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N+ o/ K0 i# _) q' r" P
一般公务员面试就是三种题型,一个是理解题、一个是工作题、一个是应变题。
1,理解题就是让你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答这种问题的角度,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不要片面和武断。
2,工作题就是让你作为某职位的公务员,处理一件具体工作。这种问题要分层次回答,有理有据,考虑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把工作效果放在第一位,符合特定的身份。一般就是调查、计划、动员、组织、实施、效果反馈等步骤。
3,应变题就是假设一种场景,一般是突发事件,两难选择,让你处理。答这种题主要就是把握好度,既不能不管不问,又不能擅作主张,很难处理的事情要先稳定局面,然后请示领导,根据领导指示办理才是要点。
. ~9 S" c q( w6 D0 b1 i; C9 i& J
我觉得面试心态极其重要,基本考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所以面试过程中,关键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千万听清楚问题,以往都会有考生紧张的走神,这就吃亏了,
( @& c, o4 q: @6 ?, _3 z5 ~; G二是如果问了你根本不了解的问题,如果属于社会现象类的,一定要运用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地分析。如果属于让你给出策略去解决的社会问题,即使当时你脑子里根本没想法,也要说上一句,“我们要正确分析认识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的话,然后就能顺着往下说
基本综合分析的题是考试的难点,像人际股关系,应变,组织能力,因为套路明确如今已经很难提升难度
6 [' t' B) \! q, j7 y6 [
三是回答的条理性,很多考生一紧张,听了问题顺嘴就说,忘记了分清层次,这样不好,基本应当加上“1、2、3、或首先、其次、再有、或。。。如何,特别是。。。”这样表现层次感的词汇
" X4 a) \, n: L; R* C2 c
四是要用规范用语,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公务员的高度,不要以一个普通大众,或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 U# c; X/ S( o4 Y8 |! g* ?. D) L$ u总之,面试需要好好准备,要把困难情形在考前自己导演一边,这样考试时才不会觉得“怎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就是没话说”这样的窘境。
. f- K+ c2 V# t7 L8 }6 N, G
1 G3 U3 @# g6 G( y; L& H
面试是平时积累的展现,也是对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综合以往经验,考生可以有的放矢地为面试做一些相关准备。
" T8 Y+ w5 r" I1 W
对报考部门要了解
) H( ^1 a1 t8 _8 t$ ]9 M. S4 }
到了面试阶段,考生的个人情况是之前积累形成的,现在能补充的,就是所报单位的情况。
6 n z8 e. D8 D4 T 所以,面试前考生必须做的是,尽可能多地了解所报考单位,熟悉它的特点、主管领域、工作任务、对人员考试,大网站收集素质的要求等等,尽量了解该单位近年的突出业绩、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代表人物等等。否则当考官问“你对我们部门了解多少”时,你会语塞。
* y( W5 Z( _1 L( q 而“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单位”则几乎已经成为面试的必考题,这种情况下,非常自然地提到一些这方面的东西,可以拉近与考官的距离,表明自己非常重视和关注该单位,也很珍惜这次面试机会。
4 T# Q7 z* B" T# V9 ~6 b8 Z- V 考前“彩排”查不足
M! ~9 M% t3 }* ? 考前给自己模拟一两次面试,让自己有一个临场的感觉,既能克服心理焦虑,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
$ `. V3 s+ f: J7 A7 r
“你想的是什么样子,跟你说出来的是什么样子,完全不一样”, 2005年考进中央某部的林兆楠说,当年参加面试前,他进行了模拟,模拟中他发现回答问题的思路完全不行,立即重新进行了准备。
" {' G5 F7 O2 s R$ I. p% H6 t v
北京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刘景山指出,考前彩排非常关键,可以请自己的做考官,选一些问题当面问一问,这是心理准备的有效方法。
8 z+ o$ Q9 e* B4 } 不必非穿职业套装
- o. t! l- w, D& ^! p 面试着装自然是要有所准备,总的来说不必刻意,稍做修饰即可,以“朴素大方得体”为宜。身着职业套装自然比较保险,但缺点是容易落入俗套,不起眼,而且现在很多机关一般都不需要工作人员日常上班穿套装,
0 s. T" r; v5 m. a! m
去年考入中央某机构的王真(化名)觉得,“面试时穿日常衣服即可,不需要刻意准备,那样自己反而会觉得不自在”。她说,2005年和她一起参加面试的有30多人,着便装的有两个人,恰恰最后两人都被录取。但王真认为牛仔裤太随便,女生穿西裤即可,不要戴太多首饰,女生不妨在面试时画一点淡妆,以表示对考官的尊重。
4 t1 i4 n) [% ]/ {
男生穿衬衣西服比较好,毕竟公务员面试是比较正式的场合。衣服要比较新但是也不要很刻意,如果你还没有这套行头,可以跟同学借,或者“赶快买件新衬衫洗上一两次”。
2 v4 \% G' \1 L) C+ {1 U
考官关注你怎么答
' }' ]$ E7 l+ E3 n4 {8 B* C 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可以利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根据面试成功者的经验,面试的问考试,大网站收集题有时比较程式化,因此考生回答问题的实质内容,并不是考官是否录用你的关键。考官作为一个富有经验的领导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了解得已经足够深入,他们并不是特别关注你的答案,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思维以一种比较顺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 y) W. k& U% U5 j$ C" F$ b( b& p 考生在答题中可以注意如下一些策略:实事求是,如实地反映个人情况;自圆其说,不能前后答题自相矛盾;推陈出新,提出新的观点;有理有据,适当把一些问题提到理论高度;化虚为实,把笼统提问放到实际问题中来答;先抑后扬,从个人“缺点”谈起,话锋一转谈长处。
4 {+ v! o3 X; C* g4 y& | 面试时,可能会碰到一些自己觉得很难的问题,考官提出问题以后,可以不急于回答,稍微思考10~30秒,但不要不回答,可以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复述出来,并寻求考官的帮助和提示。面试是双方互动的,交流很重要。
! E+ ]6 y/ T! \
注意表现正确立场
+ y& M4 n0 M9 L8 \0 T4 U 面试题目很多时候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一定不要在面试中表现出一些不适宜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缺点。一般来说,国家机关对录用人员的首要要求是:立场坚定,服从领导,坚持原则,有保密意识,勤恳踏实,为人沉稳诚实,吃苦耐劳。
9 Z7 Q' M# v2 M% r3 P0 x8 N
在立场正确的基础上,可以尽量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尤其是回答圈套式问题。
6 i u; @! J* u- V9 c 很多时候,考试并不是从你进入考场才开始。考入国务院某机构的王真正式进单位后才发现,当时在候考室组织他们排序并和他们聊天的,正是人事处处长。“很可能他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就是一个面试的过程”。
8 R) ~* |1 D- t% f
她说,在候考室等待过程中需要注意心理调适,一般假如招10人左右,会有50人进入面试,整个过程会比较长,抽号在后的同学要注意休息,不要一直处在临考的兴奋状态,入考场后反而觉得疲惫。
参考资料:http://www.jppxw.com/article/20081114105009116685.html
回答者: 死亡幽魂组 | 二级 | 2008-12-5 11:22 | 检举
+ R( h* i. ~) A0 Q8 L2 p0 g
1、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
: E& E0 q& { u" Z! V0 Y6 m+ D
分析:对于报考公务员的理由,应考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6 Y; S% N2 @' q# q/ w% E(1)对公务员的认识。公务员是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代表着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务员在国家政府机构运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位杨博士作了形象比喻:老百姓像是坐车的人,而公务员则像司机,既要懂技术,还得认路,判断方向,把一车的人带好,别掉沟里。:
6 D z% _3 n, x/ m" a% A
(2)考公务员的目的。主要是想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公务员收入稳定、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吸引考生报考公务员的原因之一;
3 ]" h; R3 m" M8 \6 a(3)所具备的报考公务员的条件。(例:我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7年的基层管理工作,使我具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8年学习计算机的经历,让我能相当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比如文字处理、编制报表、日常维护、常见故障排除、网上收发邮件、查找资料、设计简单的软件、制作一般的网页等等),完全能满足现代文秘工作的需要;同时在中文方面的兴趣爱好,使我对所报考的岗位充满了高涨的工作热情;虽然与其他考生相比,我的岁数稍大,但我身体健康、干劲十足、充满活力,十几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更是一般的年轻人所不能比拟的。我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事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便可以做到最好,我想我可以。)
6 G$ r; B' g7 T* s2、如果这次你没有被录取怎么办?
$ J9 S P$ m+ I% ?1 ?% ? M分析: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从面试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这次失败了也仅仅是一次而已,只有经过经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完全的成功者。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4 \! Q+ N2 A2 _2 _& D2 @第一、要敢于面对,面对这次失败不气馁,接受已经失去了这次机会就不会回头这个现实,从心理意志和精神上体现出对这次失败的抵抗力。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经历了这次之后经过努力一定能行.能够超越自我.
* t, t/ m6 R5 y2 T) o' U6 I第二、善于反思,对于这次面试经验要认真总结,思考剖析,能够从自身的角度找差距。正确对待自己,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辩证的看待自己的长短得失,做一个明白人.
2 p. j; \. |# s# w3 M
第三、走出阴影,要克服这一次失败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弱点,防患于未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 B4 z" d6 A6 A6 n# q1 `第四、认真工作,回到原单位岗位上后,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工作,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争取在本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
4 ^0 E3 X' ]9 g8 M3 [第五、再接再厉,努力实现成为国家公务员的梦想,以后如果有机会仍会再次参加竞争.
& ^* i& m: S) g" A
3、能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吗?
$ N# d3 G2 j6 j! a4 O( R E分析:这个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的正确认识以及能否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考官还能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考生回答时除了注意上面三个要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4 ^- M/ q. r& T8 [8 {$ N4 i7 X
(1)尽管这是你的主观评价,受个人自信程度、价值取向等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你所描述的优、缺点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但你的陈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官对你能力的判断。例如考生谦虚地说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尚需完善,那么尽管你实际在面试中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且能够充分利用非言语符号,但考官下结论时多多少少会受到考生自己否定性结论的影响。
( z) Z4 \ ?; o
(2)作为一个“社会人”,考生实际具有的优点是很多的,如:勤奋学习、集体观念强、善于分析问题。人际沟通能力,甚至连听母亲的话、对爱情忠贞也是优点,但考生一定要突出重点:非常出色的特质和与报考职位相关的优点。若考生反复强调的优点其实很一般,就会适得其反了。同样谈缺点也应从这两点出发,不过具体处理却恰恰相反;一个是“避实就虚”,谈一谈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而不要过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结构中的重大缺陷,另一个是谈一些与报考职位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缺点,例如考生报考某局资料室档案管理员,就可以坦然相告自己组织大型社会活动能力较差。此外还有一个“投机”的办法,就是谈自己的“安全缺点”,就是那些在某些场合是缺点,但在另外一些场合下又可能是优点的缺点,如你与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很难相处,经常由于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导致工作的延误等。不过这种“安全缺点”由于易让经验丰富的考官认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应慎用!
+ J5 t1 x+ P$ Q8 A& U' U( u(3)谈论优点应注意表情、神态、语调等,请“低调”处理。有时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希望和努力;谈论自己的缺点不要停留于缺点本身,可将重点放在自己克服缺点的决心和行动上。
3 N! ^' x+ ^/ I/ j K1 h' Q1 E4.有关“职业目标”问题的应答思路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在对此类问题的描述上,要根据应聘岗位的特征来回答。有些岗位需要求职者超越自我。比如,一个开创性的岗位,就需要应试者雄心勃勃。反过来,有些岗位就需要应聘者去忠于职守,耐得住寂寞。比如,一些专业技巧、技能性强的岗位。
5.有关“跳槽”问题的应答思路.
有关“跳糟”的话题也属于棘手的问题。离职和辞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者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心态要平和,叙述要客观。如果有多次调转单位的经历,要事先准备好应答的思路。
如果应试者属于职业“多动症者”,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能力水平比较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动力,因此总是挑战职业,挑战自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相对能力比较差,自己选择的机会少,离职因素主要在于单位。因此,当应试者描述履历时,在突出强调自己阅历丰富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即有很多用人单位不喜欢招聘那些“跳糟”属于不稳定因素的员工和职员。
6.有关“怎样看待别人”的应答思路
对别人怎么看,对自己怎么看是一个人是否具备团队意识、公关意识和学习意识的重要体现。一个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就不能正确地看待工作。在公务员的应试中,当谈到您周围同事的时候,应试者要像评价自己一样,优点应多于缺点,在肯定优点的前提下,看同事的不足。如果在面试过程中,谈自己和谈别人是属于一组问题的话,那么,最好是多谈自己,少谈同事,要把握分寸,适度表态。
7.有关“事业和利益选择”问题的应答思路
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会经常遇到“两难”选择的问题,比如“对个人利益和对事业选择”这样的问题,简单化的回答就不是一个很圆满的答案。要把“利益选择”看成是一种价值选择,是对公平原则的选择,是对挑战自我的一种选择。当然,大前提还是对事业的选择。在面试中,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否则,就意味着您将放弃这次机会。
8.有关“家庭背景”问题的应答思路
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一个人来说影响是很重要的。主考官一般会问及应试者家庭情况,如家庭人口及其工作情况,家庭经济来源及收人多少。应试者在回答这方面问题时,要联系应试目的进行表述。比如:家庭环境对素质培养的帮助,特别是家庭环境对未来工作岗位的帮助,这个才是考官们感兴趣的地方。即是说好的家庭条件会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反过来说,如果家庭条件不好,也可能促成一个人形成优秀品质,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将相本无种,白屋出公卿”。
9.有关“特长表述”问题的应答思路
应试者在描述自己的特长时,一定要注意少而精,不要泛泛地罗列一些不属于自己专长。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在回答自己的特长及爱好时,有时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当应试者提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时,考官或感兴趣,或持异议,进而要求您展开描述。如果回答得不合适或不完善,不仅会让考官对您的自我评价产生看法,更主要的是影响测试成绩。
应试者应该清楚。为什么大多数单位看重应试者的特长爱好呢?主要因为特长和爱好有助于提高人的两种能力:一是积极的表现欲望和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善于表现的人,首先是开放和乐于接受的人。开放和接受的心态是一个人在发展中的必要的条件。
" s/ L& s/ ^8 F6 }) X% T10.有关“棘手”问题的应答思路
在面试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目的不同的试题,一种是正常的素质能力测试题,另一种是超常的素质能力测试题。有时,考官以事先设计的问题为基础,即兴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类问题在面试中被看作是“拔高题”,应试者对待这类考题切不可掉以轻心,也许正是对这样的问题的答案,决定了面试的成败。比如,针对税务人员可能提出面对,秉公执法与恂私枉法考验的问题。诸如:“如果您是税务专管员,在您的管辖范围内,您的亲属发生了偷税行为,您会怎样处理?”面对类似的问题,应试者不能简单地回答,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类问题本身就不是简单的问题。税务人员面对您所管辖区内的亲属偷税问题,可以选择秉公执法,也可以就事论事,一事一议,也可以结合社会环境去论述。总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既不能违反政策原则,又要体现合情合理,真实可信。
; |/ v) m0 D( e3 i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