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大力发展低碳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向高效能、低能耗、低排放转型

[复制链接]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09-11-26 08: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随着全球气候越来越变暖,人类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不断涌出,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我国目前巨大的发展需求和较低的技术水平,预示着具有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在发展中寻求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低碳设计就是以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制造、储运、流通、消费乃至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从而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从设计的角度引导人们的低碳消费观念,促进人们的低碳消费习惯,已经成为国际设计界最前沿的课题。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率先倡导“低碳设计”理念将有效促进我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乃至我国的设计产业及制造业走上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当前,广州市正在经历从“广州制造”向“广州创造”的历史性转型期。通过发展低碳设计使广州率先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这种转型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的低碳经济理念,大力发展低碳设计,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的水平,促进广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尽快研究制定我市推动“低碳设计”发展的战略规划。把“低碳经济”理念融合到我市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工作之中,建设“低碳城市”。
    二、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动低碳设计发展。出台“低碳产品”的认定办法,以及 “低碳产品”所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如在认定高新技术产品或高新技术企业时,优先考虑注重“低碳设计”的产品或企业;政府采购重心向低碳产品倾斜;倡导全社会采用“低碳生活方式”等。
    三、设立“低碳设计”发展专项资金。以低碳设计带动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的发展;该资金专门用于低碳设计产品的奖励和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激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四、 定期举办低碳设计大赛。发挥设计界和学术界的积极性,鼓励高校学生、设计院所和企业设计人员积极参加低碳设计大赛等活动,注重对设计师的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意识”的培养。
    五、设立低碳设计园区。在我市众多产业园区中,选定典型园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积极探索和寻求我市低碳设计园区的发展模式。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09-11-26 08: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85号提案的复文
林高潮委员:
    您提出的《大力发展低碳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向高效能、低能耗、低排放转型》提案(第2085号)收悉。经研究及综合各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解决这一世纪难题,2009年12月,约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在哥本哈根就广泛气候协定达成共识,以取代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会议将出台一个新的“财政机制”,鼓励温室气体减排,这一机制可能为新的总量控制和交易系统,也可能为碳税,或者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国家提供包括“交易、投资和排放指标的最佳条款”。
    2009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加强亚洲国家在节能环保、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培育亚洲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深化对话与交流,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目前,中国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暂时还不需要承担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义务,但过去几年我们国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工作,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将承担起更多的碳减排责任和义务。
    二、广州通过节能减排工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向高效能、低能耗、低排放的增长模式转型。2008年12月,由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州国际设计周”联合举办的“低碳设计”活动正式启动,全面展示“低碳设计”的成果。此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彰显了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率先倡导“低碳设计”的先进性。
    2005年,广州市万元GDP能耗为0.78吨标准煤,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我市万元GDP能耗降为0.713吨标准煤,较2005年下降8.6%,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43%。2008年的最终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初步核算我们仍将超额完成任务。广州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年,广州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通过建章立制,加强了节能减排的统筹管理
我市先后编制印发《广州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广州市小火电机组关停方案》、《广州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广州市热电联产规划》、《广州市循环经济实施工作方案》、《广州市加快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广州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报告》等系列文件,使节能减排工作有章可循。
    《广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各项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鼓励节能降耗,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二)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200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15.8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4849.14亿元,增长1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
    二是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快速增长。2008年,广州工业高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98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1.5%。
    三是积极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2008年增城市关闭了49家落后水泥厂,花都区关停了12家漂染造纸厂。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实际关停小火电机组189.5万千瓦,超计划关停82.5万千瓦。
    (三)强化节能措施,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一是以考核和服务为切入点,引导工业节能上新台阶。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考核和监督,全面落实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全面建立和完善我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数据库,为及时分析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情况提供了可靠依据;积极为企业提供节能信息及节能服务,推广应用节能技术;组织开展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培训和能源计量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分析用能情况,挖掘节能潜力,进行技术改造。
    二是发展公共交通,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耗。加大对公交行业和公交设施的投入和补贴,通过对公交地铁票务优惠和停车场收费政策调整等措施,引导广大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不断提高对易发故障的预防和预判能力,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和维护,改善我市各公交企业的机障率和能耗;大力发展LPG汽车,目前全市LPG公交车6500辆,出租车1.6万辆,是世界上LPG汽车最多的城市之一。
    三是推广节能型建筑,促进建筑领域节能。我市作为广东省首批建筑能源审计示范城市,首批20栋审计试点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已全部完成;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的总建筑面积达263万,采用十余项先进的节能技术;以我市商业建筑为突破口,以围护结构和空调、热水系统节能改造为重点,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融资模式,开展了中山图书馆、爱群大酒店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了《广州亚运建筑节能示范技术论证》、《广州地区浅层地能应用研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研究》等课题,为开展建筑节能建设和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学习与建筑节能技术培训。
    (四)以新能源和新技术为突破口,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一是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建立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综合利用模式,将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2008年我市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天河等地的16个大型猪场、20个中小型猪场、1个奶牛养殖场建设沼气池等设施。同时还举办了沼气池建设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及安全使用管理技术培训班,着重推介“畜-沼-果(菜)”生态模式,鼓励畜牧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和仔猪保温等沼气综合利用措施。
    二是全力推进天然气置换工作和煤气技改。2008年共完成天然气置换27.5万户,全市已有56.6万户用上天然气,高热值清洁能源的使用使得生产装置负荷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逐步下降。通过进行技术改造,煤气压缩机可以减少使用甚至停开,节省了煤气压送成本,起到节电和节水作用,初步估算月节电20万千瓦时。
    三是推广使用节能设备。在林和西、林和中路延长线工程项目中使用LED路灯照明节能控制设备,有效节省用电量超过10%;在仑头—生物岛隧道工程项目中正在试验风光互补节能灯设备,通过利用和储存风能及太阳能,有效补充电能,从而达到节省电能的功效。
    (五)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
坚持以各种方式、形式发动全社会力量,借助大众媒体等传播影响力,广泛开展“人人有责齐参与、绿色家园大家建,千万人做千万件环保事”绿色创建等活动,全市600多万人次直接参与活动,累计创建绿色社区203个、国家级绿色学校11个、省级绿色学校114个、市级绿色学校618个、国家环境友好企业3个、环境友好工程1项。广州开发区被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广州)荣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
    三、开展低碳设计,加快我市经济社会转型
    尽管广州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低碳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距离。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多地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广州将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
    一是要创新体制,制定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发展的政策,大力推进商贸旅游、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二是要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兴产业。
    三是引导工业向高效低耗转型。《广州市工业产业集群布局规划(2006-2020)》已经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验收通过并实施。规划要求结合广州市工业“退二进三”工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成熟的基础配套设施条件,大力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都市型工业,从而引导工业企业向高效能、低能耗、低排放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工业产业的竞争力。
     (二)推进低碳设计,走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之路
    一是我市正研究制订《广州市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发展“十二五“规划》,争取将“低碳设计”纳入相关重点发展领域,并对相关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予以积极支持,推动我市“低碳设计”加快发展。
    二是对符合《广州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条件的低碳产品或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经企业申请并通过有关审核后,我市可将其纳入相关高新技术产品或高新技术企业序列,届时低碳产品将进入政府采购优先范畴,企业可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相关标准,大力推广应用低碳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三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相结合,适应低碳设计发展内在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体系,整合科技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大力促进低碳设计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低碳设计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优先支持通过省、市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申报项目。
四是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和财税政策,加大引导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投入。结合我市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低碳设计与低碳技术开发。支持发展低碳设计的关键技术。要努力突破技术瓶颈,重点组织开发、研究和推广一批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如: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污染治理技术、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节能交通技术等。
    (三)增强公众低碳生活意识,提高低碳经济管理水平
借助筹办亚运会的推动力,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通过继续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的工作机制;通过创建“节约型政府机构”等行动,发挥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节能导向作用;通过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搭建节能减排社区平台,积极鼓励公民及社会团体自愿参与植树造林,采取全民限制和有偿使用塑料袋等活动,增强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积极开展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通过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在全社会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保护气候意识,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加、公众广泛自愿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逐步形成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四)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实施低碳经济相关能源规划。《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今后全市规划重点发展太阳能、热泵技术、水电与风电、生物质能、交通可替代能源、对外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7大领域,建设绿色亚运城工程、新能源社区建设工程、新能源商务区改造工程、新能源公交工程、新能源装备产业培育工程、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程等10项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积极推进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和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生物质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在全国领先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15%左右,产业年产值达4000亿元。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一是按照国家有关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法规和要求,结合贯彻《广州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以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向高效能、低能耗、低排放转型。实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完善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开发、示范和推广对行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制定促进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推动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利用,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广应用先进的垃圾焚烧、垃圾填埋气体回收利用技术,建设垃圾焚烧电厂。
    二是继续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制定《广州市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规定》,编制《“十一五”广州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组建广州市清洁生产促进中心,建立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完善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与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结合的双重机制;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重污染企业以及产生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创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环境友好企业。
    此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8粉丝

118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