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发展

[复制链接]
文秘114 发表于 2009-10-13 08: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市政协组成了以林仁芳主席为课题指导、李占开副主席为课题负责、市县两级政协联合开展的统筹城乡发展课题组,于4—10月开展了专题调研。课题组赴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四川成都和统筹城乡发展先进城市浙江宁波、绍兴等地学习考察,召开了由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并深入到县(市、区)调查了解各地城乡统筹情况,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还召开了市政协三届六次常委会进行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成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努力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体系,提高以城带乡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10+3”产业,先后实施了“三个一百”和 “三二一”项目滚动推进计划,加快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39.5亿元,增长30.6%,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9%。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商务、商贸物流和人居三大板块建设和“绿、亮、美”工程的实施,提升了龙岩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县城和一批重点镇的建设,促进了城市网络框架的形成。

(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生猪产业形成了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疫病防治、饲料加工、加工屠宰的产业链;毛竹、茶叶等产业的发展规模迅速壮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07年完成产值49.7亿元,增长44.8%,是“10+3”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品牌农业得到发展,全市拥有省名牌产品12个,省著名商标7个,实施农业标准化项目23个,绿色食品标志农产品32个,无公害农产品209个;龙台农业合作取得新进展,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三)“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全市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力度,全面落实对粮食、生猪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2007年,各级投入支农资金达6.3亿元,增长93.6%。建立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市政府按照“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在原有增长10%的基础上,增加支农资金投入。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各种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发展。

(四)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同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2007年,在全省山区市率先完成所有建制村通硬化公路任务,并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电话、通饮用水、通有线电视,68%的村通客车,户户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的“六通”工程进展顺利,农民安全饮水工程也正在抓紧建设。完成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农田建设、烟基工程、千万亩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旱片治理工程以及库区移民生产开发等项目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推进。建立和完善了各类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形成了“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加快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气象和地质灾害预警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农村沼气池建设、造福工程、村庄规划、村庄整理、村庄绿化、“家园清洁行动”等工作有序开展。

(五)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就读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的补助工作,重视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按照农村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实施了“511”工程,坚持务农、务工、创业三种培训一起抓,坚持服务“10+3”产业与服务现代农业并重,培育了一大批有一定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新型农民。实施了乡镇卫生院“百院建设、千人培训”计划,开展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以及市各大医院“百名医生帮扶乡镇卫生院”活动。实施了农村文化“百镇千村”工程、电影放映工程和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加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扶持建制村搞好集政治学习、信息咨询、培训教育、文娱活动为一体的“农民之家”建设。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加快乡村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

(六)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建立了城乡统一规范的劳动力资源市场,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大了农民工的维权力度,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机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2007年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100%的建制村和85%的农民,2008年进一步提高了补助比例。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计划生育家庭新型合作医疗奖励扶助制度、农民超大病医疗保险和农民工医疗互助制度已在部分县(市、区)试点取得经验进入完善和推广阶段。建立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费和保障面逐年扩大和提高。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房统保政策,全市60.6万户农民房屋全部纳入统一保险,保费全部由财政资金负担,每户保险赔款已提高至10000元。推出了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烟叶水稻种植等涉农保险业务,为农村发展和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提供了保障。

(七)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扎实推进。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在完成林权制度改革后,又推进了采伐制度、综合执法、小额信贷、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配套改革,全面开展了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取得新成效,选择古田、永福两个镇和洋畲等十个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选派干部驻村任职,建立了农村“六大员”的选聘和管理制度,聘用了1.6万名农村“六大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乡镇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完善了“三农”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二、统筹城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2000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4:1,到2007年,扩大为2.78:1。一些乡、村集体经济脆弱,加上各级财税分配体制不合理,部分乡、村仍然是“空壳”乡、村,正常运转难以维持。

(二)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一是城乡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的差距很大。我市为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所承担的债务高达24,554万元,乡、村中小学经费短缺,优秀师资外流。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体育设施匮乏。二是社会保障差距明显。农村除低保(保障面窄、保费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相关救助制度外,不少保障制度缺失。养老保险因地方财政拿不出更多财力支持,农民参与率很低。三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农民既出资又出劳,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不少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低,建成后又缺乏维护资金,如水库、灌渠、乡村公路等。到目前,大部分自然村还没有通公路。

(三)产业支撑能力较弱。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较弱,除了烟草产业外,其余产业中能够向农村延伸产业链的项目偏少。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难以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我市地处山区,良田占耕地的比例仅20%,大部分耕地是山垄田、望天田,且零星分散,耕作条件很差,撂荒现象较普遍。农田基本建设滞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差距较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制约了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农村规划滞后。我市绝大部分乡、村没有编制村镇建设规划,有编制规划也是低水平的,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规划的滞后和执法的不到位,村镇建设较为零乱,违章建设时有发生。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缺失,宅基地无法有效流转置换,农村“空心房”的存在较为普遍,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地等资源的浪费。

(五)农村生活环境问题突出。一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据2004年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调查显示,全市饮水不安全的农村人口达143.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9%。虽然近年来实施了大量的人饮工程,但总体水平较低,加上矿山企业和养殖业污染饮用水源,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二是农村人居环境较差。全市70%以上的农民家庭没有使用水冲式厕所,多数村庄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垃圾随意堆放、住房与畜禽圈舍混杂等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工业污染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

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市场,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盘活土地存在诸多政策障碍,影响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二是投入体制尚未理顺。公共财政对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补助标准偏低,省里出台的配套补助政策不完备,对山区、欠发达地区支持的力度不够。农田灌溉直补等一些强农惠农政策还没有出台,有的扶持资金被截留、挪用,难以完全到位。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的引导机制尚未建立,在资本趋利性的作用下,使原本不足的农村资金反而流向城市,加剧了对农业、农村投入的严重不足。三是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偏低,与工业品价格形成明显的剪刀差。农村劳动力为增加收入加快了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村人才外流,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整体素质降低,农业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基本上沿用“城市管城市、农村管农村”的管理模式,导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各级、各部门的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发挥效益,城市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向农村延伸。五是户籍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的户籍管理体制仍制约着进城务工农民购买政府经济适用房、子女在城市上学等。

三、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快“三农”发展作为根本立足点,把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作为基本支撑点,把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把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着眼点,把破除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关键依托点,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扎实推进。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努力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的思路。建议遵循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抓紧编制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在目标选择上,既要谋划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建议通过10年的努力,到2017年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基本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体目标可考虑:一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实现全市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二是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平等化的民主政治权利;三是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全域龙岩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城市化率力争达到60%以上,农村新社区比例达到50%以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同步。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医疗体系,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是城乡社会保障对接。基本形成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接近、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六是城乡基础设施联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信息网”、“生态保护网”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均能用上安全清洁饮用水。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农村公路配套协调的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七是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和生态评价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规划与建设,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科学规划是依法行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按照“综合性、科学性、创造性、示范性”的要求,抓紧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一要完善市域总体规划。运用“全域龙岩”的理念和集约发展的原则,抓住当前全国部署国土利用规划修编的机遇,抓紧修编“定位准确、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相互协调”的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积极探索“四规”合一,推进市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一体发展。二要健全城镇发展规划。完善城镇功能体系,形成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为主体的城市发展框架。通过一小时通勤圈的建设,增强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中心镇的紧密联系,提升中心城市对市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发挥好副中心城市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带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中心镇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加强农村集镇和新型社区规划。市直有关部门要帮助各县(市、区)按照设施共享、合理集聚的要求,编制好农村集镇和新型社区规划,协调好集镇与乡村、集镇与工业集中区在生态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关系,搞好乡村旧宅基地、山坡荒地的规划与利用,推进村落居住区、服务区、工业区、农业区适度分离,实现布局优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四要加大城乡规划执法力度。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农村规划管理队伍建设,强化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确保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三)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管理体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注重制度创新和改革。一是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当前,要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办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要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探索“资产入股、量化到人、合股经营、按股分红”的运作模式和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障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户利用耕作条件差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如茶叶和品种优良、高产的食用油茶等,或退耕还林,解决好土地抛荒问题。要充分利用我市低坡山地建设工业园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要依据村庄规划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和合理配置,出台宅基地置换的相关政策,解决好农村“空心房”浪费土地资源问题;二是健全公共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根据财力的增长,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投入的力度,继续按照“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在原有增长10%的基础上,增加支农资金比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拓宽支农资金新的渠道,如: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应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应用于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和耕地开发;从水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一部分资金扶持“三农”。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建立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机制和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增加农村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尽早出台农田灌溉财政直补政策和从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培训的政策。在条件成熟时,设立统筹城乡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三农”。加大对乡、村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解决取消农业税后乡、村财政困难和历史债务清还问题。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优惠政策,并建议省里加大对困难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兑现县乡公务员规范津贴,出台农村教师、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津贴政策,使他们安心在基层工作。三要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大力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江河堤防、大中型灌区、水源工程建设。2010年前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加快自然村通公路工程和路面硬化工程建设,以及农村机耕道工程建设。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四要创新农村投融资体制。建立以政策性金融为引导、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以农业保险为保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强化支农职能。开发新的金融品种,加快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发展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农民互助担保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效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探索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救助机制的完善,出台地方性农业保险政策,降低涉农保险风险。五要创新公共服务保障机制。要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低保、养老保险、医保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保费标准,拓展新的险种,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步提高。不断完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以农民为主投入逐渐转变为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六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城乡统筹要求,调整政府部门职能,改革城乡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一条城乡统一管理、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路子。加快规划、建设、城管、环保等部门职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社会化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依附在户籍管理制度上的不合理政策。七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和民主制衡机制,引导和保障农民正确行使各项民主权利,让村民享有对政策信息的知情权,对决策的参与权,对政策实施的监督权,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努力形成以工促农、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准确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城乡产业相互促进发展。一要大力推进工业集约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全国金铜矿业重要开发生产基地、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卷烟生产基地和“海西”重要建材生产基地、能源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进一步完善“飞地”政策,引导产业向其所关联的工业园区集聚,使全市各工业园区尽快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加快向产业园区转变。着力培育领军企业,采取特殊政策,促进资金、土地等要素向领军企业倾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煤、电、油、运等问题,积极指导和帮助有条件企业早日上市,加快企业做强做大。集中力量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和实施,加快突破汽车产业龙头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钢铁产业项目。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帮助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投资环境,引导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和农产品加工业向乡镇工业集中区转移,成为城市工业向农村延伸配套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要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继续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政策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用工业化理念,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米兰春天与远山农业合作为典型的一批龙头企业,建立贸工农一体的“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品牌。借鉴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海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区。继续推进国家级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和上杭古田生态园建设,更好地发挥它们在龙台农业合作和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三要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古田会议会址、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冠豸山、龙硿洞、客家祖地、九鹏溪等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各旅游景点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旅游新项目。各县(市、区)通过招商引资,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品位,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和改造提升农村金融、物流、科技中介等,促进现代服务业向农村延伸和覆盖。

(五)加强政策引导,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要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用好现有的职业大中专和技工学院的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网络,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实用学科和技工种类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二要提高城镇的吸纳能力。我市农村人多地少,促进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和中心城镇建设,以产业集聚促进商贸流通、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发展,扩大劳动力就业空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离土不离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做好农民转户进城的安置工作。加快制订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民向城镇迁移的补助政策,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提高造福工程补助标准,加快偏远山区人口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农民向城镇迁移。研究出台涉及迁移农民的退宅还耕还林补助、土地承包权处置、集体资产享受、户口迁移、就业培训、子女就学等政策,确保他们移得出、安得下。四要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创业。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城市居民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城市农技人员和农产品经营大户到农村兴办企业,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六)加强领导,先行试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先行试点,稳步推进。一要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领导。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挂靠在市政府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编制、政策制订、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要把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各级各部门抓落实,把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形成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绩效考核的工作机制。二要选择试点先行先试。建议将新罗区列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在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国土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后向全市推广。市里选择近郊型、工业推动型、生态观光型和农业发达乡镇各一个作为试点。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试点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有机结合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54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