司法行政系统要树立社会化理念、柔性化理念、人本化理念,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治理向自治转变,通过“项目化”推进机制创新,确立创新法制宣教、法律服务、社矫安帮、大调解、法律援助、基层基础、信息网络、素质提升 “八大工程”。以下仅从一些方面对司法行政社会管理创新进行阐述。
  ㈠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法律服务业做大做强
我市各级司法行政系统要以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创新力,以增强团队精神提高竞争力,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期待、新需求。要贯彻落实中央“两办”转发《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律师队伍建设。要通过整合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人民调解员、普法宣传员、司法鉴定人等多种力量,组建法律服务团,为党委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开展重大项目工程等提供服务,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十二五”规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要着力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法律服务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准。首先要服务好领导决策。要在全市范围内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顾问体系,努力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其次要着力为重大政府行为提供法律服务。要成立经济社会发展律师服务团,搭建起为政府“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重大行为提供服务的桥梁,提供全过程一条龙服务。公证工作在服务城市建设、拆迁改造和重点项目工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各公证机构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合法稳妥地为城市建设提供公证服务。
  二是要着力服务各类经济主体。各类公司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是法律服务的主战场。要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法律服务全覆盖工程,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对全市100人以上企业争取80%以上聘请法律顾问,300人以上规模企业90%以上设立集法律顾问、法制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一体的司法办公室。要研究与市有关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这项工作,大力提升法律服务覆盖率,使担任企业法律顾问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
三是要着力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随着农村新一轮改革不断深入,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日益旺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要积极推进律师、公证工作向县域延伸、向农村延伸、向社区延伸。要调整基层法律服务布局,实现一乡(镇)一所。要推动律师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在村居、社区设立服务站点,逐步做到1社区1名律师、1村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发挥好法律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土地延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作用。
  ㈡要紧紧围绕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全力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是要着力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将《人民调解法》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贯彻好调解优先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就是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贡献。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调解网络,积极改善民调组织办公条件,发展壮大民调队伍,提高调解人员的法律水平和道德素养。要加快事业单位、规模化企业和新兴社会化组织民调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建有调解组织”的目标。其次,要创新调解工作机制。设立调解指导中心或指导建立社会化和专业化调解机构,对疑难复杂的、涉及范围广的、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的调解进行指导。要通过政府购买、法院补贴、当事人捐助等多种渠道和灵活方式,弥补民调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第三,要加强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协调合作。争取人大、政协支持,与工、青、妇、消协等群众组织相互支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开展群众性调解。
  二是要着力抓好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首先,要加强协调合作,促进安矫工作社会化。作为一项社会工程,安矫工作需要财政、民政、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共青团、妇联、工会、关协等部门和团体积极参与,各负其责,促使安矫部门多元化、安矫主体扩大化、安矫内容具体化。其次,要建立专职队伍。安矫对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隐蔽性和复杂性,在人员登记、动态信息了解、管控、帮扶上都有很大的工作量,也有很强的专业要求。要实施有效的安矫工作,必须造就一支过硬的专职专业性队伍。要吸纳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老法官、老检察官和法律工作者等社会志愿者加入,让他们充当“信息员”、“流动哨”的角色。可以参照巡防、交管、城管等部门的做法,在社区增设“安矫协管员”,并纳入政府预算。第三,要切实拓宽就业渠道。除县以上安矫组织建立实体外,还应就近解决安矫对象的就业问题。
  三是要着力抓好司法所管理。要大力加强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加大配备副科级司法所长力度,力争内达80%以上,在此基础上以司法行政编制为主,其他编制为辅,调整充实司法所编制和人员,尽量达到每所3人的标准。
  四是要着力抓好信息化建设。要以市县两级政务信息网为依托,加快司法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能力。要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问需于基层、问计于专家、问政于民众、问教于领导”活动,开设三明司法微博,加强与网民沟通交流,与网民一起探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㈢要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普法先进城市,不断推进法治城市建设
建设法治城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市发展的必然结果。要以新的理念科学规划普治工作。要创新法制宣传理念、载体和机制,增强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要以争创全国普法先进城市为契机,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不同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要从任前考法入手,把法律知识考试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作为任用领导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如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及时下达行政执法或司法监督建议书。有计划地对各部门、各单位普法、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和执法过错追偿制等依法治市方面的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要深入开展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依法行政、依法执业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基层、行业、地方依法治理“三大工程”,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推进法治城市建设进程。

  (作者单位:三明市司法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1粉丝

79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