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求是:对近年来三个重要经济理论新观点的评述

[复制链接]
乐将秘书 发表于 2011-2-12 0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经济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新观点。本文从近几年来经济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中选择了三个进行评析:一是关于“中国模式”概念的科学界定;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创新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三是关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

  一、“中国模式”的明确肯定和科学界定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空前成就,引起国内外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研究,形成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概念。其中对“中国模式”的探讨非常引人关注。但究竟什么是“中国模式”?它的内涵是什么?它与“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是内涵相同的概念吗?

  笔者认为,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有联系有交叉,但又有所区别。如果讲“中国经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概括的十条“宝贵经验”就很全面。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将十条经验进一步展开论述。他说:“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如果讲“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作了概括的说明,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讲中国模式,应是另有内涵的独立概念。但怎样科学地界定和表述?它具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对此还存在不同的认识。

  近年来,主流观点在肯定中国模式的共识下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宇教授是有代表性的。张宇教授2009年发表了《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一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模式的形成。论文摆脱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系统,提出只有把握中国模式的主题和目标,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中国模式的主题是:(1)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2)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3)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和融入经济全球化转型;(4)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转型,即把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统一为一体。张宇教授认为,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是:(1)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式道路;(4)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模式;(5)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6)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模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改革模式。具体而言,中国模式包括改革模式、发展模式、开放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张宇教授认为,应从两方面的统一中看待中国模式的意义。一方面,对中国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任何其他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的模式和经验并非只是一种特例而没有任何普遍意义,它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和国情及历史需求。中国的经济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可供借鉴的道路,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

  中国社科院的程恩富教授发表了几篇分析中国模式的论文,从他的《坚持完善“中国模式”是一个重大课题》一文可以看出,他不赞同有些学者否定中国模式的存在。他系统论证了中国模式的存在事实,提出,“中国模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发展模式、文化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组成。他认为,中国经济模式有两种含义:一是从经济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特征来界定,如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外向度等;二是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发展的特征或内涵来界定。中国经济模式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1)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产权制度;(2)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3)国家主体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4)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经济转轨的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在国外政要和学者纷纷议论和评述“中国模式”的环境下,我国明确肯定并科学界定中国模式的内容和意义是一种必要的理论创新工作。南非前总统塔博·姆贝基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模式适用于非洲。世界银行也认为,中国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示范效应。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民主是一种“失败”的意识形态;“北京共识”说明“非民主”国家也可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韩国经济学家全成兴教授认为,中国模式对于韩国的借鉴意义是多元化的。比如,强调“政治安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渐进式的改革,摆脱一味“追逐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等等。

  国外人士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模式进行不同的解读。有的解读虽未从整体着眼,但也有一定道理。例如,韩国的全成兴教授认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包括: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实现政治稳定,渐进式改革,在创新中考虑国家的实际情况及历史沿革等。高盛公司的顾问拉马认为,中国式的发展试图完美地实现“效率”与“公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中国通过中国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国外媒体也在评论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010年11月16日的文章评论中国模式时说,中国崛起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以至于现在受到考验的不是北京的体制,而是我们的体制;中国模式成为强有力的替代模式和一种挑战,甚至让西方国家以及我们有关民主自由怡然自得的想法相形见绌。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原因何在?主要因为西方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和欧洲仍然不景气,而中国却很兴隆。文章还说,美国领导层明显觉察到“美国模式”受到了挑战。

  当然,也有人不愿看到中国模式在国际范围内的吸引力,习惯于拿“自由”、“人权”说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特别提醒受到中国模式吸引的国家:“如果你真的关心国家的发展,如果你希望你的人民获得长远的福祉,那么就必须让政治自由和尊重人权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显然,这些西方人士不愿意承认,中国模式成功的背后存在着中国的政治优势。其实,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正是中国模式成功的保证。因此,我们讲中国模式应当加上这一条。

  总之,我国学者从正面系统而科学地论证和界定中国模式的内容及意义,澄清国内外对此认识上的某些模糊与偏误,是一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工作。

  二、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彰显与创新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反思。多年来,国内外高调传播,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它的危机理论不灵了。这次危机的突然爆发,以及快速蔓延到全球,促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危机理论再学习、再研究。一些国家出现《资本论》热销,并议论马克思的回归。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研究与应对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既着眼于新旧危机的一般规律性,又着眼于这次危机的特殊规律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由于当代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出现了与马克思、恩格斯所看到的资本主义经济不完全相同的情况,如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虚拟经济的膨胀及与实体经济新的关系,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等。

  我国学者和决策部门研究和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危机中的科学性,并对马克思主义有所创新和发展。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不是直接表现为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而是表现为消费需求过度、贷款消费,导致信用链条断裂,金融机构破产或遭遇危机。危机不是像过去那样从实体经济开始,然后波及金融系统,而是相反,危机从虚拟经济开始,传导至实体经济。然而,这种危机的新特点,是实体经济危机扭曲的表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度消费和大规模举债消费,表明原来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们也靠举债进入消费领域。而大规模举债消费的实质,是由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只有靠贷款去购买房产和其他重要消费品。因而,大规模贷款消费,掩盖了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事实,表现为虚假消费需求的旺盛。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危机理论,阐明了这次危机的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制度性原因,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需要分清危机的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技术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诱发性原因和规律性原因。对危机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我国应对危机的理论与政策措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怎样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危机等问题,都有系统的研究与评析。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第二,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进一步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证明我国学者批判新自由主义是正确的和必要的。新自由主义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市场万能),反对在微观领域和宏观层次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新自由主义的集中表现是“华盛顿共识”。它的核心思想,是由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斯蒂格利茨所概括的三句话:“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和“快速的自由化”。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鉴于新自由主义在导致苏联瓦解、东欧剧变中的推波助澜作用,鉴于拉丁美洲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酿造的苦果,也鉴于国外许多有识之士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多年来在报刊上进行了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明确了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不能以新自由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用事实证明了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失败;证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危机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反对和批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坚持按照“中国模式”走自己的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决策层的理论贡献与创新。

  第三,证明了“中国模式”在经济发展和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中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学者以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在研究和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分析,决策层也出手快、力度大、及时采取了一整套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获得了成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贡献。在研究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中,我国学者发表了一些有理论价值和创新思想的论著,如李慎明、王伟光、张全景、汝信、刘国光等的论文。另外,吴易风教授的著作《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系统研究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发展轨迹和根源,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另外,赵剑英等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9卷收录了何秉孟、卫兴华与孙咏梅等研究当前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论文,都是力求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统一起来的论著。

  三、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改革开放前,固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左”的干扰,特别是“文革”十年,搞阶级斗争为纲,批判“唯生产力论”,忽视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任务。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短缺经济”成为当时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什么都得凭票证和凭副食本供应,买什么都得排队,人民的最基本生活消费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实行改革开放后,为扭转这一状况,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时还需要理论界展开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明确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不是为生产而生产。由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很容易为人们所理解。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新的发展,目前出现了新的情况。我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财富大量增加,但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和贫富分化。既出现了一批大富豪,又出现了低收入乃至温饱问题还未解决的群体。富人不需要买一般商品,穷人需要买但又没有钱买,于是出现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一方面,生产力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所生产的产品国内消费需求消化不了,还需要依靠国外市场消化,造成出口依存度过高。这容易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错觉:我国的社会生产已经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原来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已与目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了。

  刘国光同志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问题。他说:“当前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国内生产能力大于国内的需求。这好像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有点脱节,现实跟我们的理论相脱节。所以这样的事情很需要政治经济学从理论上来解释,来证明。”为什么会出现当前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与实际似乎存在脱节的问题?刘国光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一般不会发生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这个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公有制的经济成分外,还允许一些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存在和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就渗透到我们现阶段的经济中,就产生了局部的生产过剩。

  笔者认为,刘国光同志提出的这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很值得我们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巩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当今中国在发展中呈现出了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根据新阶段的新特点,进一步深化对这一主要矛盾的认识,使得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现实和服务现实,这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作者: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伟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乐将秘书 发表于 2011-2-12 07: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经济总量增长1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2倍。2009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600美元,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奇迹。海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进行了广泛讨论,对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及其内涵特征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

  一、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

  一般认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发端于时任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他于2004年5月撰写的《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一文认为,“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以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的工具(如巨额外汇储备)等特点。他的观点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案例”等说法。

  1. “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

  “中国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这一概念在当下流行则源自国内学者,他们用“中国模式”概念取代了“北京共识”,认为使用“中国模式”概念而非“北京共识”,有三个原因:一是“共识”一词已经泛滥成灾而且政治意味很浓;二是“北京共识”概念容易使人产生与“华盛顿共识”对抗的错觉,有兜售意识形态之嫌,对消除“中国威胁论”十分不利;三是“模式”一词是指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因此,用“中国模式”概念更为恰当,更强调这个模式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

  2. “中国模式”概念之争

  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或用其他概念替代,学术界本身存在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德国学者桑德施奈德认为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三十年成就的秘诀归结到一个词就是“实用主义”。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慎用“中国模式”。有的观点认为,中国的体制尚未定型,还需要继续探索。现在提“中国模式”有定型之嫌,容易引起盲目乐观,会转移改革方向,因此要慎提“中国模式”,并主张用“中国特色”。有的观点则认为,中国无意输出“中国模式”,中国一向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和选择发展道路的原则,“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普适性一样,中国模式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案例”。还有的观点认为,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中国特色发展经验和道路,称之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比提“中国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给未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有可能上升为“中国模式”留下余地和空间。《人民日报》近期署名郑青原的评论肯定了中国道路的意义,认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探寻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现代化之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中国道路”丰富着世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呈现社会主义中国的精彩,西方媒体感叹:“中国道路”激发了世界关于制度的丰富想象。

  第三种观点坚持认为,中国确实存在一套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尽管现在的模式还在发展变化中,不太成熟,之前的发展道路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依然可以大声说出来。这是较为主流的观点。关于“中国模式”的历史起点,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强调,“中国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应该是在1978年以后,“中国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当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发展实践”。有学者则主张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中国模式”,认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和坚持共产党领导都是贯穿6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灵魂,因此前后三十年共同构成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则是新中国60年历程的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中国模式”的内涵

  虽然支持“中国模式”存在的学者很多,但“中国模式”的内涵是什么,各自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其进行定义和解读。

  1. 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追求独立、自由、民主、繁荣和富强,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通过改革开放,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独立和富强,价值目标和阶段目标分别为总体上的共同富裕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手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手段;发展途径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推动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发展次序则是经济的多元化进程是由政治改革启动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就是一次政治改革,但经济改革反过来又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变革。

  2. 从中国国情的现实出发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最根本的内涵,在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本质是,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国家发展道路的艰难进程中逐步认识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都需要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根据中国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断中国化。另有学者通过对比东欧的困境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特别强调了邓小平同志对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的三点忠告:不要照搬西方的做法;不要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不要丢掉自己制度的优越性。这三点也是“中国模式”的起点。

  3. 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三位一体的综合;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综合发展模式。有人特别对中国经济模式作出阐释,概括为四大支柱:一是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权,也就是土地公有,民间主体拥有有限的土地使用权;二是国有金融企业和大型非金融类企业及事业机构;三是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四是自由的商品和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的四大支柱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国有”,主要体现为前两大支柱;另一部分是“民有”,主要体现为后两大支柱。“国”与“民”两部分互为支撑,因此中国经济模式又可称为“国民模式”。

  4. 从意识形态或者政治特征来定义“中国模式”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即把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国家意识形态,包括以下内容:允许中国共产党是惟一领导力量的政体;把精英领导引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在保持政治体制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社会主义所有制同自由市场相结合;把保持社会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把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让人民发挥更大作用同加强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提升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来抵御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模式”的特征

  认为“中国模式”存在的学者,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关注内容和对象不同,在关于“中国模式”的特征问题上的观点,可从政治、经济、社会和策略等方面加以总结归纳。

  1. “中国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

  西方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成功的,开明的专制”。还有的则将之概括为“负责任的权威体制”: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二是高度发达的官僚体制;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这种体制集中高效,而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表现也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

  国内学者则认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政治领导,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执政能力以及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权威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对于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社会治理来说,意义比一般国家来得更为重要。而中国共产党又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这些造就了“中国模式”的成功。国内学者还特别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强调“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与资本主义道路有根本的区别。

  2. “中国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征

  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经济方面的突出特征。西方学者往往将“中国模式”这种市场经济形态称为国家资本主义。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国家政权对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经济体制,国家确定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长期坚持走市场经济与计划方法相结合的道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就是“人口红利”,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最近30年,中国的劳动力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26.8%。有人提出“中国模式”的成功在于“发挥三大优势”,即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等三大优势。

  3. “中国模式”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

  效率与公平并重。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在重视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秉持共同富裕路线,降低发展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思想又与传统文化根基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中国模式”就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普遍幸福的社会主义模式。

  以增进公民福祉为核心。有学者则认为,“中国模式”是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公民福祉为核心,旨在促进13亿人的基本需要,这是举世无双的事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首先强调这一点。虽然在中国,经济正在被视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但是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也被赋予同等优先权。在政策取向上,人民的福祉,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

  4. “中国模式”在策略方面的特征

  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最特殊之处就在于坚持“试错”的方法,如邓小平倡导的经济特区就是一个试验场。也就是说,邓小平在主张思想解放的时候并非是全部自由化,而是从小的方面到大的方面逐步展开。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渐进的、有秩序的。还有学者认为,中国领导人和公众倾向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政治改革,在时间上是渐进的,在规模上是可控的,这些改革包括党内民主、基层选举和法制改革。

  四、“中国模式”的未来走向与挑战

  3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但是,“中国模式”远不是一条成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 “中国模式”与中国民主化进程

  有学者认为,中国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但并没有否认民主化。许多政治精英也意识到中国式的发展不仅不会阻碍民主的发展,反而会为民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经济的支持。西方注重的是民主的形式,中国更加侧重民主的社会经济基础。有学者则认为,中国建立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的社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极大挑战,在一份问卷调查中,领导干部关注政治改革的只有8%左右,“扩大党内民主”、“强化舆论监督”等政治改革议题普遍受到冷遇。

  2. “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

  有学者认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点,但这也造成了高积累、重投资、轻消费的“投资饥渴症”。政府的力量过于强大,市场力量被限制,激发不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业的商业模式。中国经济处于“中国制造”的地位,要想“中国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向“中国创造”方向转变。在环境和能源方面,“中国模式”低技术水平、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单位GDP能源消耗巨大的粗放式经营难以为继。未来“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环保、节能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3. “中国模式”的普适性问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优越之处在于,把西方和他国成功的经验融进自己的模式,努力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政治制度。“中国模式”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有效性,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也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普适性。中国也必须继续学习国际上的好经验,国际经验会影响“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也会影响其他模式。模式之间的相互学习、竞争和改进,是全球化能够贡献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有学者则认为,中国无意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没有普适性一样。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模式”并不是可以效仿的榜样。在社会层面上,中国还是一个劳动力成本低,社会补给差的国家。

  大部分学者对于“中国模式”的输出都持谨慎态度,特别是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少数极右翼西方学者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归因于中国按照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实行的市场化改革,但是他们无法解释为何只有中国成功,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化改革却出现经济动荡甚至倒退的现象。“中国模式”的成功鼓励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破除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迷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7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