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其所止”
8 S. _- d3 h) k W3 Q; K
9 f- T& h* Z6 v- g: a9 W, l何少川 ) a$ L5 I4 G8 P4 S/ q
武夷山有座止止庵。 . ^: F# ]6 F; ]5 O5 }: l. b( ^
道教有36小洞天,武夷山被列为第16洞天,名“升真化元洞天”。武夷山的山名与彭祖、武夷君的民间传说,也有着直接关系。本来作为道教名山,出现众多道家修真场所实在是不足为奇,但是这座止止庵却独具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 e5 P3 U/ W: C- o2 n前年,我探访过在原址复建中的止止庵,为其悠远历史和深远影响所吸引。止止庵何时存在,鲜有记载,难予论定。南宋著名道人白玉蟾写作《止止庵记》,当中有这样的记述:“始则有太老元君即其地以结庐,次则张湛继其宗,又有鱼道超、鱼道远,皆秦时女真,入此而隐。……晋人娄师种、唐人薛邴皆于此炼元养真而去。本朝东京李陶真、洛滨李铁笛、燕山李磨镜相踵卜筑,而名其庵曰‘止止’,丞相李纲亦尝访此三李,而符梦雪之兆,欲于此建束隐亭焉。厥后庵顿,但存止止之名,而无从稽考也。”它仍然无法准确地告诉我们止止庵始建哪个朝代,谁命其名也含糊其辞。但有一点十分清楚,追溯利用此庵址隐居修道的邃远旷古,而且几乎是一代紧跟一代的众多名士。它充分地说明,止止庵在道教界的独特影响和地位。
0 B/ \" q6 R/ ?2 o纵观这些道教名士,尤其值得介绍的是白玉蟾道士。他与止止庵有不同一般的深厚渊源,或许可以说没有白玉蟾就没有止止庵鼎盛的辉煌,这也是为什么止止庵要建白真人祠的原因。白玉蟾祖籍福建闽清县,因父亲随在海南当教官的祖父移居琼州,1134年出生于此,卒于何年不详,有说享年95岁。白玉蟾原名葛长庚 ,后母亲改嫁白氏,以继父姓白,改名玉蟾。他自幼天资聪敏颖异,一生博览群书,来往于名山大刹,能诗善赋,工书擅画,是著名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著作颇丰。据传,他11岁在罗浮山向“泥丸真人”陈楠学道,20岁时即能呼风唤雨,是一位具有仙风道骨的传奇式人物。他对内丹理论作了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以北宗张伯端为开派祖师的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五祖的传法谱系。史学界认为,他是内丹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在中国道教发展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白玉蟾生前云游四方,对武夷山情有独钟,多次到武夷山修炼传道,住止止庵长达13年,自吟诗证:“千古蓬头赤脚,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止止庵兴盛之时,志书记载有道士500多人,期间正当白玉蟾主持庵事。他致力于发展南宗教团,使全真教得以弘扬,止止庵也因而史册留名!
2 H. C2 x9 X, N( s6 r* l9 T* L历史上的止止庵旋毁旋建,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旧址曾是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武夷山创办一所本科大学的组成部分。以后止止庵基本荒废,199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南平市政府、武夷山市政府和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支持下,于2003年动工恢复原建,2006年秋建成。今年夏初,我重访已复建一新的止止庵,观其奇异景色和壮丽殿祠,不由地赏心悦目而留连忘返。 # l! L( V- G6 b: z# B0 t: f" M
止止庵隐藏在武夷山的一方静谧之处,近溪临水。我们一行从九曲溪的“一曲”岸边,掠过亭亭玉女峰倩影,循着逶迤幽幽的绿荫小径漫步,一路迎来的是鸟语花香、柔风清气,仿若正走向充满奥秘的密林深处,有种神情悠然而步履轻盈的感觉。拐过山边的一道弯,眼前豁然开阔,绿树掩映下的牌坊式庵门夹山矗立,展现一种隔绝尘世的超然气势。走进庵门,只见三面环山,一片谷地,别有洞天。在谷地上,止止庵三大主建筑——关圣帝君殿、白真人祠、易经楼,依山势疏密相间错落排列。宫观背靠雄伟的大王峰,四周遍植林木,偶有奇树,旖旎景色薄雾淡霭让人感觉到一丝仙灵瑞气。站在易经楼上往前眺望,我看到几乎是在建筑物的中轴线两旁,一边是旗山,一边是鼓山,两座山体的旗鼓地貌惟妙惟肖,“旗鼓相当”天造地设,蔚为奇观,堪称世间罕见的风水宝地。难怪白玉蟾道士在《止止庵记》中要赞叹:“棹扁舟,归去来,琪花满地何处寻?盖武夷千崖万壑之奇,莫止止庵者也!”
7 g1 S. d1 W% ]# P: X我最为欣赏的是止止庵名,命得典雅别致,命得充满哲理,命得引人深思领悟。对“止止”的意涵,白玉蟾道士解释道:“夫止止者,止其所止也。艮卦:兼山之义,发明止止。而《法华经》有‘止止妙难思’之句。庄子亦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是知三教之中,止止为妙义。”他认为“止止”蕴含儒、释、道共同的教义。当然,儒、释、道三教对“止止”之说,应该各有各的参悟,其中多少还有些玄学的味道,不是一般人可以透彻地理解,或许也无须绞尽脑汁去弄个明白。但是,对世间绝大多数俗众,“止其所止”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警示,我认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告诫我们,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界、对人、对己,那些严禁做或不该做的事,要自律坚决不做,该止应止;做任何事、处理各种关系,要遵循符合科学的规律和原则,把握好一定的尺度,适止而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走入歧途,促使天地融洽、社会和谐、生活美满。“止止”无所不在,需要修养,也需要智慧! |