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明市工业科技创新成就、问题与发展建议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0-6-28 08: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加大政府多元干预力度  打造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三明市工业科技创新成就、问题与发展建议
                           王江明  陈菊玉

近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近年来,三明市着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鼓励科技创新,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打造创新机制等手段,在短短几年间形成了产、学、研、客户等要素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企业突破百家,科技活动人员突破五千人,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额突破六亿,开展科技活动项目327项,限额以上科技项目(10万元及以上项目)214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154项、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181项,分别比上年增加20项和34项,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本文根据2000年R&D资源清查、2004年、2008年经济普查资料和近年科技统计资料以及部分工业企业实地调研成果,对三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政府、企业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供依据与参考。
一、科技创新现状
(一)科技活动面扩大,有科技活动企业突破百家
2008年,三明规模以上工业有科技活动企业106家,实现了科技创新活动百家的突破。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企业30家,为2002年以来的最多企业,其中,全市5家大型工业企业多年来均有科技活动;小型工业科技活动企业76家,为2001年以来的最多企业。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面为7.7%,比2004-2007年分别提高0.2、1.8、0.4和0.4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面达46.9%,比全市规模以上小型工业科技活动面的5.8%高41.1个百分点。
(二)科技活动人员突破五千人,超八成集中在大中型企业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5409人,实现科技活动人员超五千人的突破,占全省科技活动人员数的6.4%。比上年增长10.5%。2000-2008年,科技活动人员年均增长3.0%。
图1 2000-2008年三明规上工业科技人员变化情况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投入4564人,占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的84.4%,增长10.5%。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0年的5.8%提高到2008年的7.9%,比全部规上工业的3.2%高4.7个百分点。
(三)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额突破六亿
2008年,三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额6.53亿元,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1.4倍和24.5%,占全省科技活动经费166.99亿元的3.9%。
图2  2000-2008年三明规上工业科技经费投入总额情况
 
1.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大中型工业是主体,小型企业增长快。
2008年,三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总额62409.1万元,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1.4倍和25.3%。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总额为49826.9万元,占79.8%,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1.3倍和22.0%;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总额为12582.2万元,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2.4倍和40.4%,比大中型工业快1.1倍和18.3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00-2008年三明规上工业科技经费投入变化情况   单位:万元
年份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R&D经费内部支出
合计 大中型 小型 合计 大中型 小型
2000 27094.9 25658.8 21922.1 3736.7 8063.0 6136.2 1926.8
2001 33477.6 31704.0 28271.2 3432.8 8833.0 7547.1 1285.9
2002 26840.1 25598.8 21963.4 3635.4 9787.1 8740.8 1046.3
2003 29982.4 28882.2 24517.7 4364.5 11943.1 9906.7 2036.4
2004 31525.1 30040.7 25273.7 4767.0 10029.0 9164.5 864.5
2005 35229.2 33836.0 30655.0 3181.0 11102.9 10088.0 1015.4
2006 40364.4 38666.9 32191.2 6475.7 16391.9 13260.0 3131.8
2007 52427.4 49824.1 40854.0 8970.1 21972.8 16561.0 5412.3
2008 65273.7 62409.1 49826.9 12582.2 26399.2 19919.3 6479.9

2.大中型工业企业外部支出增加,加强产、学、研、客户联盟,不断动态创新。
2008年,三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2864.6万元,比2000、2007年分别增长99.5%和10.0%。其中,对研究院所及高等学校的支出2099.5万元,占73.3%,对其他企业支出753.1万元,占26.3%。
大中型工业较重视创新动态联盟,2008年外部支出2176.4万元,比2000年增长2倍。其中,对研究院所及高等学校的支出2008年为1600.4万元,增长1.7倍;对其他企业支出564万元,增长3.3倍。规模以上小型工业外部支出688.2万元,比2000年下降2.6%(见表2)。
表2    2000-2008年三明规上工业科技经费外部支出变化情况   单位: 万元
年份 外部支出合计 对研究院所及高等学校支出 对其他企业支出
合计 大中型 小型 合计 大中型 小型 合计 大中型 小型
2000 1436.1 729.3 706.8 1169.3 598.1 571.2 266.8 131.2 135.6
2001 1773.6 1552.8 220.8 1185.0 1006.0 179.5 588.6 547.3 41.3
2002 1241.3 872.0 369.3 830.5 503.7 326.8 278.8 268.3 10.5
2003 1100.2 622.5 477.7 853.2 454.5 398.7 227.0 148.0 79.0
2004 1484.4 905.7 578.7 1117.8 848.7 269.1 360.6 56.0 304.6
2005 1393.2 821.0 572.2 892.0 646.2 245.8 419.6 132.3 287.3
2006 1697.5 1084.3 613.2 1167.6 925.4 242.2 529.9 158.9 371.0
2007 2603.3 1853.0 750.3 2053.9 1421.0 632.9 522.4 406.0 116.4
2008 2864.6 2176.4 688.2 2099.5 1600.4 499.1 753.1 564.0 189.1

(四)企业资金占科技投入七成,政府科技投入比增50%
2008年,三明市规模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71135.7万元,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1.3倍和24.7%。其中,企业自筹科技经费50071.2万元,占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70.4%,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1.6倍和25.4%;金融机构贷款16783.7万元,占总额23.6%,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89.4%和15.5%;政府资金3457.5万元,占总额4.9%,分别比增1.5倍和53.6%(见表3)。
表3        2000-2008年三明规上工业科技经费筹集情况       单位:万元
年份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 企业      资金 金融机构     贷款 政府     资金 国外       资金 其他   资金
2000 30356.4  19571.0  8863.3  1408.4  36.0  477.7 
2001 37504.6  26637.0  9616.1  765.1    486.4 
2002 29335.4  20223.4  7907.5  975.5  134.0  85.0 
2003 33337.3  22388.7  10051.6  889.0    8.0 
2004 34809.9  25259.7  8280.4  1052.0    217.8 
2005 38666.6  26745.5  10714.1  975.0    232.0 
2006 44496.7  30548.6  12032.1  1518.5    397.5 
2007 57023.4  39937.3  14528.6  2250.5    307.0 
2008 71135.7  50071.2  16783.7  3457.5    823.3 

(五)科研机构不断增加,科技人员素质大幅提高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由2000年29个增加到2007年34个、2008年41个;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由2000年798人增加到2007年1354人、2008年1325人,其中博士毕业由2000年的空白发展到2007年的18人和2008年的27人,硕士毕业由2000年的3人发展到2007年 的83人、2008年的139人。全市6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技机构18个,相当于每3.6个企业有1个科技机构。
(六)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大中型企业占近八成
    2008年,三明规模工业反映自主创新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投入2438人,实现了R&D人员超两千人的突破,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32.4%和29.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投入2.64亿元,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2.3倍和20.1%,占全市R&D经费内部投入总额2.82亿元的93.6%。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投入1939人,占79.5%,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31.8%和33.2%;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投入19919.3万元,占75.5%,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2.2倍和20.3%。





图3  2000-2008年三明规上工业研究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
 
(七)科技创新突破300项,全力开发新产品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327项,比上年增加21项,限额以上科技项目(10万元及以上项目)214项,增加3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154项、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181项,分别增加20项和34项。
1.项目来源:本企业自选科技项目是主体。
从项目来源看,主要是本企业自选科技项目,有171项,占79.9%;其次是地方科技项目,有34项,占15.9%;国家科技项目7项,占3.3%;其他科技项目2项。
2.合作形式:科技项目主要由本企业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协作完成。
从项目合作形式看,由本企业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协作完成74项,占34.6%;由本企业所办科技机构为主完成56项,占26.2%;与国内高校合作43项,占20.1%;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20项,占9.3%;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18项,占8.4%;与境外机构合作1项,其他2项。
    3.经济目标:项目技术经济目标主要是开发全新产品。
    从项目技术经济目标看,开发全新产品有88项,占41.1%;提高产品性能27项,占12.6%;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能源消耗均为25项,分别占11.7%;节约原材料17项,占7.9%;减少环境污染14项,占6.5%;增加已有产品的功能10项,占4.7%;其他8项。
(八)经济左右科技创新,近九成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分县(市、区)看,地处经济繁荣带的梅列、永安、沙县、三元分布较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2008年科技活动人员分别为2823人、1192人、425人和307人,四者合计占全市87.8%;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额分别为28886.8万元、12450.7万元、10789.6万元和4532.0万元,合计占全市86.8%;发明专利申请数5件、3件、7件和2件,合计占全市89.5%;拥有发明专利数分别为1件、11件、6件和4件,合计占全市71.0%。清流、宁化和大田3县专利申请数、拥有发明专利数目前还是空白。
(九)科技孵化功能显现,创新开花结硕果
1.工业增加值、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2008年,三明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71.13亿元,比2000年、2007年分别增长3.6倍和35.4%(现价)。新产品产值38.46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36.98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4.3倍和4.6倍。
2.科技创新结硕果。
2008年,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23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24家,全市共有66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有184项发明获国家专利授权,1个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4个产品列入福建省首批自主创新产品。1个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个项目获200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
二、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活动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8年,三明规模以上工业有科技活动企业仅106家,占全省科技活动企业1518家的7.0%,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383家的7.7%,比全省科技活动面8.8%低1.1个百分点。全市有1277个规上工业企业没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中,中型企业34家,小型企业1243家。
    (二)研发投入强度下降
    2008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82亿元,居全省九地市第八位,比上年后移一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0.42% ,虽比2000的0.39%提高0.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的0.44% 低0.02个百分点,比全省的0.94%低0.5个百分点,与全国“十一五”规划2010年达到2%的预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6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比2000的1.4%、2007年的1.1%分别低0.4和0.1个百分比点。
(三)自主研发不足,发明专利申请少
2008年,三明全市专利申请数85件,占全省4643件的1.8%,居全省第八位,仅比宁德(47件)多,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24件,占全省1734件的1.4%,也居第八位,比宁德(14件)多;拥有发明专利数40件,占全省3138件的1.3%,居全省最后。
(四)政府干预科技创新相对不足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只有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华融禽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享受各级政府对技术开发的减免税共计384.5万元,比上年的3家企业共计555.6万元减少171.1万元,下降30.8%。
三、制约科技创新因素
(一)基础薄弱
目前,我市在很多技术领域已经落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在这些领域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先技术,只能依赖引进。如我市最大的工业企业—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行业中处于中档位置,缺乏大多数地方钢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据到部分企业调研, 22.1%的企业认为,未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是科研条件不足。
(二)人才匮乏
我市存在科技人力资源流失、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科技活动经费少等问题。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高新技术的开发缺乏一定的实力,缺乏专门的研究开发人员,亟待加强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合作。据调查,10.3%的企业认为,未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门的研究开发人员。
(三)资金瓶颈
10.3%的企业认为,由于缺乏资金,无力开展科技创新。
(四)观念滞后
20.6%的企业认为,本单位生产产品单一,根据订单进行生产,没有科技创新也能维持现有市场份额。没有确立创新地位。
(五)信息闭塞
32.4%的企业认为,无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技项目来源。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市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渐崛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取代能源、资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生产力飞跃的主要瓶颈,我市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从资源约束到技术约束这一转型。
    (一)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干预,为企业自主创新安上腾飞翅膀
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腾飞的翅膀。当前,海峡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为我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域提供了契机。各级政府要积极研究这一特殊时空背景,加强对建设创新型区域的干预,在干预范围上应当更广,在干预力度应当更强,在干预方式应当有所创新,在干预政策应当多管齐下,从而打造出特色区域创新体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安上腾飞翅膀。
如福建省三明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依靠科技抢占高端市场,该公司是原机械部定点生产传统铣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0%投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所生产的系列铣床新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占领了铣床销售的高端市场。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自主创新型企业却长期以来没有享受到政府对技术开发的减免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后劲。
税收优惠是政府对民间经济行为的一种重要引导措施,它可以通过加大创新主体的收益而提高其创新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税收杆杠政策,加大对诸如福建省三明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等自主科技创新企业的指导、引导、支持、参与,从而助推科技创新。
(二)积极提供融资支持,改善微观经济主体
    资金缺乏,是微观经济主体在创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活动提供便利。第一是政府直接投资,加大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第二是政府采购,政府可由作为高新技术的购买者,逐渐变成先进技术的积极拥护者和推动者,在高技术转让与扩散中发挥作用。
(三)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筑巢引凤,精英建市        
建设创新型区域,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积极实施国家层次的产业人才“采购”行动,物色和吸引一批有跨国公司技术开发和经营经验的高级人才,吸引国际产业界有影响的华人和外国人投身我市的产业发展。形成精英队伍,改善人力结构。加大科研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为创新型区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建立技术联盟,参与国际产业技术创新合作
我市由于技术上的落后,仅靠民间的力量实现从无到有并最终赶超几乎不可能。因此,需要政府从宏观上对创新型区域建设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领域进行指导,并整合现有的科研力量对其进行集中攻关,以实现在某些技术中的国际领先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然后以点带面,带动相关技术领域的突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市要通过技术联盟,实现技术资源互补,减少单个企业的开发风险及投入成本,促进技术创新,规避技术黑洞。可以通过重大攻关项目,把相关力量整合起来,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试验室的作用,利用国家间战略平衡的机会,积极参与国际产业技术创新合作。  
作者单位:王江明,三明市统计局副局长。
陈菊玉,三明市统计局科长。

参考文献:
〔1〕闫威、陈林波.累积创新中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 
〔2〕洪晓军.创新平台的概念甄别与构建策略.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
〔3〕崔远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
〔4〕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科技篇,2002-2008.
〔5〕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
〔6〕三明统计年鉴,三明市统计局编,2000-20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