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农业合作的自然优势
曾玉荣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农业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且台湾有80%的人祖籍在福建,两地语言相通、文化习俗相似。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为福建与台湾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一、闽台同属亚热带地区,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极为类似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北纬23°30′~28°22′,东经115°50′~120°40′), 地处亚热带,与台湾隔海相望, 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台湾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的海洋中,地处热带的北部和亚热带的南部,约为北纬21°45′~25°56′, 东经119°18′~124°34′,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东临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峡,西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台湾地区包括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以及澎湖列岛两大岛群,共80余个岛屿所组成。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福建省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1546个,其中,山地、丘陵占陆域的80%,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
因此,闽台两地在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上的类似,使闽台农产品因此具有广泛的相似性,台湾主要农作物及畜牧、水产的种类,绝大多数与福建是一致的。事实上,台湾早期许多农产品的品种和技术,如稻、茶、蔗、果、蔬、畜禽等良种和农业生产技术是明清时期从福建移入。而改革开放后,台湾对福建农业的技术输出也是从品种、技术的自然转移开始的。
二、闽台是海峡两岸纬度最邻近的区域,物种资源极为类似
台湾具有丰富的作物品种及种质资源。如,台湾具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岛屿和山区植物区系。就其种子植物而言,约有186 科,1201 属, 3656种,包括热带属742 属,温带属346 属。台湾地区最大的科是禾本科Gramineae (330 种) 、兰科Orchidaceae (282 种) 和菊科Compositae (218 种) 。禾本科虽然广布于全球,但在台湾出现的属,主要是亚热带或热带的属,也有不少温带属(29 属)。台湾地区的植物区系主体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根据研究,台湾植物区系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植物分区上应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东亚植物区系。
另据台湾有关资料记载,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共向世界各地引进了432类作物良种,包括水稻、杂粮、园艺作物、特用作物等品种11000多个。如台湾现有的果树良种是台湾40多年来向世界各地有计划引进的,引种地区包括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从平原到高山,从温带到热带,几乎涵盖了世界各地。经过吸收、消化、改良、培育,目前推广种植的都是当地适宜的优良品种。
因此,就闽台植物区系关系而言,福建无疑是台湾最为邻近的同一区域,台湾农作物品种及种质资源数量多、种类齐全,闽台合作开发作物品种资源具有广泛的相互适应性。
三、闽台均属海洋性季风性气候,且均为多山地区,具备特殊区域小气候
闽台均是受季风气候强烈影响的地区之一,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台湾的气候北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则为两气候型间的过渡气候。年平均温度20℃~25℃,平均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沿海和岛屿偏少,西北山地较多。但因地貌不同和受海风的影响不一样,闽台两地的区域性小气候均较为明显。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局部气候具有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的特征。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山地外侧与沿海地带,则广泛分布着丘陵,并有著名的福州平原、莆田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局部气候也具有温带、热带、亚热带的特征。
因此,许多台湾特色果树,如日本甜柿、印度蜜枣等均可以在福建特色山区引进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