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委员们反映,国家实行“一免三补”政策后,农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调整面临新困难、土地流转难度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回流、一些已退耕还林的土地又复耕。随着土地收益的提高,土地纠纷已上升为农村比较突出的矛盾。如果农民“惜田如命”,适度规模经营就难以实现,农村生产力水平就不能实现质的飞跃,光靠“直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委员们建议,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建立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可尝试以社保换土地、以土地换社保的办法,加快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
委员们对今年农民收入增加感到高兴。但也指出,农民增收主要得益于政策调整,由于农村发展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考验,不确定因素较多,农民持续增收仍然任重道远。委员们赞同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农民自由选择卖粮时间、地点和收购对象,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藏粮的积极性。但也担心粮食走俏时,互相抢购,粮食积压时,压级压价,谷贱伤农。有委员指出,减免税费后,农民不用卖粮完税和粮价的上涨预期,一些农民开始惜售,农民的“卖粮难”可能要转变为粮食部门的“收粮难”。
有的委员反映,现在农村基层政权弱化严重,经费短缺,队伍不稳,公益事业发展困难,农村服务组织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也有委员指出,城镇化建设要把握好节奏,过分强调非农化、城镇化,催生出大量无效益的工业园及小城镇投资,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有委员建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努力从“植物农业”向“动物农业”转变,“动物农业”的效益是“植物农业”的几倍,还可延长产业链。
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委员们对我市加强项目建设表示满意。委员们认为,没有大项目就无法大投入,没有大投入就不会有大产出,没有大产出就不能大发展。委员们强调,项目建设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做到大中小项目并举,既要围绕四大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骨干支撑作用的工业项目,又要引导和支持外资和民间投资齐上,努力实现资金投入总量、新上项目的规模能有较大的突破。同时项目建设还要与品牌建设相结合,不能项目搞起来了,但品牌不响,甚至是品牌没“品”,名牌没“名”,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和企业亏损,项目也就成了包袱。要防止盲目上一些名不符实的高科技项目,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弄不好就成为“烧钱”产业。
要始终全力支持一汽发展
委员们认为,长春与一汽的关系是共荣共辱的关系。虽然汽车产业面临激烈竞争和种种不利因素的挑战,但长春的发展必须坚持依托一汽、支持一汽、服务一汽。委员们对实施丰田发动机、大众汽车线束、旭阳轿车内饰、富奥转向机等45个投资超亿元的重点项目感到振奋。同时建议要积极申报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要利用国家的政策机遇,通过市场手段整合现有的企业布局,不断改善产品链、工艺链、物流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含量,熟悉国际市场规则,促进汽车贸易和服务,把长春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也有委员提出,对汽车城规划用地要进行科学论证。
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委员们认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最重要的是培育全民创业的氛围,激发和保护“有小钱做小老板,有大钱做大老板,没钱借钱做老板”的创业热情,敢于谋求发大财、谋求大发展。要继续加强软环境建设,只有环境的彻底改善,才能真正实现亲商、尊商、安商、爱商、扶商、富商。要坚决制止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改变政府多头审批、重复审批,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轻服务的各种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同时,要树立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处处是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有的委员指出,由于我市民营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行业协会和商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好,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我市民营企业内受体制挤压,外受南方打压,做大做强还有许多实际困难,要重点扶持小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还有委员建议,应着手研究为创业者建立创业失败的退出机制。
积极构建节约型社会
委员们认为,中国是生产大国,也是资源消耗大国。构建节约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缓解电荒、煤荒、水荒、油荒等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委员们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坚持合理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在政府决策、体制改革、管理细节、技术进步、资源整合、资源再生、社会控制等各个方面和环节都要贯彻节约思想,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扭转依靠资源的大量消耗发展经济的被动局面。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节约型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节约型的产业政策和税收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委员们还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自觉养成节约、节省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要大力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委员建议,应重视垃圾的分类处理,这是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有效方法,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委员指出,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对构建节约型社会要有科学全面的认识,不能简单、片面地强调节约而影响了生产和生活。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委员们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低龄化、团伙化,犯罪手段简单化、凶残化的趋势感到忧虑。委员们指出,当前影视暴力、色情卡通画册、不健康的“口袋本”和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危害较大。一些溺爱型、失和型、打骂型、放任型、单亲型家庭,对孩子不管不问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造成一些孩子生理营养过剩、心理营养不良。委员们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切实形成合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尤其是要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发挥出德育教育应有的重要作用。应提倡青少年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帮助他们依次实现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阶段性品格目标。还有委员提出,学校的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这已不是经济问题。一些学校表面上要求学生自愿订报纸、杂志,自愿参加补习班,暗地里却逼迫学生。这种不讲诚信的乱收费做法,很容易使德育教育的诸多努力付诸东流。
要从细节上提高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针对街头乞讨、偷盗自行车和下水井盖增多现象,以及一些小街道、小胡同脏乱差等问题,委员们指出,城市管理贵在细节,我们虽然还不是一个很富裕的社会,但应当是一个整洁文明的社会,如果听任类似现象蔓延,势必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委员们建议,要把城市建设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全社会的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有效机制,消除管理上的空白和漏洞。社会管理不能重“堵”轻“疏”,治标不治本,求一时之效只能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深,解决问题的代价越来越大。
要切实做好群众来信、上访工作
委员们指出,当前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进京上访、重复上访的事件有增多趋势,不仅人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而且常常行为激烈。这些上访事件有的是处事不公“逼”出来的,有的是处理不及时“拖”出来的,有的是责任不清“推”出来的,有的是历史形成的。委员们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发展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要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矛盾发生之前。对工作失职渎职使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委员们建议,对上访事件要积极教育疏导,依法办事,防止矛盾激化,特别是要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不能简单粗暴,不要把上访等同于“闹事”。对群众来信不能“一转了之”,来访“一推了之”。也有委员提出,对一些无理的上访也要态度坚决,防止小事拖成大事,使问题更加尖锐复杂。
要把会展业打造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委员们对我市被评为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城市感到欣慰。委员们认为,会展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对促进消费、拉动第三产业、繁荣经济、改善形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委员担心,由于国内会展业竞争激烈,我市经济基础又相对薄弱,专业人才少,盲目发展和扩张也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委员们建议,当前要重点办好汽博会、农博会、雕塑展、电影节、冰雪节、民博会等展会。对各类会展活动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可依托载体办实体,完善会展市场规则,切实加强引导和监管。还要警惕一些会展骗子,避免出现“闹展”、“罢展”现象,给参展企业和场馆接展造成经济损失,影响长春的形象。
要大力宣传长春改革和发展的成就
委员们认为,长春的发展虽然和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我们要承认这种差距,但不能因为有了差距就盲目悲观、丧失信心,更不能怨天尤人、牢骚埋怨。我市这些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也是显著的,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这些成就,让群众充分了解我市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长春发展的机遇、潜力和希望,让人们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更加了解长春、热爱长春,不断增强信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加快长春的发展。
抢救、开发、利用、保护好伊通河
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抢救、保护好已濒临消亡的伊通河,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长春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委员们建议,应在伊通河的上、中游修建控制性水库,调节径流、防洪除涝、发展灌溉,在中下游修筑堤防、治理涝区,变水害为水利。为保证伊通河常年水量,可将饮马河的水分流到伊通河。同时,还要加强防治污染、保护源头的森林植被、搞好整个流域的文明史开发和文化建设。要努力使贯穿城市南北的河段成为集清洁水面、生态绿化、娱乐休闲、文化景观、城市旅游、防洪排涝于一体的城市生态风光带和长春的标志性工程。还有委员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成立伊通河水利与环境发展委员会,负责整个伊通河流域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做好思想、机制、预案和工作准备
维护好公共安全
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切实维护好公共安全,是考验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委员们认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受到重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治安事件、食品安全、艾滋病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降低了人们的安全感。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安定,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各种预案和工作准备,切实提高应急能力。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不能存在任何麻痹和侥幸心理,不能布置多、检查少,更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也有委员提出,当前要特别重视做好保护中小学生安全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