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代表政协南通市通州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委员予以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通州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把“调结构、促发展、重民生、建和谐”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较好地发挥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参谋助手作用,团结民主、交友联谊的凝心聚力作用,深入调研、坦诚谏言的民主监督作用,勇于改革、善于开拓的探索创新作用,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围绕中心,竭智尽力,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
服务发展、参与发展、促进发展,始终是人民政协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旋律。一年来,我们围绕“调结构、促转型”这一全区工作重点,深入调查研究,集聚真知灼见,贡献智慧力量。
1.深研破解要素制约之道。为破解发展中土地、资金、能源、劳动力等诸多要素的制约,我们通过专题调研、专题视察、专门会议,积极献计献策。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委、区政府作出发展“飞地经济”①的部署后,我们将发展“飞地经济”列为全年重点调研课题。为使所提意见系统而不零散、深入而不肤浅、前瞻而不滞后,我们向专家请教,到外地取经,与同行交流。在此基础上,从“飞地经济”的载体建设、产业结构关系、“飞入”和“飞出”的流向等角度,形成3份调研报告和《关于加快发展我区“飞地经济”的建议案》,并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调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所提相关意见和建议转化成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探求资源整合新路径。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针对我区人才开发的比较优势和症结所在,我们组织专题调研,认真研究分析,形成了《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的调研报告。土地资源的紧缺是要素制约的重点所在。我们先后就土地开发整理、国土资源管理等课题进行专题视察,为集聚土地要素、加快资源整合出谋划策。探讨环境优化新举措。良好的环境能吸纳各种生产要素。我们组织委员就生态区创建、“城市建设推进年”等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实地察看了污水处理站、农贸市场改造、小游园建设等工程推进情况,并与相关镇和部门一起梳理、一起探讨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我们还就招商环境建设,尤其是发展软环境建设,提思路,进良言。
2.广谋增添发展动力之举。我们围绕中心,找准坐标,集思广益,谋求增添发展动力的路径。力推项目进展。重大项目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我们强化服务重点项目意识,实地考察恒力集团和开沙岛恒力(南通)石化项目建设现场,并召开主席会议,就恒力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重点协商,为项目推进献智出力。我们还主动加强与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联系,推动“网尚(通州)数字电影文化博览园”项目加快落户通州。力推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由于能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附加值较高、发展潜力大,理应作为战略产业。为此,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形成了民间工艺、动漫、家纺创意、文化体制改革等8篇子报告和《关于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查报告》。我们还搭建平台,以“议政沙龙”的形式,请区委、区政府领导和政协委员共同探讨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使区委的决策中融入了更多的政协元素。力推平台建设。开发区是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为加快开发区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形成了《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加快通州经济开发区前进步伐》的调研报告,并确定为主席集体督办提案。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亲自过问提案办理,所提意见有的已转化为决策,有的在操作中体现,有效推进了调研成果的转化。
3.诚献推进城乡统筹之策。“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抓住“十二五”规划编制这一契机,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相关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有见地、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资源的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因素。我们邀请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府对口部门参加,就社会保障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均等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课题进行联合视察调研。由于所提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采纳。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让不动的土地资源带动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现实课题。根据我区土地流转的实际,我们从培育经营主体、研究奖励政策、构建合作组织、完善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就扎实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出真言良策。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增收。区政协领导和区政协机关加强与挂钩镇、挂钩村的联系,关注村级经济的发展态势,多次帮助挂钩镇村协调解决有关矛盾和问题。我们还就发展都市生态型农业②、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等课题开展专题协商。由于情况清楚,判断准确,意见中肯,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
二、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履行职能取得新进展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是政协工作与时俱进、有为有位的关键所在。一年来,我们立足自身条件和特点,拓宽思路,丰富形式,扩大影响,充分体现政协工作的应有价值和积极作用。
1.政治协商规范化。我们坚持把政治协商摆在履行职能的首要位置,精选课题,提升层次,创新方法,切实提高政治协商成效。精选协商内容。我们把政协工作放到全区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围绕区委工作部署和社会关注热点,确定协商议题。我们先后就策应国家江苏沿海开发战略③、“十二五”发展规划、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医改贯彻落实等内容进行广泛协商,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升协商层次。我们加强与区领导层的协商联系,主动邀请他们参加会议,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政治协商在“全委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政府、政协领导层协商的新机制,提升了协商议政层次。创新协商方法。在充分运用“学、听、看、议”协商方式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一些新的协商形式:变单向建言为互动协商,政协常委会扩大会议对象,邀请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政协委员列席会议,对话交流,互动协商;变关门协商为开门协商,先后就发展城区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等课题外出调研,现场视察,接触实际,直面问题;变会议协商为走访协商,我们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岛交通拥堵、蔬菜药残等问题,走访基层,听取通报,提出问题,交换意见,督促整改,使协商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2.民主监督经常化。我们重视强化民主监督职能,丰富新形式,探索好做法,促进民主监督的经常化,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事前监督和跟踪监督相结合。我们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对一些重要规划、重大事项进行事前监督,组织委员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政府扩大会议、“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座谈等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为促进建言成果转化,我们将一些建议落实情况、提案反映的热点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进行跟踪督办。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就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区“三项重点工作”、预防职务犯罪、区域教育现代化、食品安全等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我们还对全区的水利工作开展民主评议,进行重点监督。我们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河道长效管理、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重点调研,全区30个联络组和295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这次民主评议活动。区政协常委会议就区水利局工作进行专题评议,并向区委、区政府呈报了《关于对区水利局工作情况民主评议的意见》和相关的3份调研报告。区水利局积极整改,并向政协主席会议通报整改情况。评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担任特约检察员、监督员、人民陪审员、作风监督员的近30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效能建设、机关科室集中评议、法院庭审等活动,积极行使民主监督职能。为提高监督效果,我们还加强与社会团体、新闻媒介的联系,会同社会各界,通过开展积极、正面的监督,实现民主监督与社会监督的优势互补。
3.参政议政成果化。我们切实抓好提案、调研视察、社情民意等参政议政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并力促成果转化。认真抓好提案工作。提案是委员参政议政最直接的形式。我们提前向委员寄发提案征集函,并通过网络、报刊等载体,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拓展了“集智”平台,全年共征集提案309件,立案292件。我们精心筛选出30件重点提案,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通过区政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政协主席会议集体督办重点提案等方式,促使一批重点提案提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还培训提案承办人员,在网络和报刊上公示重点督办提案目录,加强提案知识宣传,扩大了提案工作影响。深入开展视察调研。视察调研是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我们组织政协委员先后就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气象工作、供销连锁配送、党校教育培训、有线电视数字化接转等课题深入进行调研;围绕基层法律服务和保障、建筑市场发展、创建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学前教育、中医药事业发展、数字城管等课题进行专题视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我们利用视察调研、座谈协商、学习讨论、来信走访等形式,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120多条,有的直接与党政部门沟通,有的由政协领导批转相关部门处理,有的经过认真筛选,以《通州政协·社情民意专辑》的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供区领导决策参考。对编发的发展创意产业、规范载客助力车和摩的管理、合理设置公交站点、预防毒品犯罪、精简机关办事程序等10期社情民意专辑,区领导高度重视,即阅即批,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使有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把握主题,凝聚力量,促进和谐取得新进步
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主题。一年来,我们加强团结合作,畅通民主渠道,开展内外联谊,切实做好和智、和人、和事的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1.搭建团结合作平台。我们把集聚人和之力作为工作基调,加强同党派、团体的合作共事。坚持联系走访制度。坚持与党派、团体的对口联系制度,通过开展走访活动,切实加强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原则,尊重和保障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权利。畅通知情参政渠道。召开党派、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通报情况,交换意见;定期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调研、视察、协商等活动,举行情况通报会、专题座谈会、征求意见会10多次,并就“十二五”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等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主党派和党外领导干部的培养工作,切实丰富党派、团体参政的形式和内容。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党派、团体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发挥作用。区九三学社把2010年确定为“调研年”,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8个课题开展调研;区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两次举办“会员沙龙”活动,就社会热点、提高履职能力等话题进行讨论;区工商联积极帮扶会员企业,为企业转型升级献计出力,等等。一年来,党派、团体共提出集体提案25件,许多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和采纳。
2.开展联络联谊活动。我们畅通渠道,广交朋友,积极开展各类联谊和对外交流工作。加强联谊交流。增进与外地政协的联络联谊和学习交流,先后就食品安全、医患纠纷预防调处、服务业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作进行共同探讨,拓宽了思路,推动了工作。积极协助省、市政协就“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滨海产业园区功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等课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主办研讨会议。我们成功举办了长三角十三县(市、区)政协工作研讨会④第三十一次会议,与会人员围绕发挥政协界别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交流了工作经验。承办了南通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就“提高人民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专题研讨。开展社团活动。张謇研究会致力学术研究,认真做好会刊《謇园》的征稿、编排、出版等工作,充分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弘扬张謇文化思想,挖掘张謇文化遗产,以“张謇文化思想”为专题,开展学术座谈。政协联谊会定期开展学习交流、视察参观、情况通报等活动,为发挥往届政协委员作用创造条件。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氛围。服务企业发展。区政协领导和政协机关人员经常深入挂钩企业和委员企业,与企业家座谈,帮助企业明晰发展思路,协调相关问题,寻求突破瓶颈制约的办法;积极发挥优势,为企业新增项目和引进人才牵线搭桥。关爱困难群众。许多政协委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修桥铺路、敬老助残等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我们还与国盛义乌城合作,资助了一批大学贫困新生。做好统战工作。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对台、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协助南通市开展征集南通籍海(境)外人士名录工作,共征集近150名人士,为建立全市海(境)外人士信息库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四、锐意进取,求真务实,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强自身建设是提高履职效能的基础和前提。一年来,我们坚持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不断增加工作动力,增添履职活力,着力打造奋发有为的政协团队。
1.着力提高委员素质。我们以学习为抓手,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委员履职的水平和能力。加强培训。邀请复旦大学教授作了“调结构促增长之关键--企业的转型与核心优势”专题讲座,就中小企业如何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核心优势、争做“隐形冠军”等进行了深入解读,为企业家委员开拓了思路和眼界;先后邀请南通市委党校、市政协的有关专家学者就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探索南通基本现代化之路等为委员进行专题辅导,巩固了思想基础,提高了参政能力。丰富形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委员活动日、约请座谈、专题讲座、为委员征订政协报刊等方式,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政协的特点和委员的实际,制定《区政协委员学习安排意见》,指导委员加强自身学习。还结合时事热点,编发了4期约10万字的学习资料,为委员学习创造条件。完善机制。制定了政协委员履职情况报告制度,对全区政协委员参加例会、撰写提案、参加活动、反映社情民意等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报告,并在全会期间印发,增强了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履职意识。
2.扎实推进委组建设。委组是政协活动的基石。建立基层工委。为创新政协工作体制,推进基层政协工作开展,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学习外地政协做法的基础上,向区委提出了在镇、区设立基层工作委员会的建议。区委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添政协工作生机与活力,决定在开发区和三余、石港、平潮、川姜等镇进行试点,成立了政协基层工作委员会。政协基层工委的成立,夯实了组织基础,增强了政协工作活力,扩大了政协工作影响。活跃委组活动。在政协工作总体格局中进一步明晰专委会、联络组的位置,坚持全局工作的谋划经委组协商,各种例会的建言由委组协助,重大活动的组织让委组协办。适时调整专委会、联络组的组织结构,充实力量,规范程序。一年来,政协专委会组织视察调研近30次,提交调研报告10多篇;政协联络组开展集中学习、视察调研、走访企业、扶贫济困、科技咨询等活动150多次。彰显界别特色。鼓励委员通过界别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支持界别小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履职活动。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开展智力扶贫,捐资助学,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法律援助等为民办实事活动,九三、科协、科技、农业等界别开展科普惠民“三进”活动⑤。界别作为民主渠道、团结渠道和咨询渠道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3.持续增强机关活力。充分发挥机关服务作用,按照“搞好服务、当好参谋”的要求,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机关人员岗位责任管理,建立健全机关规章制度,强化机关管理,激发工作活力,提高工作质量,努力打造一支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精于工作的干部队伍,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加强效能建设。开展“算好廉政帐,共建幸福家”、“责任比黄金更重要”、“创先争优”等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效能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坚持搞好服务挂钩镇、“千人进千企,服务促发展”、结对帮扶困难户、走访委员企业等活动,协助党委、政府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扩大政协影响。加强政协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参政议政成果等方面的宣传。全年先后在国家、省、南通市政协刊物发表各类文章20多篇;在《通州大众》开设了《提案之窗》专栏,全年共编发4期,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共通州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体政协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十一届政协常委会向为政协工作作出贡献的全体委员和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我区的政协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界别活动开展有待进一步拓展,信息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委员履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协工作举措有待进一步创新,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不断改进。
2011年主要工作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起始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区政协要在中共通州区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总体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齐心协力促发展,凝心聚力建和谐,尽心竭力强自身,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作出新贡献。
一、服务发展,进一步提升助推力
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把握形势,凝聚共识。中共通州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区委的决策上来,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使政协履行职能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与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要求合拍。广大政协委员既要形成抢抓机遇的共识,坚定率先发展的信心,又要把履职的着力点聚焦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实现通州新跨越上来,努力为打造“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通州”建诤言,献良策。凸显优势,凝聚智慧。转变发展思路。要立足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的大格局,深入思考通州的发展方略和路径选择,把确立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政协履职的主攻方向,真正做到思路上明确,行动上自觉。谋划发展出路。要正视和化解我区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发现和培育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因素,围绕发展瓶颈突破、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集群、生态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革配套深化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出谋划策。开拓发展新路。要以前瞻的眼光、深邃的思考,通过专题调研、论坛讲座、专家问诊、委员献策等活动,着重就我区“十二五”规划实施、“三大联动”推进、城市管理优化、文化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等课题进行协商议政,提供观点鲜明、内容翔实、切合时宜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当好“智库”。营造合势,凝聚力量。提升内力。要围绕提高产业集聚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发展承载能力、市场驾驭能力,通过政协例会、提案督办、视察调研等形式,开展咨询诊断,提出意见建议。消除阻力。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宣传政策,化疑解惑,维护社会稳定,消除发展阻力。形成合力。要为银企合作、企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借他山之石,集百家之长,促进经济发展。组织委员开展“访百企、进百家、献百计”活动,积极参与重大活动的组织,重点项目的推进,重要工作的落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发展添薪加柴。加强同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系,继续做好协调“五大关系”⑥的各项工作,形成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强大动力。
二、关注民生,进一步提升亲和力
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人民政协责无旁贷。要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思想,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与民生律动,情与民意共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通达民意。要沉下去,全面了解民情。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关心什么、企盼什么。要带着民意,带着建议,和党政部门面对面沟通,原汁原味反映民意,真实准确表达民意。要坚持问政于民知得失,问需于民知冷暖,问计于民知虚实,通过专题调研、问卷调查、约谈走访、委组协商等形式,延伸触角,扩大视角,进一步拓展社情民意的渠道。要助解民忧。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安危冷暖放在心间,围绕就业这一民生之本,社会保障这一民安所在,教育公平这一民和之基,劳动收入这一民意所求等,积极建言献策。要高度关注五保老人、残疾人、因病致残者等弱势群体,体察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需求,真心实意为他们做好事,解难事。要把新农保扩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社会养老制度、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内容作为专题调研、专项视察、对口协商的重要议题,推动工作的开展、问题的解决。要扩大民主。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宽民主监督渠道,维护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要努力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及时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界别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建立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完善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要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的工作,多做沟通思想、团结鼓劲的工作,营造风正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
三、尽心履职,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履职决定地位,品质彰显魅力。人民政协要提升影响力,必须以新观念提升文化品质,以新方法完善履职品质,以新思维提高议政品质,高质量、高水准地咨政建言。彰显政协文化品质。要大力弘扬政协文化基因中蕴涵着的倡和谐、讲协商、尚兼容、求民主、谋创新、重实效的品质,为政协事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要在履职中创造性地将政协文化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实化于效,为政协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先进政协文化,推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创新,探索一条活力最强、合力最大、动力最足的政协文化品质发展路径。提升委员履职品质。履职尽责,满腔热情。要自觉参加政协组织的学习座谈、视察调研、民主评议等活动,切实做到“四个一”⑦。要珍惜发言权、话语权,历练议政能力,使发言既是一家之言,又是专家之言,既是肺腑忠言,又是顺耳诤言。致力奉献,充满激情。要弘扬“三创”精神,在岗位上建功立业,创造自身价值,奉献精彩人生。要常怀大爱之心,对党委、政府多一份理解,感情共融,思想共鸣;对民生多一份关注,智为民用,利为民谋;对社会多一份关爱,乐善崇德,播仁施爱;对自己多一份要求,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努力塑造政协委员的崭新形象。加强联系,增进感情。要创新政情通报制度,搭建委员履职平台,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创新委员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善待委员的意见建议,允许思想火花的碰撞、不同意见的交锋、认知能力的互补,汇聚更多智力资源;健全服务委员的保障机制,坚持主席会议成员联系走访委员制度,为提升委员履职品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咨政议政品质。视点要高,谋划课题既着眼对解决当务之急问题的探索,更着眼于长远之计的深入思考。意见要准,善于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做到见事准,谋事早,做到顺势而变、因变而进;善于洞察潜伏的危机,及时提出应对之策。方法要新,在协商议政时,善于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在建言献策时,善于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差距;在调查研究时,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关注焦点。建议要实,做到事实不清不讲,道理不明不讲;善于讲给人启迪的话,讲引起共鸣的话,使政协反映的意见建议真正能为党政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四、固本强基,进一步提升创新力
政协工作要迈上新台阶,创造新业绩,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素质,引领创新。学习成为常态,工作才能进入状态;学习陪伴终身,素质才能不断提升。要以建设学习型政协为目标,鼓励委员多读书、读好书,享受知识的琼浆,感受智慧的光芒。要构建以素质提升为核心、知识更新为重点、多种形式并举的学习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人民政协理论,学习经济、文化、科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深研细思,融会贯通,发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积极探索,推动创新。要围绕把政治协商进一步纳入决策程序、人民政协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完善委员履职管理等课题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民主协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体现扩大民主政治的实践途径和可行方式,并协助区委适时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要大力推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进一步推进民主监督工作,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民主监督实效为目标,深化民主评议工作;进一步提升专项视察水平,实施咨政建言式视察、民主监督式视察、走访联系式视察、检查督查式视察,交叉运用,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信息工作,完善社情民意的收集、编辑、上报和反馈工作机制,实现收集广覆盖,整理高质量,传递直通车,反馈快节奏,提高社情民意工作水平。夯实基础,深化创新。要整合优势,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习培训、专家讲座、研讨座谈等,增强委员履职能力;充分发挥界别作用,开展界别小组调研、座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内容,提升质量;充分发挥委组的基础作用,制定工作计划,健全考评机制,继续推进政协基层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的领导作用,研究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政协工作常做常新,永葆活力;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办文、办会、办事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人品好、人缘好、人格好,能干事、善共事、干成事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遥看一色海天处,正是轻舟破浪时”。 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通州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我们在中共通州区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协力共进,跨越争先,创新实干,为推进政协事业全面发展,建设“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通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词解释:
①“飞地经济”: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主要通过税收分配、政绩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的利益机制,扩大两地合作广度,加深两地合作深度,从而实现互利共赢。通州2008年12月召开的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该发展战略。
②都市生态型农业:根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突出江海联动开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思路,2009年5月13日,南通市政府出台《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规划的主要目标为:高标准建设农田基础设施、高起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重点构建“高效精品种植、生态休闲服务、现代农贸物流”三大产业板块,建设“万亩设施种植园、万亩农业科技创业园、万亩休闲农业创意园、现代农业物流产业园、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五大农业园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乡融合、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生态环保、辐射周边、惠及三农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核心区。通州撤市设区后,南通市政府2010年出台的工作意见中将通州区纳入规划范围。
③国家江苏沿海开发战略:2009年6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使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主要内容为: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要统筹城市与农村、陆地与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坚持科学布局、合理分工、保护环境、开放合作。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促进海域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建设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和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④长江三角洲十三县(市、区)政协工作研讨会:研讨会成员单位为上海嘉定区、奉贤区、崇明县,浙江余杭区、德清县以及我省的昆山市、通州区、海门市、启东市、如东县、如皋市、海安县、东台市等13个县(市、区)政协,研讨内容围绕政协工作某一特定专题进行,会议每年举办两次,目前已举办32次。
⑤科普惠民“三进”活动:2007年开始,由区委组织部、区级机关工委、区科协牵头,联合南通市、通州区30多家机关部门,以党员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宣传科普知识、惠及民众利益为目的,以基层科协组织为前沿阵地,开展了以科普惠民进镇村、进企业、进校园“三进”活动,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科普惠民系列活动融合到日常工作中,目前已实现了覆盖全区、延伸全年的工作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⑥“五大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7月10日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这一论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大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⑦“四个一”:要求每位政协委员每年至少参加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