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系列评论员文章之二:
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0-02-25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福建要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科学发展,就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历时已有一年多的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那种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就我省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我省资源禀赋出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加快”上下工夫。转变刻不容缓,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形势要求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有时还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下大决心花大气力调整结构、优化产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壮大实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加快转变就要积极突破。既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部署,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又要把握重点,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福建时提出的“五个着力”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围绕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最大限度发挥投资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加快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密切跟踪国际产业的发展方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善于扬长避短,切实把我省生态、港口、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我们要把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开展自主创新,力争在一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构建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环境。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做好“三农”工作,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特别要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加快培育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好,发展才能持续。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改造,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精心保护好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活力、动力所在,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国企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加强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国务院《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